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腾飞讲历史全国人民都笑了
袁腾飞是何许人也?这不重要着实不足挂齿,重要的是我们国民素质在历经这三十几年来的改革开放的沐浴,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自身素质【被】有所而提高了。
据说袁腾飞是一个教历史的一个教师,别说只是个教师,就是 历史学 教授和历史学界的泰斗,这数学一说肯定都不是他们的强项——往往自己一引用上数学三寸不烂之舌就得偃旗息鼓。
探究自然规律的数学,与推演人类活动演变轨迹的历史学,这两者相同之处都是对研究对象进行事先假设。这两者最大的差异则在于:数学的缜密是通过正反不同条件下所做出的假设关系都成立为前提下,才能开智以人解惑于人,成为启蒙他人的一把钥匙加以布道,否则这种假设就得予以推翻从头再来,若再执迷不悟这就叫——误人子弟灌输授人邪念,而不是什么知者的释疑解惑。然而历史学的最大弊端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猜,猜的佐证就是拿人类活动所遗留下的文字或物品,来臆想当时人类活动一种生活轨迹,对不对不好反驳因为——历史永远是过去时。主张者只是根据历史的文物来判定当时社会场景,作为反驳者你也拿不出有效时间来驳斥主张者的主张是是实是虚,在彼此相互都不能驳倒说服于谁情形下,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以物换时间设想出空间,这就是为什么历史学主要以猜为主的道理。所以,人们戏把历史学称之为——杜撰加臆念的【学问】。
言归正传,我们为什么说袁腾飞红唇白牙一开腔讲历史全国人民都笑呢?因为他不但是个科盲还是一棵墙头草没有自己的主心骨与自己的世界观,不客气地说,他还是一个地地道道在目前中国盛行并流行时尚的盲从族,何以见得?请听分解你方能仰天长啸——吾辈车富五斗后继不乏。
饿死三千万的话题已没什么新鲜感而言,因为,像此类话题版本是不计其数,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饿死人话题版本还在不断升级中,由 3000升 级到4000最新版本到了5000级。可喜可贺的是袁腾飞也踏上了这一旋律的节拍婆娑并抖擞了起来——【肯定饿死不止三千万】。这样看来袁腾飞更倾向于饿死的升级版,是啊,升级版的创新元素一定要比前一级来丰富。我们不妨按着袁腾飞在演讲时所喷射出的吐沫星子,他对饿死刻画出的分布走向图来看: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北京、东三省基本没有饿死的现象,这点看来还是比较实事求是,因为——中国右派也不承认上述地区有饿死现象,袁腾飞他怎么可能有勇气来冲破右派的雷池呢?他的饿死蓝图着重把标的渲染集中在了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四川等省份里。很好,这样一来,我们也不能善待袁腾飞,因为,他的数学没学好,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来为他补上和提高。
当时中国全国总人口约就算为六亿吧(五八年五亿七我们把此时人口用最大化来取值),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北京、江苏、东三等省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也不算多吧?那么饿死的人口就集中在占六亿人口三分之二分量省份当中所产生(按袁腾飞说法,其它省份也有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就按饿死最初版本的三千万来计算(对的起袁腾飞吧?够意思吧?),再加上每年这些省份人口的自然与意外死亡(你总不能把自然、意外死亡人口也归结到是饿死或饥饿并发症的结果吧?若是这样,如今你又作何解释?),三年下来有三千万人口的自然和意外死亡这也不算过分吧?(未把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北京、江苏、东三省的自然意外死亡列入计算),这合计不就是六千万么,多么?四亿扣除六千万就剩三亿四。这样我们就看的很清楚:当年每个中国家庭成员结构目数为六(这时我们取最小化值,谁敢站出来反驳一下这数值不合理),那么,当年中国就是由六千六百多万个家庭单元(按四亿人口计),现在各位都睁大眼看清楚:饿死再加上自然死亡每个家庭单元这三年下来是不是要死——一个?!这就不知袁腾飞家有无摊上一个被饿死的自家兄弟姊妹,因为这是按饿死论的最初版本三千万计,若按袁腾飞的升级版本,各位自己动笔算。如果以上这个逻辑不成立的话,那就得有一些家庭单元要从这个地球上抹去!否则你对应不了你所主张的关系式。要么只是把历史拿来娱乐,要么袁腾飞他自己也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受害者之一。
袁腾飞讲历史全国人民像过节喜气洋洋——娱乐历史也不失为一种教育改革和学术风格。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