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布什一直在“以阶级斗争为纲”

2025-02-27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是谁仍在“以阶级斗争为纲”?

  

  --- 二评布什六五讲话

  

   苏 杜

  

  时间 2008-04-06

  

   “以阶级斗争为纲”,我们狠批了三十年,彻底否定了好几遍,还有谁会抱残守缺,仍“以阶级斗争为纲”呢?

  

  谁?大人物,此人全称乔治·沃克·布什,上任和现任的美国总统。

  

  何以见得?有他2007年6月5日在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举行的“民主与安全会议”上发表的演讲为证(以下称“布什六五讲话”)。今天只说他的言,不论他的行。论他的行,有人就会说你是牵强附会,是上纲上线,反诬你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布什先生是战略伙伴,对他的行,最好的评论就是“弃权”,什么也不说,但是用他自己的话来证明他自己,这应当是个较为保险的办法。为了避免“断章取义”---这是中国精英最讨厌的事情之一,布什六五讲话,取网上搜到的最善善本,全文附录,读者尽可先行或只看布什先生讲话的本文,我的评论则可完全不看。

  

  什么叫“以阶级斗争为纲”?批判了三十年,彻底否定了好几遍,我也说不清了;但从“主流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的“经济论文”来看,从“政治小说家”张贤亮先生的“改革纪念”来看,从“主流理论家” 党校教授的“理论解读”来看, “特别讲究立场”应是其一, “以意识形态搞经济”应是其二,“身份鉴别系统”可算是其三,“实行专政”可称为其四,“继续革命”就位于其五。自然,于这五种之外,还有其它,但具备了这五种,“以阶级斗争为纲”也就“为纲”得八九不离十了,以这五种察照“布什六五讲话”,证布什先生仍“以阶级斗争为纲”,也足矣了。

  

  布什先生说:“在这个大厅,有来自5大洲17个国家的持不同政见者和民主活动家。你们遵循着不同的传统,你们信奉着不同的信仰,而且你们面对着不同的挑战,但你们都怀着一个坚定的信念走到了一起:那就是自由是每个男人、女人和孩子不可转让的权利,自由是我们世界建立永久和平的途径。” “传统”可以不同,“信仰”可以有别,“挑战”也可以相左,但“信念”只要是“一个”,那就能够“走到了一起”。茅于轼先生曾愤怒地批判过“中国是特别讲究立场的国度”, 斥之“立场对了一切都对”,“立场错了一切都错”。布什先生不计“传统”之不同, 不看“信仰”之有别, 不论“挑战”之相左,单讲“一个坚定信念”,这不正是十足地“特别讲究立场”吗?“信念”是什么?“信念”就是“立场”。茅于轼以为天下只有共产党人才有“信念”,才有“立场”,共产党统治下的中国才“特别讲究立场”,可惜,布什先生应缴与会,登台演讲,开宗明义就是“讲究立场”, 充分肯定的就是“一个信念”,他甚至说“一些人把我称为‘持不同政见者总统’。如果因为支持世界的自由事业而使我成为一个持不同政见者,那么我愿骄傲地戴上这顶头衔。” 瞧,茅于轼先生批判“讲究立场”批得火星四冒,但布什先生颇不以为然,坚持“一个信念”,非“以阶级斗争为纲”,何来这种“立场”坚定性?

  

  我们是打倒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树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按说,要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非得拜美国总统为师不可,他们可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祖师爷,但是,不对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祖师爷并不放弃“意识形态斗争”。布什先生说:“为了对抗这一敌人(伊斯兰极端主义),美国及其盟友采取了主动攻势,全面动用了军事、情和执法能力。但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一场军事冲突。就如同冷战一样,这是一场意识形态的斗争,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人类观念之间的斗争。” “美国将以多种方式追求我们的自由议程——一些是看得见的、公开的,另一些则是静悄悄的、隐秘的。结束暴政需要道德良心力量的支持,它会从内部削弱专制社会。”布什说,他们与中国俄罗斯的“友谊是复杂的。在一些领域我们有着共同的利益,我们紧密合作。而在另一些领域,我们却有着强烈的分歧。中国的领导人认为,他们可以继续开放本国的经济而不用改革其政治体制。我们不同意这一观点。…美国将继续与这些国家保持关系——但我们绝不会放弃我们的原则或我们的价值观。”布什先生还特别提到,他将会见另一个持不同政见者是中国的热比娅·卡迪尔,实际上他不久就会见了她。布什说:“象热比娅这样的人才是他们民族最宝贵的财富,价值远远超过他们军队的武器或是地下的石油。” 不知道坚决反对“以意识形态搞经济”的茅于轼先生听了布什先生的这些意见有何感想?是自己反对“意识形态”反对错了呢,还是需要按照布什先生意见确立他们的“原则与价值观”?如果茅于轼先生们也算是自诩的“理性人士”,是否也应该承认布什所讲的“静悄悄” “隐秘”的“道德良心力量”,所宣布的“绝不放弃的原则、价值观”也正是不折不扣的“意识形态”?是否也听明白了布什在这里所宣布的,具备这种“原则和价值观”的,拥有这种“道德良心力量”的热比娅,是“比军队武器地下石油”更宝贵的“结束暴政”的“民族财富”?以“意识形态”分敌我,以“意识形态”说不或说是,以“意识形态论民主”,以“意识形态”选择“不同政见者”,这种典型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实在并不是共产党人的专利。共产党人宣布放弃了“意识形态”,宣布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但拼死命反对“意识形态”,拼死命反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人却没有放弃“意识形态”,没有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相反,坚持得毫不动摇,坚持得立场鲜明,坚持得不让半分。这种情形,实在与“华沙条约组织”,土崩瓦解,“和平解散”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却不仅没有“和平解散”,反而数倍壮大,不断扩张,大举进攻,令俄罗斯不寒而慄一个样。

  

  张贤亮“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一切改革都从人的解放开始”,文长不止于万言,但所控诉的只有一个“身份辨别系统”,批判“以阶级斗争为纲”,笑曰 “斗来斗去只斗得剩下了一小撮”。但可惜得很,比较布什六五讲话,张先生又错了。布什先生虽然口口声声“每一个男人,女人,孩子”,但那是不包括“共产党人”,不包括“伊斯兰极端分子”,不包括“自由信念”之外的所有的人。具备了“自由信念”,“女人”中的热比娅才是“比军队武器地下石油”更有“力量”的“民族最宝贵财富”,“男人”中的纳吉才是一个“被谋杀的改革家”。 “女人”中有热比娅与“非热比娅”之分,“男人”中有纳吉与“非纳吉”之分,“国家”也有“自由国家”与“非自由国家”之分,“政府”更有“暴政”与“民主政府”之分,甚至连“稳定” “民主” “选举”这些据说一律“普世”的“信念”,也必须以“自由”加以辨别。 对于“稳定”,布什先生就指出,“以牺牲自由为代价追求的稳定并不能带来和平——它只带来了911”, 并非总是“压倒一切”; 对于“选举”,布什先生则说,“选举并不总能带来我们希望的结果”,“民主并不仅仅是走向投票箱”, “人民不会为无休无止的暴力生活投票”。连我们的“主流经济家” “政治小说家” “理论解读家”一听见就要忙而不及地顶礼膜拜的“稳定” “民主” “选举”, 都要用“自由信念”加以“辨别”,决不一概而论,较张贤亮先生的“身份辨别系统”,其倍十倍百乎?“身份辨别系统”尚为“阶级斗争为纲”,“稳定辨别系统” “民主辨别系统” “选举辨别系统”不登“阶级斗争为纲”之极乎?张贤亮先生不会不知道, “右派小说家”中,有如先生一样“踏上红地毯”的,也有如丁玲一样成了“极左”,“零落成泥碾作尘”而完事的。这不也是“辨别”的结局吗?张贤亮先生只是不肖言及而已。

  

  有“辨别”就有“斗争”,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辨别”是为了“斗争”,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辨别”本身就是“斗争”,这更是没有办法的事。因“斗争”而生“专政”,这是最没有办法的事。“专政”下而“继续斗争”,则是最最没有办法的事。中国的“教育家”,讲究的是“人奶教育”;中国的“史学家”,主张的是“衣食住行史”, 要中国大中小学生“记住历史,忘掉仇恨”,但布什先生“以阶级斗争为纲”,历数的是半个世纪以来的“天鹅绒撕碎铁幕”斗争史,告诉与会的“不同政见者和民主活动家”的,是“现代民主理念”的捷克“外交部长就牺牲在这个院子里”,“正是在这个大厅,华沙条约组织被和平的解散,在70年的压迫统治之后,苏联分崩离析,不复存在。” 这样生动的演说词一定会令在场的人心潮澎湃,无不动容,令会外读者如身临其境,亲聆教诲。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布什先生的演说,比反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中国“理论家”的“解读”高明一万倍。中国的“党校理论家”在“告别革命”,布什先生则高瞻远瞩,斗志昂扬。他说,虽然华沙条约“和平解散”,苏联分崩离析,“自由在这场观念斗争中取得了最后胜利”,但“随着这个新时代的到来,对自由新的威胁也接踵而至”,因此,“美国及其盟友采取了主动攻势,全面动用了军事、情和执法能力。但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一场军事冲突。就如同冷战一样,这是一场意识形态的斗争,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人类观念之间的斗争。” “决不是有限反应”。“继续斗争”的锐意不减当年。 “在反抗极端主义的斗争中,最强大的武器不是子弹或炸弹——而是对自由的普遍诉求。” “扩展自由的边界是将全世界民主国家团结起来的一项任务和使命。” “美国将以多种方式追求我们的自由议程——一些是看得见的、公开的,另一些则是静悄悄的、隐秘的。” 这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深刻理解,活学活用。“因此,我私下接见了世界上一些最坏的独裁国家——包括白俄罗斯、缅甸、古巴、北朝鲜、苏丹和津巴布韦——的持不同政见者、民主活动家。在此次会议上,我期待着会见其他的持不同政见者,包括来自伊朗和叙利亚的持不同政见者。” “在美国的眼里,今天民主的持不同政见者就是明天的民主领袖。” “为了实现《布拉格宣言》的目标,我已要求赖斯国务卿向每一个在不自由国家的美国大使发出指令:竭力寻找并会见民主运动活动家,竭力寻找要求人权的人们。” “为此,美国为民主计划投入了将近两倍的资金。我们正在与八国集团的盟友们一道,通过未来论坛这样的倡议推动中东生机勃勃的公民社会的崛起。” 布什先生很理性,很智慧,他很知道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很知道“民主运动活动家” “不同政见者”在对手阵营中的作用,对于中国兵家鼻祖孙子的“上兵伐谋”的理解与运用,远比我们“龙的传人”来得精彩与地道。

  

  当我们的党校理论家将“执政党告别革命”一遍又一遍地向全体党员解读时,布什先生将自己的“继续革命”目标、路线、策略、实际步骤,讲解得极为透彻,真不可不谓“以阶级斗争为纲”,纲举目张呀!我们受到的教育,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便不可“以阶级斗争为纲”,作“执政党”便必须“告别革命”,“一心一意搞建设”,但是听一听布什六五讲话,才知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阶级斗争为纲”并不矛盾,而且还非讲“意识形态”,非“身份辨别”不可,“执政党”不仅不可“告别革命”,还非得将“扩展自由的边界的使命与任务”进行到底,“主动进攻”不可。尽管我们的理论家、实践家一再二、二再三做着“彻底否定”的努力,“彻底否定前三十年”,再“彻底否定更前三十年”,再上溯到“闯关东”岁月,但还远远不够,到明的严嵩,到宋的秦桧,都不行,现在是已经到了蛮荒治水的禹,但是否已经满足了“扩展自由的边界”的需要,恐怕仍在不可知之数。

  

  布什先生在布拉格“民主与安全会议”上发表这番讲话时,屡屡为“不同政见者和民主活动家”的“掌声”所打断,不过,我以为,最应该为布什六五讲话“鼓掌”的应是我们,所有不愿意自己的“边界”为布什的“自由”所“扩展”过去的人们。我们为他鼓掌,感谢他让我们明白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放弃不得,感谢他让我们明白了“意识形态”还丢弃不得,“身份辨别系统”还得继续“辨别”下去,“实行专政” “继续革命”并不是什么坏事,非“专政”和“革命”下去不可。我们为他鼓掌,感谢他让我们认清了反对“讲究立场”的“主流经济家”,反对“身份辨别”的“政治小说家”,“告别革命”的“党校理论家”,就是布什先生正在竭力寻找的“民主活动家”,他们正在不遗余力地以“经济奏折” “民主奏折” “文学奏折”, 为布什先生“扩展自由的边界”,在拆除着我们边界以内的所有障碍,剩余的障碍。这是一个严酷的事实,但没有办法,这不是空喊两句“和谐”,办一次运动会就可以粉饰起来的实际。达赖、热比娅们当然是在趁奥运圣火打劫,但他们更觉得中国的“民主活动家”为他们作下了足够的铺垫,为什么坐失良机,不付诸行动呢?圣火在传递,“扩展自由边界”的“主动进攻”也在进行,我们再一次为布什六五讲话鼓掌,感谢他让我们明白了我们面对的是“主动进攻”,我们该知道自己应做什么和怎样做了。

  

     

  附:

  

  “布什六五讲话”请见《 解放思想,从西方围剿中杀出一条血路来!---一评布什六五讲话》()附文:

  

  解放思想,在西方围剿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或请按下列标题在网上搜到:

  

  『国际观察』布什最新演讲:扩展世界的自由民主边界

相关文章 23岁当局长--谨防腐败公开化赞农民领袖的老黄牛火车头精神刘仰:中国模式与欧美模式(美)约翰.格里:中美经济制度的比较黎阳:2009日中行杂记杂感第三次思想解放的突破口:新自由主义“政府机关公开培训小姐”也是“解放思想”吗?解放思想不是“牛不喝水强按头”我们需要真正的解放思想讲政治、讲阶级斗争是最大的开启民智刘国光:思想解放有底限--共产党应明确自己是左派的政党水火:到底要解放什么
标签:布什   先生   阶级斗争   自由   民主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