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吴敬琏最近一篇让人神经崩溃的文章:中国发展新阶段需要研究的若干重大问题
评吴敬琏最近一篇让人神经崩溃的文章:中国发展新阶段需要研究的若干重大问题
老吴
2007-09-11
以改革精英自居的吴敬琏,最近写了篇文章——《中国发展新阶段需要研究的若干重大问题》,有人想听听我的评论,但我看过之后琢磨了半天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在网上闯荡了这么多年,也和右派的种种谬论斗了无数的嘴皮子,还是第一次遇到让人无从说起的文章,这也就怪不得要感到‘神经崩溃’了。
确实是要崩溃了。因为面对学术大师这样一篇的文章,我不知道是应该哭还是应该笑,是哭比笑好还是笑比哭好?应该愤怒还是应该鄙视,是震惊了,是害怕了,是气的浑身发抖,抑或是被逗的喘不过气来了?总之是目瞪口呆,除了张大嘴巴以外,再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说起来,其实似乎是应该笑的。因为前好几年,左派对右派精英进行了种种批判,但就像扬帆教授说的那样,人家根本就不搭理你。如今终于不同了,‘吴大师’终于赤膊上阵了,而且一上来就使出了压箱底的绝招,企图一棒子把左派置于死地,说明左派的批评和批判结结实实地扎到了右派精英们的痛处,这才会引起他们那么大的反应。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个世界的的确确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右派精英们再也不能只手遮天,再也不能对左派视若无物了。这是左派的胜利,所以该笑。
不过,对‘左派的胜利’也不宜夸大,因为这更多的应该看成是人民的胜利,其中左派只是出了应尽的一份力罢了。是人民群众终于不再沉默,终于发出了强大的声音,这让右派精英们惊慌失措,以为靠打倒左派就能够扭转颓势,就能够堵住人民群众的嘴巴,真是可笑而不自量力。让我想起了毛主席的教导和‘右派大笨蛋定律’,当真是颠扑不破。
在这些右派精英们看来,人民群众就是一群‘愚氓’,都是笨蛋,什么也不懂,是一些被民粹主义情绪蒙蔽的“弱势群体”,所以就被左派轻易地煽惑起来,造成了思想混乱,造成了部分社会关系的紧张,因此严重破坏了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左派就有如此广大的神通,以至于能把大众对于腐败的义愤引向错误的方向,蒙蔽和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转移视线,把大众“仇腐”的正当感情引向不分青红皂白地“仇富”的歧路。
我们感谢吴‘精英’对左派的‘夸奖’,但这样的夸奖不提其中对人民群众的蔑视,其中包藏的祸心让我们敬而远之。实际上左派没那么大能量,几乎掌握不了什么传统媒体,只不过在网络上若干角落发出一点声音罢了,这还要受到监管层的种种限制;和以‘改革精英’自居的右派掌握着绝对话语权,可以几乎无所顾忌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相比,左派对社会的影响和右派精英们简直就是天上地下的差别。这样一点点的影响居然可以‘煽动’、‘蒙蔽’、‘挑拨’社会大众,导致社会思想混乱,导致阶层对立,不知道‘改革精英’如何解释这左派为什么有这么神奇。
而吴敬琏之所以如此‘神奇化’左派,目的无它,就是要上面进一步压制左派,把左派在网络上的发言权也彻底限制住。为此他不惜把一部分左派言论甚至是极小部分的左派言论当成所有左派的言论,甚至暗示左派都是反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这种赤裸裸的态度,这种企图将对手从政治上一棒子打死的做法,不仅让我这个左派震惊和愤怒,也让同是自由派的一些人士感到震惊和愤怒了。
名气也不算小的薛涌先生就气愤地指出,把吴敬琏称为市场自由派是对自由的侮辱。在他的文章中,薛涌先生抱怨道,就因为他批评茅于轼的稿件有疑似扣帽子打棍子的写法,就被《南方都市报》编辑封杀,而且编辑还声称,这类稿件任何媒体都不应该刊登,否则就是媒体失职。如今很有地位的杂志《中国改革》堂而皇之地刊登吴敬琏满篇扣帽子打棍子的文章,没法儿让薛先生看着不生气:
“从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过来的人恐怕都能回忆的很清楚,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当有人象吴敬琏这样借用“党政领导”的名义,或者干脆指责别人用文革手法时,这些人所充当的正是言论警察的角色。而一旦“极少数人挑拨煽动”这样的话出现时,那就已经不是言论警察的问题。真正的警察恐怕就要出来抓人了。这种词汇,在当今的中国社会,纯属于野蛮言论,就象希特勒的一些法西斯词汇根本无法在当今的德国或者欧洲正面使用一样,早应该从我们的政治话语中剔除。使用这种言论的主流经济学家,以这样的口实封杀不同意见的媒体,怎么还能被称为“自由派”?
“当张维迎说“正确的观点不需要投票”时,他虽然否认了公共辩论的意义,但至少还承认公共意见的存在。吴敬琏则连这一点也作不到,觉得公众全是白痴,是“不明真相的群众”,很容易被几个别有用心的人所误导、煽动。那么,你为什么不把真相告诉公众呢?中国正当致富的富人,可以列出一大堆。比如姚明、吴冠中、超女们、俞敏洪。易中天、于丹,等等,等等。有几个中国人恨这些人的财富?又有谁煽动中国人分这些人的家产?
“中国的自由主义要前行,就必须清理门户,把一些假自由主义者踢出自己的阵营。”
吴敬琏也算是学术大师了,如今在堂堂的《中国改革》上发表全无学术气息,完全是政治打手的文章,反过来给左派以启发。右派在学术理论上已经开始支撑不下去了,因此左派无须多用过去的意识形态语言和右派精英争论,我们完全可以从怎样才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怎样才能复兴中华文明,怎样才能使国家强大,从具体问题着手,从具体现象上的分析对比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理论层次上,阐明左派的观点理论和方针政策。这样的学术化争论,必将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赞同,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