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龙永图先生的伟大成就

2025-02-16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龙永图先生的伟大成就
朱蓬蓬


龙永图先生1992年1月出任外经贸部国际司司长,开始参加中国的复关谈判。1994年被任命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助理,1997年被任命为副部长。1995年1月至2001年9月期间,他作为首席谈判代表,在第一线领导并最终成功结束了长达十五年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这位1943年出生、贵州大学毕业的湖南人,从贵州到北京,从北京走向世界,终于名扬天下,取的了伟大的成就。现在创办了博鳌亚洲论坛,继续担任秘书长。
龙永图的伟大成就,主要体现在中国“入世”,“入世”的好处,经过经年累月的宣传,老百姓都已经知道,不必赘言。希奇的是,龙永图所宣传的好处,竟然让中国所有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国际问题专家全都心悦诚服地接受,这是让所有外国人暗暗窃喜的。
关于“入世“,众所周知的好处多多,但就是说不大清楚,而说不清楚的那一点,就是多哈会谈打不破僵局的原因所在。看来发展中的许多小国家,比较有头脑。
笔者见到一份外文报纸的报道。人家洋洋得意地说到大豆:“中国生产1650万吨,占38%,但进口2650万吨,占62%。这进口的2650吨大豆,美国占42%,巴西占30%,阿根廷占28%。”
洋人得意些什么呢?原来中国的油料公司,64%已经被洋人的股份所控制,甚至购买进口大豆的数量都由他们决定。这些外国公司包括Cargill、ADM、Bnuge Ltd、Louis Dreyfus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在内。不仅如此,进口的大豆都是转基因大豆,外国人是不欣赏这玩意儿的,所有科学家还不清楚这基因对人类到底会产生什么变异,只有13亿中国人处于无奈而食用,成为人家观察实验的免费(实际是付了巨大代价的)对象。更为严重的问题是,由于美国出口的大豆是他们政府每年补贴了160亿美元的,价格便宜,由此打压了中国的豆农,现如今,黑龙江、内蒙古5000万豆农的生计受到威胁。
笔者举大豆的例子,可以代表一切其他商品。我们的所谓“世界制造工厂”,实际上大笔利润是人家拿的,因为核心技术专利是人家的。所谓“中国制造”,不过是人家“在中国制造”。因此国际有评论,中国和印度是龟、兔赛跑,看起来是中国跑在前面,但最后胜利的可能是印度,因为他们有软件。
龙永图先生是伟大的。但15年的辛勤谈判,实际上是委曲求全,在相当程度上出让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利,使自己沦为新世纪新时代的“文明殖民地”。所有“入世”签定的文件,比起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和美国签订的《中美商约》,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当年的《中美商约》是被称之为“卖国条约”的。当然,殖民地也无所谓,只要:韬光晦迹,励精图治,和平发展,就像已经有人说过的那样,殖民地的炎黄子孙也一样要发展。
事情已经如此,当然后悔也没有用,现在党和政府正在尽一切努力,采取措施补救,对于世界贸易中的不合理不公平条款,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据最新消息,布什总统已经同意削减农业补贴60%。另外,美国新财长鲍尔森上任伊始,就访问中国,他在杭州用三个小时和中国企业家在楼外楼设宴交流,中国企业家向他明确提出,美国人不能只顾自己,必须要“双赢”才能长久(大意)。多哈谈判我们是主张尽快继续举行的,但也是为了改变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局面。
但愿伟大的龙永图先生,不要再让自己被吹嘘,被作秀,即使在博鳌亚洲论坛,也要改变思路,再展宏图,把“入世”谈判的不足之处挽回,那么中国人民是会承认你的伟大的。
2006-10-1晨


买办·洋奴·新汉奸
朱蓬蓬


买办,据“金山词霸”解释,叫做“替外国资产阶级在本国市场上经营商业、银行业、保险业、工矿业、运输业等的中间人和经纪人”。
这种中间人和经纪人,在旧时的上海,被鲁迅称之为“洋奴”,是洋人的奴隶。
全国解放以后,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这样的买办、洋奴已经绝迹,被称为“买办资产阶级”的那种角色,往往是斗争和专政的对象。
改革开放以后,敞开国门,实行市场经济,全世界的投资者、实业家,涌向中国这个大市场淘金,中国的经济发展了,外国人也赚得心满意足,毫无疑义,这是一种皆大欢喜的“双赢”结局。
但是,随着港澳的回归,外贸的繁荣兴旺,中国和外国之间的中介,各类外语、经济、工商管理的人才,在重新活跃起来找到自己的中介位子以后,也就逐渐显露出买办固有的本质,两头“吃糖”。完成一笔中介业务,既要在中方受到奖励的好处,又要在外方得到提成的实惠。
于是乎,一个新兴的白领阶层迅速地崛起了,成为中国现时令人羡慕的职业,君不见各大跨国公司,各种金融工商事业的驻亚洲、驻中华的代表,差不多都是海归和港澳人士组成的团队。
买办,也有上中下三流。上流,是本来混迹于国际场合的高手;中流,是近几十年改行成长的知识分子;下流,则是依附于上中流买办跑路传信得点残羹的角色。
当然不管是那一流,只要规规矩矩做事做人,那也是无可指责的。遗憾的是,在舆论渲染官场的腐败贿赂、国人不讲诚信的同时,洋人也受到了影响。据9月21日《新安晚报》郭松民的文章披露,“跨国企业在华行贿的事件近十年来一直上升,中国调查的50万件腐败案件,其中64%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
怎么和外国人有关呢?文章说:“新的买办阶层,接受了跨国公司的贿赂,就等于把灵魂抵押给了魔鬼。他们因为有把柄在人手中,就不得不按照人家的命令行事。”
有奶就是娘。吃了人家的,就按照人家的要求,行贿打通关节;按照人家的需要,窃取各类商业经济情报信息;按照人家的计划,一步一步地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能怎么说呢?依照鄙人的判断,买办走到了这一步,就升格为“洋奴”了。虽然还没有像抗日战争时期拿枪的“伪军”那样,但实际上已经是“洋汉奸”无疑了。
据《新华每日电讯》9月21日的消息,由于反腐败风暴,震撼了上海、广州坚挺的房价,“终于实实在在地开始下降了。”之所以下降,有官员、外商和中介三方面的因素。(本文是指有外商染指的房产投机)官员收敛了一些,外商就无门可入,而最关键的是,所有房屋开发商的“公关成本”,要占到楼盘总成本的3%到5%或更高,所有中介,也只有暂时休整度假去了。有趣的是,同样是9月21日,《经济参考报》却报道《川渝房市逆市上扬》,分别上涨了7.3%和11.08%。
为什么?可能的解释是反腐败的风暴还没有到川渝,买办式的中介仍然在辛劳奔波。商场即是战场,现在的搏斗,已经从沿海转向了内地。
自从日本的SK-11品牌化妆品在进口检疫检验中被查出有多样禁用成分以后,我们似乎有了一点警觉。其实,日本国内著名的三大化妆品公司,资生堂、嘉娜宝、高丝自进入中国市场,从原装进口的CPB、雪肌精到中日合资的欧珀莱、艾文……以及高机能化妆水、美容液、吸油面纸等等,其公关成本也和房价的公关成本一样,由买办们着实费心地侍弄周全,一些官员、日商和买办都赢得喜笑颜开,倒霉吃亏的是国家和老百姓。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除了房产和化妆品在当前是热门话题,各行各业都活跃着各式各等的买办,以及早就已经升格的洋奴。不仅如此,我们那已经够烦琐的法律体系,竟然还没有条款来关照或制约外商的违法行为,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从洋奴变成为“新汉奸”的中间经纪人,法律在他们的趾高气扬面前,也已经是灰溜溜地没有作为了。
还能怎么说呢?已经从买办升格为洋奴和新汉奸的人们,你们可要好自为之。
2006-9-30


标签:中国   买办   已经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