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

2025-02-23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吃水不忘掘井人,翻身不忘毛主席”。在新中国60华诞的今天,抚今追昔,广大劳动人民更加深切怀念新中国的缔造者、伟大领袖和革命导师毛泽东主席。他老人家虽然走了三十多年了,但他的人格魅力永放光芒,他所创造的毛泽东思想永远指引着我们向前进。“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事实,是革命人民的共识。  

是毛主席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力挽狂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上井冈山,开创了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是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英勇顽强的打败了日本鬼子;是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打到了蒋家王朝,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是毛主席在建国不久,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赢得了世界这几十年的和平时光;是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一次次取得了反击入侵、抵御外侮的伟大胜利,维护了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是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家底下建设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创造了无数令世界赞叹不已的人间奇迹。在人民的心目中,他是中国历史上“千古第一无与伦比的民族大英雄”。  

就连邓小平早在1978年12月的一次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说:“回想在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以后,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那样,中国各族人民就还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之下,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所以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  

“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是因为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我们一穷二白,当时毛主席说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了建设新中国,他老人家殚思竭虑,领导全国人民勒紧腰带,艰苦风斗,从“一五”计划开始,到“四五”时期,中国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不仅能够自行设计和批量生产汽车、飞机、坦克、拖拉机等,而且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发射了中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从1952年到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8.2%,如汽车产量从1955年年产100辆发展到1976年的13.52万辆。这种增长,在旧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与此同时,人民生活的水平得到逐步提高。从1949年到1976年,粮食的人均占有量从418斤增加到615斤。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从小学到大学基本上是免费教育,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有教无类”。医疗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农村普遍建立了县、区(社)两级医疗卫生机构,60年代又在绝大多数生产大队建立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人都可以享受到免费或低价医疗服务。那时,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亿万神州皆尧舜”,精神文明和人权保障世界惊羡,帝国主义个个被我们批评的没有脸面。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许多基层单位都有业余演出团队,人民群众精神焕发,喜气洋洋。尽管那时老百姓日子过得比较紧,但普遍感到活的很快乐、很温馨、很幸福。  

  “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世人公认的事实,今年六月,贺国强书记在访问希腊时表示,中国人民永远记住一句话,“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今年是毛泽东主席领导全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60周年,几代中国领导人沿着毛泽东开创的伟大事业,坚持继承与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这是贺书记替亿万中国人民道出了心声。   

“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因为,他的伟大思想正真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以及世界文明前进的方向。

  

标签:没有   毛主席   新中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