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也是解放妇女的火车头——寄语3.8妇女节
革命也是解放妇女的火车头
——寄语3.8妇女节
高吉昌
2011年3月8日
3.8妇女节降临,无论如何却总是高兴不起来,即使马上又来个3.9男子节,仍然难以快乐舒畅。不是多愁善感,而是实在的欠缺快乐的具体理由。展望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带这一堆人前进到哪里去?不管怎么设想,绝不可能自行把航船开到毛式社会主义中去?那能到哪里去?只能是私有化更加覆盖广泛的非公经济大力发展的社会里去。
有一个“木桶效应”说法的涵义是看桶里装水的多少是以最短的那一节为标准的。目前,在少数人先富起来的社会里,当然也包括一部分女同胞。在另一多数未富起来的人群中肯定也有很多的女同胞。在这一部分人中,谁能知道有多少在类似不同档次的“天上人间”里过活。那是一个正常人能活下去的生存之道吗?无可奈何之下,也只能是“在风里无风,在雨里没雨了”。
毛主席逝世后,相声演员用丑化的艺术语言说JQ说:“你们男人不都是我们女人生的吗?”可能只知道讨好,不学习不读书,有人生没人教,没有用脑子思考,这是一句没有任何错误的好话。不光是男人,还有女人,都是女人生的。难道说相声的是孙悟空那样方式蹦出来的不成?妇女是人类的母亲。那么多人在那里把最的好年华糟蹋,而又是根绝之后重新生产的!谁能知道那些姊妹,以后可能成为谁的妻子、妈妈、婆婆、姨姨这样有血脉相连的亲属,悲伤不悲伤?失业妇女有多少?多少人在性别歧视中如履薄冰?又是专门为她们设立的节日,她们是怎样渡过这一节日的?
马克思、毛主席都说过,“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许多人,也有太平天国的洪秀全都讲过,“天下女子皆姊妹之群”。她们到了那种地步,谁能解救她们?按以往的经验判断,她们的父母不行,她们自己也不行,只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能行,中国在毛主席时代“行”了近30年。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一贯高喊人权,从来不把解决 “天上人间”之类的存在提到议事日程上,也不规定个解决的期限,却反复高叫人权,跟江洋大盗高喊防盗贼一样,和无赖有什么区别?多么厚颜无耻!有什么资格讲人权?先把身处逆境的半边天解放了再说。世界那么大,西方占主流,“苏东”又参加进去?世界上有多少姐妹在苟且偷生,忍辱含羞?他们视若罔闻,太残酷了吧!更有一批反共反社者,还要中国“名正言顺”融入资本主义世界,那将是妇女沦落求生继续蔓延公开化。光从妇女解放这一条就可认定他们是反动派,是用软刀子杀害妇女的刽子手。
旧中国“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是束缚人民、特别是妇女的紧箍咒。孔老二在几千年前讲了那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令人不齿的话。男尊女卑至今仍然存在,性别歧视屡见不鲜。西施、貂婵屈身强者难得美满;文成公主进藏,牺牲了美好,摧残于异域;昭君出塞,腥膻伴终年,毫无幸福可言。旧世界太黑暗了,是广大妇女的地狱。连杜十娘想“弃旧图新”的机会都不给。
封建、资本主义存在了几千几百年,也未能解决妇女解放的问题。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把旧社会的积弊一扫而光,使广大妇女获得了新生,开创了妇女全面解放的先河。革命也是妇女解放的火车头,这在中国表现的尤为鲜明。不是革命先烈舍生忘死推倒腐朽黑暗的满清王朝,缠脚的恶习何时能终止?不知多少岁月把多少妇女好好的双脚搞成那样,终生行走不便,这是多大的滔天罪行?
马克思、恩格斯赞扬早期的社会主义先驱最早提出的妇女解放理论,这个著名的经典论点是“社会解放的尺度要以妇女解放的尺度来衡量”。毛主席是中国妇女解放的卓越领袖,早在革命的初期就指出妇女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包办买卖婚姻视妇女如窗户纸,去了这个再来那个,妇女在男权为主的社会里成了附属品。延安时期颁布的《婚姻法》,废除包办买卖婚姻,提倡男女平等,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新中国成立,毛主席说“妇女能顶半边天”“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有工作不失业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妇女提供了事实上解放的第一步,告别了苦难的过去。时代又不同了,旧事物回潮了,在妇女解放的道路上又退了回去,改革的成果专为少数人独享,但苦果多数人共吞,妇女也在其内。为生活所迫,无数人又同以前一样“重操旧业”,非常的可悲。过去是几亿人口中的一部分,现在是13亿人口的一部分,绝对数不知大了多少倍?拐卖妇女,不知多少妇女在非人的环境中度日如年。唯有扼腕叹息,一时还不能“扫除一切害人虫”!
一篇文章叙述毛主席在看戏剧《白蛇传》时,泪流不止,当看到白蛇被法海压在雷峰塔下时,愤怒而起!“不造反能行吗?”这就是领袖的情怀。对“离经叛道”,不再“伴青灯、叩古磬”孤守苦修,追求自由幸福的不幸女性悲伤不已。
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搞社会主义,受益最为广泛的是人民中的妇女,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有麻木不仁态度的占很大的比例。因自身条件的局限性,有排斥的、不闻不问的、也不愿意思考和了解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没有合适的条件能有燎原的熊熊烈火吗?天要下雨,没有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可能吗?当然不可能,应当创造适合的条件,引导同胞克服自身的弱点,自强自立,敢于追求、敢于担当。
《水浒传》里的孙二娘,一丈青,“不爱红妆爱武妆”,“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人生内涵丰富。《红楼梦》里的妙玉被无数的陈规束缚,恪守宗教化的生活方式,仍然难登理想化的彼岸,“最忌腥膻,到头来谁是一盆兰”?王夫人“十年媳妇熬成婆”,同党内的走资派一样,打倒前朝的官僚是为了自己再作高高在上的官僚,不赞成继续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妇联主任”当的不合格,不办好事,反而助纣为虐。
妇女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丢弃一切束缚自己争取解放的绊脚石、坏习惯。反动派的屠刀能杀人,旧思想、旧观念也能杀人,杨元元自杀悲剧是个证明。读书读到研究生,没有学习过社会发展史?在私有化社会靠正常努力能实现自己的追求?不在北京上海就不算“知识改变人生”?是“学而优则仕”害了她。出身于平民之家,为什么“上了大学,不想和工人划等号了”,要作贵族呢?这在目前绝不是几个人,背离毛主席的教育革命路线、方针遗患无穷。
社会总是要前进的,有时也会倒退,列宁讲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倒退到原来的起点上。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生存生活所需财富的取得,单靠体力劳动取得的比例在不断下降,靠技能技巧性非体力劳动方式的比例在不断提高,这就是从根本上弥补了妇女一般的体力差于男子的天然局限。计划生育,吃穿类的生活方式革新,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不再大半生带孩子,缝补浆洗,围着厨房转,为男女平等创建了事实上的基础条件。扛麻袋,卸水泥,力不如男,开机器,搞设计还不如人吗?
要保住已取得的进步,把没有取得的也要努力争取拿回来。什么时候你看坐在主席台上的妇女数和男的差不多时,男女也就基本平等了。只要努力,这一天是会来到的。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