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瑞等:关于反腐体系规划的两项建议
关于反腐体系规划的两项建议
——制定和实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布法
——将国务院监察部升格为廉政监察院并
加强和改善党的纪律检查机构
中共中央于2008年6月23日全文公布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以及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的通知。《工作规划》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这是完全正确的。文件对建立健全反腐败体系工作的五年规划,在许多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规定,对于推动反腐倡廉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要以对党、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提出,这个规划还有两项缺陷:一是没有列入制定和实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布法》;二是没有列入设置具有必要独立性的廉政监察机构并加强和改善党的纪律检查机构。我们认为,如果不加上这两项,那么,反腐体系就不可能是健全的,甚至可以说是残缺不全的。为此,特郑重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决维护宪法规定和认真落实
十七大宣示的反腐倡廉精神,将制定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布法》列入反腐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党的十七大胡锦涛总书记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做的报告中宣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制定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正是落实上述规定和宣示,使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接受人民的监督,保障人民行使知情权、监督权和加强反腐败制度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项立法并不是我们现在提出的新建议。早在1988年,国务院监察部便会同法制局起草了《国家行政工作人员报告财产和收入的规定草案》。1993年,经中共中央同意的关于反贪污腐败的立法规划中,就有关于公职人员申报财产的内容。根据这一规划,在1995年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但其内容是只报个人收入、不报家庭财产,只报劳务收入、不报非劳务收入,只在内部向人事部门报告,不向社会公布,人民无法监督。2001年,中纪委、中组部联合发布了《关于省部级现职领导干部报告家庭财产的规定》,增加了报告财产的内容,但仍未规定信息公开的办法,致使本应成为“阳光法案”的制度仍然未能落实。此后,又有各方人士,包括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其他公民,多次促请全国人大按原定规划制定这一法律,但拖了十几年,这项法律始终未能制定。
针对这种情况,李成瑞、巩献田等50人于2008年1月20日,向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领导人和主要成员,提出了《关于尽快制定和认真实施<县处级以上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布法>的建议书》。这个建议书详述了制定该法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必要的配套措施,并附上了《县处级以上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布法(草案)》11条(草案原文见本建议附件)。上书人员中包括专家、教授、研究员、党的七大代表和老部长等离退休干部,以及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工程师、医师和心理咨询师等各界人士。2月28日,又有姚保钱、李兆吉等1161人联署支持这一建议。其中包括原解放军军长、原副部长、原省委副书记、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基层干部、劳动模范,还有众多工人、农民和其他公民。但领导机关对这个千人上书仍然置之不理。2008年3月5日,即在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开会期间,《法制日报》又载文反映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呼声:“一系列腐败个案表明,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的缺失,为腐败分子‘壮了胆’,‘帮了忙’,甚至提供了庇护。面对腐败的严峻形势和挑战,两会代表(原文缺“委员”二字——引者注)建议,必须尽快推进制度反腐,财产申报制度立法不宜久拖不决,不能一等再等。”
令我们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最近中共中央发布的长达一万多字的的反腐《工作规划》中,竟然只字不提财产申报公布法。这种做法,已经不是“久拖不决”的问题,而是从根本上否定了这项立法的必要性,至少否定了最近5年内制定该法的必要性。这是不是进一步为腐败分子“壮了胆”、“帮了忙”甚至“提供了庇护”呢?
人们不禁要问:这种做法,把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放在什么地位?把十七大宣示的反腐倡廉精神放在什么地位?中共中央15年前就同意过把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的规定列入立法规划,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如果是正确的,这次规划中为什么只字不提呢?如果是错误的,究竟错在哪里呢?这种前后矛盾的做法,不仅国内的人们注意到了,而且有的国外媒体也明确地指出了:“工作规划没有涉及公众关切的官员财产公布问题。自1994年起,《财产收入申报法》已经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项目。”(《参考消息》2008年6月25日)
公职人员申报和公布财产以接受公众的监督,并不是我们国家要自行创造的制度,而是世界上许多国家行之已久的一项重要的反腐制度。这些国家有关立法的内容,可说是大同小异。关于申报人的范围,一般包括总统(主席)、副总统(副主席)、国会议员以及行政、立法、司法机关一定级别以上的工作人员。关于申报内容一般包括本人、配偶和所抚养子女的收入和财产状况。关于公布的方式,多是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许多国家还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专门的官员财产申报系统,任何人可以随时从网上查到这些官员的收入和财产状况。对于迟报、拒报、谎报的处罚,也有详细的规定。按照有关规定,有的国家国会议长因多次迟报和妻子超额收受礼品而被迫辞职;有的国家总统的儿子借父亲权势敛财而被判刑;等等。这样一些办法,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当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但对预防和减少腐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经验是否值得我们借鉴呢?为什么15年前曾要加以借鉴,而现在又不予借鉴了呢?
制定并认真实施公职人员申报公布财产法,符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的客观要求。新中国建立之初,在毛泽东主席发动和领导的“三反”、“五反”运动中,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揭发和惩治腐败,坚决打退资产阶级不法分子用“糖衣炮弹”对党和人民政权的猖狂进攻,成效卓著而影响深远。由于坚持群众路线,也由于实现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使此后的30年成为中国历史上吏治最廉洁的时期,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近30年改革开放以来,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邓小平在1982年指出:“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卷进经济犯罪活动的人不是小量的,而是大量的。犯罪的严重情况,不是过去‘三反’,‘五反’那个时候能比的。”他强调:“要足够估计到这样的形势。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末,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02、403页)
现实情况如何呢?中共中央的《工作规划》指出:反腐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形势仍然严峻,任务仍然艰巨”。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于2008年初宣称:过去五年中检察机关共查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18万件(平均每日近100件——引者注)、20万人。其中,省部级以上官员35人,地厅级官员930人,县处级官员12964人。(新华社2008年5月18日电)又据媒体报道,经过对近年来3000多起典型贪污等职务犯罪案例的研究,发现具有十大特点:一是群体效应(办一案带出一片);二是长久腐败(有的人边腐边升);三是权钱交易(涉及工程犯罪多);四是商业贿赂(潜规则大肆横行);五是渎职犯罪(不落腰包的腐败);六是以礼代贿(贿赂也讲究包装);七是贪官蜕变(与生活作风有关);八是金融腐败(团伙作案、携款潜逃、利用高科技手段);九是会计犯罪(手段多为做假帐);十是村官腐败(侵吞土地补偿款)。(《检察日报》2007年3月27日)当今中国腐败之烈,不仅为国内人民深恶痛绝,而且在国际上造成很坏的影响。最近,“国际追踪”网站宣称:中国索贿案居世界第三位,85%的索贿案与政府工作人员有关,其中11%与司法人员有关(《参考消息》2008年7月18日)。看来,腐败“这股风”仍然“很猛”。不坚决刹住这股风,我们伟大祖国的尊严何在?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尊严何在?
不论形势多么严峻,不论贪污腐化的花样怎样变换,贪腐行为绝大部分都要表现在官员财产的膨胀上。建立财产定期申报公布制度,就可以把官员的财产变化放在“阳光”之下,让广大人民享有应有的知情权,从而由广大人民群众和各有关机关一起,共同进行有效的监督。发现问题,立即检查追究;隐瞒谎报,依法给予严厉惩处。这项制度对于公职人员来说,具有警钟长鸣的作用,可以促使他们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提高政治素质。这一制度的实施,可以使清正廉洁的公职人员得到肯定和鼓励,因而会受到他们的欢迎和支持。而那些有黑色收入或灰色收入、有腐败渎职行为的公职人员,则以种种口实、千方百计地阻挠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这就是多年来财产申报法迟迟未能落实的主要阻力之所在。
我们要求党中央,坚决排除任何阻力,将“制定和实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布法》及其配套法律”,列入反腐败规划中,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本建议所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县处级以上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布法(草案)》,以及必要的配套法律(如严格实行金融和不动产交易实名制、公职人员向海外转移财产事先报审制等),在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基础上,按照立法程序加以确定。
腐败现象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和剥削思想的产物。要最终消除腐败,从根本上说,须要消灭私有制,即按照宪法第六条的规定:“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当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能完全消灭私有制,应当“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们对于腐败现象,应当标本兼治。这个建议的内容属于治标方面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法律武器;同时还可以预防和减少通过权钱交易、官商勾结去侵蚀公有制经济、扩大私营经济的活动,因而对于治本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将国务院监察部升格为
具有“必要独立性”的廉政监察院,
并加强和改善党的纪律检查机构
在制定了《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布法》之后,如何认真地加以实施,是一个十分艰巨复杂的任务。那些有贪污腐败行为的公职人员将会以各种各样的手段,力求蒙混过关。因此,如果没有依法独立的、权威性的、强有力的国家监察机构和党的纪律检查机构,即使制定了这项法律也难以有效地核查和惩处,甚至可能成为徒有其名的装饰品。
目前,我国的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局,以及不久前建立的国家预防腐败局,都是隶属于国务院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由这样的部门来主管这项工作,就是要求被领导者彻底查清领导者的财产状况,要求下级干部严格审核那些对他们握有奖、惩、升、降大权的“顶头上司”有无贪污腐败行为,这在事实上是很难做到的。就地方来说,还可能有上级监察部门的某些干预;就中央一级来说,就完全没有上级监察部门的干预了。而对于中央一级领导干部的监察是否严格、彻底,对全国的监察工作具有关键性的导向作用。我国现行的监察体制,恰恰在这个关键环节上存在着严重缺陷。当前流行于许多地方的“老子大官儿(女)大款”的现象,就是由个别中央领导人带头而后出现于许多地方的。事实证明,这种具有先天缺陷的监察体制,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
建立依法独立的监察体制,是许多国家的惯例。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根据《联合国反腐公约》(2005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已审议并批准我国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中关于反腐机构要有“必要的独立性”的规定,我们建议:将现有的国务院监察部升格为最高廉政监察院,把它从行政部门分离出来,进入司法部门序列。在最高廉政监察院之下,地方各级设立相应的廉政监察院,实行逐级垂直领导。最高廉政监察院院长如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那样,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和报告工作。依法设置独立的监察机构,不仅是有效地实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布法》的需要,也是有效地实施所有反腐法律法规的需要。我们认为,在关系人心向背、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上,以最大的决心和勇气,建立起这样的权威监察机构,正是我国反腐败能够取得重大成效的一个关键。
为此,有必要由党中央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第三章第七节“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使之扩充为“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廉政监察院”,并相应地修改其他有关条款;还要制定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廉政监察院组织法》。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在中共中央的反腐规划中,除了建立具有“必要独立性”的国家监察机构之外,还须要大力加强党的纪律检查机构,并经过必要的程序,建立具有“必要独立性”的党的纪律检查机构。
中共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在第十九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中,第一款和第二款分别规定:“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和“听取和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第五款和第六款分别规定:“选举中央委员会”和“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这清楚地说明:党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都是全国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都要向全国党代大会报告工作并接受审查,两者是平行的机构。然而,《党章》第四十三条却规定:“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的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常务委员会和书记、副书记,并报党的中央委员会批准。”这样,就把中央委员会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这两个机构由平行关系改成了上下级关系,取消了第十九条赋予纪律检查机构的“必要的独立性”。第四十五条规定,党的地方或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同级党委委员处理案件的决定有不同意见时,“可以请求上一级纪律检查委员会予以复查”,那么,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中央委员的处理案件有不同意见时,又请求哪个“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来复查呢?
为此,我们建议在2008—2012年“反腐工作规划”中增加如下内容:提请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共产党章程》作必要的修改和完善:坚持党章第十九条的本意,进一步明确规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全国党代表大会负责和报告工作,并接受其监督;同时取消与第十九条相矛盾的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五条和其他相关规定,并制定和实施《中央及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从而使纪律检查机构具有必要的独立性,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考虑到下次全国党代表大会要等到2012年召开,在修改党章之前,先在党内进行酝酿,作好修改和完善党章的思想准备;同时在现行党章范围内大大加强中央和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调派更多的强有力的干部充实纪律检查机构;并放手发动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反腐败,扩大纪律检查工作是群众基础,努力与廉政监察院配合,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以上两项建议,如果党中央认为是正确的、可行的而予以采纳,希望明确表态,我们将举双手拥护;如果党中央认为是错误的、不可行的而不予采纳,也希望明确表态,并公开说明它错在哪里,为什么不可行,以便使我们和一切关心这个问题的人进一步思考。最近,党中央强调拓宽民主渠道,加强上下沟通,强调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和政务公开。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根据宪法的有关规定着重指出:“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诚心诚意接受人民监督,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我们殷切希望并诚恳要求,党中央对以上两项建议明确表态并作出必要的说明,而不会像过去那样再对建议书置之不理。如果仍然置之不理,岂不是背离了胡总书记上述讲话的精神吗?
附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处级以上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布法(草案)
第 一 条 为了保障和加强廉政建设,防止贪污腐败,维护人民民主权利,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制定本法。
第 二 条 国家级正职和副职、省部级正职和副职、厅局级正职和副职、县处级正职和副职的公职人员,包括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中相当于上述级别的公职人员,都是法定申报人,都须依照本法申报财产。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可以将某些经济发达地区的乡科级正职和副职的公职人员列为法定申报人。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认为需要申报的其他人员。
本法所称公职人员,是指依法履行公共职务的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中国共产党和各个民主党派的党务机关、各人民团体以及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
第 三 条 法定申报人应申报的财产,包括本人家庭成员的全部财产和已单独成立家庭的子女及其配偶的全部财产。
本法所称全部财产包括:土地、建筑物以及附着其上不可分割的物等不动产;现金、存款、有价证券和期权,汽车和其他贵重用品、饰品和字画、古玩等收藏品,以及价值在3000元以上的其他动产。申报人在境外、国外的财产亦须申报。
申报的各项财产,应逐项列明种类、数量和价值及其来源。其中的主要财产还须列明所有权(或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证件的颁发机关、颁发时间和编号。
申报人和家属及另立家庭的子女及其配偶参与的所有金融活动和不动产交易,均须实行实名制。
第 四 条 最高廉政监察院和地方各级廉政监察院,是本法的执行机关。
各级廉政监察院负责受理、公布、审核和管理申报人的申报,有对申报人及相关的人员和组织进行调查的权力,以及对涉嫌违法者进行检查、建议处分(行政、纪律处分)和对涉嫌犯罪者起诉(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最高廉政监察院院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地方各级廉政监察院的院长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各级廉政监察院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由人民代表大会予以审议。报告全文及审议结果应在互联网和大众媒体上公布。
各级廉政监察院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和监督。
上级廉政监察院领导和监督下级廉政监察院的工作。
第 五 条 法定申报人在就职后二十日内应向同级廉政监察院进行申报。在职期间,须在每年五月二十日前申报上年度的全部财产,其中新增加的财产,应具体说明其来源。
主管机构在公示遴选新的领导人员之前二十日,应通知被遴选的法定申报人申报全部财产,并将申报内容列入公示之中。
法定申报人在离职(包括调动、退休等)后的二十日之内,须向同级廉政监察院进行申报。
第 六 条 各级廉政监察院在收到法定申报人的申报后,应于十五日内将申报内容在相应范围的互联网的专设系统上和大众媒体上公布,即:中央国家机关申报人的申报,在全国人大网站和中央级报刊上公布;各部委申报人的申报,在本部委的网站和报刊上公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申报人的申报,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网站和报刊上公布;各县申报人的申报,在本县的网站和报刊上公布;国有企业申报人的申报,在本系统内公布。
凡公民或单位对法定申报人申报的财产及其来源的真实性、合法性提出质疑或检举的,廉政监察院应于一个月内给予书面答复,情节复杂一个月不能予以答复的,不得迟于三个月内给予书面答复,但应向质疑人或检举人说明推迟答复的具体理由。
为了国家利益,最高廉政监察院确认国家核心保密人员的申报,不予公布。
第 七 条 廉政监察院对于申报人不依法定日期申报或申报内容不详的,应责令其限期补报。逾期不报的,以拒报论处。对拒报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行政、纪律处分,并可处以罚款。
廉政监察院对申报人申报的内容应进行严格审核;发现瞒报、谎报的,转移财产的以及新增财产来源不合法或不能说明来源的,情节轻微的,应给予行政或纪律处分,并可处以罚款;触犯刑法的,应承担刑事责任。
第 八 条 廉政监察院的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有失职行为的,应予以行政处分;有包庇或诬陷申报人行为或其他渎职行为的,应承担刑事责任。
廉政监察院工作人员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其职务未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何人不得予以变更。
廉政监察院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有立功表现的,国家应予奖励,并授予国家反腐倡廉荣誉称号。
申报人和申报人的利益相关人报复陷害廉政监察院工作人员的,应依法从重惩处。
第 九 条 廉政监察院在预防和反对腐败工作中,应主动征求并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维护人民群众反对腐败的权利不受侵犯。
廉政监察院应支持、保障和鼓励各种媒体对公职人员的贪污腐败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各级廉政监察院以外的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在接到公民检举、揭发贪污腐败和与之有直接关系的举报后,应及时转交廉政监察院或国家检察机关处理。
第 十 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维护政府清廉、反对腐败的权利。
公民对于任何公职人员的贪污腐败行为,有检举、揭发、控告或提出质疑、提供核查线索的权利。
任何公民不得包庇申报人。如有为申报人隐瞒和转移财产以及利用其他方法规避本法之行为的,情节轻微的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应承担刑事责任。
任何公民不得故意捏造或者歪曲事实对申报人进行诬告。对诬告者,情节轻微的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应承担刑事责任。
第 十 一 条 本法自2009年×月×日起施行。
(2008年1月20日李成瑞、巩献田等50人上书、后有姚保钱等1161人支持上书的建议立法草案)
上 书 人:
李成瑞 (原国家统计局局长、多所高校特聘教授)
巩献田 (北京大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马 宾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顾问)
周光春 (原广西壮族自治区顾问委员会主任)
秦仲达 (原化学工业部部长)
赵荫华 (原国家经委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咨询二组成员)
李兆吉 (原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詹 武 (原中国银行总行常务副行长)
陈谈强 (原《光明日报》副总编辑)
杨守正 (原中国驻苏联大使)
韩西雅 (原全国总工会书记处候补书记)
岑国荣 (原中共十、十一届中委、十二届后补中委、
广西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总工会主席)
杜焕明 (原海军法院院长)
陈 晓 (原海军航空兵政治部副主任,老红军)
徐诚之 (原铁道兵政治部主任)
徐学诚 (国防大学正师级离休干部)
赵振英 (原中国社科院杂志社党委书记、总编辑、编审)
贾建顺 (原中国科学院职代会主席)
默明哲 (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编审)
孙学文 (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正局级研究员)
赵璧如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何火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陈燕谷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华 夏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离休研究员)
闫树森 (中央党校离休教授)
谢世荣 (中央党校教授)
仇启华 (中央党校教授)
尤东山 (中央党校离休干部)
李定凯 (清华大学教授)
赵光武 (北京大学教授)
缪佟和 (北京大学教授)
张胜宏 (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周勤英 (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余 飘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左 鸿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教授)
徐 飞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王鹤仁 (国家安全部离休干部)
韩 汉 (原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
向心如 (原国家建材局审计局局长)
田 耕 (原建材工业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林安宜 (原建材工业部财务司司长)
施家英 (原纺织工业部离休干部)
李妍云 (核工业部离休干部)
陈富才 (原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高级政工师)
王昭级 (民航总局离休干部)
姚吉永 (海军离休干部)
王学直 (海军离休干部)
王新民 (海军北京复兴路干休所离休干部)
张应农 (海军北京复兴路干休所离休干部)
黎 辉 (海军北京复兴路干休所离休干部)
朱全斌 (空军二师政治部离休干部)
常耀华 (总参二部第一干休所原驻外官员)
彭绍构 (北京军区第二干休所退休军人)
金兴普 (北京军区装备部离休干部)
尹学初 (原第二军医大学政治教研组主任)
陈 新 (全国总工会原处长)
张存恩 (全国总工会中国机械冶金工会原主席)
蒋永清 (全国总工会原经费审查委员会副主任)
唐玉良 (中华全国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副主任)
王子英 (全国总工会离休干部)
刘金堂 (全国总工会离休干部)
张 华 (全国总工会离休干部)
李 波 (原航天部预先研究局局长)
王道力 (原航天工业部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
阎国柱 (原航天科工集团高级工程师)
曾源华 (原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研究员)
张树培 (原航天部四川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吴 恺 (航天机关老干局退休干部)
张建忠 (航天机关老干局退休干部)
焦永兴 (航天机关老干局)
王德英 (航天机关老干部局退休处)
魏兴业 (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离休干部)
王恒谦 (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离休干部)
王将游 (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离休干部)
高凤仪 (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离休干部)
戴诗正 (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离休干部)
刘润之 (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离休干部)
刘从军 (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离休干部)
吕 波 (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离休干部)
马 辛 (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离休干部)
王兆麟 (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离休干部)
刘 英 (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离休干部)
李运昌 (中轻依兰集团有限公司离休干部)
鹿健民 (中轻依兰集团有限公司离休干部)
高阳宏 (中轻依兰集团有限公司离休干部)
张义水 (中轻依兰集团有限公司离休干部)
骆岐俊 (中轻依兰集团有限公司退休工人)
朱嘉宾 (原中轻依兰集团有限公司基建办主任)
李 石 (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离休干部)
朱美英 (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离休干部)
陈玉田 (首都机场国航离退服务中心离休干部)
郑忠岳 (中国铁科院研究员,离休干部)
石 磊 (中国铁科院研究员,离休干部)
纪 颖 (中国铁科院研究员,离休干部)
刘昌日 (中国铁科院研究员,离休干部)
蔡则寿 (中国铁科院研究员,离休干部)
相凤云 (中国铁科院研究员,离休干部)
吴少华 (中国铁科院研究员,离休干部)
吴鸿钧 (中国铁科院正译审)
陈联彬 (中国铁科院正译审)
史炳伟 (中国铁科院正译审)
孙晓军 (中国铁科院正译审)
于也艺 (中国铁科院研究员)
谢贤良 (中国铁科院研究员)
罗庆杨 (中国铁科院研究员)
袁元豪 (中国铁科院副研究员)
徐玉香 (中国铁科院副研究员)
李 平 (中国铁科院副研究员)
张桂芝 (中国铁科院副研究员)
莫 敌 (中国铁科院研究员连续四届人民代表、离休干部)
吴秉元 (铁道部党校教授)
徐宏九 (原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
陈 非 (首都师范大学离休干部)
陈志昂 (中央电视台离休干部)
徐 青 (中央歌剧院离休干部)
李程程 (工人出版社退休干部)
丁慨然 (华夏新诗研究会会长)
徐绍忠 (原北京市教委处长)
刘吉瑜 (北京市纪检系统退休干部)
李树泉 (北京市教育学院退休干部)
刘 军 (北京电视台干部)
常志荣 (原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淀支行高级经济师)
柴林富 (北京长城饭店高管人员)
曹 政 (北京市宣武区教委离休干部)
刘保助 (北京门头沟疾控中心干部)
朱国民 (北京房山区良乡隆曦园退休工人)
苏淑芳 (北京房山区良乡隆曦园退休工人)
郭树枫 (北京市,离休干部)
钟伯康 (北京市,离休干部)
刘品贤 (北京市,离休干部)
卫军胜 (北京市,离休干部)
李西伯 (北京市,离休干部)
杨铭芳 (北京市,离休干部)
陈秋红 (北京市,离休干部)
李 新 (北京市,离休干部)
刘文兰 (北京市,退休干部)
邓民强 (北京市,干部)
路振芳 (北京,退休工人)
赵淑惠 (北京,退休工人)
牛玉莲 (北京市,退休工人)
徐玉春 (北京市,工人)
朱欢欢 (北京市,市民)
黄冬梅 (北京市,市民)
孙祖芳 (北京市,市民)
傅世修 (南开大学离休干部)
赵兴汉 (南开大学离休教授)
李庆森 (天津市,离休教师)
孙存祯 (南开大学退休教师)
刘晓铎 (南开大学离休教师)
鲁明学 (南开大学退休教师)
王子善 (原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高级经济师)
王耀金 (原天津市百洗条用品批发公司工会主席)
国 珍 (原天津市第一商业局科技生产处处长)
孙桂芳 (原河北省人大招待处副处长)
佟丽娟 (河北省计划生育研究所干部)
旷德林 (河北行政学院退休干部)
黄淑英 (河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
张 彬 (河北体工大队篮球教练)
游东久 (河北省机电设备公司副经理)
郑 义 (原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副行长)
张 钦 (河北石家庄市文化局离休干部)
刘玉祥 (河北石家庄市工业局离休干部)
李文彬 (河北石家庄市家具工业总公司宣传科长)
白进彩 (河北石家庄第三建筑公司离休干部)
刘屏彩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工会干部)
窦秀兰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干部)
赵福珍 (河北石家庄市第二中学副校长)
张晓军 (河北石家庄市外贸服装公司干部)
刘贵辰 (河北石家庄市新华区,退休职工)
郑树兴 (河北石家庄市十二建工人)
赵福臣 (河北石家庄市车辆厂工人)
郎宝祥 (原河北石家庄中口环宇集团公司)
张声远 (河北石家庄市,离休干部)
宁 华 (河北石家庄市,离休干部)
盖长波 (河北石家庄市,工人)
邢涛强 (河北石家庄市,棉纺工人)
岳邦林 (原河北省邯郸市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王玉亭 (河北邯郸市工会退休干部)
李英昌 (原河北邯郸市烟草专卖局局长)
尹 铮 (原河北保定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高级编辑)
赵魁山 (河北省保定市委研究室助理调研员)
张君诚 (河北省,离休干部)
刘忠庆 (河北省,离休干部)
严占访 (河北省,离休干部)
尚震淮 (原山西省司法局副局长)
李 峰 (山西省总工会离休干部)
刘继英 (原山西省农垦局书记)
兆显荣 (原山西省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刘永昌 (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离休干部)
胡 雨 (山西省劳保公司离休干部)
柴孝恩 (山西省太原市政府退休干部)
郭晋祺 (原山西省太原市第八医院处级干部)
赵广元 (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离休干部)
陈燕石 (山西省太原市电视大学教师)
邸天贵 (山西太原市国营大众机械厂退休工人)
牛元香 (山西太原和平北路商店退休营业员)
胡 雨 (山西省太原市,离休干部)
闫生华 (山西省太原市,离休干部)
赵广元 (山西省太原市,离休干部)
李文奎 (原山西省大同市新闻办公室副主任)
于占池 (原山西省大同市对台办主任)
丁德元 (山西长治市,农民)
赵 荣 (内蒙呼兴农资总公司副总经理)
杨景林 (原内蒙扎兰屯市总工会主席)
李宗春 (原内蒙扎兰屯市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
柳运光 (原东北工学院书记)
吴子琴 (辽宁省沈阳市,退休工人)
侯玉有 (辽宁518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团职军转干部)
徐振田 (辽宁518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团职军转干部)
刘金发 (辽宁518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分厂支书)
孙志进 (原辽宁518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经济师)
于世民 (原辽宁丹东518厂武装部长)
邢继先 (辽宁省丹东市国资委离休干部)
张 垒 (辽宁省丹东市广播电视局离休干部)
孙 彦 (辽宁省丹东市轻工研究所离休干部)
康文昌 (辽宁省丹东市公交总公司退休干部)
姚 枫 (辽宁省丹东市轻工研究所退休干部)
高殿章 (辽宁丹东农科院退休干部)
丁嘉庆 (辽宁丹东塑料九厂退休,军转干部)
于庆典 (辽宁丹东化工二厂退休,军转干部)
张玉敏 (辽宁丹东橡胶厂部队转业干部)
刘子信 (辽宁丹东橡胶厂部队转业干部)
周玉明 (辽宁丹东橡胶厂部队转业干部)
邓银生 (辽宁丹东市转业干部)
毛国棠 (辽宁丹东大理石厂退休干部)
单佩玉 (辽宁省丹东市立医院退休职工)
干淇为 (辽宁省丹东市酒厂退休职工)
常永贵 (辽宁省丹东市档案馆退休职工)
冷依庭 (辽宁省丹东市档案馆退休职工)
张丽娜 (辽宁丹东市,退休职工)
杨玉祥 (辽宁葫芦岛,工人)
白 华 (吉林省长春市,退休工人)
刘素珍 (吉林省长春市,下岗工人)
韦 明 (原上海市委副秘书长)
李云山 (原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工会副主席)
郑祥林 (原上海市五一电机厂高级工程师)
肖敬祥 (原上海市轻工业局处长)
董乐辅 (原上海南市发电厂副厂长)
高小华 (原上海石化销售供应公司科级干部)
郭书吉 (原上海市建筑时报总编辑)
徐远东 (上海文学报社工会主席)
温崇实 (原上海社科院院刊副主编)
胡复中 (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离休干部)
单思堂 (上海市仪表局离休干部)
蒋 明 (原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黄益龄 (原上海五十四中学高级教师)
俞慧华 (上海黄浦区粮食局退休干部)
陈子光 (上海市,离休干部)
谈 勋 (上海市,离休干部)
梁永康 (上海市,离休干部)
杨大娟 (上海市,离休干部)
方守清 (总参南京干休所离休干部)
刘志一 (总参南京干休所离休干部)
董 琪 (总参南京干休所离休干部)
朱兴礼 (江苏南京市副处级离休干部)
嵇忠仁 (原江苏省南京市盐务管理局党委书记)
强家良 (原航天南京晨光集团技工学校校长)
毛乐之 (原江苏南京盐业公司党支部书记、工程师)
朱幻洲 (原江苏南京市文物公司调研员)
李莲丹 (江苏南京市纺织品公司退休医生)
黄树勋 (江苏南通市政协原副主席)
陈建华 (江苏南通市委办公室离休干部)
周书益 (江苏南通市委办公室退休干部)
纪 元 (江苏南通市,离休干部)
蔡崇明 (原江苏徐州地区行政署副专员)
吕康军 (江苏沛县广电局监察室主任)
张亦民 (浙江省委党校离休干部)
许 杰 (浙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干部)
叶文超 (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政府离休干部)
周信树 (浙江省宁波市,党员)
陈 胜 (浙江省宁波市,党员)
贺月云 (浙江省宁波市,退休工人)
陈 祥 (安徽省安庆市卫生局,离休干部)
谭玉林 (安徽马鞍山市马钢公司工会文体中心主任)
张慧一 (福建师范学院离休干部)
韩建盾 (江西省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办离休干部)
胡汝州 (原江西矿冶局高级工程师)
张爱军 (原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马茂宗 (原济南军区高炮所师政委)
张弓弩 (原济南警备区顾问、研究员)
孙汉卿 (原山东省顾问委员会常委、山东大学党委书记)
张兆涌 (原山东省委党史办主任)
曲 琦 (原山东省委党史办副主任)
王永华 (原山东省地质局政治部主任)
臧家伦 (原山东省济南市文化局顾问)
蒋志芳 (山东省美术馆离休干部)
黄 耘 (原山东青岛市人民广播电台编辑)
张庆喜 (山东省泰安市,农民)
杨止仁 (河南省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李海英 (河南省原省委宣传部副处长)
李凌云 (河南省原省党委办公室副主任)
郜国荣 (原河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王志福 (原河南省煤炭厅副厅长)
姜景祥 (原河南省电业局党委书记)
马文信 (河南省省体委政工组负责人)
赵 环 (原河南省体委副主任)
贺天周 (原河南省电业局副局长)
朱兴宁 (河南师范大学教授)
廖平灼 (河南师范大学教授)
娄彦永 (河南省,新闻工作者)
贾新喜 (原河南省地质局二队书记)
李 军 (原河南中原棉纺织厂党办主任、高级经济师)
林斯利 (河南中原棉纺织厂总会计师)
马洪元 (原河南中原纺织厂副厂长)
王天来 (原河南中原纺织厂科长)
严守训 (原河南中原纺织厂处长)
周之启 (河南纺织公司军转干部)
白易信 (原河南省师范大学革命会主任)
吴新生 (河南拖拉机厂附属一中教师)
丁德明 (郑州铁路局退休干部)
李树德 (原郑州铁路局党委常委)
冯福堂 (河南郑州铁路局退休职工)
王安吉 (河南郑州铁路局退休职工)
傒建华 (河南郑州市郑州火车站铁路职工)
崔平安 (河南省二技校职工)
李文新 (河南柴油机厂工程师)
原虎林 (河南郑州市文化路西藏军区干休所离休干部)
吴荣花 (河南郑州市文化路西藏军区干休所离休干部)
梁心明 (河南郑州市委统战部离休干部)
侯柏龄 (河南郑州市委统战部离休干部)
李泳平 (河南郑州市委统战部离休干部)
侯柏龄 (原河南郑州铁矿机械集团公司党委书记)
原永孝 (原河南郑州邮电局局长)
郭振东 (原河南郑州电信局副局长)
李宪堂 (原河南郑州粮食局党委副书记)
聂世敬 (原河南郑州中机四公司党委委员)
常宏磊 (原河南郑州焊机厂党委副书记)
李成书 (原河南郑州公交公司党委副书记)
宋 英 (原河南郑州市公交公司退休干部)
张裕民 (原河南郑州拖拉机厂党委副书记)
宋 英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干部)
张步渠 (原河南郑州百货公司主任)
宋连印 (河南郑州市金属公司退休干部)
邢峻峰 (原河南省郑州市高级工程师副厂长)
王节义 (原河南郑州第二造纸厂副主任)
葛 行 (河南郑州市黄河水利委员会离休干部)
肖尊信 (河南郑州市黄河水利委员会退休干部)
蒋 治 (河南郑州市黄委会水文局退休干部)
陈银章 (河南郑州市黄委会水文局退休干部)
彭玲美 (河南郑州市黄委会水文局退休干部)
王守学 (原河南郑州国棉一厂党委副书记)
李永平 (原河南郑州国棉四厂党委副书记)
姬进才 (原河南郑州国棉四厂退休干部)
陈正华 (原河南郑州国棉四厂退休工人)
闫有健 (原河南郑州国棉三厂退休干部)
杨建华 (原河南郑州国棉三厂退休干部)
王保山 (河南郑州三棉厂退休职工)
马玉祥 (河南郑州三棉厂退休职工)
李 妍 (原河南郑州国棉六厂工人)
魏瑞祥 (原河南郑州国棉六厂退休工人)
王成方 (原河南郑州二七木器厂干部)
朱天喜 (原河南郑州金笔厂干部)
刘瑞林 (河南郑州市,退休干部)
范德运 (河南郑州市,法律工作者)
魏歌德 (河南郑州市,文化工作者)
徐 远 (河南郑州郑热电力配件厂电机班长)
徐景安 (原河南郑州热电厂工人)
陈增祥 (原河南郑州热电厂工人)
张保生 (河南郑州市布厂街餐饮业经营者)
李 镇 (河南郑州市,某公司经理)
贾建伍 (河南郑州市,私企业主)
贾建林 (河南郑州市,邮递员)
张保文 (河南郑州市,出租车司机)
冯淑娟 (河南郑州市电子商务公司职工)
葛士毛 (河南郑州市,自由职业者)
梁龙生 (河南郑州市纬三路,个体工商户)
王三妮 (河南郑州市纬三路,个体工商户)
葛红梅 (河南郑州市黄河路,个体商户)
黄守印 (河南郑州市畜牧专科学校食堂工作人员)
肖道勤 (河南郑州市黄委会水文局退休职工)
肖文静 (河南郑州市黄委会水文局退休职工)
周朝丽 (原河南郑州纺织厂工人)
孙喜荣 (原河南郑州毛毯厂工人)
周红丽 (原河南郑州酒精厂工人)
马凤林 (原河南郑州市五零三厂退休工人)
吴德祥 (原河南郑州市五零三厂退休工人)
孟庆怀 (原河南郑州市五零三厂退休工人)
周翠萍 (原河南郑州空压机退休工人)
周晓樵 (河南郑州市宇通公司退休工人)
葛黎英 (河南郑州市黄委会实业公司退休职工)
张 斌 (河南省郑州市,退休工人)
刘 保 (河南省郑州市,退休工人)
王占清 (河南省郑州市,退休工人)
胡 松 (河南省郑州市,退休工人)
王瑞丹 (河南省郑州市,退休工人)
赵自诚 (河南省郑州市,退休工人)
张根兴 (河南省郑州市,退休工人)
何金库 (河南省郑州市,退休工人)
孙卫东 (河南省郑州市,退休工人)
张照胜 (河南省郑州市,退休工人)
张家珍 (河南省郑州市,退休工人)
贺永礼 (河南省郑州市,退休工人)
张秋兰 (河南省郑州市,退休工人)
冯东贤 (河南省郑州市,退休工人)
宋秋玲 (河南省郑州市,退休工人)
刘万武 (河南省郑州市,退休工人)
李运生 (河南郑州市,下岗工人)
饶秀芬 (河南郑州市,工人)
王奇明 (河南郑州市,工人)
王均智 (河南郑州市,电厂工人)
裴长俊 (河南郑州市沙口路,下岗工人)
渠小红 (河南郑州市燕庄,打工者)
李庚林 (河南郑州市,保险业工作者)
宋少武 (河南郑州,市民)
李运萍 (河南郑州,市民)
宋 林 (河南郑州,市民)
何耀军 (河南郑州,市民)
刘士俊 (河南郑州市,失地农民)
李 霞 (河南郑州市,失业者)
刘 新 (河南郑州市,失业者)
殷国华 (原河南省开封市委常委)
王兆祥 (河南省开封市原公安局副局长)
翟进学 (原河南省洛阳地委组织部副部长)
姚天邦 (原河南省洛阳地区专署人事局副局长)
洪增彦 (原河南洛阳铜加工厂党委副书记)
吕秀菊 (河南洛阳市老城区政协退休干部)
陈永轼 (河南洛阳市板材厂离休干部)
王士昇 (河南洛阳市公交公司企业退休军转干部)
魏明智 (河南洛阳理学院离休干部)
郭殿昭 (河南洛阳市第五十九中学高级教师)
党振华 (河南洛阳市第五十九中学教师)
仝择谦 (河南洛阳市第四十九中学教师)
付惠兰 (河南洛阳四零七小学教师)
张清智 (河南洛阳洛轴集团实业总公司副总经理)
郭维谦 (原河南洛阳轴承厂工人)
郭长江 (原河南洛阳轴承厂工人)
郭长青 (原河南洛阳轴承厂工人)
郭克明 (河南洛阳,工人)
王留娥 (河南洛阳市,退休工人)
杨凤朝 (河南洛阳市,居民)
张运党 (河南洛阳市,居民)
卢攻勤 (河南洛阳市,居民)
瞿海州 (河南新乡市纪委书记,退休)
陈保印 (河南省新乡市委秘书科)
杨致远 (河南省新乡市检察院原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
刘继凯 (原河南省新乡市委常委、纪委主任)
吴和敬 (河南洛阳乡政府离休干部)
刘尚可 (河南省新乡市教委党委书记)
王新一 (河南省新乡市建委干部)
郭荣保 (河南省新乡市粮食局副局长)
陈胜伍 (原河南新乡市农机局书记、局长)
卢 琦 (原河南新乡市农机公司人事科长)
李广月 (河南省新乡市重工厂原团委书记)
陈长路 (原河南新乡市新飞公司党委书记)
秦好江 (河南省新乡市制药厂副厂长)
赵秀连 (河南省新乡市纸箱厂副厂长)
王举章 (原河南省新乡日报社社长助理)
王超寰 (原河南省新乡日报社主任编辑)
吕言夫 (河南新乡市,作家、记者、主任编辑)
林树森 (河南省新乡市针织厂原革委会副主任)
牛继春 (河南省新乡市大型机床厂工会主席)
马 丽 (河南省新乡市小朱庄毛主席纪念馆负责人)
刘冬梅 (河南省新乡市小朱庄毛主席纪念馆负责人)
王寿松 (河南省新乡市汽车运输公司原革委会副主任)
余惠珠 (原河南省新乡市新华书店经理)
李永原 (河南省新乡市针织厂原革委会副主任)
李百顺 (河南省新乡市造纸厂原革委会副主任)
王休全 (河南省新乡市纺织厂副书记、工会主席)
傅振忠 (原河南省新乡市广告公司经理)
赵成群 (河南省新乡市755厂车间书记、主任)
王胜利 (河南省新乡市134厂科技组长)
李素梅 (原河南新乡绵纸厂高级工师)
安松南 (原河南新乡染织厂高级工程师、副厂长)
尚丽霞 (河南省新乡市中原纱厂民营企业家)
王宗鼎 (原河南新乡中原纱厂高级工程师)
杜莉军 (原河南新乡中原纱厂主营销师)
徐玉原 (原河南新乡纺织厂厂工会主席)
李玉轩 (河南省新乡市大型机床厂中学教师)
王新景 (河南省新乡市十四中教师)
杨俊昌 (河南省新乡市农具厂工人)
郭 林 (河南省新乡市卫河工程处工人)
李全新 (河南省新乡市铜厂,工人)
党晓军 (河南南阳供销社干部)
石善亭 (河南省南阳市针织内衣厂技术科科长)
闫万宝 (河南省南阳市针织内衣厂司法科长)
王德奎 (河南省南阳市针织内衣厂供应科职员)
李广荣 (河南省南阳市针织内衣厂缝钢保全工)
张保华 (河南省南阳市针织内衣厂染色技术车间主任)
韩明义 (河南省南阳市针织内衣厂后勤科科长)
张保庆 (河南省南阳市针织内衣厂工人)
张 朋 (河南省南阳市针织内衣厂工人)
张庆敏 (河南省南阳市针织内衣厂工人)
赵红彦 (河南省南阳市针织内衣厂工人)
李玉荣 (河南省南阳市针织内衣厂工人)
沈中顺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农机经营部经理)
王永庆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后勤科负责人)
樊向阳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外贸局畜产品加工厂厂长)
张正明 (河南省信阳市金平山管理区副主任)
张 炬 (河南省信阳市金牛山管理区干部)
朱明生 (河南省信阳市金牛山翻砂铸造厂厂长)
张 博 (河南省信阳市南湾管区工作人员)
张保云 (河南省信阳市游河乡孔畈村村妇女主任)
江金保 (河南省信阳市游河乡孔畈村工程承包人)
江开军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平桥镇餐饮业经营者)
张保国 (河南省信阳市金牛山,自由职业者)
徐华玲 (河南省信阳市金牛山周家山小区工作人员)
尚光荣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退休干部)
杨耀茹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退休干部)
阮祥朗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退休干部)
杨国旅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退休干部)
左尚明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退休干部)
徐 杰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退休干部)
熊文坤 (河南省信阳市林业局,退休干部)
雷连珍 (河南省信阳市明港水泥厂退休干部)
董兴怀 (河南省信阳市明港镇,退休干部)
段雪冬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退休干部)
张正辉 (河南省信阳市第15中学副校长)
胡玉萍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退休教师)
丁元珍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退休教师)
付锡炎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退休教师)
罗华玉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退休教师)
程精明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退休教师)
高香莲 (河南省信阳市泗河区第四中学退休职工)
李凤英 (河南省信阳市市委幼儿园退休教师)
张德霞 (河南省信阳市泗河区九小退休教师)
李景枝 (河南省信阳市金牛山管理区下岗职工)
张正耀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退休职工)
耿治安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退休职工)
王友菜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退休职工)
郝真修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退休职工)
张志勇 (河南省信阳市金牛山管理区下岗职工)
杨宗焕 (河南驻马店市党史研究室离休干部)
杨 毅 (河南驻马店市天方药业集团退休干部)
聂国恒 (河南驻马店市粮食加工厂退休干部)
李富贵 (河南省汝阳市,离休干部)
马郊青 (河南省汝阳市,离休干部)
薛长武 (河南省汝阳市,退休干部)
吴明德 (河南省汝阳市,退休干部)
刘明显 (河南省汝阳市,退休教师)
刘玉宝 (河南省汝阳市,教师)
秦金榜 (河南省汝阳市,退休工人)
王德全 (河南省汝阳县村康酒厂退休工人)
张春亭 (原河南省荥阳县委常委)
范念民 (原河南省荥阳县委常委)
李坤平 (原河南省通许县人事局局长)
王永志 (原河南省通许县委办公室主任)
高春景 (河南省通许县地税局退休干部)
蔡秀峰 (河南省通许县委党史办退休干部)
李长明 (河南省通许县公安局退休干部)
燕同荣 (河南省通许县公安局退休干部)
朱恪贤 (河南省通许县化肥厂退休干部)
李长学 (河南省通许县化肥厂退休干部)
胡彦岑 (河南省通许县农委退休干部)
叶长喜 (原河南省嵩县县委常委)
梁彦选 (河南省登封市煤矿,打工仔)
张永志 (河南省,干部)
娄彦成 (河南省,干部)
陈清亮 (河南省,干部)
娄和先 (河南省,干部)
郭宪荣 (河南省,干部)
于善林 (河南省,干部)
马 述 (河南省,干部)
耿振杰 (河南省,干部)
张永志 (河南省,干部)
张金峰 (河南省,干部)
李岚润 (河南省,干部)
李昆本 (河南省,干部)
于善清 (河南省,干部)
刘书成 (河南省,干部)
陈 茂 (河南省,退休干部)
陈世庆 (河南省,退休干部)
刘世英 (河南省,退休干部)
武彩霞 (河南省,退休干部)
王明岚 (河南省,退休干部)
吕治亮 (河南省,退休干部)
郑学功 (河南省,退休干部)
陈国和 (河南省,退休干部)
李云庭 (河南省,退休干部)
徐新凯 (河南省,退休干部)
张连河 (河南省,退休干部)
胡 嵩 (河南省,退休干部)
贺武营 (河南省,退休干部)
张永志 (河南省,退休干部)
祁字劝 (河南省,退休干部)
时子礼 (河南省,退休干部)
胡丙照 (河南省,退休干部)
于善新 (河南省,退休干部)
陈家明 (河南省,退休干部)
王文治 (河南省,退休干部)
周金铎 (河南省,退休干部)
张凤岭 (河南省,离休干部)
宋学武 (河南省,离休干部)
王兆强 (河南省,离休干部)
鄂文玲 (河南省,离休干部)
宋菊兰 (河南省,退休干部)
张俊芝 (河南省,退休干部)
王惠珍 (河南省,退休干部)
李洪娟 (河南省,退休干部)
张 德 (河南省,教师)
潘兴国 (河南省,教师)
张 好 (河南省,教师)
申玉贵 (河南省,教师)
王长青 (河南省,教师)
陈焕芳 (河南省,教师)
左小免 (河南省,教师)
任国华 (河南省,教师)
张新华 (河南省,教师)
朱兴利 (河南省,教师)
马 清 (河南省,教师)
崔兰平 (河南省,教师)
娄彦志 (河南省,教师)
王勇智 (河南省,教师)
张 豪 (河南省,教师)
陈凤常 (河南省,教师)
孙守义 (河南省,教师)
于北昌 (河南省,医生)
李 森 (河南省,护士)
娄季奎 (河南省,医师)
老 董 (河南省,律师)
李建国 (河南省,律师)
娄季玉 (河南省,退伍军人)
娄季福 (河南省,工人)
娄彦才 (河南省,工人)
张德伦 (河南省,工人)
吴建功 (河南省,工人)
张 豪 (河南省,工人)
李景医 (河南省,工人)
赵长江 (河南省,工人)
吕成水 (河南省,工人)
朱明贤 (河南省,工人)
燕 成 (河南省,工人)
于从功 (河南省,工人)
赵自城 (河南省,工人)
张根兴 (河南省,工人)
张卫华 (河南省,工人)
刘玉蕊 (河南省,工人)
牛延权 (河南省,工人)
娄凤琴 (河南省,工人)
王山保 (河南省,工人)
姚迎春 (河南省,工人)
周 颖 (河南省,工人)
王玉亭 (河南省,工人)
刘海仙 (河南省,工人)
丁学秀 (河南省,工人)
宋云平 (河南省,工人)
海 燕 (河南省,工人)
朱金康 (河南省,工人)
李祖康 (河南省,工人)
高功道 (河南省,工人)
汪太如 (河南省,工人)
王志宽 (河南省,工人)
李广海 (河南省,工人)
刘训领 (河南省,工人)
周上海 (河南省,工人)
李家厚 (河南省,工人)
杨 斌 (河南省,工人)
王芳晨 (河南省,工人)
赵 磊 (河南省,工人)
赵 阳 (河南省,工人)
赵 亮 (河南省,工人)
赵 前 (河南省,工人)
赵小路 (河南省,工人)
赵桂莲 (河南省,工人)
赵桂英 (河南省,工人)
赵福云 (河南省,工人)
赵永顺 (河南省,工人)
王金荣 (河南省,工人)
王扎根 (河南省,工人)
冯福堂 (河南省,工人)
王虎成 (河南省,工人)
王遂成 (河南省,工人)
王立成 (河南省,工人)
朱卯臣 (河南省,工人)
朱玉凤 (河南省,工人)
朱桂兰 (河南省,工人)
朱桂仙 (河南省,工人)
范桂英 (河南省,工人)
卢秀兰 (河南省,工人)
王景春 (河南省,工人)
梁小军 (河南省,工人)
李 峥 (河南省,工人)
周爱琴 (河南省,工人)
张仁贤 (河南省,工人)
张秀荣 (河南省,工人)
张新霞 (河南省,工人)
张新敏 (河南省,工人)
杜合玲 (河南省,工人)
蔡俊英 (河南省,工人)
范秀香 (河南省,工人)
朱玉萧 (河南省,工人)
顾明春 (河南省,工人)
赵良荣 (河南省,工人)
崔 珂 (河南省,工人)
李兴权 (河南省,工人)
刘 玮 (河南省,私企职员)
刘文革 (河南省,市民)
冯云松 (河南省,市民)
王占存 (河南省,农民)
陈其辉 (河南省,市民)
李忠福 (河南省,市民)
申海军 (河南省,市民)
马春堂 (河南省,市民)
吴淇韵 (河南省,市民)
高金中 (河南省,市民)
张小根 (河南省,市民)
郗新贵 (河南省,市民)
俞起龙 (河南省,市民)
张德昌 (河南省,市民)
董振营 (河南省,市民)
翟景善 (河南省,市民)
秦新民 (河南省,市民)
徐春恒 (河南省,市民)
赵德海 (河南省,市民)
全林宝 (河南省,市民)
张明夏 (河南省,市民)
张振先 (河南省,市民)
俞 冰 (河南省,市民)
王成军 (河南省,市民)
王成维 (河南省,市民)
王成民 (河南省,市民)
李三红 (河南省,市民)
李 静 (河南省,市民)
安廷堂 (河南省,市民)
谷希英 (河南省,市民)
王政明 (河南省,市民)
王文炳 (河南省,市民)
王保安 (河南省,市民)
陈秀华 (武汉大学教授)
李佩先 (原湖南长沙纺织厂宣传科长)
胡今夫 (湖南长沙市开福区老干局离休干部)
莫壮才 (湖南长沙市东风一村社区书记,退休)
黄树林 (湖南长沙市第四自来水厂)
徐 勋 (原湖南省衡阳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副研究员)
李庆三 (原广州解放军体育学院正军职顾问)
朱 韬 (原广州解放军体育学院副政委)
尚 可 (原广州解放军体育学院副政委)
袁功成 (广东湛江市空军转业干部)
邝达堂 (广东湛江市海军转业干部)
李纯伟 (广东湛江市,退休干部)
苏才远 (广东湛江,退休干部)
伍广成 (广东湛江,退休干部)
梁青芬 (广东湛江,退休干部)
庞成群 (广东湛江,退休工人)
宋李生 (广东湛江,退休工人)
容耀初 (广东深圳商报社主任编辑)
祁念曾 (广东深圳极业集团研究室主任、高级编辑)
张香花 (广东河源市,党员)
江金柱 (广东河源市,党员)
胡恩临 (广东韶关,退休教师)
向 英 (广东,市民)
姚 蓝 (中共广西区委党史研究室)
苏礼峨 (原广西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
潘达元 (广西区党委党校原处长)
周荣伦 (广西区政府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
林玉民 (广西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宣传部长)
张 洋 (原中共广西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离休干部)
刘渭龙 (广西区政府重点工程办公室副主任,离休干部)
黄焕金 (广西区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财务处退休干部)
刘晋铭 (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分行处长,离休干部)
林厚杰 (原广西财政厅副厅长,退休干部)
张 斌 (广西区党委宣传部,离休干部)
吴兴奎 (广西公安厅退休干部)
梅家荣 (广西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离休干部)
沈章平 (原广西科学院副院长)
胡文治 (广西艺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
潘彩生 (原广西区政府粮业办副主任)
何为钦 (广西区建材局退休干部)
邓文光 (广西总工会区建一公司原副主席、副经理)
陆天佐 (广西农业局工程师)
黄建权 (原广西民族大学副教授)
高 延 (原广西南宁市交通局副局长,离休干部)
周锦泉 (广西南宁市司法局高级律师,离休干部)
黄镇察 (广西南宁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退休干部)
白奇峰 (广西南宁市公安局)
鲁建邕 (原广西南宁市公证处主任)
岳建明 (广西南宁市检察院检察员)
庞志庆 (广西南宁市检察院检察员)
廉英旋 (广西南宁市被服厂纪委书记)
刘增裕 (广西南宁市检察院检察员)
刘毅华 (广西南宁市检察院退休干部)
王玉萍 (广西南宁市,律师)
王玉克 (广西南宁市,律师)
刘同华 (广西南宁市红十字会退休医师)
王玉宁 (广西南宁,市民)
黄洪波 (原广西龙州县政协副主席)
马泽民 (原重庆军分区副政委)
熊 炬 (重庆市渝高中学退休干部)
徐乾英 (重庆市渝高中学退休干部)
谢明康 (重庆市垫江县建设委员会退休干部)
熊 新 (重庆市垫江县建设委员会纪委委员)
董小仙 (重庆市垫江县建设委员会纪委委员)
谢盛余 (重庆市垫江县大石乡豹山村农业社社长)
谢文信 (重庆市垫江县大石乡豹山村退休校长)
谢学德 (重庆市垫江县大石乡豹山村退休教师)
陈元淑 (重庆市垫江县,家庭妇女)
谢卫红 (重庆市垫江县,无业)
谢卫华 (重庆市垫江县,企业汽车司机)
任成英 (重庆市垫江县,企业会计)
韦济红 (重庆市,工人)
朱积玉 (重庆市,工人)
徐秀兰 (重庆市,工人)
刘道云 (重庆市,工人)
陶克琼 (重庆市,工人)
陈尚华 (原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行长、党组书记)
李长周 (四川省101地质队退休干部)
李立运 (四川省101地质队退休干部)
黄云章 (四川省101地质队退休工人)
李成安 (四川省101地质队退休工人)
刘子清 (原四川宜宾市航务管理处正处级调研员)
王 卓 (四川阿坝县,退休干部)
吴泽刚 (四川阿坝县,农民)
王和云 (四川阿坝县,居民)
孙焕臻 (贵州铜仁师专教授)
孔繁和 (原昆明军区副司令员)
杨克敏 (原昆明军区炮兵副政委)
宋威武 (原昆明军区政治部副秘书长)
王庭箴 (原昆明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
于彬林 (原昆明军区35516部队政委)
李成才 (原云南省军区二干休所所长)
田 友 (原云南省军区思茅分区政委)
王之江 (原云南省军区丽江分区政委)
常立珍 (原云南省军区昆明武装部政委)
张风阶 (原昆明军区后勤部油料部部长)
张金存 (原云南省军区独立营政委)
李惠兰 (云南省军区退休干部)
张同生 (云南省军区第一干休所离休干部)
黄仲先 (云南省军区第一干休所离休干部)
岳 峰 (云南省军区第一干休所离休干部)
崔万庆 (原云南省军区营房处处长)
周德铣 (原昆明军区中医院主治军医)
邢志兴 (原云南省军区大理军分区副政委)
杨天才 (原云南省军区楚雄分区司令员)
高明顺 (云南,副军级干部)
杨振明 (原十一军纪委委员)
李文进 (原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顾问)
郑加平 (原云南科工委主任)
刘以恭 (云南省农业厅原省农机局副局长,已离休)
兰见龙 (原云南省林业厅纪检干部)
李晓东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离休干部)
郑加平 (原民航总局三航校副校长)
李鉴钊 (云南日报社编委)
李曼宁 (云南报刊老记协办公室主任)
王学沛 (原云南时报社记者)
林肇景 (原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董 华 (原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
邰思浩 (云南省供销社离休干部)
向 东 (云南省,退休干部)
李吕能 (云南省田坝煤矿住曲干休所离休干部)
吕世华 (原云南昆明师大党委书记)
宋先华 (云南昆明市民政局退休干部)
周智久 (云南昆明,离休干部)
王秀英 (云南省昆明市标准件三厂工人)
钟映祥 (云南省昆钢炼钢厂退休工人)
赵庆昌 (云南昆明医学院退休干部)
窦宝林 (云南开远市计生委离休干部)
张王贵 (原云南省曲靖市邮电副局长)
赵家彬 (云南省曲靖市国家税务局离休干部)
朱朝相 (云南省曲靖市商务局离休干部)
姜德荣 (云南省曲靖市监狱退休干部)
王建安 (云南省曲靖市商务局离休干部)
王杜平 (云南省曲靖市酒茶公司离休干部)
叶荣海 (云南省曲靖市水电十四局曲靖分局退休干部)
段季远 (云南省曲靖地区,离休干部)
郭 勇 (云南省曲靖地区,离休干部)
熊茂森 (云南省曲靖市水电十四局退休干部)
朱家朝 (云南省曲靖市,离休干部)
黄玉华 (云南曲靖市农业局退休干部)
薛明仁 (云南曲靖市工商职业技术学校离休干部)
谢宏章 (云南省曲靖市乡镇企业局退休干部)
黄云镜 (云南省曲靖市军干所离休干部)
程盛华 (云南省曲靖交通集团退休人员)
高祖才 (原长安大学调研员)
李希敏 (陕西,农民)
杨青峰 (陕西宝鸡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颜 杰 (陕西韩城发电厂退休干部)
王平恩 (陕西韩城市,退休干部)
高致昌 (陕西韩城市,退休干部)
蔡资生 (陕西韩城市,离休干部)
陈公仆 (陕西省韩城市检察院离休干部)
冯国栋 (陕西省韩城市银行退休干部)
薛云龙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离休干部)
徐思益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张耀斌 (新疆,干部)
张景安 (新疆,干部)
许国禄 (原新疆大学副校长)
戴伯荣 (原新疆大学副教授)
任 华 (新疆,工人)
刘 琦 (新疆,工人)
王敬东 (新疆,工人)
陈中堂 (新疆,工人)
(总计:880人)
抄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吴邦国委员长和各位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贾庆林主席和各位委员
2008年9月13日
联系人:李成瑞
巩献田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