A-A+

神木模式用不着盖棺论定

2025-02-14 文摘 评论 阅读

神木模式用不着盖棺论定  

——兼与吴先生商榷  

  

6月10日《健康报》每周评论专栏,发表了吴帅先生的“神木模式尚未到盖棺论定时”一文。作者对神木县委书记对该县一年多来运行免费医疗的肯定持有不同意见,认为这种“盖棺论定”的结论为时尚早。并进一步论证说免费医疗不是好模式,不仅在中国行不通,就是国外率先实行免费医疗的英国、印度、巴西等国家,也都因为实行免费医疗而处于尴尬境地。并隐晦地说中国三十年前实行的免费医疗就是因为办不下去了才走上市场化的道路。言外之意,中国医改还是市场化好。  

笔者实在不敢苟同吴先生的意见,有些话不得不说。  

首先,神木模式成功还是不成功,吴先生你没有该县的县委书记有发言权。你认为神木县委书记给免费医疗下了成功的定论是为时尚早,那么,你何尝不是粗暴武断的给神木模式做出了不应有的否定?神木县委书记是免费医疗亲历亲为的实践者,神木模式是他主持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决策和带领全县人们实际干出来的成果,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异想天开的想出来的,更不是冬烘似的学者们在书斋里勾画出来的。免费医疗可不可行,神木县委书记的发言权最有分量!同时,神木的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前不久,我在《中国改革报》上读到一名记者采访神木免费医疗的报道,文章详细的有理有据的证明,神木模式可行,神木老百姓欢迎,而且神木老百姓受益匪浅,政府不仅在政治上赢得了民心,而且在经济上也没有增加负担。既然这样,这种模式为什么就不可以在神木盖棺论定?这好像一件衣服,穿在你身上不合适,穿在神木人的身上就合适,可你硬要说这件衣服不好吗?  

我们评价一种医改模式是否成功,不能从本本出发,也不能从自己的学识和认识出发,更不能主观臆断、妄加指责!要看其出发点是什么,看其目的什么,看其实践的可行性怎么样,看其客观效果怎么样。怎么能闭着眼睛凭自己的喜怒来妄下判断?  

我们必须明确医改的根本目的,才能端正医改的方向。只有紧紧围绕医改的根本目的来进行改革,医改才能健康发展,顺利进行。对于医改的根本目的,国家是这样规定的:为人民提供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除此之外,都是舍本逐末。而恰恰在医改的实际运行中,许多人站在本行业、本单位,甚至本人的立场上,来看待医改,并企望从医改中为行业、为单位、为个人得到好处而出谋划策,呼吁呐喊。这是极端错误的,不仅是医改中的不和谐音,而且是医改路上的人为障碍。只有大家都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看问题,急老百姓看病之所急,急建立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新型卫生医疗制度之所急,万众一心搞医改,医改才能成功。如果吴先生真的是这么看问题、想问题,那就不会对神木医改大光其火,嗤之以鼻了。  

我们也必须允许各地在国家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根据本地的财力和老百姓的需求及医疗卫生供给的现状,来实事求是的制定更符合客观实际的改革措施。神木搞全民免费医疗就是他们自己从本地的实际出发而选择的一条适合神木的医改道路。在实行这条措施时,他们不是盲目的拍脑门决策的,而是经过反复论证、测算和充分征求方方面面意见后,才慎重的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决定的。当时,就有许多人为神木捏了一把汗,担心他们会因为资金不能后继中途而费。更有一些人,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对神木妄加指责,说什么神木县委是好大喜功,神木的医改是兔子尾巴,甚至是历史倒退,搞什么“大帮哄”。可是,神木人胜利的克服了诸多困难,挺住了,并成功了。这不是一件应当予以鼓励、支持的造福人民的好事吗?怎么能够硬往其头上泼冷水呢?难道神木县非得按照吴先生的意见,继续搞什么医疗的市场化,继续看着老百姓看病贵、看不起病而不管不顾吗?  

至于吴先生说三十年前我国搞的就是免费医疗,结果搞不下去了才走上了市场化道路,笔者对此更难以认同。不知道吴先生经历过那个时代没有?我是过来人,我是深深感谢那时的医疗制度的。虽然那时缺医少药,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还是比现在要好得多,医患关系也没有现在这么紧张,普遍是比较和谐的。同时,那时基本上没有出现过有病没有人管的现象,不管是孤老寡还是痴呆傻的那些弱势群体,都有单位或集体组织管的,基本上都能得到治疗的。可是实行医疗市场化后,不仅这些弱势群体没有人管了,就连普通人群也看不起病了。这就是历史的比较。历史的比较就是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历史唯物主义讲的不就是螺旋式发展吗?在这个意义上讲,重复就是进步。如果是改革后的重复,那就更是提高和发展了。  

说到英国、印度、巴西搞免费医疗不成功,我没有发言权,因为我没有做过专题研究。但是我想绝对不会像吴先生讲的那样不成功。因为如果真的那样,他们国家的人民早就站出来反对了,而且国家也早就大刀阔斧的改革了。美国不就是这样吗?因为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出现了问题,人民反对意见较大,而且出现了美国式的“因病致贫”,所以奥巴马一上台,就不顾非议的搞了医改。对于英国的医疗服务,我倒是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一位中国游客,因为在英国活动期间摔了一跤,到医院看病,不仅一分钱不收,反而还赠送了一副拐杖。英国的医疗单位对外国人尚且如此热情、大方,对本国人就会冷漠、苛刻吗?  

吴先生还说,医改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有医疗单位的收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以及由此左右着的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等等,都是评价医改成败的关键问题。此说我基本同意。但和医改的根本目的相比,那就是枝节问题了,因为这些都属于管理机制范畴,是从属于建立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个大体制的,是为医改的根本目标服务的。不能因为这些问题的暂时没有解决好而就否定神木的免费医疗,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神木县的免费医疗医改,已经较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并没有出现吴先生担心的因“公共产品”的无偿提供而服务效率低下的“长期等待”的结果。怎么能够不顾事实而妄下断言呢?  

其实,免费医疗能否健康的继续搞下去,真正让人担心的还是钱的问题。并不是像吴先生说的主要不是钱的问题。不管怎么说,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和搞全民保险医疗相比,政府就是要往外多掏钱,没有足够的财力,还真的搞不了。但是话说回来,既然神木,包括吴先生说的广东等地不差钱,为什么就不能够率先搞全民免费医疗?免费医疗是全体国民的最大企盼,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不然,还建设共产主义干什么?  

毋庸置疑,神木模式有普遍推广的意义,因为它是福利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内涵之一。至于说神木模式现在是否是普遍推广的模式,目前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要因地制宜了,因为并不是都不差钱。但不能够因为难以普遍实施全民免费医疗,就不允许有条件的地方搞免费医疗。如果国家真的不差钱,那就不要迟疑,马上实行全民免费医疗,让中国的老百姓也早日过上病有所医的无忧无虑的日子。这样不好吗?  

关于那些医疗卫生单位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的问题,不管搞不搞免费医疗体制它都存在着,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拿比较死的工资效率会低下,“拿多少钱干多少活”的工资效率会更低下,因为拿少了就会消极怠工,甚至不想挣钱了就会不干活。  

所以,不仅对于神木模式,不要乱加指责。同时,对于其他什么模式也不要乱加指责。只要不违背国家利益,不损害老百姓利益,那就要允许人家去做。做出了成绩,要鼓励,即使失败了,也要让人家自己去总结经验、教训。你隔岸观火怎么有发言权?  

此文只是就是论事,并不针对吴先生本人。不敬之处,请谅解。  

标签:医疗   免费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