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亦明:从小偷到巨骗——方舟子的人生轨迹

2025-02-2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从小偷到巨骗——方舟子的人生轨迹

  

  亦明

  

  方舟子是一个小偷,在今天已经是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了——有案可稽的抄袭剽窃,至少有几十起。让我们看看这位小偷的“重大战绩”:

  

  1、中国科大时期抄袭顾城、梁小斌 (证据:亦明《文史畸才方舟子》)

  

  2、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时期抄袭李贽、吴晗(证据:亦明《文史畸才方舟子》)

  

  3、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时期抄袭老师Robert Root-Bernstein(证据:亦明《方舟子早在1995年就抄袭MSU教授的英文文章》,见:

  

  4、2001年10月,抄袭美国《科学》杂志 (证据:离乡客《中英文对照,方舟子剽窃铁证如山》,见:

  

  5、2006年12月,抄袭新语丝网友颖河 (证据:白字秀才《神秘的106天——扒开骗子的画皮》,

  

  6、2010年3月,抄袭洋人Bruce Chassy 和Drew Kershen (证据:六指《去掉翻译的部分,还剩一半没?》,见:

  

  也就是说,在过去十六、七年间,方舟子一直在不停地做贼,当小偷。也许是除了偷窃之外再无谋生之道,也许是觉得“虱子多了不咬”,方舟子对于抄袭的指控一般也懒得狡辩了。不过,最近发现的“方舟子早在1995年就抄袭MSU教授的英文文章”,却让方舟子费尽了心机,因为亦明兄把这起抄袭案举到他的母校密歇根州立大学了。

  

  原来,1995年5月,时为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生的方舟子写了一篇“科学哲学”文章,《科学是什么》。这篇文章在写成之后就被方舟子张贴到互联网上与人掐架,1997年12月,他又翻出来这篇文章,用来在“新语丝之友”中证明中医是伪科学。1998年,方舟子又把这篇文章收入《方舟子作品》,存放在新语丝网站,直至2010年10月19日。不仅如此,这篇文章还是方舟子的“经典作品”,他曾根据其核心内容,撰写过多篇文章,在刊书籍中发表。2002年,方舟子还“授权”三思网站把它列入“三思小百科”之中。

  

  据查,《科学是什么》完全是根据密歇根州立大学科学史教授Robert Root-Bernstein的一篇文章写成。2010年10月16日,笔者在网上宣布,将向密歇根州立大学举方舟子的这起抄袭案。(见:当天,方舟子将他隐藏了三年的秘密——亦明的真实姓名——,在新语丝上公布,怂恿教徒对亦明进行全面深入的诬陷诽谤。10月18日,星期一,笔者正式向密歇根州立大学发出举信。也就是再次之后,方舟子完成了从小偷到巨骗的演变。

  

  10月19日半夜两点三十八分,方舟子对新语丝上的《科学是什么》网页进行了篡改,加入了“根据美国学者Root-Bernstein的归纳,”这半句话。10月26日晚十点十八分,方舟子又对三思网站的文章进行了相同的篡改。值得注意的是,方舟子在篡改网页之后,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和说明。这表明,方舟子篡改网页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消灭自己抄袭的证据。

  

  那么,怎么知道现在的网页是被方舟子篡改的呢?原来,每个网页都储存有page info,右击鼠标,选择view page info,就可以看到modified的最后时间。也就是通过这么一点儿小小的技巧,就可以把方舟子这个“中文互联网的先驱”、具有价值四万元人民币“人格的力量”的小偷、巨骗、和弱智嘴脸一眼看穿。

  

  
图1、新语丝上《科学是什么》网页篡改前后对照

  

  
图2、方舟子篡改新语丝网页的证据

  

  
图3、三思网站上《科学是什么》网页篡改前后对照

  

  
图4、方舟子篡改三思网页的证据

标签:抄袭   文章   篡改   网页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