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国需要探索美国和世界金融体系的十个问题

2025-02-25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中国需要探索美国和世界金融体系的十个问题

  

  
——兼评《美元大崩溃》

  

  徐以升

  

  原载:

  

  自2007年美国次按危机爆发至今,在外贸出口、资本流动等经济金融的众多层面的联动上,国内对美国经济和金融有了更多的关注。在中投公司折戟黑石,QDII基金出海受挫的思考中,也有一些声音认为,中国首先需要加强认识的,是更深刻的认识美国经济和美国金融问题。
《美元大崩溃》一书成稿于2006年底,在美国出版于2007年2月,这正是次按危机露出苗头的时间。但全书对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精确预警性描述,让我们感到,市场不是没有“先知者”。而更纵深的,该书从更深刻的角度论述的美国经济模式,以及世界经济模式的不可持续,则更能引发我们的深思。在这里,以本书为启发,我们尝试提出中国需要加强对美国经济金融认识的十个问题,来兼谈《美元大崩溃》一书的脉络和价值。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美国的次贷危机以及恶化前景。 在中国市场上流行的说法,一开始是认为次按危机本身是一个小层面的危机,别说对中国影响不大,就是对美国影响也不会大,因为“次按市场占美国庞大金融市场的比例太小”。但半年多的事实表明,这一判断是错误的,次按危机成为美国金融市场的噩梦,其恶化之深和影响之深,毋庸再述。次按危机对于中国的影响,一开始中国市场上的主流观点是“中国金融机构投资次按规模很小因此不会给中国带来冲击”,但随着美国经济的恶化,出口、资本流动、资本市场信心传导等多个层面的冲击和影响接踵而至。
不说过去,至于未来看,次按危机还将恶化到什么程度?还将对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冲击?在次按危机已经爆发8月有余,中国政界、学界、市场依然还没有给出清晰的回答,将中国经济和金融置于充满不确定的“继续跟踪、加强研究”是让人担心的。这是我们要求索的第一个问题,《美元大崩溃》一书述及的泡沫破裂、崩溃,或许是最糟糕前景的一种。问题是,中国是否应该做好迎接最坏情况的准备?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认识美国经济的本身,比如说美国经济的衰退问题。 《美元大崩溃》书中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外国央行总是有一种非常天真的想法,认为庞大的美国经济是不可能衰退的”。不幸的是,中国市场上很多人就持有这种“非常天真的想法”,如果我们说这种想法真的是“非常天真”的话。
作为事关中国经济和中国巨额外汇资产安全性的重大命题,我们应该在这个问题上去寻找答案。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看待美国经济的模式,以及这种模式的前景。 一如《美元大崩溃》一书,概括来说,美国经济的模式,就是“商品输入型、生产不足型经济+资本输入型、资本盈余型经济”。美国依靠庞大的贸易逆差,来维持其生产不足型经济体和过度消费经济体的运行,同时以巨额资本流入为维系。
问题是,这样的模式是否是可持续的?《美元大崩溃》所预言的美国经济模式的崩溃,是否将要发生? 第四个问题,是当下世界经济模式的前景。 将美国扩展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虚拟经济国家,将以中国为代表的生产过剩型的发展中国家纳入进来,即组成了当下世界经济的整体体系和架构。在这个体系中,以中美为例,中国是“商品输出国+资本输出国”,美国是“商品输入国+资本输入国”,这样的世界经济模式,长期是否可持续?《美元大崩溃》所预言的这种世界经济模式的崩溃,是否将要发生? 第五个问题,是关于美元的地位和方向。 投资大师索罗斯在2008年1月的达沃斯论坛上,说这次次按危机会导致“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的终结”,一直在口头上奉行强势美元政策、享受全球储备货币地位收益的美国肯定要担心这种问题的出现,不过作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拥有超过1.6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官方外汇资产合计在2万亿美元左右)的中国也应该担心这个问题,因为这其中60%到70%的资产即为美元资产。
在美元之前,英镑曾作为世界主要货币充当全球储备货币,而1931年英镑宣布脱离金本位并贬值30%,正式宣告了英镑储备货币地位的终结,但这给当时储备英镑国家的外汇储备带来了严重打击,时任荷兰央行行长杰拉德威瑟林引咎辞职,英镑崩溃给荷兰外汇储备带来的毁灭性打击最终使他自杀谢罪。
无论是“美元的坠落”、“美元大崩溃”,还是“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的终结”,无论这发生在今后5年,10年还是20年,这不需要中国去思考么?
《美元大崩溃》一书为美元的预言了三个可能的方向,一是快速的崩溃,二是渐进的崩溃,三是重新回到“健全货币”也就是重新和黄金保持某种关系。
有重大厉害关系的中国,关注美元的地位和方向,我们或许可以稍微降低一点要求,可以至少来关注这样一个问题—— 美元,作为一个不可兑换的法币,正如《美元大崩溃》所指出的,其核心价值在于其“购买力”,而其购买力的衡量,一是美国经济的发展,二是美元供给的规范。但是作为一个全球货币,美国却为了自身利益无节制的印刷美元,甚至在2006年还没有任何理由的宣布不再发布美元供应量M3数据,M3是衡量美元货币供给的主要指标之一,M3涵盖除特定准货币之外的所有货币,是对美联储如何迅速创造新货币的最好描述。“可惜,现在这个数据我们已经看不到了。政府意在进行暗箱操作,以彻底避过公众的视线”。 第六个问题,是如何认识法定货币和商品货币的关系。 “人们长期以来对法定货币充满信心的时代已经结束。”《美元大崩溃》一书从法币的角度论证了法币美元的崩溃,并称在互联网和借记卡等技术手段的支撑下金本位将重新恢复实施,而且私营机构可能率先行动起来。
在人类的历史中,商品货币曾经经历过千年风雨,但全球真正的纯粹的法币、信用货币时代,也就是当下这三十几年光景。在早前,一战后的德国马克,民国后期国民党时期的法币,历史上的北宋交子、南宋会子、古罗马的denier,甚至目前津巴布韦的货币,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惨痛的纸币崩溃。
莫非,当下以美元为代表的全球信用货币泡沫终将崩溃,商品货币会重新取代人们失去信心的法币?我们并不知道答案,但一个肯定的回答似乎是前进的选项之一。 第七个问题,是如何看黄金和黄金的货币化。 说实话,“金本位”、“黄金的货币化”、“增持黄金储备”等话题似乎在中国金融界是一个讨论的禁区,如果你一提出这样的想法,会有很多“嗤之以鼻”的声音根本不和你讨论,
认为这根本没有去讨论的必要,就不从说去思考了。
或许这正是问题的可怕之处。在当下,欧洲、美国很多主流学者都在探讨金本位的回归,英国《金融时》2008年1月份发表社论指出,也许按照美国抛弃金本位之前那些中央银行家的思路来理解黄金会更好:它不是一种商品,而是另一种货币。只要美元继续疲软下去,黄金就将继续走强。
美国2008年美国总统共和党党内参选人Ron Paul在2006年在美国众议院发表的演讲中指出,有一条经济学法则是无法作废的:诚实的交易只会需求有真实价值之物。我们35年来的试验——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不兑现货币,将导致混乱,从而迫使我们向真实价值货币回归。我们心知肚明:当产油国拒绝美元或欧元,转而开始要求黄金或相当之物,回归的日子就到了。我倒认为这一天来得越早越好。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国际经济研究部主任Benn Steil在2007年5月份美国主流杂志《外交》上发表文章直言,使美元成为全球货币的是市场——市场所给予的,市场也能够剥夺。如果(拥有美元债权国家)退缩了,美元失灵了,市场就可能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对货币实行私营化……私营的黄金银行已经存在,虽然黄金银行业目前显然是小本生意,但随着美元的衰落,它近年来有了显著的增长……现代科技使得通过私营黄金银行恢复黄金货币成为可能,即使没有政府的支持也是如此。
为什么我们不能和这些政客、学者一样,对这样关乎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进行讨论?哪怕是去讨论一种最坏的可能性?

  

  第八个问题,如何评估美国的国债偿还能力和如何评估美国整体财政状况。 2008年1月,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发布告,美国在十年内可能不保其主权的AAA评级,对于中国来讲这是另一个非常严峻的事。因为这意味着中国近5000亿美国国债投资的灾难。
《美元大崩溃》一书指出,美国国债当下余额为8.5万亿美元,但其或有负债高达50万亿美元。如果其财政状况不可持续,导致财政重整,这岂不是中国的噩梦?
本书提出了一个可能存在的美国财政重整方案,是说国债延期,比如2010年到期的美国国债延期到2040年。另外,身处华尔街的华人交易员江平还指出过另有可能出现的两个方案,一是向美国国债的海外投资者征税,二是干脆不还了,你能拿我怎么办?中国该怎么办?
作为美国最为重要的国债持有人,中国有强大的主观动力,去评估美国财政的可持续性,评估美国国债的偿付能力,甚至可以像一个真正的债权人一样,要求美国要努力维持良好的财政秩序。不然意外之事发生时,中国能否承受这种惨烈的债务重整? 第九关于美国的通胀, 《美元大崩溃》似乎是典型的阴谋论,尤其在描述美国通胀的问题上。书里说,华尔街,美国政府和美国财经媒体联手作假,用虚妄的低增长的CPI和核心CPI数据,掩盖真实的通货膨胀水平。在这种掩盖中,美国政府和华尔街都获得了政治和经济的利益。
这似乎是不可想象的,我们都没有勇气去读这种观点。
或许另一个正在发生的事实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类问题。近期伦敦美元拆借利率Libor利率的真实性受到了国际清算银行、华尔街日,以及一些华尔街投行的质疑,认为Libor价方造假,掩盖了本该更高的利率水平。要知道,Libor利率是世界金融市场最为重要的基准利率之一,有超过150万亿美元的各种衍生品以该利率水平为定价基准。一个有如此影响力的利率水平造假,如果真的被揭穿,将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重大的冲击。 这牵扯到第十个问题,就是我们有很多的疑问没有被回答,美国和国际金融市场上,是否有一些真相被掩盖,或被刻意的掩盖?坐拥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可我们对国际金融市场的认识是否只停留在一些表面?我们应该如何去探索这些关乎中国命运的大题目?
要知道,中国目前有1.6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加上中投公司以及商业银行拥有的外汇资产,整个国家外汇资产规模在2万亿美元之上,而这几乎占到了整个GDP的60%以上,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辛勤积累起来的劳动果实。而如此巨额的国家财富,还建立在对一些问题的模糊性认识之上。
我们需要更深刻的认识世界,《美元大崩溃》所提供的问题、思考和答案是其中的一个纬度。

  

  (为财经媒体记者)2008年5月5日

  

  相关文章:《美元大崩溃:中国人的“美国梦”该醒了》

标签:美国   美元   中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