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居民用电的“阶梯电价”纯属“借题涨价”
有网友发帖认为《阶梯电价将因小失大》,其理由是:“电用得越多越好,而不是通过阶梯电价打击人们的用电热情。因为打击人们的用电热情,就是打击人们的消费热情,就是缩小内需。比如,想买空调的,可能因为用不起阶梯电价就不买了,这样对空调企业是个打击,想买电动车的,可能因为不想消费高阶梯的电价而不买了,这样对电动车企业是个打击,此外还有电动汽车、电冰箱、电饭锅、电脑、电视、电暖等等一系列企业都会形成不同程度的打击,而这些企业受打击的同时又会关联到钢铁、化工、商业、运输等等一系列的产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对内需形成明显的压缩”。
本网友认为,这位网友的上述说法是有问题的。
手下大家需要注意一点:“阶梯电价”只是针对居民用电设立的。
然而,在全国总用电量之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所占的比例并不高。
让我们来看一看国家发改委给出的2009年的用电量数据《全国用电量》:“据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的1月6日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6%。。。
2009年,中国第一产业用电量947亿千瓦时,增长7.86%;第二产业亿千瓦时,增长4.15%;第三产业3921亿千瓦时,增长12.11%;城乡居民生活4571亿千瓦时,增长11.87%。”
由此可知:
1)2009年我国全社会用电总量为亿度;
2)2009年我国农业用电占947/=2.6%,工业用电占/=74.1%,第三产业用电占3921/=10.8%,居民用电占4571/=12.5%。
此外,还可以算出:
3)2008年我国全社会用电总量为/1.0596=万亿度;
4)2008年农业用电为947/1.0786=878万亿度,所占比例为2.6%;工业用电为/1.0415=万亿度,所占比例为75.4%;
第三产业用电为3921/1.1211=3497万亿度,所占比例为10.2%;居民用电为4086万亿度,所占比例为11.9%。
由此可见,全国用电总量之中,工业用电占了大约四分之三;居民用电和第三产业分别占了大约12%左右;农业用电只占不到3%。
因此,要想“鼓励多用电”,还得从占75%左右的工业用电入手。
反之,如果真的想“节能减排”,应该是从工业用电入手才对。
其实,针对居民用电的“阶梯电价”已经提了好几年了,一直没有实施。为什么今年突然要如此强势地实施呢?
让我们来看一看电价:
1)居民用电价格目前为0.5元/度;
2)工业用电目前价格为0.74元/度;
3)去年大部分省份都实行了第三产业用电价格与工业用电价格“并轨”,这使得第三产业用电价格平均下降了0.2元/度左右。
去年实行的第三产业用电价格与工业用电价格“并轨”,使得第三产业用电价格平均下降了0.2元/度。这笔“损失”从哪里去“弥补”呢?农业用电非常少,只有第三产业用电与居民用电总量差不多,显然只能从居民用电那里取得“弥补”了。从“涨价增收”的“合理”角度来看,居民用电显然也比工业用电更具有“上涨空间”。如果居民用电价格也“并轨”了,那么不但没有“损失”,还能增加一点呢。
因此,本网友认为,专门针对居民用电的“阶梯电价”,纯属“借题涨价”,并非为了“节能减排”。
最后稍微分析一下2009年用电量变化的可能原因:
1)与去年相比,今年工业用电所占比例减少了1.3个百分点,这大概是“节能减排”的成效;
2)第三产业用电量大涨12%,应该与“产业转移”有关:由于工业企业就业率下降,一部分工人转行到第三产业,这种增长应该不具有持续性;
3)居民用电量大涨12%左右,应该主要是由于“家电下乡”政策导致原先没有家电的农村有了家电,这种增长应该也不具有持续性。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