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与茅于轼商讨几个问题(1-2)

2025-02-16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与茅于轼商讨几个问题(一)


海阔天空

茅于轼说:“从49年到77年20年改造成斯大林模式的经济,没有任何的经济自由因素。老百姓的生活非常艰苦,城里人吃不着肉,很少人能吃到肉,北京供应最好的一个人一个月有半斤肉,小城市就没有了,农村就更谈不上了。”(茅于轼:1978年中国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一、计划经济时代,“没有任何的经济自由”吗?

这个时代,是我的青年到中年的阶段,其中在工厂生产、工作了十多年,当然有亲身体会,有发言权。当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实行计划经济,结合我国的实际,采纳了苏联的经验,只六年时间,即是,继承孙中山所言,“联俄”,“以俄为师”。不能忘记,在斯大林时代,苏联给我国无私的援助,如156个项目,并派出许多专家当顾问,对我国的经济恢复和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56年4月25日,【论十大关系】总结了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从此开始按照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办事。这个年代,为了争取早日改变祖国的一穷二白的面貌,为了给子孙后代谋幸福,全国上下,从中共中央领导到广大工农等人民群众,都在奋发图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我们在学习期间,还利用寒假、暑假,参加了东西湖围垦和建设汉丹铁路线的土方工程,每个学期都要抽出时间参加支援人民公社的劳动。当年,我们的生活,的确是非常艰苦,但是,苦中有乐,因为我们是先天下之忧而忧,是为后人乘凉。我们吃的简单,即使在瓜菜代的短暂日子里,不是“吃不着肉”,因为实行计划供应,没有三月不知肉味的体会,好在荤素搭配,酸碱平衡,大家都没有患富贵病。

什么叫做“没有任何的经济自由因素”?所谓“经济自由”,实际上是人的自由,是人们参加经济活动的自由。在工厂的日子里,我只知道工厂的职工(包括厂和车间领导人员),有按照【鞍钢宪法】管理人财物的自由,有制订生产计划的自由,有参加订货会的自由,有采购、进口各种机床的自由,有销售产品的自由,有开展工业学大庆、做铁人活动的自由,有设计、试制新产品的自由,有参加评比先进、模范和标兵的自由,有讨论自建房分配的自由,有讨论职工工资晋级的自由,有开展“四大”的自由,如此等等。我们不知道茅于轼所说的“经济自由因素”指的是什么?遗憾的是,他没有像我这样说出来。

二、“文革”年代,企业是“一笔糊涂账”吗?

茅于轼又说:“‘文革’的时候有一部分企业是陷入停顿的,能复工的都复工了,但是那个时候的企业生产不一定能创造财富,它的生产可能是消费财富。因为整个投入的东西跟产出的东西,计划经济没有价格观念,衡量一个企业是不是创造了财富,你投入了多少钱,创造了多少钱,是衡量不出来的。所以那个时候不一定生产财富,生产的是物,那个物可能是财富,投入多产出少,所以那时候是一笔糊涂帐。”

他说“有一部分企业是陷入停顿的,能复工的都复工了”,可是,他没有瞎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这还算是“实事求是”的。至于说“那个时候不一定生产财富,生产的是物,那个物可能是财富,投入多产出少,所以那时候是一笔糊涂帐。”这可不能那样说,我们厂每月加工多少齿轮、丝杆等零件,总装多少车床,大家是有数的,每月下旬,我们都到总装车间参加义务劳动,车床摆在车间里,人人都看得见吗!记得有一年厂里先后贴出的三条“口号”,我是一清二楚的:“七月损失八月夺”,因为七月用电困难,影响任务完成;“九月任务半月完”,是为了向国庆献礼;十二月,“全年任务提前完”,大家迎接开门红。工厂每月发工资,是要兑现的。每月开全厂总结计划会议,厂长向职工报告生产任务完成情况,说明盈亏,并布置任务,动员职工大干快上,确保任务完成。即使遇到困难,工厂领导也要想方设法发给职工工资,绝对没有打过白条。那时,真是以人为本,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这怎么是糊涂账呢?如果真的是一笔糊涂账,那工厂一定是盗窃横行,肯定有的人“先富起来”了,何必等到改革开放;如果真的如此,那工厂早就完蛋了。事实上,我们那个厂是在九十年代化为无有的。如果谁不相信,可以在它的原地去找找。如果茅于轼能把它复制出来,那人们一定佩服你。

与茅于轼商讨几个问题(二)

三、“这130年当中基本没什么进展”吗?

“茅于轼:从1840年一直到1978年,这130年当中基本没什么进展,一直到了1978年小平开始起动拨乱反正,这个时候我们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这一点特别重要,中国不是碰巧有了这个机会,这是人类发展的总趋势,我们不但可以看到中国走这条路,而且将来非洲也要走这条路,这是一条什么路?”(茅于轼:1978年中国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茅于轼说的130年,是很清楚的,是指从鸦片战争到党的11届3中全会以前,计138年,可是,他少算了8年。一个经济学家,怎么连这样简单的加法都搞不清楚。“这130年当中基本没什么进展”吗?这130年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难道是“基本没什么进展”吗?他真是目中无人,他目中哪有孙中山。

八年抗日战争,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回老家去,难道也是“基本没什么进展”吗?他目中哪有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中国人民。

三年解放战争,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把蒋介石他们赶到几个小岛上去了,难道还是“基本没什么进展”吗?他对此同样视而不见。

建立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开天辟地震惊世界的质变大事,难道同样是“基本没什么进展”吗?按照他的话说,这样的国家“一步步倒退”。他要我国向西方“进展”。

解放后,三年胜利完成经济恢复任务,1952年,全国人民贯彻“一化三改”的党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我国开始进入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到1956年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主要指标。到1957年底,我国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的21%,比1952年增加40%,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1、5%提高到56、7%。我国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和残缺不全、互不配合的状态,提高了机器设备和金属材料的自给能力。农业总产值也都完成了原定计划指标。在农田建设方面,扩大耕地面积近六千万亩,建成大型水库十三座。1957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达到六百三十七元,比1952年增加了42、8%,全国农民收入比1952年增加了30%.这难道还是“基本没什么进展”吗?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在我国发生的大跃进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件。“在大跃进中,广大干部和群众以前所未有的劳动热情,战天斗地,昼夜苦干,在许多战线上取得新的成绩。1958年的粮食产量达到四千亿斤,比1957年增长2、5%;棉花产量3938万担,增产49、1%;钢产量(除去土钢)800万吨,增产49、1%;其他一些基础工业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1957年冬开始持续几年的大规模水利建设,特别是兴修了一大批大中型水库,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和旱涝灾害的防治起了重大作用,它的效益至今还在继续发挥。科学技术也有了可喜的发展,尤其是在某些尖端科技领域填补了一些空白。”(【毛泽东传】840页)广大干部和群众艰苦奋斗取得的新成绩,在茅于轼看来,那也叫做“没什么进展”,为什么?因为他站在工农大众的对立面。

1964年10月16日,赫鲁晓夫下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毛主席对此用两句话来描述:“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奈何花已开。”前一句话指前者,走修正主义道路的赫鲁晓夫没有好下场;后一句话指后者,这花开,这成功,鼓舞了人民的斗志,灭了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威风。这也是“没什么进展”吗?

1971年9月,毛主席、周总理领导全党、全军,机智地粉碎了林彪一伙的反革命武装政变。这也是“没什么进展”吗?

够了!不必再列举了。茅于轼的立场和世界观决定他敌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他的话说的非常清楚:“前三十年是一步步倒退,几乎走向毁灭的过程。”他的“进展”,他说的“正确的道路”,他说的“人类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呢?按照他的话来说,即是:在思想上,用“西方理论”,用“西方花费了巨大代价总结出来的经验”,用新老修正主义,来取代马克思理论,来取代毛泽东思想;在经济上,他鼓吹“交换创造财富”的谬论,以取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用“5%左右的富人”所窃取的经济,以取代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他污蔑什么“被专政的地、富、反、坏、右无权享受基本人权,他们的生命财产是没有保障的。”他要“精英来掌这个舵”,“由精英来治理”,也由“中国的中坚力量”即“5%左右的富人”与他们一道来专所谓“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的95%的人民的政。


揭掉“人和人的平等”的外衣

——与茅于轼商讨几个问题(三)

主持人:邓小平为什么在78年发动向市场体制的转轨?

茅于轼说了“这130年当中基本没什么进展”一段话后,接着说:“核心问题是人和人的平等,有了人和人的平等,有了财产权的保护,人就开始自己要创造财富了,而不是剥夺别人。人和人的关系从剥夺变成创造,它的原因就是财产得到保护,或者你的财产得到保护,我想骗你想欺负你想剥夺你就很难很难了,那还不如我自己创造财富。每个人都是这样一种关系了,这是最根本的一点。”(茅于轼:1978年中国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什么是“核心问题”?“人和人的平等”并不是核心问题,自从产生生产资料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斗争以来,“人和人的平等”都是骗人的鬼话,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就没有平等过,奴隶与奴隶主有平等吗!?农民与地主有平等吗!?工人与资本家有平等吗!?即使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意志薄弱者,存在着被资产阶级糖衣炮弹击中的共产党员,存在着有“好房子,有汽车,薪水高,还有服务员,比资本家还厉害”的走资派,有像成克杰、胡长清等那样的前腐后继者,他们与工人、农民有什么平等可言?即使一百年以后,一千年以后,“总是一部分人觉得受压,小官、学生、工、农、兵,不喜欢大人物压他们,所以他们要革命呢。”这“受压”者与“压”者有什么平等吗?现在的煤矿工人与私营矿主能平等吗?外资企业的资本家与为他们打工的人,有什么平等吗?茅于轼自己与工人、农民有什么平等吗?你说的“中国的中坚力量”即“5%左右的富人”与所谓“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的95%的人有平等吗?平等就是消灭私有制,就是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和压迫。在阶级存在的社会里,侈谈什么平等的人,那是完全为了“骗你”,“欺负你”,“剥夺你”,这就是他们所说平等的真实含义,如此如已,岂有它哉?

“有了财产权的保护,人民就开始自己创造财富了,而不是剥夺别人”,是这样吗?对此,也要进行具体分析。我国的宪法早就写上:“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的确,在解放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他们为自己的国家创造财富,他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创造了震撼世界的奇迹,他们享受着有业可就,有屋可住,有书可读,有病能医等福利。但是,自从一部分人先富(其中有诈骗、掠夺、造假和钱权勾结等手段致富的)起来以后,这部分人有钱有势还有权,其中有的搞钱权黑勾结,侵犯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使国有财产大大流失到国外,有的以权谋私,大肆贪污,有的通过行贿化国有为私有,这不是在“剥夺”工农创造的财富吗?怎么说“不是剥夺别人”呢?不过是茅于轼先生没有被剥夺而已!再说,写进宪法的“国家保护”,是肯定人民斗争得来的法律事实,但对未来来说,还是纸上的东西,并不等于现实,问题在于掌权人执行什么路线,是不是真正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不是把“宪法至上”化为实际行动,是不是真正落实国家财富由全民共享。现在,老百姓看见了,体验到了,“骗你”,“欺负你”,“剥夺你”的人和事多的是,可说是司空见惯,离“很难很难”被剥夺还相差十万八千里,请茅于轼先生不要再向老百姓玩那些骗人的勾当。

什么是“核心问题”?核心问题还是政权问题吗!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核心问题。我们不禁要问,当代,我国的工人阶级是不是领导阶级?工农联盟这个基础还存在吗?我国还是人民当家作主吗?是人民对敌人实行专政还是由“精英”来治理,由精英来专政?我国还是宪法第一条规定的那样性质的国家吗?请茅于轼先搞清楚并回答了这些问题后,再来给人们谈什么“人和人的平等”问题。


标签:平等   自由   我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