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无派:打算买房的人,你听说过这个吗?
打算买房的人,你听说过这个吗?
暂时无派
中国的房地产有没有泡沫?地球人都知道不但有,而且大得可怕。有泡沫好不好?站在地产商的角度上看或短视地看,泡沫挺好。泡沫占地方,又五颜六色的,不是显得又雄伟又壮观吗?但是,泡沫虽然好看,却不怎么靠得住,早晚是要破的。美国现在闹得鸡飞狗跳的金融危机,就是房地产泡沫的直接结果。有意思的是,现在中国还有许多人继续在吹房地产的泡沫。
手里握着房子的地产商吹这个泡沫情有可原,想卖个好价钱吗,最起码别亏本了。政府帮着吹,搞什么“救楼市”,也不难理解:利益所在。现在许多地方的经济都是以房地产为支柱的,银行的大客户也都是些地产商,房地产要是真塌了台,他们的财政都可能破产。
在中国,土地说是“公有”的,而实际上在很多地方却是官有的,它是地方政府的提款机。但是,这部提款机里的钱不是无限的。现在在位的地方官员,不少人是能捞一把就狠捞一把,至于他们的继任者们以后还能不能提出钱来,就不是他们关心的事了。等到房价涨不动、房地产市场达到饱和或者没有多余的土地可供开发时,那时的政府靠什么“创收”呢?可以肯定地说,他们一定会“与国际接轨”,开始征收房地产税。
可别小看了这个税种,在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吧,地产税在有些城市可以高达房价的百分之五。什么概念呢?如果房子值五十万块钱,房主每年要付两万五千的税。而且这个税越是在“好区”越高。中国现在不少的房地产商都在谈论什么“富人区”、“穷人区”的。我想,大凡顾点脸面的人都不想住“穷人区”,更别说住宅区还可能与子女的学区有密切关系呢。但是别忘了,“富人区”的地产税也高。
生活在中国的人大概都熟悉“拆迁”这个词。现在的野蛮拆迁虽然也有政府的介入,但出头的主要还是开发商。政府只是羞羞搭搭地帮着做点“调节工作”而已。可是,如果缴不上地产税,那就不是什么“商业纠纷”,而是违反了政府法律了,政府是有权拍卖房子的。真到了那时,人们看到的就不是现在拆迁时“半抱琵琶犹遮面”的政府了。
中国的“改革”有一个特点,凡是对利益集团有利的事,那是一定要和国际“接轨”的;凡是对老百姓有利的事,那是要保持中国“特色”尽量不做的。国外的事政府不一定都学,但类似征收地产税一类的“先进经验”,在无地可卖的时候,是一定会效仿的。所以,对于那些持币待购的人,我想提个醒:在考虑买房时,要准备好富裕的资金在不久的将来付房地产税。如果你的钱算不开,就暂时不要考虑买房。
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是:房价已经很高,继续升高的空间不大。炒房子的人担心赚不到钱,不买;需要住房的人钱不够,买不起。对于前者来说,是买涨不买落;对于后者来说,是见落盼再落。于是,就僵在那儿了。但是,我猜想,无论是想炒房(或买房保值)的人,还是想居住的人,大概都没考虑到房地产税这一层。现在,从地方到中央,“救楼市”的风已经开始吹起来了。许多有识之士都反对这样的行为,但我们也要理解政府的“苦衷”,一旦楼市垮了,一连串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就会铺天盖地地迎面而来。所以,他们愿意救,就让他们救吧。但你也有你的权力不是?你的权力就是:随他们怎么鼓噪,自己没看好就坚决不买,看他们怎么样。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