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住中美关系中难得的发展机遇
把握住中美关系中难得的发展机遇
昨天,环球网3月17有两则消息引起我注意。一则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16日在美国国务院会见了中国新任驻美国大使张业遂……说,奥巴马总统和美国政府重视并致力于发展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美方愿与中方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各个领域的合作。克林顿表示期待着今年夏天赴华与中方共同主持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并在此前出席上海世博会及美国馆等有关活动。”
另一则是“以国会参院民主党第三号人物查克·舒默为首的15名两党参议员,16日正式提出汇率法案,……这份提案先要求修改美国财政部半年各国汇率报告的认定标准,不再用‘货币操纵’方式指名哪些国家操纵汇率,而改用‘基础货币失调’的方式。……只看是否“失调”,不再看‘意图’。 报道称,美国白宫对国会参议员所提法案表示赞成,府会意见一致。白宫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在被问及此事时表示,奥巴马总统日前已表示过希望见到中国能对人民币汇率采取更加市场化的措施。”
从现象看,这是一般的又拉又打的两手,但是我想,中国的高层领导应当看得出,中美这几个月的斗争,到这里已初现转机。事物的发展总是这样的,发展到极致,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这几个月,美国对中国用了许多手段打压中国,经济制裁,对台军售,谷歌事件,会见达赖,汇率问题,“司刀令牌”都耍了,还有什么法宝没有拿出来呢?我看,现在是美国快黔驴技穷。
我自去年12月26日重新上网以来,中美问题一直就成为我的主要议题,写了28篇文章,主张要同美国针锋相对,敢于斗争。力驳那种中国斗则败的谬论,我说:“中美闹僵了,对美国最大不利,真正最害怕闹翻的,是美国,试看这次七国集团会议就明白。现在是美国老搞摩擦。它为什么老搞摩擦,就是因为他知道中国怕经济发生困难。如果中国不怕困难,美国就不敢以此威胁。我们不想威胁谁,希望发展关系,双赢。但是,如果有人认为可以利用我们这个愿望来挟持我们,没办法,那就暂时“双输”吧,看谁先输不起。我想,如果我们坚持自力更生,历史还会重演,象40年前那样,美国总统会跑到中国来要求搞好关系的,结果是真正的双赢。如果我们怕输,不敢争,那不是“双赢”,而是中国首先就输了,是单方面的输,赢的只是美国一方。”( 2月7日 《争论与不争论都是手段》)所以,我三次引用了温总理的“中国很穷的时候,我们也是铮铮铁骨”这句话,强调中国政府有骨气,敢同美国斗。
现在,美国政府在中国政府的强硬——反对强硬,是一味挨打像——斗争面前,开始软了,如果说在汇率问题上,不再提“操纵”,而改为“失调”,还有意在便于国会通过的意思,那末奥巴马的“期待着今年夏天赴华与中方共同主持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其意义应当是很清楚的。
我说过:“历史还会重演”。38年前,美国总统尼克松到中国来搞好中美关系,签订了上海公报,为关系正常化方向发展,为中美两国建交奠定了基础。这个局面是怎么来的呢?是针锋相对争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美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封锁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领导下,同美国针锋相对地斗了23年,军事上在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等战场上打败了美国,在经济上自力更生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工业关系,使美国的封锁政策宣告破产,政治上团结了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孤立了美帝国主义,使得美国决策者不得不承认对华政策完全失败,产生了转变对华政策的意愿。毛泽东清楚看到这点,不失时机地利用美苏两霸相争,和美国也想利用中苏关系对立拉拢中国的需要,巧妙地运用“乒乓外交”,通过会谈,中美取得了共同认识:“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 “双方相信,两国关系正常化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会对缓和亚洲及世界紧张局势作出贡献。”“上海公报”结束了中美僵持了23年的公开对抗历史。
1979年1月1日 中美又签订了第二个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前进了一步,但是这一步走得太急,为了建交而容忍了美国对台军售,这招来以后至今有31年的麻烦,虽然邓小平想通过 1979年1月1日 的中美第三个联合公报来弥补,但是,美国不愿意再前进一步,八·一七公报一直没有落实,中美关系没有能真正正常化。
今天,中美关系又遇到新的历史机遇。首先,是美国遇到了上世纪30年代以后的最大危机,需要中国的帮助,也只有中国才能帮助它;二是,美国政府这几个月频频攻击中国,把中美关系推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中国为帮助美国和欧盟,主动上门伸出援手,尽了很大力量,甚至作出了牺牲,结果美国竟这样报答中国!中国政府基本上已经表示,美国不回到三个公报的基础上来,中美两国就没有什么可谈的。这个责任在美国。总理说,现在应该是“美方能够正视问题,以实际行动回到三个公报的基础上来,使中美关系得以恢复和改善”的时候。奥巴马和美国智囊人士也都清楚,对中国施压无济于事,只能使刚刚有复苏迹象的欧美经济又炒二道饭,现在除了到中国来和中国搞好关系,没有其他更好的走出困境的途径。
面对这个历史机遇,中国政府应当善于把握。建议党和国家领导人重温毛泽东的《关于重庆谈判》,重温1972年中美会谈的历史经验,善于针锋相对。胡主席不访美,是针锋相对,美国打压中国,中美还有什么可谈的;现在,奥巴马“期待着今年夏天赴华与中方共同主持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美国总统既然希望来中国对话协商,我们应当有一个公开欢迎的态度。不过这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必须要中美三个公报为基础,对台军售、西藏问题和经济——包括汇率、高科技禁令——问题一揽子谈。军售和西藏问题非谈不可,此前中国不谈汇率问题,是中国不可能接受城下之盟,如果美国持协商态度,为了帮助美国克服困难,事情是可以商量的。在中美关系问题上,我们既不存幻想,同时也要善于捕捉时机。美国人用又打又拉两手,我们也要用两手,可打可谈,条件就是中美三个公报。学毛泽东,既要有虎气,又要有猴气。既要原则性,又要灵活性。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历史机遇,中美两国有签订一个新的中美联合公报的可能。第四个中美联合公报将要落实八·一七公报,使中美关系完全正常化,建立在“五项原则”上。
我已经三次引用了温总理的“中国很穷的时候,我们也是铮铮铁骨”,现在,我要引用他在答法新社记者中运用的一句成语:“不畏浮云遮望眼,只因身在最高层。”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