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薄的李庄,可怕的背后
“够黑,人傻,钱多,速来”,我有一点儿疑心,这真地是一位号称“全国前一百强”的律师发出的短信?但看有关报道,似乎并非无风起浪,而是确有其事。咆哮法庭,骄横拔扈,这更不像一位法律工作者的所为。一百强,不应该是这么个强法吧?
如果是一名又臭又硬的蟊贼,面对法官的死刑判决,蛮不在乎,“老子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倒也不稀奇,不管他以前做过什么坏事,至少到最后还算有一点气概,无论是英雄气概还是狗熊气概,总是有那么一点儿。然而李庄不同,他是一名职业法律工作者,是靠法律吃饭的,尊重法律是所有职业法律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规则,即便不是真心尊重,样子还是必须要做一做的。如果连法庭、法庭上的法官都不尊重,那么怎么谈得上是尊重法律呢?我甚至怀疑这种作派是李庄的计谋,故意激怒法官,使他们在被怒气冲昏头脑的情况下做出错误行为,以便将来自己手中有更多用以讨价还价的筹码。若是这样,李庄就不是浅薄,而是老奸巨滑,但这种可能性非常之小,因为像这样一个举国关注的案子,除了浅薄之辈,不会不考虑其行为造成的社会影响。
事实是李庄确实浅薄了。他觑法律、法庭与法官如无物,法庭似乎是他开设的,法官好像是他的奴仆,他要任气使性。当然,这些东西并不是要定其毁灭、伪造证据证据罪的理由,但法官有权予以训诫、警告,法院有权予以拘留、罚款,这些李庄显然是知道的,可他依然敢于这么做?是谁给了他底气?有人猜测,他上面有人,这方面目前尚未得到证实,也未被证伪。虽然不能因此定李庄的罪,却也不能说明李庄的嚣张是天经地义的,恰恰相反,中国有这样的律师是律师界的耻辱,这样的律师能够进入律师一百强,更是律师界的耻辱。有人说,不能因为李庄就否定整个律师界,然而这至少不能阻止人们有一问:中国律师界还有多少这样的“名”律师?
李庄在法庭的表现足以表明他不适合做一名律师,如果“够黑、人傻,钱多,速来”的短信为真,那么他就是一名披着律师皮的强盗、掮客、骗子,而不可能是其他。他是一个混子。各行各业都不乏这样的混子,官场有官混子,商场有商混子,学术界有学术混子。不知大家是否有这样一种感觉,无论在哪一行业,无论在任何时代,混子混出名堂的概率要远高于实干者干出名堂的概率?我有这种感觉,而且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有必然性,而绝非偶然。各行各业都会制定各行各业的规则,依据这样的规则选出人才。实干家研究纸上的规则,混子研究纸上的规则之外的规则,有人称之为“潜规则”,我则认为这是明规则,虽然它没有写在纸上,没有用红头文件下发。纸上的规则与其以外的规则都在发挥作用,但纸上的规则以外的规则发挥的作用要远远大于纸上的规则,在特定的环境下,在特定的时期,它甚至可以使纸上的规则完全归于无效。以官场为例,官员能力与品质如何,纸上的规则规定为是否让人民满意,是否符合长远发展的目标,工作是否取得实际效果。希望升官的实干官员就按这个标准去努力,去研究做什么工作才能让人民满意,做什么工作才符合长远发展的目标,做什么工作才能够取得实际效果,然后把结论去应用于实际工作。而混子则是去研究,什么样的工作总结能够让上级领导感觉人民是满意的,什么样的工作汇报能够让上级领导认为是符合长远发展目标的,什么样的宣传报导能够让上级领导看到是有实际效果的。两相比较,显然混子的办法更接近被评价为优的目标。混子们发现的这条规则是在纸上的规则之外存在着并且起着更大的作用的规则。这就是无论出名还是得利,混子总是强于实干家原因。
李庄就是发现这样的规则才成功挤身前一百强的。我这么说,可能有些武断。但从李庄法庭表现方面观察,我实在得不出其他结论。李庄脱罪与否,应当取决于目前司法机关已经取得的证据是否足以证明其行为构成犯罪。“如果李庄不能脱罪,那么明天可能就是我们不明不白的被定罪”的言论,显然是绑架和强奸了我们的意志。不仅如此,像李庄这样的律师多了,我们明天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这么说也许更符合事实。
李庄这样的律师能够成为名律师,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无论是否会有人因李庄而否定整个律师界,我认为,都不能因此而指责评论人,律师界应从自己身上找出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拉不出屎来怪茅坑,根本就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
李庄背后或许有人,但其之所以这样嚣张,应当并不是因为其背后有人,而是其清楚纸上的规则之外的规则还会像以往那样发挥作用。他的这种认识正确与否,现在下结论还为过早,或者套用一句比较时髦的话,“时机还不成熟”。
国家、政府、社会公众、各部门、各行业、各政党、各社会组织、各团体、学者、专家以至贩夫走卒,大家都知道有规则之外的规则存在,并且都在想办法遏制这种规则发挥作用,虽然有人在利用这种规则,但他们表面上也是反对这种规则并假装积极地寻找抵制办法的。寻找遏制这种规则的办法的过程已经持续了几千年,但还是没有找到有效的办法。有危害的东西存在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束手无策。现在我们依然在尝试各种办法,结果还是效果不明显或者基本无效。
限制以至彻底清除纸上的规则以外的规则,很困难。一想起朱元璋的剥皮实草都没发挥作用,确实非常令人沮丧,但我们必须想出办法,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因为如果我们想不出办法,那么就走不出“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的历史怪圈。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