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美国在华公司插足新劳动法:赢利高于人权
美国在华公司插足新劳动法:赢利高于人权
环球视野编者按: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并于1995年1月1日正式实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行十二年来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我国立法机关去年以来开始酝酿制订一部新的劳动法。本文所反映的问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这篇境外媒体(多维网)的道,反映了美国在华的某些公司以及他们身后的美国某些政治势力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我们称其为“不正常”,主要有两点。第一,这项法律的制订,是我国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事情,无须其他国家与任何国外势力插手其中。然而,美国在华的某些公司以及他们身后的美国某些政治势力却在肆无忌惮地插手、干扰,妄图对我国制订这部法律施加影响,甚至试图阻止;第二,美国在华的某些公司以及他们身后的美国某些政治势力在对待我国劳动者的态度和行为上,扮演了一个虚伪的伪君子角色。他们曾经吹嘘和散布他们建在中国的企业,所谓什么“帮助”中国“改善了劳工环境”,甚至“推进了(中国)民主运动”,然而,这一次,他们对待新劳动法草案中所规定的要求雇主与所有工人签署合同,向被解雇的职员支付解约费,以及加强对高龄工人和对家中唯一的领薪劳动者的工作安全保障等问题,却指手画脚,吵吵嚷嚷,极力阻挠这一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条款的制订与实施,这就充分暴露了美国在华的某些公司以及他们身后的美国某些政治势力的霸权主义和他们所推崇的资本利润最大化背后残酷剥削劳动者的“吃人”本质。
所以,这篇道,很值得大家一读,它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美国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本质的认识。
……………………………………………………………………………………………………
下个月,中国政府就要通过几十年来最重要的新劳动法。起草一年多来,由于事关劳资双方利益,新法规在如何平衡经济增长和劳动者权益保护、雇主的劳工成本和雇员的权益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引发各界广泛争论,论战的战场还包括了华盛顿,卷入这场争论的,包括在中国有直接商业利益的一些美国大公司和游说团体以及与他们打对台的美国大工会。
《新闻周刊》刊登萨拉•谢弗(SarahSchafer)的导说,当舆论媒体批评美国公司把本土工作转移到中国去,在血汗工厂的条件下剥削廉价劳工时,这些公司总会争辩说,他们的存在,帮助改善了中国的劳工环境,而且,甚至推进了民主运动。但是现在,这些自吹自擂的公司正在游说中国政府在制订一个劳工法草案的条款时要对雇主手下留情,美国公司的这些做法,被劳工权益组织称之为伪君子。
这份起草中的新劳动合同法将会要求雇主与所有工人签署合同,向被解雇的职员支付解约费,以及加强对高龄劳工和对家中唯一的领薪劳工的工作安全保障。该法案在合同谈判和工作规章上,将会授予由共产党管理的工会更多的权力。新劳动合同法的目的,是平息因为工作环境恶劣、拖欠薪资、工时过长等问题引发的劳工不满,为了迎合外商公司和企业,能够让他们接受,中国政府对法案做了一些修改,预计将于今年夏季通过。
美国劳联——产联等工会和一些国会议员一直指责中国违反了国际劳工标准并使美国失去了124万个工作岗位。
舆论批评说,美国在华公司的诉求,要政府放宽保障劳工的法律条款限制的努力,进一步显示出美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方针就是,把利益优先于原则,并对从互联网控制到律师受压迫等敏感问题,都保持沉默。
批评者说,如果美国公司对于发生在中国的进步是一种沉默的力量,那她现在为什么要反对中国劳工法的改善?
像微软和通用电气(GeneralElectric)这样的公司,和像美国商会和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一样的游说团体就表示,不满意中国政府的这项新法案,他们说,新法规将会加大他们解雇有问题的职工的难度;同时,还会给政府方面的工会以太多的权力。他们还担心,新法会对外商企业影响最大,因为,北京对外资企业要求最严格。通用电器请求中国政府做出5项具体的修改,包括对违反知识产权的盗版行为进行更严厉的惩罚,以及工会可以对新的工作规章提出建议,但是,企业主无须工会同意。
美国商贸游说团体说,中国应该加强现有劳工法的执法力度,而不是起草一个新法。驻北京美国商会主席詹姆斯•吉默曼(JamesZimmerman)说:“有人说我们是在抵抗劳工权益。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我们所希望的,是这项法律的执行要对所有人都统一、客观。”
驻北京美国商会主席詹姆斯•吉默曼(JamesZimmerman)说:商会对大多数的修改都感到满意。美国商会在2006年4月草案征求意见时提出的意见有四分之三都在修订稿中得到了解决。目前依然让人担忧的是,新草案中关于遣散费的要求有所提高,雇主的成本会因此而增加。
劳工维护组织和学者则不能苟同这些意见。有一些人说,新法规太软弱,没法保护劳工,因为,新法对政府控制的工会依赖非常大,而据以往经验,就算劳工出现不满,工会也往往是站在管理层一边的。从现有的最新数据看,2005年期间,此类事例的劳工仲裁案数量增加了20%。上海师范大学法学教授刘成(LiuCheng,音译)说,外商对新法“如此愤怒”,原因就是新法威胁到了他们在中国经营“血汗工厂”的能力。
批评者指出,鉴于美国公司往往在其他敏感问题,如政府审查互联网的问题上一直沉默,美国公司这一次试图改变法案的努力,特别引人注目和令他们难堪。香港人权观察的尼克拉斯•比奎林(NicholasBequelin)说,“商家对中国制定的政策默不作声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但是,这次新劳动合同法的战斗,把美国企业主的“那些虚伪置于世人眼前。”
比尔•盖茨在中国演讲,批评者指出,微软对中国政府审查互联网一直沉默,这一次却高调阻挠劳动法修改特别引人注目和令他们难堪。
欧洲工会驻亚洲的总顾问史蒂夫•马洛里(SteveMallory)把这场不断升温的战斗称为至关中国劳工未来的、“影响深远的”论战。现在,主要的战斗集中到了华盛顿进行。在20名国会成员联名要求布什总统规劝那些试图弱化新劳动合同法的商贸团体后,一组美国商会驻中国官员于上月底来到华盛顿申诉他们这一方的理由。
波士顿劳工维护组织全球劳工战略的惕默斯•卡斯特罗(TimothyCostello)称此次论战“基本上已经结案,这是一个令我们无法接受的企业行为的案子。”钢铁工人联合工会呼吁美国公司停止“破坏”法案的起草。
作为对工会的一种回应,美国铝业公司(Alcoa)说他们并没有“直接参与”,而且,他们在中国人权事务上“建立了良好的范例。”耐克公司也划清界限,强调自己的立场,说他们一直“积极地”保证中国合约承包商按照公正的劳工标准来做。耐克发言人爱林•达布森(ErinDobson)说:“我们并不反对美国商会的原来的说法。我们只是没有参与此事。”
去年5月,GE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在北京宣布,令GE全球收入一年内从62亿美元猛增至101亿美元的“绿色创想”计划正式在华启动。
另有其他的人抨击说,新起草的劳动合同法最后肯定会引火自焚,认为新法规可能会迫使服从劳工法的公司把更多的工作承包给那些钻法律漏洞的公司。华东政法学院教授董保华(DongBaohua,音译)说,如果这次劳工法改变导致公司合法经营的成本太高,那么,“中国的血汗工厂问题会变得更严重。”
中国劳工人口占了全世界的总劳工量的四分之一,这次的新劳动合同法,不论好坏,将具有震动全球的后果。
(《环球视野》网摘) 相关文章 张飞岸:《劳动合同法》动了谁的奶酪驳张维迎“劳动合同法损害的是工人阶级”缪论哪些人在攻击《劳动合同法》?拷问劳资关系:有多少企业犯下了反人类罪?《劳动合同法》争议:资本的力量绝对地强大了劳动合同法草案广泛征求意见
………………………………………………………………………………………………
环球视野编者按: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并于1995年1月1日正式实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行十二年来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我国立法机关去年以来开始酝酿制订一部新的劳动法。本文所反映的问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这篇境外媒体(多维网)的道,反映了美国在华的某些公司以及他们身后的美国某些政治势力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我们称其为“不正常”,主要有两点。第一,这项法律的制订,是我国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事情,无须其他国家与任何国外势力插手其中。然而,美国在华的某些公司以及他们身后的美国某些政治势力却在肆无忌惮地插手、干扰,妄图对我国制订这部法律施加影响,甚至试图阻止;第二,美国在华的某些公司以及他们身后的美国某些政治势力在对待我国劳动者的态度和行为上,扮演了一个虚伪的伪君子角色。他们曾经吹嘘和散布他们建在中国的企业,所谓什么“帮助”中国“改善了劳工环境”,甚至“推进了(中国)民主运动”,然而,这一次,他们对待新劳动法草案中所规定的要求雇主与所有工人签署合同,向被解雇的职员支付解约费,以及加强对高龄工人和对家中唯一的领薪劳动者的工作安全保障等问题,却指手画脚,吵吵嚷嚷,极力阻挠这一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条款的制订与实施,这就充分暴露了美国在华的某些公司以及他们身后的美国某些政治势力的霸权主义和他们所推崇的资本利润最大化背后残酷剥削劳动者的“吃人”本质。
所以,这篇道,很值得大家一读,它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美国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本质的认识。
……………………………………………………………………………………………………
下个月,中国政府就要通过几十年来最重要的新劳动法。起草一年多来,由于事关劳资双方利益,新法规在如何平衡经济增长和劳动者权益保护、雇主的劳工成本和雇员的权益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引发各界广泛争论,论战的战场还包括了华盛顿,卷入这场争论的,包括在中国有直接商业利益的一些美国大公司和游说团体以及与他们打对台的美国大工会。
《新闻周刊》刊登萨拉•谢弗(SarahSchafer)的导说,当舆论媒体批评美国公司把本土工作转移到中国去,在血汗工厂的条件下剥削廉价劳工时,这些公司总会争辩说,他们的存在,帮助改善了中国的劳工环境,而且,甚至推进了民主运动。但是现在,这些自吹自擂的公司正在游说中国政府在制订一个劳工法草案的条款时要对雇主手下留情,美国公司的这些做法,被劳工权益组织称之为伪君子。
这份起草中的新劳动合同法将会要求雇主与所有工人签署合同,向被解雇的职员支付解约费,以及加强对高龄劳工和对家中唯一的领薪劳工的工作安全保障。该法案在合同谈判和工作规章上,将会授予由共产党管理的工会更多的权力。新劳动合同法的目的,是平息因为工作环境恶劣、拖欠薪资、工时过长等问题引发的劳工不满,为了迎合外商公司和企业,能够让他们接受,中国政府对法案做了一些修改,预计将于今年夏季通过。
美国劳联——产联等工会和一些国会议员一直指责中国违反了国际劳工标准并使美国失去了124万个工作岗位。
舆论批评说,美国在华公司的诉求,要政府放宽保障劳工的法律条款限制的努力,进一步显示出美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方针就是,把利益优先于原则,并对从互联网控制到律师受压迫等敏感问题,都保持沉默。
批评者说,如果美国公司对于发生在中国的进步是一种沉默的力量,那她现在为什么要反对中国劳工法的改善?
像微软和通用电气(GeneralElectric)这样的公司,和像美国商会和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一样的游说团体就表示,不满意中国政府的这项新法案,他们说,新法规将会加大他们解雇有问题的职工的难度;同时,还会给政府方面的工会以太多的权力。他们还担心,新法会对外商企业影响最大,因为,北京对外资企业要求最严格。通用电器请求中国政府做出5项具体的修改,包括对违反知识产权的盗版行为进行更严厉的惩罚,以及工会可以对新的工作规章提出建议,但是,企业主无须工会同意。
美国商贸游说团体说,中国应该加强现有劳工法的执法力度,而不是起草一个新法。驻北京美国商会主席詹姆斯•吉默曼(JamesZimmerman)说:“有人说我们是在抵抗劳工权益。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我们所希望的,是这项法律的执行要对所有人都统一、客观。”
驻北京美国商会主席詹姆斯•吉默曼(JamesZimmerman)说:商会对大多数的修改都感到满意。美国商会在2006年4月草案征求意见时提出的意见有四分之三都在修订稿中得到了解决。目前依然让人担忧的是,新草案中关于遣散费的要求有所提高,雇主的成本会因此而增加。
劳工维护组织和学者则不能苟同这些意见。有一些人说,新法规太软弱,没法保护劳工,因为,新法对政府控制的工会依赖非常大,而据以往经验,就算劳工出现不满,工会也往往是站在管理层一边的。从现有的最新数据看,2005年期间,此类事例的劳工仲裁案数量增加了20%。上海师范大学法学教授刘成(LiuCheng,音译)说,外商对新法“如此愤怒”,原因就是新法威胁到了他们在中国经营“血汗工厂”的能力。
批评者指出,鉴于美国公司往往在其他敏感问题,如政府审查互联网的问题上一直沉默,美国公司这一次试图改变法案的努力,特别引人注目和令他们难堪。香港人权观察的尼克拉斯•比奎林(NicholasBequelin)说,“商家对中国制定的政策默不作声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但是,这次新劳动合同法的战斗,把美国企业主的“那些虚伪置于世人眼前。”
比尔•盖茨在中国演讲,批评者指出,微软对中国政府审查互联网一直沉默,这一次却高调阻挠劳动法修改特别引人注目和令他们难堪。
欧洲工会驻亚洲的总顾问史蒂夫•马洛里(SteveMallory)把这场不断升温的战斗称为至关中国劳工未来的、“影响深远的”论战。现在,主要的战斗集中到了华盛顿进行。在20名国会成员联名要求布什总统规劝那些试图弱化新劳动合同法的商贸团体后,一组美国商会驻中国官员于上月底来到华盛顿申诉他们这一方的理由。
波士顿劳工维护组织全球劳工战略的惕默斯•卡斯特罗(TimothyCostello)称此次论战“基本上已经结案,这是一个令我们无法接受的企业行为的案子。”钢铁工人联合工会呼吁美国公司停止“破坏”法案的起草。
作为对工会的一种回应,美国铝业公司(Alcoa)说他们并没有“直接参与”,而且,他们在中国人权事务上“建立了良好的范例。”耐克公司也划清界限,强调自己的立场,说他们一直“积极地”保证中国合约承包商按照公正的劳工标准来做。耐克发言人爱林•达布森(ErinDobson)说:“我们并不反对美国商会的原来的说法。我们只是没有参与此事。”
去年5月,GE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在北京宣布,令GE全球收入一年内从62亿美元猛增至101亿美元的“绿色创想”计划正式在华启动。
另有其他的人抨击说,新起草的劳动合同法最后肯定会引火自焚,认为新法规可能会迫使服从劳工法的公司把更多的工作承包给那些钻法律漏洞的公司。华东政法学院教授董保华(DongBaohua,音译)说,如果这次劳工法改变导致公司合法经营的成本太高,那么,“中国的血汗工厂问题会变得更严重。”
中国劳工人口占了全世界的总劳工量的四分之一,这次的新劳动合同法,不论好坏,将具有震动全球的后果。
(《环球视野》网摘) 相关文章 张飞岸:《劳动合同法》动了谁的奶酪驳张维迎“劳动合同法损害的是工人阶级”缪论哪些人在攻击《劳动合同法》?拷问劳资关系:有多少企业犯下了反人类罪?《劳动合同法》争议:资本的力量绝对地强大了劳动合同法草案广泛征求意见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