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腾讯网“为什么钓鱼岛是我们的”
“为什么说钓鱼岛是我们的”?这还需用“为什么”的悬疑质问方式吗?数年来一次次地抗议,一次次的政治角逐……估计每个中国人都清楚知道——“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中国领土、“是我们的”!对于想抢占你领土的强盗敌人(日本),需要用“高度理性”认识对待吗?
21日腾讯评论《今日话题》推出专栏话题——为什么说钓鱼岛是我们的。本文采用同名标题,伊始已回答这个对中国人来说弱智、无聊和愤慨的“话题”。这个“话题”看似其“用常识解读新闻”的再现,但这“话题”本身是否也存有“置疑”的导向意识和抽象概念?
《今日话题》开场白:【 9月7日 肇始的中日撞船事件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平息之势。19日,日方宣布扣押中国渔船船长时间延长10天,而20日,中方宣布暂停中日双边省部级以上交往,据称这次对日反制措施系38年来最严厉,此次外交风波引发的连锁反应还在不断扩大之中。那么,所谓的钓鱼岛主权争议究竟是什么一回事,为什么中方要主张钓鱼岛是属于我们的,你清楚这是什么一回事吗?今日话题为你分析来龙去脉。(腾讯历史出品)】“日方”、“中方”,腾讯网是哪个国家的网络传媒?腾讯网在此事件中采用媒体特有身份角度,到像是某个置身事外的“中立机构”,以彰显公平和公正?“所谓的主权争议”,看来主权争议也不过是和那些娱乐八卦、茶余饭后的事件问题等同,所以是“所谓的”。“为什么中方要主张钓鱼岛是属于我们的”,主权争议怎么会用上软绵绵的“主张”?难道证据不足,理由不充分?“我们”当然就是咱中国老百姓了。又要用“中方”,又要用“我们”,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难道这是中方“强加给”我们的?这是文字水平太低,概念意识模糊,还是什么?于是本“话题”就有了一个“你对本专题讲的内容以前是否了解”的“互动投票”活动——截止今日,投“了解”的人,投“不了解”的人。看来无需劳动“日方”,我“中方”就已代劳搞“民意”数据调查了。接下来要不就是67%的“我们”需要“补常识”,要不就是“日方”需要把握“有关”机会了。
《今日话题》:【钓鱼岛主权归属争议——20世纪60年代末,美日地质学家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发现大油田,小小的无人岛屿引来中国、日本、台湾三地政府的关注。 1972年5月15日 ,美国将琉球群岛主权正式移交日本时,一并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行政管辖权也交给日本,但中国大陆及台湾均认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依地理、历史和法理均为台湾附属岛屿,因而引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主权问题。在此后,钓鱼岛被日本政府实际控制,两岸及全球华人进行了持久的“保钓行动”。那么我们究竟用什么依据来主张我们对钓鱼岛的主权呢?】恕本人愚钝,在本人无过多钓鱼岛“常识”的情况下,这段引申话题本人是这样理解的:钓鱼岛本是一个“小小的无人岛屿”,是因为“美日地质学家”在其附近海域发现大油田,才引来中、日、台“三地政府”的关注。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美日地质学家”对“大油田”的发现,钓鱼岛永远是个“小小的无人岛屿”。所以这是钓鱼岛主权归属争议的“核心”所在。而其它什么主权领土、第一岛链第二岛链、战略地位等都比不上这个“大油田”,而且是“美日地质学家”发现的,所以是非常关键的争议点。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后来世界上的绝大国家均不承认所谓“台湾政府”的合法性,“台湾政府”只是中国的一个行政划区政府,而非“一地”政府。所以这里“台湾政府”的提法是错误不妥的。同时一直尚未完全解决的“台湾问题”,在这种错误意识下,不是使得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更加的扑塑迷离了吗。还有“在此后钓鱼岛被日本政府实际控制”这个提法也不科学,这不是变相替别人承认“生米已成熟饭”的事实吗?“实际控制”是指的什么情况,又是什么程度?如果是偷鸡摸狗,搞阴谋手段,那只能是强盗行为,哪来的“实际控制”的意义概念?
为了回答“我们究竟用什么依据来‘主张’我们对钓鱼岛的主权”的问题,《今日话题》遂推出“中国的主张”版块。“中国的主张”版块以历史及有关文献资料,客观证实了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主权领土的论据依据。同时为了表现客观公正和高度理性抑或知识普及,《今日话题》同步推出了“日本的主张”版块。“日本的主张”也依“国际法”作为其拥有钓鱼岛主权之“合理”依据。果然各有各的合理主张,客观现实,高度理性。给咱中国人劳心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面知识普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咱中国人站在理性的高度,爱信谁信谁吧。而后虽然另行版块批驳了“日方的主张”,虽然也是论据确凿,但这不过是用橡皮擦去擦画在纸上的一笔,随便你怎么擦,那一笔的印迹始终是在的。
可笑“话题”紧紧抓住“日本的事实控制”不放:【华人“保钓运动”自70年代美军将钓鱼岛交给日本时就风起云涌,迄今为止已将近四十年。但四十年来钓鱼岛始终在日本的事实控制之下。主权问题始终是国际政治中最棘手、最难解决的问题,为了确保中日关系的顺利发展,邓小平78年在签订《中日友好条约》时在钓鱼岛问题上提出“搁置争议”——】这个“事实控制”的时间可不短,近四十年,也就说跨越了中国前两代领导人。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前两代领导人有造成“事实控制”的错误?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即便前代人做错决策,后世人也得想法弥补和完善。光靠暗示指责能有效解决眼前的问题?更何况很多事实真相难道就是所看到的,臆想推测的?遗憾的是,在暗示问题“根源“后,最后还是给了一个模棱两可、永远没有答案的答案:【应该说,“搁置争议”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两国政府的默契,中日关系取得了较快较大的发展。而随着两国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钓鱼岛问题重新成为中日关系的焦点,在新时期是继续“搁置争议”,还是摆上台面进行解决,成为两国政府和人民的一大考验。】
不过本“话题”还是一贯倡导其“理性”和“国际法”的思想认识:【应该说,日本政府提出的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见解并非没有值得重视之处。清代以来,历代中国政府在对钓鱼岛主权的主张都显得极为不够。因此,无论对于政府官员还是爱国民众来说,树立敏感的主权意识和充分了解国际法,都是非常重要的。晚清时期由于主权意识淡薄,对现代国际法体系几近无知而让中国主权被侵犯的例子并不罕见。而即使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最大官媒还在道中称“琉球群岛包括尖閣群岛”。至于民间“慈禧赐钓鱼岛给盛宣怀采药诏书”等“创造”,更是对“保钓”运动产生反作用。只有更好的了解历史、地理,了解现代国际法的原理,才能在现代国际博弈中占据有利的位置。此外,如果对内维稳压力太大,也会对外交产生影响。】“日本政府提出的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见解并非没有值得重视之处”,这个认识确实很有理性高度。是想通过这个认识来继续反思上代人的意识淡薄,思想行为错误?还是要认可日本的作为和努力?“国际法”似乎是解决问题的必然手段和方法,那怎么中国屡屡倒在“国际法”上,屡屡吃亏在“国际法”?好像日本也是在用“国际法”,究竟哪个“国际法”才是“国际法”?还有外交什么时候和“对内维稳”扯上关系了?是中国老百姓在这个问题上太不够理智、太不够理性、太不够冷静,还是太不够“常识”了?好像是只有强大的民意,才会有成功的外交,那要什么样的民意才能不对外交产生影响,是向左边还是向右边?
《今日话题》终于迎来了结语:【“保钓”并非嘴上说说、网上顶几个帖子就够了,真正爱国人士应当了解关于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据笔者所知,国内研究钓鱼岛问题的专 家鞠德源 先生穷多年心血,自费出版了《日本国窃土源流 钓鱼列屿主权辩》这部关于钓鱼岛主权问题的力著,但购买者却十分寥寥,以致欠下许多债务。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保钓行动”在国内的境况了。……】媒体第一大功能是什么?是宣传。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就能真正解决问题了?看本力著就能成功进行“保钓行动”了?成功进行“保钓行动”就能真正解决领土主权问题了?可能太幻想了吧。没有全民族的力量,没有确凿可行的手段,没有血性的外交努力,没有意志坚定的国魂民魂,恐怕力著还没看完,钓鱼岛就已沦陷。……
当张宏良这样的正义学者人士为钓鱼岛事件及中华民族的危亡呐喊疾呼的时候,每个中国人急需觉醒觉悟的时候,我们的腾讯网还在搞客观理性的知识普及和常识调查,毫无鲜明立场和解决途径,总在一些问题上胡搅蛮缠,混淆视听。诚然这种“新闻解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有一定的深度及教益意义。但当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谁还会有思考认识的时间余地?只怕是你有理智理性,他却只强盗逻辑。对于敌人和强盗,任何“温文尔雅”的理智理性都是徒劳可笑的。对于敌人和强盗,永远只适用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样一句至理名言。
张宏良:钓鱼岛——中华民族的生死大限
腾讯评论《今日话题》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