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茅于轼的言论包藏祸心

2025-02-23 观点 评论 阅读

最近,年事已高的茅于轼百无聊赖又不甘寂寞,便在其《八十回望》新书发布会上大发怪论,借题发挥。他把自己一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旧社会20年,新中国成立30年和改革开放30年,他这样划分用心良苦,目的是可以借机美化旧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统治,攻击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歪曲改革开放的初衷,充分暴露了他的反共反人民、彻底复辟资本主义的险恶嘴脸!  

一、无视历史事实,美化旧社会。茅于轼生于1929年。从1929年到1949年的20年,中国人民记忆犹新,那是一个军阀混战,战火纷飞,物质匮缺,民不聊生的年代,是广大人民群众不堪回首的年代。在国民党反动派暗无天日的统治下,内有地主和资本家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 对外,任由帝国主义在瓜分中国,肆无忌惮地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特别是日本侵略者烧、杀、抢,百般蹂躏贫民百姓,中国人民头上压着三座大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么一段残酷的历史事实,却被茅于轼美化为“是一个传统中国的时代”。就连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掠夺财富的国耻也被颠倒为“是一个资本主义在中国半殖民地社会中间成长的时代”。那时,在国统区,通货膨胀已到了惊人地步。国民党政府为摆脱内外交困境地,滥发纸币,物价飞涨,把劳动人民推入极端痛苦和贫困的火坑里。可茅于轼颠倒黑白,极力粉饰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市场价格,说是“在这个时候有很好的价格系统”、“在那个时候这个价格政府干预很少,所以价格是正常的”。照茅于轼的话说,“我们经济学家最关心的是就是这个问题,就是价格是否扭曲。”那么,“那个时候”的价格是否扭曲了呢?!请看历史事实:从1937年到1949年的12年间,国民党政府的纸币发行额增加了1400多亿倍,当时的市场物价上涨了85000多亿倍。根据当时统计,1937年的100元伪法币的购买力等于2头牛,到 1948年8月19日 只值3粒大米了!而作为“经济专家”的茅于轼,难道还不懂得 这一历史事实吗?!   

二、恶毒丑化新中国。毛泽东同志说过:“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毫不奇怪,茅于轼生于旧社会,乐于旧社会,更主要是依恋私有制,所以他痛恨新中国社会主义,何况,他本来就是一个右派分子。在他人生八十年里,无时不在反共反毛反人民。他也清醒地知道,要复辟资本主义,就要依仗西方主子的力量,就要当洋奴才;要推翻共产党的领导,首先要销毁毛泽东思想的领导地位,而要达此目的,必须揪住“文革”谩骂、污蔑毛泽东。因而他不择手段处处在恶毒攻击、丑化“文革”,借以歪曲毛泽东的丰功伟绩。这一次,他更加露骨攻击、诽谤新中国初期“30年搞阶级斗争,把国家搞惨了”, “这30年阶级斗争是一个什么活动呢?就是使得全社会痛苦的极大化。”肆无忌惮,公开恶毒攻击新中国建国初期30年的巨大成就。毛泽东同志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茅于轼反对社会主义,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憎恨毛泽东思想,必然仇视劳动人民,又何以大言不惭地说“要为穷人办事”!这岂不是自我解嘲!  

三、对改革开放心怀叵测。改革开放的初衷,是坚定不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我国3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领导全国人民走上富裕的道路。而茅于轼“把它说成忙赚钱,大家忙着赚钱”,“所以中国完全变了一个国家”。但是,令他不尽其意、耿耿于怀的是,中国改革30年尚未全盘西化,这是他最最痛心的伤疤。这次,他说:“中国这个市场国家与别的国家有什么不同?别的国家市场经济都是在民主、政治、人权保障这样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就是人的财产有保障,人的行动有自由,生命不会被残害,然后有交换,然后发展出规则,然后确立市场制度。但是中国的市场经济不同。”一句话,就是说中国至今还没有把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全套搬回来!当前,由于西方国家的渗透干扰,以及国内如茅于轼之类精英遥相呼应,互动作用,导致国家面临政治、经济以及社会诸多矛盾和困难,特别是贫富差距过大的突出问题。而茅于轼特别卖力叫喊“政府土地垄断”、“房价扭曲”、“贫富差距”,似乎在为民请命,实际上是一边趁机向党和国家发难,一边在为富人说话,其用心在于实现他的终极目标——全盘西化!  

伟人说过,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不以人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虽然曲折漫长,只要坚持到底,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人民的!在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面前,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经敲响了!茅于轼之流的精英们已惶惶不可终日,正如茅的自白:“我现在(对未来)越来越感觉非常没把握”, “老天爷保佑吧!”真可谓:色厉内荏,回光返照!  

  

标签:中国   毛泽东   一个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