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地产外资的“妖魔化路径”

2025-02-26 文摘 评论 阅读
  

  
地产外资的“妖魔化路径”

  

  :第一财经日

  

  过去三年,中国房价飞速增长。温州人、山西人以及外资都先后被媒体指认为是助推房价的“幕后黑手”。但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为了限制外资在中国房地产领域内的投资,多项政策连续出台。其直接结果是,众多涉外交易一度陷入停滞。

  

   那个笼罩在中国上空的百亿美元“热钱阴云”也似乎被一击而散。然而,回溯这段经历,我们也需要正视,民众对于外资的抵触几乎无处不在。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认清,这一轮的外资“妖魔化”并非始于天然,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社会心理的产生?

  

  当房价被节节推高,无力承受的百姓自然会迁怒那些买了房却不为居住的人或者资本;当众多的民生保障未能如期推行,以投资名义挤占百姓的居住空间自然会为世人所诟病。事实上,在许多成熟房地产市场,住房保障与对外开放几乎同步,甚至先于进行。正是完善有效的住房保障体系充当了民生市场与投资市场之间的“防火墙”。

  

  此外,许多国家对于外资投资本国房地产也有严格的限制。如澳大利亚强制要求非本国居民离开时必须立即出售所购房产;塞浦路斯规定,对用外汇购买的房地产,每年出售汇出境外的款项不得超过100万塞镑或总金额的1/3;西班牙、保加利亚对非居民大额出售房产或超过一定标准时,要求有事前的备等。

  

  但我们却恰恰相反。在政策未出台之前,房地产几乎是一座不设防的“城池”。普通的中国百姓需要以手中的人民币对抗近8倍的美元购买力。面对庞大的资本“洪流”,毫无防备的民生市场几乎不堪一击。在2003年至2005年间,我们曾在中国的部分城市真实地触摸过这段历史。它所形成的后果至今仍在这些城市中发酵沉淀。

  

  然而今天,有一些所谓的房地产专业人士却开始以一个超然的智者姿态去批判怀有这类情感的普通人是如何的无知与偏激。中国作为全球最受外资欢迎的发展中国家,在房地产领域对外资设限无疑是不明智的。

  

  不仅如此,他们进而认为那些已经采取限外政策的国家都是固守成见的表率。迪拜则因其对外资购房毫不设限而为他们所推崇。但恰恰是迪拜——这座拥有高福利标准的国际化城市,迟至2003年,其酋长方才正式批准对外开放房地产市场。并且直到今天,其房贷市场仍未向非户籍居民开放。

  

  更为荒诞的一幕出现在一场由100多家境外基金参与的大型论坛中。作为中国开发商的代表,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竟公开教导外资如何去利用中国法律的漏洞,以规避即将重新清算的高额土地增值税。

  

  倘若外资真的依照任先生所言行事,只怕它们会在中国的“妖魔化”之路将会走得更远。至于中国的开发商们,也似乎难以理解这样的道理:一个没有政治情操的商人终究不会是一个杰出的商人;一个没有普世情怀的公司也永远成为不了一个伟大的公司。(:秋实)

标签:中国   外资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