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热钱影响中短期金融三年内可能爆发危机

2025-02-26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热钱影响中短期金融 三年内可能爆发危机


陈莉莉 《环球财经》杂志

  

  这是一场危险的游戏。曾经有人说过,最恐怖的危险,就是你不知道危险来自于哪里,藏匿于何处,何时发挥它的危险作用。而“热钱”就是这场危险游戏的主导者。

  

  《环球财经》记者辗转了几个渠道,终于联系了一个海外“热钱”操盘手,海先生。他答应了记者的采访要求,但他同时表示:“只聊一点点,因为我能说的也就那么多。”

  

  “说实话,我那个外贸公司,就是把‘热钱’合理合法地引入中国,并让它们合理合法地滞留和再撤离,也就是虚假贸易。”海先生面无表情地说。

  

  穿着马甲的“热钱”

  

  “作为与境外公司有关联的境内外贸公司,要经常与境外公司签订外贸合同。在合同里要约定外方提前一段时间付款,经济氛围好的时候,会多提前一段时间,经济氛围不好的时候,会少提前一段时间,一般都会提前三个月付款。”

  

  但重头戏在三个月以后。海先生接着说,三个月之后,我们往往借口说货物生产出现特殊原因,要求延迟交货,同时我们会请求并得到境外公司的谅解,按照惯例一般延迟的时间是三个月。而实际上大家是在共同演好一出戏。又过了三个月以后,我们往往会再找出其他的借口,要求境外公司提高购买价格。

  

  对方肯定会很痛快地答应,接着我们会协商一些细节问题,这个协商的时间往往是两个月,甚至更长;协商以后,我们会同意以我们公司支付境外公司预付款10%的代价中止贸易合同。“在这场纠纷里面,我们两家公司利用国际贸易惯例,合起来将‘热钱’引入境内,并成功地滞留超过8个月,最终还将10%的投资收益免税汇出境外,也就是‘热钱’收益成功撤离。”

  

  “热钱”进来后通常会选择进入股市、楼市,其进入的过程可能就是A股暴跌的过程,因为任何大资金的进入往往伴随着疯狂的打压,不彻底摧垮本土投资者的信心,“热钱”就没有可能获得暴利。海先生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打压式潜入”。

  

  三年内爆发危机?

  

  “‘热钱’进出中国的渠道,我们计算出100多个渠道;其中,最重要的两种就是虚假贸易和地下钱庄。”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教授黎友焕对大量“热钱”可以便捷地进入中国表示担忧。复旦大学反洗钱研究中心主任严立新更表示,除通常所知的股市和楼市外,在能源、粮食、矿产、原材料等实体经济都已经显现了“热钱”身影,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滕飞则认为,一旦实体被“热钱”以某种手段操作成功,其危害就不仅仅只停留在金融、地产领域。粮食和原材料的价格一旦失控,如果“热钱”抽逃,就必然会引发中国经济的全面危机。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张明认为,诸多学者的担忧绝不是杞人忧天。他推算当前中国 “热钱”规模在5000亿至亿美元左右。而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在人民币加快升值的预期下,大量“热钱”存在短期套汇的动机。按照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一季度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到274.14亿美元,同比增长61.26%;尤其是1月份,增幅更是达到惊人的109%。相比之下,2007年全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826.58亿美元,比上年仅增长13.8%。一些学者认为,这些去向可疑并且急剧增加的外资疑似“热钱”。华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刘勘认为,2008年流入中国的“热钱”将超过2500亿美元。

  

  而资料显示,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的1996年底,注入东亚的“热钱”约为5600亿美元,到1998年底金融危机爆发后流出东亚的“热钱”约为8000亿美元,“热钱”大量的流出流入,使诸多亚洲国家深陷危机之中。

  

  “目前流入中国的‘热钱’规模,已超出亚洲金融危机前整个东亚所承受的规模,但中国GDP的规模至多只有亚洲金融危机时日韩加上东盟GDP规模的四分之一,中国的资本管制真的能够在资本流动逆转时有效地阻挡‘热钱’的撤出吗?”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认为,“热钱”问题已经开始影响中国中短期的金融形势,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政策调整,那么危机性的市场强制调整也许会在三年内发生。

  

  沉痛的教训

  

  其实,“热钱”流入中国的迹象早在2002年就已出现,当年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净误差与遗漏”项目中12年来首次出现正数。不过,当时政府方面更愿意把这一现象解释为一种合理的变化。但后来多次确认了“热钱”的存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曾表示:“我们发现在贸易项下存在着进出口价格虚、预收货款和延迟付汇造假,直接投资项下存在着名不符实、借款过度以及房地产市场炒作等不正常现象。这些行为很大程度上具有投机套利性质。”

  

  有专家分析指出,“热钱”从1980年代起就开始在世界各地四处出击了。一旦选中套利的目标国,那么,他们一般的模式是,先在国际上制造舆论说目标国政府正在操控本国货币进行非平等国家贸易,压迫该国政府进行货币升值、放弃固定汇率制度并实行货币的自由兑换。

  

  与此同时,“热钱”通过虚假贸易和地下钱庄等诸多形式大规模将美元流入目标国,造成该国国内流动性泛滥。继而该国的资产泡沫不断膨化,社会上投机盛行,人民的财富大量投入投机,该国政府为解决流动性泛滥被迫升值货币并全国开放资本市场;一旦资本市场的大门敞开,随即而来的就是“热钱”抽逃,将目标国人民先前的劳动成果席卷一空,经济危机就将全面爆发。当优质金融资产价格暴跌到正常价格的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时,他们再打扮成“救世主”,以超级低廉的价格进行收购,进行全面控制该目标国货币主导权。

  

  亚洲金融危机时,东亚各国就经历了一次这样的洗劫,而随着“热钱”的流入,要求人民币加快升值的声音也一次比一次强烈。

  

  滕飞认为,“热钱”的本质是利益驱动,其是否会大规模抽逃主要看全球范围内的套利点的变化。一旦出现美国次贷危机见底,经济开始复苏,美元回暖,资金短缺等情况,“热钱”必然改变流向。

  

  

标签:中国   我们   公司   美元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