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时代中国有动乱吗?
毛时代中国有动乱吗?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原因是主流精英是这么认为的,而普通老百姓确不这么认为,那么究竟有没有。
主流精英认为是有十年动乱的,因为他们的权利被夺去了,他们甚至说不出一句话,要么写检查,要么写保证书,要么写决心书,他们没有了勤务兵,除了到五七干校和普通老百姓一起挑大粪外,他们无事可做。这对他们来说是个动乱的年代,因为他们经常要被学生群众批判,陪法场,总之一切斯文都已经扫地。对于他们来说生活很糟糕,吃的和普通百姓一样的伙食,没有什么特殊,所以十年动乱的经济也就是崩溃的。
文化上来说,没有才子佳人和风花雪夜,写的都是那些有老茧的手,泥土的肩膀,这些劳苦大众比较含蓄,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在那个年代,人类是那么的理性,又怎么能产生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每个人都是忘我地为国家和别人工作,又怎么能产生贪婪和自私呢?个人的痛苦产生的泪水都化作建设社会主义大厦流下的汗水了,什么跌宕起伏,峰回路转,什么人性斗争都没有了土壤,文学的绚丽之花也就开不出了。那么今世的读者又怎么能读到悲欢离合,阴晴圆缺的故事呢?又怎么能产生自私的共鸣呢?当然那个时候的文学作品在那个年代产生的是震撼,是鼓舞,是激励,而今我们从读以前的作品,我们看到的是假大空,是傻帽。所以对于文学本身来时是个动乱的年代,是个悲惨的年代,写不出更丰富的作品了,因而也可以说经济已经崩溃了。
许多公检法也只起作调解作用,又怎么会产生什么冤假错案呢?又怎么会出现和黑恶作斗争的事迹呢?什么都没有,即便有什么,普通百姓都会把那些灰尘扭送到公安机关了,可以说那个年代的专政机关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对于公检法来说却是是个没有激情和追求的年代,那个年代总是寄希望什么该死的运动去把错误和罪恶消灭在萌芽状态,啊,真是一个不讲法律的年代,一个依靠人治的年代啊,那么公检法的人员完全可以说那是个动乱的年代,一个只有用几两破自行车办案的年代,所以也可以说是个经济崩溃的年代。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参与了工业管理、农业管理、科技管理、军事管理、外交管理、文化管理等等,一句话,他们参与了国家政治生活,监督了政府,保护了国家经济,挽救了那些想腐败的人。当然这一切依赖于广泛的群众运动,大众的参与意识,为此对于他们来说,这不是一个动乱的年代,而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代,变化、奔腾是它最闪耀的所在。他们并不讳言,早春的朝阳总会带来冰冷刺骨的风,那么共和国的春天依然如此,所以普通人忘记了自己所得,奉献他们的一切。为此他们一直都不认为那是一个动乱的年代,因为在那个年代,他们由什么都无法生产到什么都可以生产,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而且居然是在没有浪费,没有什么外援的情况下埋头苦干出来的,和动乱能画上等号吗?
站在今人的角度,我们麻木了先辈的痛苦,该是理性思考的时度。我们也认为那不是一个动乱的年代,因为没有普通民众反叛政府,没有烧毁警车,没有血流成河,没有秘密警察,没有私刑出现,没有黑恶势力,就是一些小偷都比较害怕,好像动乱的一切特征都没有出现。不过感冒还是有的,那就是我们的学校有些异动,学生们到中国各地串联,组织了武装派别,但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理念,那就是保卫毛主席,保卫祖国。一旦军宣队进去后,他们都安静了。但思想上确实有些混乱,走资本主义的思想和走社会主义的思想在交织斗争,自私和无私在斗争,国内和国外在斗争,党内和党外有些斗争,党内也有些斗争,为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在思想上我们完全是个动乱的年代,谁叫我们主张百家争鸣呢?什么不争论的说法根本不可能出现,团结、紧张、活波这就是动乱的标志。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外国的军队没有侵占中国的一寸土地,中国政府和中国党没有签订一条什么卖国条约,倒是和美国在越南干了下,和苏联干了下,和印度干了下,居然都以胜利而告终。由普通老百姓组成的人民子弟兵不怕流血牺牲,没有带上动乱的影子去扣动每个扳机,所以他们能够从胜利走向的还是胜利。如果真的动乱,那么他们还能专注于保卫国家,建设国家吗?他们还能牺牲自我吗?
我们有些迷惑,而今我们有些想法,结合当今时代,我们更加不可理解,因为我们目前号称盛世,可老百姓喜欢推翻警车,喜欢聚众闹事……。唯一稳定的就是大家不说,也就是不争论,闷头发财。
2009年8月22日 四川成都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