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丹:对这次麻疹疫苗强化接种,我只是一个父亲!
另请参考《何新急问陈竺、冯富珍:如果疫苗接种行动万一开启灾难之门?》
对于这次麻疹疫苗的强化接种,我只是一个父亲!
——我对“坚持就是胜利”的回答王月丹 2010-09-04
正如我所说,我对于这次疫苗的接种,只是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而非免疫学研究人员的角度。如果,是站在免疫学研究人员的角度,那么可以给您讲,更加耸人听闻的故事,比如,赵院士给我们讲过的六十年代脑炎疫苗的故事(作为朋友间的谈资),也可以说,疫苗接种对人体无害的大道理(作为被邀请的专家),这就要看场合了。但作为父亲,我要的是自愿的权利。如果真的是自愿,为什么有关部门不在媒体和通知上强调呢?还说什么中国籍和非中国籍呢?都自愿不就完了吗?
我对现在中国的公共卫生没有什么兴趣,因为它现在应该叫做“政治卫生”和“循政医学”,失去了对于医学基础理论的探索热情,钟情于政策与算计。所以,公共卫生专家是不屑于小龙虾病的研究的,而是热衷于强化接种这种政策的。因此,需要澄清的是,您所列举的文章中,有多少是涉及公共卫生的呢?有多少又是基础医学的呢?难道连《中华血液学》也变成了公共卫生的杂志吗?而且,作为教师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上发教学文章,也有什么问题吗?
对于我是否把小概率事件放大了?我认为,关键在于小概率事件究竟有多小?我想,打疫苗发生不良反应引起的死亡人数,一定比喝水噎死的人数多得多。尽管,“坚持就是胜利”把疫苗引发不良反应而死亡,比作喝水噎死,但是,二者其实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我的才识有限,还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在文献,甚至任何一本书里见过,喝水噎死的道,喝水呛死倒是听说过,就是没见过被水噎死的。疫苗不是没出过事,而且出事就是大事,往往触目惊心,否则,为何院士们私下总是提醒我们,不断以事实警告我们要慎重呢?
不仅如此,我还是希望“坚持就是胜利”要不断学习免疫,尤其是现代免疫学的观点,那种加大剂量,增加免疫次数,缩短免疫间隔,就可以增强免疫保护的观点,已经过时了。上述观点,只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的接种而已,反复强化某种抗原的刺激或者增加免疫剂量,其实并不一定总是有利于免疫应答的,相反可能导致自身免疫病和免疫耐受等问题的发生。
对于学术观点,我也要澄清。那就是,我绝对不是反疫苗的,我恰恰是最支持疫苗的。因为,疫苗是人类目前战胜传染病的最有力的武器,而且,作为免疫学的教师,我每次上课,必然会给大家讲,疫苗的历史,提醒大家,疫苗是免疫学对人类的最大贡献,而牛痘疫苗的发明,则是现代经典免疫学的开端。而我本人,也曾经和正在做疫苗的相关研究,比如SARS的抗原表位肽疫苗,以及肿瘤的CT抗原表位肽疫苗及沙门氏菌菌毛展示疫苗,等等。但是,正因为了解疫苗,就更加敬畏疫苗,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必须尊重和慎重使用疫苗。要尽量的合理使用疫苗,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对正确的人,正确的使用,正确的疫苗(种类和剂量都要正确)。因为,疫苗与感染一样,都要引发免疫应答,疫苗正是对自然状态下感染的模拟,而引起免疫应答,必然有免疫的损伤,如果范围大、程度深,那么就是免疫病理损伤了,就会引发各种症状。所以,疫苗接种后,身体有反应是必然的,只不过是否可以被我们的身体所感知而已。随着,免疫学的进步,疫苗的安全性提高了,相关死亡率下降了,但是,疫苗引发的不良反应,甚至死亡,仍然有不可预测性,甚至有些还无法找到原因。而且,随着疫苗的应用,有些疫苗也面临着失效的问题(比如,卡介苗对于成人的保护力问题),其原因也还无从解释,是否与滥用疫苗也有关系呢?这还不得而知。所以,我是支持疫苗的研究与使用的,绝不是反疫苗的,但我反对盲目和不适当地使用疫苗。这就是我的学术立场,请不要再给我贴“反疫苗”的标签。
关于我发表的文章,我虽然不知道,您使用的关键词是什么,但是,我想,您的检索并不准确。我不想说,我的文章中,有多少没有被您检索到,只想说,您的检索中,有些文章不一定是我的作品。这必须要请您澄清,这个目录不是我给您的,否则,我就要背上“学术腐败”和“冒认文章”的名声了。
关于的基本情况介绍,我曾经在博客中解释过为何要改,因为有人去北京大学的领导那里告状,说我不懂英文,不会读文献,所以,为了不给领导惹麻烦,我说明,这里我只代表自己而不代表单位,当然与单位无关。
关于注明“北京大学免疫学系”,这是我工作的单位,就像我用真实姓名一样,便于大家联系我,我对这里的博文负个人的责任,而不是像那些匿名的或者用假名的人一样不负责任。这对我是一种督促。我的家住在学院路38号的宿舍里,虽然不大,而且是向学校租的,但是就在学院路38号,难道连说明是在家里写的博文,也有什么不妥吗?
关于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的问题,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是一个单位,相当于中国和香港的关系,如果说,香港还有历史遗留的非中国籍的香港居民问题,那么,我也是属于有中国国籍的。因为我是在统一后,到的北大,我2002年来的,北大是2000年5月合并的。我的工作证也是北京大学发的,我也获得过北京大学的优秀教师和北京大学的优秀班主任称号,怎么经您一说,就不是北京大学的了呢?对此,我要进行澄清以免大家误解北京大学医学部不是北京大学的一部分。
最后,要说明的是,至今北京市仍然没有澄清,这次的加强免疫是否自愿?我昨天去接孩子,幼儿园门口只写了9月XX日和XX日在幼儿园集中组织接种疫苗,根本没有给我什么签知情同意书的机会,更没有给我疫苗的说明书。所以,看来我女儿也只有被强制接种了。
这令人遗憾!不过,我还是那句话,这次的强化对于世界消灭麻疹没有丝毫的帮助,虽然可能在短期内暂时压制住麻疹发病增加的例数,但这样的运动不断开展下去,就是在滥用疫苗,助长对疫苗免疫不敏感的麻疹病毒蔓延,最终,反而可能导致加快疫苗免疫保护的失效,引起灾难性的后果。就像滥用抗生素引起超级细菌的出现,滥用除草剂引起超级杂草的出现,滥用农药引起超级害虫的出现,是一样的道理。
还有请“坚持就是胜利”网友原谅,我本来是在留言板里回复给您的,但因为字数限制,所以,在这里回复了,忘谅解。
另外,借此机会,我想向那些向我提问是否需要参加加强免疫接种的家长们,表示感谢,谢谢他们的支持与鼓励,但也要说声“抱歉”,因为我是一名教师和免疫学的研究人员,只能提供一般性的免疫学知识,不能对具体的个案进行评论和建议,因为那与我的教师身份不符,是违法行为,而且,光凭介绍,没有具体接触个案,更不能做出负责任的判断。因此,我要重复温总理的一句话,就是:“请各位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判断是否需要接种疫苗。”
这里只是一个讨论与学术交流和教学的平台,不是咨询的平台,请大家谅解,我也相信大家可以找到更加可信和有效的咨询平台。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于学院路38号
附:“坚持就是胜利”先生的留言
我们需要王月丹博士这样的专家!!
其实,在比较早的时候就听说过,并看过王博士的帖子了,包括前期的所谓山西疫苗门事件。王博士的观点,总是和别的通常宣传的不同,所以,特别引人注目。
先说明的是,我是站在反王博士的立场上的,但我想说的是,我们需要这样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是这样的人会一直存在。这因为,不论作什么事情,不可能有100%的满意,即使这件事由一个人来做,他也许会思前想后,在犹豫,或许做完了还可能检讨、后悔。所以,对于从事公共服务的机构或个人,满意度100%不可能。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网民,即使是1%的不满意,点击量也是剧增。而且,人们对事件的不信任态度扩展的不仅仅是医疗服务的任何一个领域,临床医院的治疗、疫苗在CDC的预防接种,还涉及其他工领域,包括楼房或道路桥梁的建筑质量、安全,食品和药品的卫生、安全,警察和法院执法公正性等等各个方面。
其次,这样的人还是会一直存在。这因为,针对疫苗接种来说,持反疫苗观点的,王博士绝对不是第一个,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欧美国家反疫苗的个人和组织很多,毛主席都说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王博士这样的人当然有存在的空间。
非常粗略的检索王博士的论文,科学家,博士,当然要看文章,虽然我们都在崇拜或者是反对文章至上。
从CHKD上,第一的文章有:
1. 山西疫苗门的科学窘境 王月丹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中国医院院长 2010/08
2. 中国应如何应对流感疫情 王月丹 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 中国医院院长 2009/10
3. 以竞赛激励促进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的开展 王月丹,白惠卿 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03
4. 以竞赛激励促进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的开展 王月丹,白惠卿 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03
5. SARS病毒表面蛋白抗原决定簇的免疫信息学分析 王月丹,谢雍 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 北京大学学(医学版) 2003/S1
6. 抗原负载对树突状细胞激发T细胞功能的影响 王月丹!,谢炜! 苏州医学院免疫研究室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0/07
8. 细胞因子诱导不同的贴壁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的研究 王月丹,谢玮 苏州医学院免疫学研究室!苏州 上海免疫学杂志 2000/03
9. 胚肝细胞中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培养和表型鉴定 王月丹,邱玉华 苏州医学院免疫学研究室! 苏州医学院学 1998/11
10. 世卫组织该道歉了 王月丹 北京大学 中国医院院长 2010/13
从Pubmed上,有Yuedan Wang或Wang Yuedan的文章有:
1. Measurement of 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following drastic changes in air pollution during the Beijing Olympics: a panel study approach.
Kipen H, Rich D, Huang W, Zhu T, Wang G, Hu M, Lu SE, Ohman-Strickland P, Zhu P, Wang Y, Zhang JJ.
Ann N Y Acad Sci. 2010 Aug;1203:160-7.
PMID: [PubMed - in process]
2. Antigen-subtracted 2-DE/MS strategy, a novel proteomic analysis platform.
Zhao P, Zhang L, Zhong W, Ying X, Huang H, Yao B, Yuan Z, Fu J, Wang Y, Zhou Z.
Arch Toxicol. 2010 Apr 21.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PubMed - as supplied by publisher]3. Mechanism of platelet functional changes and effects of anti-platelet agents on in vivo hemostasis under different gravity conditions.
Li S, Shi Q, Liu G, Zhang W, Wang Z, Wang Y, Dai K.
J Appl Physiol. 2010 May;108(5):1241-9. Epub 2010 Feb 4.
PMID: [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
4. Effects of microgravity and hypergravity on platelet functions.
Dai K, Wang Y, Yan R, Shi Q, Wang Z, Yuan Y, Cheng H, Li S, Fan Y, Zhuang F.
Thromb Haemost. 2009 May;101(5):902-10.
PMID: [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
5. TPX2 in malignantly transformed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by anti-benzo[a]pyrene-7,8-diol-9,10-epoxide.
Zhang L, Huang H, Deng L, Chu M, Xu L, Fu J, Zhu Y, Zhang X, Liu S, Zhou Z, Wang Y.
Toxicology. 2008 Oct 30;252(1-3):49-55. Epub 2008 Aug 3.
PMID: [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6. [Immunoinformatic analysis for the epitopes on SARS virus surface protein]
Wang Y, Xie Y, Chen W.
Beijing Da Xue Xue Bao. 2003 May 31;35 Suppl:70-1. Chinese.
PMID: [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
有的是苏州医学院的,当然有些是核心期刊,也有些是有所谓的SCI影响因子的,但我无意去看这些杂志质量的高低,我更无意去做人肉搜索这样的事情,权当都是王博士的文章,当然可能遗漏的文章更多,但是从这些中可以看到,王博士虽身在基础医学院,但是对公共卫生领域多有涉猎,可谓是博大精深,如果中国的博士,都能如此涉猎,肯定是中国大有希望。
最后,再说,王博士这样的人有存在的必要,我们需要这样的人,这因为,没有任何事情,是100%的安全,喝水可能被噎死就是这样的事情,只是发生的概率的大小不同。同样,疫苗不是100%保证你不得病,也不是100%保证你接种了就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因此,接种与否,还是患病与否,决定于你的概率。当然,你接种了2剂,3剂,你得到保护的概率增大,你接种1剂,保护的概率就是低。当然,你接种1剂,假设有不良反应的概率是1/100万,在接种1剂,有不良反应的概率又是1/100万,你从你的角度说,发生过敏反应的概率会增大,但是从疫苗研发者的角度说,没有增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是相信实际观察的还是相信书上理论呢都有不同的意见。命运是赌注,把接种疫苗说是赌注,好像说的大了点,但是是一种小赌注,如果不相信,那再仔细考虑吧。归到开始的话,王博士这样的人存在的必要,始终是对疫苗研发者,疫苗使用者来说,是一种警醒,必须时刻注意疫苗的安全性,因为是预防疾病的,不是制造疾病的,因此,需要王博士这样的人,时刻提醒着。
该轮到家长迷茫了,或许,问题在于家长你应该相信谁,这是信任,我们都不希望赌注这个词。
最终的决定权,始终在家长的手里,目前,推行的是强化免疫,不是强制免疫,概念不同,是否接种,有知情同意书,相信没有一个人愿意强行给孩子接种,也没有家长愿意孩子被强行接种。(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我女儿幼儿园门口的通知上不是这样写的呢?我到底有没有权利拒绝呢?)看到王博士签名档说明
又忍不住说两句:
这里的观点是我个人的观点,与北京大学,以及其他任何个人与团体及单位无关,不代表他们的利益,他们也无需为此博客的言论承担任何责任与压力。
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我认为,如果与北京大学,准确的说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如果与他们无关,你干吗要加上你是学院路38号单纯为了表示你工作的地点,方便大家去找你咨询吗
我想不是的,你是利用了医学部的名义,但是又不想说明这点,为什么不去承认呢
事实上,这样的人比比皆是,包括所谓的局长博客,厅长博客,或者是什么的,凡是有公职的人,开博,没有不用单位的名义作噱头,你又不是比尔盖茨,也不是明星,你不拿这个做噱头,谁理你啊,对不对
所以你不必写这样的话,否则显的太虚伪。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