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评“对外交出主权”学院院长新书

2025-02-13 观点 评论 阅读

最近,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出了部书,据作者本人声称,出书目的在于“揭开外交的神秘面纱”。这个“面纱”不揭不要紧,一揭吓一跳。一般来说,像我这种比较安分守己的良民一直是认为作为国之颜面的外交官固然不是圣人,但一直是在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范围之内的。这个所谓“基本道德”很简单,上限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下限是“收人钱财,与人消灾”,附加一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前提是五斗米没有收入袋中。既然如此,那么我想,中国的外交官员既然拿的是国家俸禄,而国家俸禄归根结底又是我等安分守己的良民上缴的捐税,那么,吴建民们既然收我们钱财就该为我们办事,为我们的祖国树国格,争国权,立国威,扬国风。所以,尽管一直在网上看到一些被“神秘面纱”所“误会”的愤青大骂外交外交就是“对外交出主权”,我这样的良民还是一向安之若素得一笑处之,理由莫过于既然吴建民们收了中国人民的“五斗米”,就算要折腰也该向着国内折,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
近90年前,贫弱的中华民国的外交官顾维钧先生还在帝国主义列强们面前演出了“中国可以说不”,更何况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是只向人民低头请教而绝不向任何外国列强媚颜屈膝。打小老师就告诉我,渡江前夕,解放军炮打紫石英,殖民主义列强由坚船利炮带来的在华一切特权自此一去不复返;开国初期,志愿军横扫朝鲜半岛,大战十六国,列强妄想靠着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伟大民族的历史也雨打风吹去;韩战方停,法寇西来,中国顾问团指挥越军在奠边府地区一战全歼匪军1.62万人,周恩来龙行虎步日内瓦,中法新约之耻尽雪;更有中共领袖“金门海域,美国人不得护航。如有护航,立即开炮。切切此令!”的豪言壮语,比之大汉陈汤“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陈汤手中拿的不是罗马人的头颅)。现如今,改革开放三十年,难道不如解放前?直到看了吴院长的只言片语,我才知道我错了,而且错得离谱。
请看以下一些外交精英的访谈记录:
吴建民:4月1号发生的这个撞机事件之后,双方国内都很激动,美国人也很激动,中国人也很激动,双方一激动起来,情绪就走向一种对立,这是一个我们看到的基本情况。第二,撞机事件发生的时候是小布什上台两个多月吧,他是2001年1月20号上台的,马上碰到这样一个情况,而在克林顿当总统的时候,中美关系当时定位为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小布什在大选的过程当中就提出了异议,中国不是伙伴,也谈不上战略,中国是竞争对手。而且他刚上台的时候,美国新总统上台,他总是在外交上有一段犹豫的过程,美国人的文化,谁是敌人,看看俄罗斯是不是有点像。2001年初,当时美俄互相驱赶外交官,闹得很热闹,美国驱赶了一大批俄罗斯外交官,俄罗斯也采取报复行动,中国是不是?正在这个犹豫的时候,从中美关系来讲,历届总统上台之后都有一个犹豫的过程,这个犹豫的过程越长,对两国关系影响越大,如果这个犹豫的过程越短,对两国关系越好,他犹豫了之后,最后还是回归到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轨道上来。这个时候他正在犹豫,新总统上台,所以这个情况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当然要考虑,双方这个情绪都慢慢在上升,什么办法使得能够情绪一下子慢慢就有所缓解下来,因为政治家也是要考虑到民众的情绪,如果民众的情绪太强烈,那显然不利,所以先放人,先放人一下子把危机紧张程度就下降多了。
人家都把飞机派到中国家门口了,都把中国军人撞死了,我们的外交精英还断称“这个时候他正在犹豫”。好一个“犹豫”,还只是“犹豫”,还只是试探他就敢让飞机大摇大摆得飞向中国,撞向王伟,那要是“犹豫”完了,要是最后把中国定性为是“敌人”那是不是就不是派侦察机,而是派挂了战斗机和挂了核弹的轰炸机?是不是就不是“迫降”而是空降?是不是地点就不是海南陵水机场而是北京首都机场(参考布拉格之春)?在我们的外交精英的口中,北极熊的外交政策是多么的不堪啊,普京总统手下的外交精英是多么的无能啊,但就是这头“无能透顶”的北极熊,就是这个被美国当作是“敌人”的俄罗斯怎么就没被炸过使馆?怎么就没有被美国人在自己领空上杀死人不偿命?
“第一,如果此时把美国24个人扣在中国时间太长,会引起美国民众的强烈反感;第二,美国的复活节(4月20日)即将来临,这在美国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如果到那时美机组人员还不能与其家人团聚,也会造成美国民众对我的反感,对我国的外交斗争会造成不利影响。”
我们的外交精英看来更适合做幼教工作,看吧,连人家的节日都预计到了。可他们有没有想过,侦察机究竟是谁派遣的。美国民众十个里面怕是有九个连海南岛在哪里都不知道吧,他们会派遣飞机去一个他们压根就不知道的地方吗?答案其实很显然,飞机是布什政府派遣的,而布什政府代表的只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我们党和政府向来都是坚持和主张把政府和人民分开对待的,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从来都是认定资产阶级的民主是假民主,资产阶级的政府代表不了人民的利益,而且恰恰相反,资产阶级政府从来都是在民众的对立面的。
情况难道还不够清楚吗?美国政府把美国的士兵派到了中国,在杀害了中国军人之后被中国方面扣留,那么,美国民众究竟该对谁感到愤怒?任何一个思维健全且有常识的人都该知道,要有“反感”也该是对布什政府感到反感,而不是对中国。而我们的外交精英呢,居然言之凿凿“会造成美国民众对我反感”。看来他们是打心眼里接受了美帝的那一套强盗逻辑:美国人进中国的领空,杀解放军的战士那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相反,中国人若是胆敢喊“杀人偿命”,甚至胆敢扣押得美国大兵不能回家过节,胆敢让杀人凶手合家不能团圆那都是大逆不道,都是会“对我国的外交斗争会造成不利影响”。这就是他们自以为得计的逻辑!他们把“美国民众”的“反感”挂在嘴边,把“新总统”的“犹豫”记在心上,脑子里唯独没有的就是养育他们的中国人民的愤怒,唯独没有的就是培养他们的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唯独没有的就是全世界五分之一人民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
中美关系出现一种持续的紧张,对中美关系发展是不利的。这个时候外交官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比如,我们的高级外交官、当时外交部主管美国的官员和美国大使见面,他就用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说服对方,他说,在美国经常出现车祸,一个车毁人亡,一个车虽然撞坏了,但人还是安全的。现在见到车毁人亡的家属,你说个“I'm sorry”,不行吗?
这就是外交官的智慧,他把非常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就是人们讲的常理,人之常情。美国大使一听,有道理啊,所以就在做文章了,从英文来讲他用:“apologize”,这是很重的一个词,“I'm sorry”,这是美国人挂在口上的,都是可以讲的,这就是道歉,“I'm sorry”就是一种道歉了。
最后美国方面给中国写信,“very very sorry!”这个翻译成中文可以翻成“道歉”啊。问题就化解了,所以我觉得,这就是外交官的智慧。
好一个外交官的智慧!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表现出的就是这么一种智慧,这些外交精英一定是看过世界地图的吧,美国在哪里,海南在哪里,隔了多远还用说吗?可是在他们嘴里,仿佛美国侵犯中国领空,撞死我空军飞行员倒好像是两架国际航线上的民航碰撞,明明是有意为之,在他们那里到成了无心之失。我们都知道,道歉是表明一种态度,apologize是很书面,很严肃的词,这是一种态度,是认真的,说了算数的态度。而sorry是个口语,既然是说说,那么加了几个very并不重要,到时候只要一赖账就可以统统一笔勾销。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之后美国人道歉了,结果又如何呢?进中国领空还不是像进自己洗手间一样?
中国的飞行员牺牲了,中国人民全部都愤怒了,作为拿中国政府俸禄的外交官该表现的智慧应该是把中国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愤怒如实得表达出去,而不是自作主张,故弄聪明得哄着美国人加几个无关痛痒的very了事,并以此为政绩向党和政府邀功,向人民炫耀。
在半个世纪以前,苏联也出了类似的事件,那就是轰动一时的“U-2飞机事件”,关于此事件,毛泽东有两句诗“黑海翻腾愤怒鱼,爱丽舍宫唇发白”。当时和美国直接交涉的正是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就是这个修正主义的赫鲁晓夫尚且“唇发白”,并且在四国会议上念稿子的时候拿稿子的双手因愤怒而颤抖。与赫鲁晓夫一起的不是一群油头粉面,西装革履的有“智慧”的外交官,而是一身戎装并配54个绶带的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在艾森豪威尔死活不肯道歉的时候,赫鲁晓夫和马利诺夫斯基不是低声下气得哄着美国总统,而是昂首挺胸得退出会场。原定的艾森豪威尔访苏也被取消,即便是搞“三和”的赫鲁晓夫心里想的也不是美国民众“反感”不“反感”,美国总统“犹豫”不“犹豫”,而是斩钉截铁得吼道“我要是欢迎一个向这里派遣间谍飞机的人,苏联人民会说我是疯子”。
“但是人、机一走,中美之间的危机就缓解了。”
是啊,和我们的外交精英比起来,苏联人民是该说在联大上抡皮鞋的赫鲁晓夫是疯子。你看,这么简单就能解决的事情赫鲁晓夫怎么就解决不了呢,人一放,机一还,殉国飞行员家属好生一安抚,皆大欢喜。反过来说,你赫鲁晓夫和美国人顶牛又是何必呢,苏维埃联盟的国格是几斤几两,能当饭吃吗?苏联共产党的党性是几卢布几戈比,能当钱花吗?留着飞机要派人看着,留着人还得好吃好喝养着,这真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事情啊。
但是,这些精英们的鼠目里决然看不到这么一点,赫鲁晓夫们不要个人面子,不要讲什么外交素质,不要讲什么外交官的“智慧”,换来的是苏联领空不可侵犯的神圣。美国的侦察机尽可以改进得更快更高,鲁斯特们尽可以飞得更低更诡,但是,前提是一点,别让苏联雷达探到,别让苏联飞机追到,否则,即便是客机也便想活着出去。在公安局长下令警察对砍手党要“敢于开枪”的时代,我们的解放军对于侵略我领空,杀害我军人,迫降我机场的敌机反倒是不敢开火,而我们的外交官居然把这种丧权辱国的“智慧”编成书,并声称这是课堂教学的案例,好让他们的那一套“智慧”代代相传。
我是不愿意称赫鲁晓夫为英雄好汉的,我们中国人也有自己的英雄外交官,那就是在吴建民(第九任)之前担任外交学院院长的共和国元帅陈毅同志(第三任)。他在谴责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政策的时候,曾经豪迈得宣告:“我们等候美帝国主义打进来,已经等了十六年。我的头发都等白了。或许我没有这种幸运能看到美帝国主义打进中国,我的儿子会看到,他们也会坚决打下去。”结果呢,他的后任幸运得看到美国飞机打进来了,但不是坚决得将飞机打下去,而是无耻得求着美国人说一声sorry,无耻得做了美国人的孙子。
唯愿老帅泉下有知,招泉台旧部,兴旌旗十万,斩尽小鬼阎罗。更愿我军知耻而后勇,再打出一个奠边府,再让总理去日内瓦走出龙行虎步。须知,当代的重大问题要得到解决,不是靠外交官的“智慧”,而是靠铁和血。

标签:美国   中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