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正是在制造矛盾误导民众
吴敬琏正是在制造矛盾误导民众
郭春孚
吴敬琏先生近日在《中国改革》杂志又发表了大作《中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可喜可贺。然而,我从其中发现了几个小问题:从题目来看,他所研究的是“重大问题”,不过是不是太大了?就其内容来看,也真是“重大问题”,不过在我看来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写一本书才能说明白,难道他水平高,用一篇文章就可以说得清楚吗?是不是有点自以为了不起呢?
重要的是,他以批判少数人为幌子,企图将民众对贫富悬殊的不满引向政府,煽动民众仇视政府、煽动政府对付民众。
吴敬琏先生说:“一些顽固坚持‘左’的错误思想的人继续把专业人员看作一种异己的力量,把知识分子说成是‘资产阶级的一部分’或者‘无产阶级全面专政’的对象。在1989—1992年的改革大辩论中,市场化改革的反对派甚至宣称,‘中产阶级’是‘最危险的异己阶级’,主张对他们采取限制和压制的政策。只是在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对那些反改革的‘理论家、政治家’的言行痛加批判以后,他们才有所收敛。不过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这种‘左’的错误观点。”
即使吴敬琏先生所说在1989—1992年“一些顽固坚持‘左’的错误思想的人继续把专业人员看作一种异己的力量,把知识分子说成是‘资产阶级的一部分’或者‘无产阶级全面专政’的对象”是事实,但近年来我并未看到有人这样说,而且在十几年前“理论家、政治家”也不可能“把专业人员看作一种异己的力量”、 “把知识分子说成是‘资产阶级的一部分’或者‘无产阶级全面专政’的对象”,因为既然是“理论家、政治家”,那么他们也是专业人员,最起码是知识分子。难道说他们傻得会自己攻击自己?似乎有人这样说过“有的知识分子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我看有的知识分子就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的甚至是依附于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
吴敬琏先生的这种言论既不合情理,也不符合事实,具有捏造和诬陷的嫌疑嘛!据了解,在文革期间吴敬琏先生就是这样的“专业人员”,就有这样的专长和爱好。
吴敬琏先生最善于挑拨离间,制造矛盾。他说:“近年来,由于预定进行的改革推进乏力,限制行政权力和打破垄断等有利于缩小贫富差别的措施没有到位,腐败活动有增无减,使收入差距继续扩大,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事实是怎样的呢?改革在不断深化,中央持续对腐败采取严惩,政府积极反垄断……难道不是吗?腐败分子纷纷落马,难道不是体现了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和成果吗?《反垄断法》的出台,难道不是体现了政府反垄断的决心和进展吗?难道“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仅仅是垄断和腐败吗?而与私有化、瓜分国有财产、非法经营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不要轻言改革好不好?大家都赞成改革,重要的是如何改革。不仅著名的吴敬琏先生几十年来都未能给出一个改革的系统方案,而且即使吴敬琏先生给出了改革方案,如果按照这个方案改革,过几年发现改错了怎么办?即使把吴敬琏先生杀了又能怎样呢?难道能弥补造成的损失吗?
吴敬琏先生还说:“然而在最近几年的争论中,少数人极力散布他们对贫富差别过大的原因所做的歪曲解释,把大众对于腐败的义愤引向错误的方向。他们说,目前贫富差别悬殊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腐败和垄断,而在于市场化改革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方针,他们以此蒙蔽和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转移视线,把大众‘仇腐’的正当感情引向不分青红皂白地‘仇富’的歧路。在政策取向上,也不是针对贪官污吏和‘红顶商人’的非法收入,而是针对专业人员的合理报酬和企业家的合法利润;鼓吹对高层经理、教授、医生、高工等的工薪收入进行限制或课以重税。”
我认为他这是在按照自己的个人好恶杜撰,并且很明显是引导民众仇视政府。近几年有谁“鼓吹对高层经理、教授、医生、高工等的工薪收入进行限制或课以重税”了?倒是有人主张对资本家的收入进行调节,加以“限制或课以重税”,我就是这样的主张。在政策取向上,党和政府一直坚持“市场化改革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方针”,近几年也没有改变更没有放弃这样的思路和方针嘛。
我觉得善于写大字报的吴敬琏先生,在十七大召开前发表这样的严重脱离实际、漏洞百出的“大作”,目的是想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但他太暴露自己的意图了,我想他的目的不可能达到,只能是黄粱美梦。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