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网友们说一席话——向毛主席问计
和网友们说一席话
——向毛主席问计
古稀翁
古稀翁不自量力,分别于4月15日和19日在网上发表两篇文章:《验证人格——李玫瑾站到了老百姓的对立面》和《对李玫瑾还有话要说》。其动因是:我发现有人用虚假掩盖真实,用邪恶践踏正义,社会因而不会和谐,必须呼唤良知。文章的主题是:对药家鑫杀人案的受害者深表同情,对案犯切齿痛恨,对辩护士们表示鄙视和愤怒。
我知道网络的厉害,能伸张正义,也能造谣生事,还可以随便骂人。我怕无端遭骂,一直敬而远之,不敢参与,只是站在旁边观看。但有人丧尽天良,祸害百姓,又有人胡搅蛮缠,忽悠百姓,惹哑巴说话;眼见正义被蹂躏,好人难当,就忍不住了,豁出去了。
开头还好,没听到网络中常有的骂声,并小有赞誉;正义之声越来越大,不胜欣喜;谨希望受害家庭得到充分安慰和救助,尽快忘掉不幸;杀人者要受到应有的制裁;不主持正义的辩护士受到鞭挞;并不主张把犯错误的人一棍子打死,应该治病救人,给出路。让我们携起手来,伸张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网上一片过激言论,让我脑袋发炸!
我发现了一个有趣却令人遗憾的现象:有的网友表示赞同我的观点,但反对我提毛泽东。我估计,他们一定是青年朋友,很有良知,却不懂毛泽东,也嗅不出我说话的味道,显得十分天真;肯定是中什么毒素太深,或学习不够,嗅觉不灵、眼睛不亮,分不清是非。——这怨不得他们,而是因为30年来,弘扬私心,拜金主义横行,教育出了大毛病。不然,礼仪之邦不至于发生马加爵、杨佳和药家鑫等人的悲剧,让人非常痛恨加痛心!
在另一个网站,却惹来了大麻烦,虽然不是一片骂声,仍有赞誉,却收获了一大堆帽子:“青春哥”、“老不死的贼”、“道貌岸然的老汉奸”、“药家的狗”、“老奸巨猾”等等。因为有一定思想准备,就不生气,还觉得有趣,仿佛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闹误会了,有几句玩笑话。一堆帽子哪一顶我都不喜欢,不适合,也不归还,在统统扔掉之前,先品评一番——
“那篇文章我也读了,深赞!你不是股息翁,你是青春哥!”——此言差矣,误解!临时取的网名,很不豁亮,只因自己是年满70岁的老男人;不是“青春哥”。
“你居然说法外开恩?呸!就这句话,你就是个老不死的贼。”——断章取义,太冲动,不冷静!“能否法外开恩”是个什么句子?话有种种说法,那分明是说“不可能”;也是要给执法者提个醒,——必须公正执法,不徇私情,我们拭目以待。处死杀人犯不是为了过瘾,而是维护法律尊严!就凭这句话,你就说我是个“老不死的贼”?不怕影响团结么!
“‘普世价值’害死了张妙,也将害死药家鑫,与别人无涉。这话好像有问题,作者为什么写此文章,难道三条可赦做到,性质就变了,可以不死?你该不是药家的人吧?”——非也,那“三点”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咂摸咂摸!
1、“在其父母的陪同之下,跪三天向死者家属赔罪”是个什么罪过?把他父母都“株连”了。但仅仅让他们陪那个孽障儿子跪三天忏悔“父之过”的罪责,并不过分;这对张妙的家人未尝不是一种精神安慰的说法;
2、“死者家属获得充分的安慰与妥善安置”,这是最值得关注的!仅杀掉凶手,大众是满足了,出气了,但不足以告慰死者,也不足以安慰生者;
3、“在现有法律框架内,能否法外开恩”,上面已经说过,不赘述。请大家想一想,这三条是容易做到的吗?我是因为对受害者深深同情才故意那样说。明白了吧?
“此文是在‘明批暗保’。临近结束,尾巴才露。”——也误会了。是在“明批暗保”吗?如果不恨,我是吃饱了撑的出来得罪专家教授们?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无限增殖的细胞”即是毒瘤,应该留着“解闷儿”(相声段子《拔牙》中的说辞)吗?
“道貌岸然的老汉奸!前面貌似还在说人话,最后3条假设把你的无耻暴露无遗。跪三天就能免死刑?”——不爱动脑子的朋友,不必过于激动,人话比较复杂,有时需经过咂摸方知其味。我离“老汉奸”差得太远,绝对不能充当带路党!若觉得我批判得不好,欢迎批评指正。理解你的心情,不要求赔礼道歉。
“又一只药家的狗。比李玫瑾老奸巨猾。”——可能比她“狡猾”,但良知肯定高于她;不拉帮结派,也不盛气凌人,更不胡搅蛮缠,坚持以理服人。药家为我不齿!
朋友们,敢于批评是对的,但最好不要骂人,骂人容易输理。有人批评是好事,接受批评与己无害,可以防止敲键盘的手乱捅漏子,掉脑袋!理解你们,不计较。也赖我说话不太直接,别人听不习惯。希望你们要习惯起来,因为有人说话会兜圈子,更有诸多“新概念”忽悠人,一不留神就会被绕进去;不练点基本功容易吃亏。
有的网友太情绪化,不冷静,不注意观察。有人只有义愤,却不仔细推敲,张口就说话,往往失之偏颇。我分明是说,他们那样辩护,根本救不了药家鑫;昏昏作孽,谁也没法救他;一切努力都是徒劳(前提条件是公正执法),怎么会和他们是一伙的呢?这样怀疑我,可能是患了“伤风感冒”(指有外界影响,身体并无大病)。如是,我也可以怀疑:是因为掲批了李玫瑾,未保药家鑫,而招致怨恨。从而形成“乱掐架”,是不是这个理?
处死药家鑫重于一切吗?他能不能活命,都没有什么价值(恐怕又有“保”的嫌疑),要是我的儿子(这个假设很难成立),恨不得亲手宰了他。因为保不齐某一天,他的弹琴之手会向我伸来;我也是农村出身,比较难缠;等我吃不动豆腐的时候,肯定嫌我累赘;在他有激情时,可能要和郎朗比高下,向我弹奏一首动人心魄的钢琴曲,那就惨啦!
我一直顾虑发表文章,就是怕招骂。比如此案,主张保,肯定会挨骂;主张杀,也会挨骂,有人会说我不珍惜准精英的生命;说毛泽东的好话也会挨骂,因为他被妖魔化了;我希望和谐也可能挨骂,因为有不同的目的性,可有种种理解。
嗐!我用刘XX的语言表达一下此刻的心情:做人难,做一个直言不讳的人尤其难!但我又想,鲁迅也挨骂,毛泽东也挨骂,我算什么呢?不过,为防止被同志误伤,我得声明一下,亮明身份:我是拥毛派,反毛派想骂就骂吧。但鲁迅先生说: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我在此引用一段毛主席的话,送给年轻朋友们:“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是毛主席在60年前说的。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老人家的胸襟像大海一样宽广;对青年人报有殷切希望,谆谆鼓励,为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难道不应该颂扬么。建议下载《毛主席语录》(百科名片)看一看。
可惜的是,毛主席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在他的有生之年没有成功,反被别人抓住把柄,并演绎成“罪过”。我也有“两个凡是”:凡是为公,就是高尚;凡是为私,就是低下。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不能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包括整风反右、大跃进、文革等一系列运动及领军人物毛泽东。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必须看大方向,看主流。若光找缺点,哪个事都是错的,哪个人都不怎么样。
若讲历史人物,功不能掩过,过亦不能掩功。像刘少奇、彭德怀、林彪等人就不用说了,2006年在巴中市建成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有张国焘的塑像一尊,在底座上书写着:中共一大代表 红军总政委 张国焘;两边的对联是:
国破家亡挺身立党有始确无终已辨忠奸留史册
涛惊浪骇分道扬镳将功难补过非凭成败论英雄
——这应该算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书写历史吧?历史既不能抹杀,也不能随意编造。
“已辨忠奸留史册,非凭成败论英雄”说得实在太好。如果都能这样书写历史,历史就会很干净,不会有太多烂事;“礼仪之邦”之誉不谬也。
经常听到有人骂共产党。我认为,共产党问题多多,但哪个党更好呢?应该让谁来领导中国呢?恐怕许多人没想过,只是在不满意的时候发牢骚。可是有人肯定在想,他们天天在算计如何窃国,睁开眼睛看看吧!
可悲的是,许多共产党员违背党的根本宗旨,一切向钱看,不提为人民服务,甚至也骂共产党,骂毛泽东。奇怪么?我认为,党外人士骂,尚可理解;自由申请入了党的人也骂,道理何在?当年为什么申请入党?为党为人民干了什么?他们一定是机会主义分子无疑。我写过一首诗,题为《静思》,抄录如下:
奋斗终身为哪般?功高盖世动地天。私欲顽强曾退却,公心羸弱尽枉然。
理想美称天堂样,现实故作地狱谈。岂能食言掌自脸,静思何忍话当年!
我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毛泽东主席奋斗终身,不屈不挠,功高盖世,感天动地,都是为了什么呢?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斗私。但私欲是一切生物的天性,非常顽强,何况人类!经过毛主席发动的一系列思想教育运动,人们的私欲有所收敛,出现了雷锋和学雷锋的社会风气;但公心相对瘦弱,终被私欲压倒,至前功尽弃。原来,把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称作人间天堂,但由于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失误,有人就把现实社会说成地狱。有些共产党员忘记誓言,自掌自脸,很不光彩,应该扪心自问:当年为何申请入党?在入党申请书上一定说过许多漂亮话,现在还有脸说吗?
毛泽东一生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泰山压顶不弯腰。但他却非常仁慈,“恶魔”的蔑称是恶魔们给强加的。他一贯主张治病救人,怎么会是恶魔呢,根本就不沾边!他何曾主张把敌对者、有不同政见者赶尽杀绝?批判而已。据说因为运动中死了人,他发过大脾气,并主张尽量不杀人;有目共睹的是,国民党大批战犯和末代皇帝经改造后统统释放,给出路;既说明仁慈,也表现自信,对不对?有这样的恶魔吗?和那个“宁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蒋介石有天壤之别。
有人说他想当皇帝,但为什么掌握那么大的权力,却严于律己呢?却不享乐呢?却不占公家一点便宜呢?却不让“鸡犬升天”呢?却不给子女留任何遗产呢?为什么受到那么多人拥护爱戴呢?古今中外能找出几个事例?人无完人,若把他的缺点无限放大,把功劳一笔抹杀,恶毒污蔑,那是最为卑鄙无耻的行径。有的人就是这么干,并欺骗莘莘学子。刘少奇在文革中冤死,毛刘两家并未结仇。我觉得,除了刘家高风亮节、顾全大局之外,与毛泽东的伟大人格不无关系。
将毛泽东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宪法和党章里写的非常清楚,现在有几个人照办?甚至都不许说,这不是天大的怪事么!胡主席《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现在,有谁高举?青年人当中有几个懂得毛泽东思想?这不是教育的失误是什么?将来怎么接班?实在令人担忧!
我写了“正如毛泽东主席在半个世纪之前所言:他们吃亏,在于不老实(大意)”的话,一个网友却说:“楼主的这句话很恶心。同意观点。”——这位朋友,你怎么向大家解释呢?既然我的话让你“恶心”,为什么又同意我的观点?是否犯了逻辑错误?请你仔细想一想。——这也不能全怪你,那个历史教员袁腾飞说毛是“人渣”,有人欣赏;而我不但不骂,还宣传他的思想,岂不让人恶心!——人一恶心,思维逻辑就容易出现混乱。建议“恶心”的网友到人民网强国社区“强国论坛”等处去找点药吃,也许能治小小的不适。
另一位网友针对我的两句话说:“同意楼主基本观点,但不同意对毛的颂扬,否则将置几十万‘右派’,几百万‘反革命’,几千万饿殍于何地?”——我首先谢谢这位朋友:你有做人的良心,但不明事情的真相。有良知者,纷纷挺身而出,许多事件都有新的辩解,并非胡搅蛮缠,或别有用心,历史真相逐渐明朗,资料很多,可在网上查阅。
网上有这样的语句:“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人的情况确实有,县市档案有零散记载,毛泽东传偶有提及,这是他纠正问题的依据,将其作为否定他的根据,就大逆不道了。”
我认为,袁腾飞根本就是不懂事,流氓习气,不定受谁的操纵,胡言乱语,影响极坏,应该劳动教养;李锐、辛子陵、杨继绳们可不是受人蒙蔽,但其影响具有颠覆性,应负相应的责任。研究庐山会议的相关资料和关于“毛主席万岁”的口号是如何拟定的,可以暴露李锐的投机嘴脸;听一听辛子陵的言论,可以见其灵魂;我读过一遍杨继绳的《墓碑》,他“考证”出,三年困难时期中华大地饿死了3600万人,主要是根据人口的下降数推算出来的,没有确切统计资料,显然是把人口下降数和饿死人数混为一谈,没考虑其它系数(因素)。这样做学问,又出书,不是别有用心,也是脑残!
最近,据说有可靠数据: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数是104万。虽不一定准确,但决非饿死几千万。现在有的国家出现人口负增长,却没饿死过一个人,该做何解?当年,首当其冲的是河南信阳地区,开始是封锁消息,后来有人排除阻挠向中央反映情况,引起重视,认真调查之后,严肃处理了地方当权者。如今,怎么都变成毛泽东的罪行了?困难时期,毛主席带头把自己的工资砍掉三分之一,七个月不吃肉,李讷也常常饿肚子,怎么没人说?国外多有盛赞:新中国基本解决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是重大成就之一,而毛泽东是领导者。
我从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证明:最把老百姓放在心上的人是开国领袖毛泽东。无论他有多少功、多少过,这一点恐怕无人能够否认。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无论人们对毛有怎样的看法,谁也否认不了他是一位战斗到最后一息的战士”;美国前总统福特说:“毛泽东的著作给人类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确实是我们时代的一位杰出人物”;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毛泽东无愧于世界级的领袖,毛泽东热在中国内部乃至世界不降反升现象,更令人不可思议,美国人应该研究他的思想精髓。”
我一口气引述了三位美国前总统的话,并不表示我崇拜他们;但我不能不承认他们是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领袖,并非一介草民,且他们说的话无吹捧之嫌;我还得承认他们具有政治家的眼光。
毛泽东是开国领袖,已经“盖棺定论”;反不得,会遭报应的!
再说说为什么要开展批评?摘下“百度百科”几段文字: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批评是指对别人的缺点或错误提出意见,自我批评是指政党或个人对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进行的自我揭露和剖析。党内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基本方法,是在马克思主义原则基础上巩固和加强党的团结,加强党内监督,保持党的肌体健康,使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力武器。”
“开展批评,目的是为了巩固党的组织,提高党的战斗力。为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党内发生的矛盾,工作中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一般说来,都是思想上认识上的问题;对于思想上认识上的问题,只能采用民主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不能用强制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都是毛主席的主张。
就是说,批评要有正确的出发点和恰当的方法。现在网络上的某些批评,实在不敢恭维,有人想把别人一棍子打死,动不动就骂人,有不太好的脾气,常见“SB”等网络语言出现,建议改正、共勉。有人对我的“批评”稍显过头,若是误会,可不予过多计较。
忆起一段话:“我们要对那些工作不负责任的人,大喝一声,猛击一掌,使他们立即醒悟过来”。我想,对李玫瑾等极力维护谬误的人也应“大喝一声,猛击一掌”,促使他们尽快醒悟。其实,批评是挽救她;吹捧和护短却是害她。有“捧杀”之说,没有“批杀”之例。
最后,我想问问诸君:你是想成为一个剥削者,独享发展的一切成果,可以作威作福,醉生梦死;还是愿意当一个体面的劳动者,和全国同胞携起手来,共创美好的未来?——也许,诸多分歧和一切乱象产生的根源就在这里。
人生有两大基本需求:填饱肚子和安全感。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安全感大大缩水了,心里总不踏实,须防偷、防骗、防阬、防抢、防撞、防刀、……,而30年前于此相反,该如何取舍?(2011年4月22日)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