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东欧各国的封建化2·俄罗斯(2)

2025-02-19 最新 评论 阅读

 

·莫斯科公国[1]

1238年,蒙古大军攻灭弗拉基米尔公国,之后根据基辅公国的罗斯法,弗拉基米尔公国被瓜分,莫斯科从其中分离成为公国,其第一位王公是涅瓦王亚历山大的儿子达尼尔。达尼尔夺取了科洛姆纳,又继承了佩列斯拉夫尔-扎列斯基,扩大了公国疆土。莫斯科公国控制了莫斯科河盆地,并向西发展至莫扎伊斯克。

1328年,伊凡一世获得替蒙古人征税的权利,依靠金钱、蒙古人和教会的支持,击败劲敌特维尔大公国,取得弗拉基米尔大公称号,开始领导罗斯诸侯。他还把弗拉基米尔主教府迁至莫斯科,使莫斯科逐渐成为全罗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到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在位时,莫斯科公国达到极盛时期。1380年,他在库利科沃战役中击败金帐汗国的马麦汗,动摇了金帐汗国的统治地位,德米特里也因此获得“顿河王”的称号。

伊凡三世纵横于诸国之间,利用各汗之间的矛盾,逐步兼并其它国家。1478年,他停止缴纳贡赋。1480年,在乌格拉河对峙中,蒙古军因天寒粮缺等原因被迫撤兵,伊凡三世不战而胜,结束了蒙古人对俄长达240年的统治。

瓦西里三世先后吞并了特维尔公国、普斯科夫共和国、梁赞公国等,1514年占领立陶宛大公国的斯摩棱斯克,基本形成了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俄罗斯统一国家。

莫斯科公国最初是封建国家,各公国相对独立,莫斯科大公只是“几个平等王公中的最有权势的一个”。随着不断发展,尤其是在与蒙古人斗争过程中,莫斯科大公接受了东方蒙古人的政治制度等,到伊凡四世时期,中央集权体制的建设开始起步,俄罗斯国家走向中央集权。

莫斯科公国利用其商业优势,用财富购买土地,不断扩大领土。诺夫哥罗德曾是罗斯与北欧各国的贸易中心,1478年被莫斯科公国吞并后,进一步促进了莫斯科公国的经济发展。

1472年,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庭末代皇帝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为后,自认为是拜占庭帝国的正统皇位继承人,将东罗马帝国的国徽双头鹰作为国徽使用,使莫斯科公国在文化上与拜占庭帝国建立了联系,也增强了自身的文化影响力。

莫斯科公国从一个小公国逐步发展壮大,通过不断的兼并和扩张,成为了俄罗斯统一国家的核心,为后来沙皇俄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塑造了俄罗斯民族的特性和国家的基本形态,对俄罗斯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罗斯与瑞典[3]

862年,来自瑞典的维京部落酋长留里克在诺夫哥罗德建立公国,其继任者奥列格于882年定都基辅,建立基辅罗斯。此时的罗斯人与瑞典人有一定的同族渊源,但随着罗斯人逐渐接受东正教等文化,他们开始把瑞典人当成贸易对手。 瑞典维京人常去罗斯地区贸易或劫掠,在贸易交流中,罗斯人与瑞典人有一定的经济往来,但也存在利益冲突。

16世纪中叶,俄罗斯处于扩张期,瑞典是欧洲重要势力,双方都对波罗的海地区有野心。1556年,伊凡四世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与瑞典等国爆发战争,瑞典占领大片波罗的海出海口。[4]

·罗斯与利窝尼亚骑士团

利窝尼亚骑士团于1237年成立后,积极在波罗的海东岸扩张。1240年,骑士团伙同丹麦、瑞典封建主入侵俄罗斯,占领普斯科夫城,并继续东进,进逼诺夫哥罗德城,给罗斯地区带来严重威胁。

1242年4月5日,在楚德湖冰面上,罗斯军队与利窝尼亚骑士团展开决战。罗斯军队在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指挥下,利用地形和战术优势,大败骑士团,歼敌数千人。此役阻止了骑士团对罗斯的进一步扩张,1243年,骑士团被迫求和。[5]

1480年罗斯摆脱蒙古统治后,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加快统一进程。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三世先后打败包括立沃尼亚骑士团在内的诸多势力,实现了东北罗斯大部分的统一,但此后双方没有大规模的直接冲突,处于相对和平状态。16世纪初,利窝尼亚骑士团由于内部矛盾逐渐分崩离析,分裂为若干不同的领地,实力大减,对罗斯的威胁进一步降低。[6]

16世纪,俄罗斯军事实力增强,沙皇伊凡三世开始插手利沃尼亚地区事务。1503年,因利沃尼亚地区的德尔普特主教辖区占领俄罗斯城市,双方签订停战协定,利沃尼亚需向俄罗斯纳贡。1553年协议到期后,俄罗斯提出续约条件,利沃尼亚骑士团不同意。1558年,沙皇伊凡雷帝以利窝尼亚骑士团未足额缴纳贡税、擅自撕毁1503年停战协定为由,发动利窝尼亚战争。

战争初期,俄军进展顺利,占领了利沃尼亚大片地区。1660年,俄军在赫尔墨斯战役中歼灭了利沃尼亚骑士团的精锐力量,并攻占了马林堡和费林。1661年,利沃尼亚骑士团解散,其领地被多个国家瓜分,罗斯与利窝尼亚骑士团的关系以骑士团的消亡而告终。

·罗斯与立陶宛、波兰[7]

13世纪初,立陶宛大公国建立后不断扩张。在其扩张过程中,吞并了包括白俄罗斯西部和乌克兰部分土地在内的罗斯地区,如1341年兼并了西北罗斯的波洛茨克、维帖布斯克、明斯克、图罗夫等地。立陶宛对罗斯的扩张方式较为和平,多通过联姻进行。罗斯王公为避免其他势力侵略,愿意接受立陶宛大公统治。如1350年,特维尔王公为与莫斯科争雄,主动与立陶宛结盟。罗斯人在社会和文化上领先,除最高权力在立陶宛大公手里,罗斯各地管理体制几乎不变,罗斯王公贵族与立陶宛贵族同为统治阶层,罗斯语言成为通用语之一。

1385年,立陶宛大公雅盖洛与波兰女王雅德维加联姻,立陶宛并入波兰,两国组成联盟。中世纪时,立陶宛公国和莫斯科公国在领土扩张中军事上各有胜负。十四世纪中叶,阿尔吉尔达斯大公率立陶宛军队两次包围莫斯科。1610年,波兰立陶宛联邦攻占莫斯科,但1655年,俄罗斯军队又占领了维尔纳等立陶宛城市。

·伊凡雷帝

1530年8月25日出生于莫斯科,是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与其第二任妻子叶莲娜·格林斯卡娅之子。3岁时父亲去世,他继承莫斯科大公之位,由母亲及多名波雅尔摄政。1538年母亲去世后,其舅舅格林斯基王公成为他的监护人。1547年1月16日,17岁的伊凡四世在克里姆林宫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采用“沙皇”称号,成为俄国第一位沙皇。1584年3月28日,伊凡四世去世,其子费奥多尔一世继承皇位。

在位期间重组重臣拉达,设立衙门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国家权力更加集中于沙皇手中。设立特辖军,提升军事装备,改革军事指挥体制。推行“领地制度”,广泛吸引中小波雅尔从军,增强了军队实力。征服了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使俄国打开了通往西伯利亚、中亚和黑海三个方向的通道。还曾试图通过立沃尼亚战争取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虽以失败告终,但为后世的扩张奠定了一定基础。实行新的土地法令,推行沙皇特辖区制度,将土地掌握到自己手中,同时设置新的征税制度“大索哈”。1551年召开“百章会议”,通过了由西尔维斯特编纂的新法典,使国家的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加强了法制建设。

为加强中央集权,对付背叛的波雅尔大臣,伊凡四世采取了极为残酷的手段,进行了大量处决,在此过程中也有大量无辜百姓惨遭屠戮。在一次争执中,他失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留里克王朝的储君,这一事件成为他人生中备受争议的焦点。

我们再来看看伊凡四世时期国际环境以及联系一下中国史就会发现,伊凡四世发展俄罗斯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就比如说十五十六世纪的西欧各国都在考虑着怎么去打破奥斯曼土耳其的航路,他们把视线转移到了大西洋上,地中海上、波罗的海上的争夺逐渐减少、减弱。就可以看到,当西方在发展自己航海业,开始最初的资本掠夺的时候,俄罗斯还在为了自己的封建化,扫除最后的割据势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东欧地区的封建化相较西欧来讲比较慢,但是就程度上他是汲取了奥斯曼和蒙古帝国封建化的优点于一身了。他有着比西欧更加彻底的封建化,伊凡四世这样的皇帝,以及后面俄国的沙皇放西欧是少有的,像路易十四这样的帝王本身在西欧二元统治的情况下就很少见。因此也可以发展,西欧各国有二元统治的基础,而这是俄国少有的。因此在后面讲到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的时候就会更好理解一些。

——高靖宇《读苏联通史七·十字军对俄国的影响以及伊凡雷帝》

1564年12月,伊凡四世携家眷离开莫斯科前往亚历山大罗夫村,一个月后致信暗示逊位,引发恐慌,1565年2月在请愿团央求下重返莫斯科。对于其出走原因,一种观点认为是精神失衡,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政治谋略,从其信件内容及后续结果来看,“出走事件”更可能是为加强专权的政治手段,是当时政治博弈的结果和体现。

伊凡四世时期,俄罗斯国家的主要政治矛盾是中央集权与封建残余的较量。大贵族渴望通过国家机构分散王权、参与治理,而伊凡四世追求中央集权和绝对专制,双方矛盾由来已久。伊凡四世亲政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增加大贵族杜马成员、扶持中小贵族等,但这些措施未能完全实现加强集权的目的。16世纪中后期,政治博弈日趋激烈,这是他出走的深层原因。

库尔布斯基流亡立陶宛后与伊凡四世通信辩论,库尔布斯基主张大贵族杜马参与治国,捍卫政治传统;伊凡四世则坚决维护君主专制制度,认为沙皇应亲自治理国家。这场辩论不仅是权力争斗,更是意识形态的冲突,反映了传统与革新的矛盾。

伊凡四世能顺利返回莫斯科,表明他在政治博弈中胜出。大贵族既无篡权意图也无能力,而莫斯科中央政权巩固,得到城市下层百姓和神职人员支持。伊凡四世代表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得到东正教会支持与君权神化思想加持,且皇位“正统性”观念深入人心。 [8]

本子目参考 乐享盖生活 《莫斯科公国的兴起和早期对外政策》 2023-04-08 ↑本段落参考 《莫斯科公国是什么意思?名字来源于什么?》2023-06-09 ↑本子目参考 武鹏程《维京时代:北欧海盗征服欧洲》 海洋出版社2020年版 ↑本段落参考 曾曾历史 《8次大打出手,战火延续了300年时间,瑞典和俄国有何深仇大恨》 2024-08-14 ↑本段落参考 朱龙华《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卷》 ↑本段落参考 《世界历史》解说词(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国际部) ↑本子目参考 流浪不去银河系 《立陶宛与俄罗斯百年恩怨》2021-11-20 ↑本子目4-7段落参考 《从伊凡四世“出走事件”看俄罗斯国家的政治博弈》 刘雪野、王晓菊 ↑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