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不能这样采访孔和尚

2025-02-2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经常有媒体请求采访孔和尚,多数都被孔和尚以或文雅、或粗暴、或要钱、或要命的方式予以巧妙谢绝。少数获准采访的,又往往因为准备粗疏,提问不当,半数未能达成预期采访目的。今天公布一份某电视栏目的书面采访问答录,供各界欣赏,看看为什么这样采访是基本上失败的。

  1、 您对传统文化基本特征的认识?

  答:问题不合理,一言难尽。

  2、 您认为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请用一些词语或成语概括?

  答:这些需要用一百本书来说明的问题,企图用几个词来概括,典型地表现了电视人的没文化。

  3、 您认为目前传统文化的现状如何?

  答:非常糟糕。

  4、 请介绍目前您所了解的姓氏文化现状和重要性?

  答:乱七八糟,但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5、 基于您对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了解,结合本栏目,请谈谈对姓氏文化类电视节目发展走向的看法?

  答:不能只谈姓氏,要以姓氏为话题,辐射到整个文化层面。

  6、 做为电视栏目的特邀嘉宾,您在栏目里所承担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角色?您认为该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的优势是什么?有哪些不足,如何改进?

  答:本人是所有节目的“救场大师”,可以随时变换任何角色,缺啥补啥。该节目优势是创意,不足是“文学性”还欠缺,诗情画意不够。

  7、 您认为传统文化的发展障碍是什么?如何破解?

  答:此类问题请转近平同志。

  8、 请问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媒介有机结合?电视媒介之于文化传承的作用?

  答:找到打通古今、打通雅俗的人,他们自然能够解决。

  9、 传统文化电视栏目的潜力?

  答:人民的内心需求,会逼出一个又一个好节目。

  10、 传统文化电视栏目所面对的市场?

  答:有时间看电视的人。

  11、 传统文化栏目如何保持“纯文化”?

  答:这个思路不对,文化没有“纯”的,电视更不要“甲醇”。嬉笑怒骂,才是文化。

  12、 传统文化栏目如何创新,如何突破?

  答:以人为本。好比有了毛主席,共军怎么打都是胜仗。

标签:文化   传统文化   栏目   电视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