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与房价关系太暧昧
房价暴涨与市场无关,完全是政策在支撑,这是所有人都看到的事实。自98年金融危机过后,地方政府因财政关系对房地产逐渐依赖,最终到过渡依赖,期间不仅减少了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数量,并以选址、降低质量等手段对经济适用房进行打压,以避免减少财政收入及维系商品房市场的规模及房价。
商品房市场化房价就应该随着市场变化有涨有跌才符合市场化规律,而当前房价从08年市场低迷期的坚挺演化成暴涨,与若干房地产政策难脱干系,尤其是放开二套房、购房入户、降低资本金比例这样的政策对房价暴涨的推动作用更难以估计,不断加大投机空间是当前政策的根本取向。
当前经济危机状况已愈加严重,1-5月份经济数据显示出,真正的经济回暖依旧尚待时日,而当前诸多投资均难以改变大量失业率,人为拉升股市以及制造更大的泡沫导致通货膨胀的做法更难以推动经济回暖。
笔者在最近两个月期间到过十几个城市,所见是房价均在上涨,街头随处可见散发售楼广告的售楼员,而众多楼盘销量并没有大幅上扬,也就是说当前依旧是有价无市的现状。
当前各地政府均在尽力推升房价,其根源就在于财政吃紧,此前各地对当地产业模式缺少科学的规划与培养,为了减少麻烦将过多精力倾注于地产业,抛弃了扶植其它产业以及民营企业发展的政府职能,造成地方财政最大出自土地的现状,在经济危机冲击下想改变已经有心无力,在急迫维系GDP增长以及地方财政支出的情况下,对房地产更难以摆脱依赖,所以只能利用各种手段推升房价来维系土地财政。当然其中腐败也是最大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像深圳市长与苏州副市长一类的大员要员,也是推升房价的黑手之一。
地方政府对房企存置的土地视而不见导致过多土地资源闲置,减小商品房市场供量是最大的托市之举,据各方资料综合统计,目前开发商手中闲置土地数量超10亿平米,而现行各地土地存量总计也超十亿平米,如此庞大的土地资源闲置中,按城市化进程速度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看,土地资源并不稀缺,当前建筑容积率在不断提高,以往的低层建筑在今后的城市规划中将越来越少甚至不复存在,近二十亿平米的空置土地资源足以保证城市化的商品房供应量是不可否认的,也就是说土地资源并不会枯竭,土地资源的不可复制性不该成为导致商品房价格上涨的原因。
利用通货膨胀制造房价上涨是地方政府与房企的短视行为,当前人均收入低下,生活压力巨大,一旦通货膨胀,百姓糊口商难以维系,对房产等大宗消费注定不敢触及,而投机者利用固定资产保值的做法也注定难以保证资产保值,一旦通货膨胀严重发生,所有百姓第一要保障的一定是生活而绝非是购房。昨日在外地因急事连夜回家,误乘一临时客车,全车均是农民工,据其中一些民工讲,每天工作16小时,收入为160元左右,一年中仅有一个月这样的收入,其它时间收入难以固定,年收入仅为2万元左右,而一家三五口人中有能力外出务工者仅为一人,家中粮食收入三口人不到1万、五口人一万多一点,算下来一年平均人收入不到一万元,而供养一个中学生每年费用要1万多元,假使通货膨胀将有数亿农民入不敷出。这个社会最底层的经济基础将受到严重威胁,牵连的必将是整个经济链条的稳定,高房价也注定难以维系。
说房价与政府的关系太暧昧一点不过份,此前几乎所有政策都成了房价暴涨的推手,而众多政策的参与者皆与利益集团难逃暧昧关系,包括当前社科院各种彩色书的编辑皆是。政府中的硕鼠与蛀虫均是导致政策倾斜的元凶,这些人又渗透到各个层面,导致地方有更多的渠道来维系房价支撑房价暴涨。降房价向来只是市长们的官话,至今为止从未见有所行动,拿北京与上海为例,郭金龙市长与韩正市长在两会前均表态房价不宜再涨也绝不托市,而两会后的今天北京、上海两地的房价涨幅最快,是市长渎职还是政府无能令人们不得而知。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