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石仲泉和谢韬的自供状

2025-02-19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石仲泉和谢韬的自供状

和尚

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先生在11月13日的《河南日报》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不包括毛泽东思想?》一文说:“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新的理论概念,对它的内涵做了明确地规定。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11月29日,石先生作客强国论坛,以“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和理论的创新发展”为主题与网友及清华大学学生交流,进一步解释说“不包括毛泽东思想不是我说的。十七大报告讲得明明白白,说这个理论体系,没有把毛泽东思想包括进去”。

石仲泉说:“这里首先要弄清一个概念,我们现在讲的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当代’,是什么意思?它就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这段历史时期。”他说:“从党的指导思想来说是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个地位没有丝毫地动摇。就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它既然有基础理论,又有创新理论,毛泽东思想就属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所包括的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些创新的理论。如果要讲这些创新理论渊源的话,它仍然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它们是一脉相承的,这一历史渊源的关系是不容割断的。”这不仅使我想起石仲泉先生,前些时候发表在北京日报上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何备受关注” 文章,其中说:一百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是“原生态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灵活运用发展了的非“原生态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是非“原生态观念”的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

著名舞蹈家,创编的原生态歌舞“云南印象”,我没有看过,据说,获得极大成功,还得了大奖。有人很不以为然,觉得没有床上,床下非“原生态”功夫过瘾,太下里巴人。其实,好多“少儿不宜”的“先进文化”,更是高级动物“发展”了的“原生态”表演,越露骨,越原始,越低级,越赚钱。非原生态的“发展、创新、与时俱进”,如果离开了原生态的土地,好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面,相差十万八千里,使人飘飘欲仙,进入天堂。

民主社会主义者谢韬在“炎黄春秋”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实质有很精辟的论述:“中国没有在苏东巨变中垮台,这要归功于邓小平在这之前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当改革开放路线得到大多数人支持取得主流地位以后,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邓小平和他的主要助手胡耀邦和赵紫阳顶住‘复辟资本主义’的压力,解散人民公社,实行包产到户,废止近乎单一的公有制(一九七八年公有制比重占百分之九十九点一),实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把资本家请回来。读者可以看到,这一系列新政策属于民主社会主义,但为了避免‘修正主义’之嫌,我们称之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在江泽民支持下,又迈出关键性一步:废止计划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02年加入WTO,与世界经济接轨。胡锦涛主政伊始,2004年三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护私有制的重要条文载入宪法,这标志着中国走上了民主社会主义道路。”

特色社会主义党校校长谢韬说,这是“新制度战胜旧制度,正确路线战胜错误路线,民主社会主义战胜暴力社会主义”。

看来,石副主任和谢副校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很有“理论渊源”是“一脉相承”的东西。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毛泽东思想没有任何继承和发展关系。你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然不包括“极左”、“僵化”的毛泽东思想。更不包括“原生态”马克思主义。你们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为了避免‘修正主义’之嫌,我们称之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哈哈!“基础理论”没有创新,“创新理论”没有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原来如此。白纸黑字,这可是你们自己说得呦!都什么年代了,多大岁数了,当婊子,脱衣舞,还羞羞答答,装什么不好意思嘛!一身癞皮疙瘩早露出来了,举着“遮羞布”还有什么用?

2007-12-20

标签:社会主义   思想   理论   主义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