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坚持不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命运的分水岭——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坚持不坚持马克思主义是真假共产党的分水岭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迎 春
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的阶级性、先进性,都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的。共产党如果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以修正主义为指导思想,就是假共产党,不仅不具备先进性,也改变了党的阶级性,成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因此,辨别真假共产党,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用以鉴别共产党的真伪。
毛泽东逝世以后,我国出现了一种所谓的理论,而且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鉴别这种理论的真伪,也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在世时,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强调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那一段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威望。
自从有人说:“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以后,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等论调就在我国甚嚣尘上。有的人为了论证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公开出书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是伟大的人物,但毕竟马克思没有坐过汽车,恩格斯没有坐过飞机,列宁没有看过电视,毛泽东没有用过电脑。”“在毛泽东时代,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时代转变了,而理论没有创新,这是建国后发生诸多曲折的理论根由。”还有什么邓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等等。(《马克思主义的新发现》李锦著 第6、4、130页 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可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被搞得多么混乱。
为了澄清有关的问题,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分为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1,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实际运用的区别与联系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它的主要内容就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指出,马克思有两个发现,一个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一个是“剩余价值”。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最简短而全面的概括,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你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二十五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恩选集》第一卷 第228页)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基本原理与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加以区分。这里所说的基本原理主要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剖析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至于运用基本原理得出的一些具体结论,则要根据当时当地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的人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实际运用之间的区别,对马克思、恩格斯有的具体结论没有成为现实,就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失败。例如,恩格斯曾经根据当时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情况,得出结论:“欧洲工人阶级的胜利,不是只依靠英国一个国家。它至少需要英法德三国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保证。”(《马恩选集》第三卷 第403页)后来的事实是俄国工人阶级首先在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有的人就据此否定马克思主义,就是没有区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运用,这种结论显然是错误的。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胜利的具体时间、国家判断上不符合实际,不等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错误,而否定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性。
2,马克思主义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科学,是研究不同社会形态、社会阶段的科学;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本质、规律,社会科学也需要随之发展。
列宁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列宁揭示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系列规律,从而建立了列宁主义,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三个里程碑。
毛泽东领导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阶段的革命,与两个革命阶段相适应的理论,就是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结和概括;毛泽东主义则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继续革命的总结和概括。
从这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因此,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三者的区别在于揭示了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形态的本质、规律,而且这三种主义都是这些社会形态、阶段社会学的基本理论。
3,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间区别与联系。
所谓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对于一定社会阶段、形态系统论述的理论:而后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一些具体问题的理论,这些理论只能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例如,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于抗日战争科学分析的典范,但是,不能说《论持久战》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又如毛泽东的一些军事理论著作,也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分析具体军事斗争的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但不能作为社会主义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列入毛泽东主义的范围。
马克思、恩格斯以后的人的思想、理论,都不是马克思主义;后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剖析新的社会阶段、社会形态的理论,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而运用马克思主义说明某个、某些具体问题的理论,比如毛泽东的《新民民主义论》、《论持久战》等著作,虽然,在某些问题上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加了一些新东西,但是,不能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所以只能归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有人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际。实事求是是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说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表明根本不懂得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当前我国理论界正在热列议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毛泽东是曾提出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但是,以后就改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提法。现在人们又“热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显然也是错误的。
所谓的“中国化”是与“西方化”对立的。西方的理论、学说,才需要“中国化”。前面说过,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这种理论虽然发源于西方,但是,它不是某一个区域的理论,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马克思主义是和自然科学中的“日心说”、“进化论”、“细胞学”等一样的科学。科学是不分西学和中学的。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抽象,运用到中国这个具体国家,就必须结合这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否则就会脱离实际,就会犯错误,所以,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
社会发展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仅仅靠马列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理论就不够了,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概括出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这个基本原理就是继续革命理论,就是毛泽东主义。我国已经经历了社会主义社会,简单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必须运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继续革命理论,才能科学地认识、指导社会继续发展。在当前的中国,不承认社会主义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继续革命理论,“热炒”什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仅是一种倒退,实际上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否定毛泽东主义,是修正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手法。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包含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三大部分。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分为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就不会出现“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之类的错误论断;也不会出现“热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更不会出现“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之类的笑话。马克思、恩格斯根本就没有写什么“生产力理论”;马克思主义是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而生产力是技术学研究的对象,根本不可能发展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剖析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与坐没有坐过汽车、飞机有什么直接关系?列宁没有看过电视,照样可以剖析帝国主义的本质;毛泽东没有用过电脑,也不影响他创立继续革命理论;为了澄清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混乱思想,为了辩明真假马克思主义,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进行以上的区分。
二,所谓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
理论,是人们的一种意识,但是,不是任何意识都是理论。但所谓的某基本上没有理论形态的讲话、文章,有的人说“要富起来!”“让我的钱包鼓起来”等。这种意识是理论吗?不能算理论!又比如说,我国民间流传的谚语:“摸着石头过河”,什么“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是理论吗?也不是!这些都不属于理论的范畴。理论与一般意识的区别在于:理论是一种系统的、揭示事物之间区别与联系的意识。例如,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关系区分为经济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政治关系和社会意识等,揭示了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系统的”,是指理论与一般意识之间形式上的区别;“揭示事物区别与联系”则是指理论与一般意识在内容上的区别。
有人说:“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一般老百姓说这句话,是一种意愿;政府说的话则是命令、指示,但是,都不能说是理论。因为不是一种系统的思想,也没有说明改革开放与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要形成一种理论——关于事物之间的区分与联系的系统思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仅要观察、总结事物的运动、发展,也必须认真地学习前人的思想,尤其是读马克思主义的书。
有人说:“这个理论家生酷爱读书,即使身处逆境,他仍然非常重视读书学习,他从图书中获取了复出和改革开放的精神力量。”那么他都读些什么书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能够建立理论?特别是能够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吗?当然不能!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作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哪一个不是认真读书、学习的。但是,他却公开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学马列要精,要管用,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不读马列的书、只看武侠小说,的人能够发展马列主义的理论?当然不可能!
有的人曾反复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中的一项原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但是过了几年,他又说:“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连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完全搞清楚的人,却高喊“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0世纪80年代中期还说:“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但到了90年代,就说他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一个“没有完全搞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样的吹捧是不是太离奇了!
2,这个“理论”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吗?
这个“理论”背离历史唯物主义,抹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区别,抹杀经济发展中的两条道路的斗争,抹杀社会科学与技术学之间的区别,阉割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灵魂,不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而是修正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把生产区分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说明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生产力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是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关系。但这个“理论”偏偏抹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区别,掩盖不同生产关系的本质区别。
他说过很多话,比较带有理论色彩的一句名言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句话被一些理论家称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求是》1995年 第18期第23页)
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的本质怎么就变成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呢?历史唯物主义告诉人们,任何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社会制度都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反之,任何陈旧的生产关系都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产关系时,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而转变成为陈旧生产关系时,也会阻碍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也会由新的生产关系转变为旧生产关系,怎么能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呢?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就是抹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区别,掩盖社会主义消灭阶级的真正本质。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就更荒谬了。贫穷是指人们的生活水平,而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两者是不同性质的事物。怎么能够以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低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呢?怎么能说“贫穷”是或者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呢?美国比古巴富裕,按照这种理论,美国就应该是社会主义,而古巴就不是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革命是搞阶级斗争,但革命不只是搞阶级斗争。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这些是抹杀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学、混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区别的典型。
生产力是人们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源泉,马克思主义当然要关注发展生产力。但是,马克思主义不是自然科学、技术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说“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是企图改变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性质,抽象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革命性,把马克思主义转变成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技术革命当然很重要,但是,它与社会革命、阶级斗争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混淆技术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区别,就是否定社会革命,也是要阉割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灵魂。
只知道物质财富,不懂得经济关系
有人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物质生产是物质财富生产与生产关系生产的统一。有人强调利用外资,只知道外资是物质财富,不知道外资也是经济关系。引进外资,不仅是利用设备、技术,也引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他说:“有的人认为,多一份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我国现阶段的‘三资’企业,按照现行的法规政策,外商总是要赚一些钱。但是,国家还要拿回税收,工人还要拿回工资,我们还可以技术和管理,还可以得到信息、打开市场。因此,‘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的有益补充,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多吸引外资,外方固然得益,最后必然还是我们自己得益。税收方面可以收一些税,为外资服务的行业可以搞一些,我们自己也可以在那里搞一些有利可图的企业,这样就可以搞活。”等等。“多一份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资本主义。”这种观点是符合实际的。“外资”这种经济关系与公有制经济是对立的。“外资”要存在与发展,就必须有“自由”的无产者,能够“自由地”出卖劳动力商品;就必然要砸烂工人的“铁饭碗”,摧毁公有制,否则资本家就不能“自由地”雇佣工人。所以,引进外资,不仅引进了资金、设备、技术,必然要引进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我国大量引进外资的历史事实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所谓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下发展,我国的经济不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下发展,就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下发展。只讲“发展是硬道理”,就是掩盖经济发展存在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两条道路,就是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邓也说过:“在中国现在落后的状态下,走什么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这就又回到是坚持社会主义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来了。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但是,一转脸他又说什么:“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两类对立的社会制度,怎么能够用社会制度对生产力、生活水平的作用来衡量呢?
看来这个所谓的“理论”,不仅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是修正马克思主义,是当代的唯生产力论的典型。
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而这个所谓的理论恰恰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所以,这种“理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而是修正主义的理论。
3,实践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有人说:“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当前我国社会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存在着一个新生的资产阶级,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实践证明按照这个所谓的理论预计,我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邪路!
三,共产党的前途和命运
中国共产党建立已经90年了,在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占主导地位,国家、社会就欣欣向荣,阔步走在康庄大道上;相反,当机会主义、特别是修正主义占主导地位时,共产党就成为假共产党,就会出现两极分化,产生新的资产阶级,把社会主义社会重新复辟为资本主义社会。
假共产党有两种前途:一种是被赶下台,走原苏联共产党的老路;另一种前途是党内的马列毛主义者,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把修正主义者篡夺的领导权夺回来,恢复真共产党的本来面目,按照马列毛主义理论的指引,重新走上科学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