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请总书记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六国论》
吁请总书记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六国论》
顽石
《六国论》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政论文。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在南海局势波谲云诡、越菲诸国对南海蚕食鲸吞、美日虎视眈眈的今天,再读这篇作品,觉得特别有现实意义。
苏洵告诉我们,六国灭亡,完全是因为贿赂秦国造成的。楚、魏、韩因为用土地贿赂秦国,“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不仅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弱小,秦国越来越强大,而且让其余诸国失去了依靠。齐国虽然没有拿土地贿赂秦国,但齐国以秦国的价值观为价值观,早已成了秦国在远东的分部。在四国奉行投降政策之后,燕、赵也就失去了独立抗衡秦国的能力,最终六国相继灭亡,也就顺理成章。
今天的国际局势和我国战国时期的纷争极其相似。美国犹如当时的秦国,其包举宇内、并吞八荒的野心昭然若揭,采用的是“连横”的外交策略,各个击破。而当今的中国则像当年的楚国、齐国,表面看,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高速增长,很像一个强国的样子。可是在思想文化上放任精英们不断推行美国价值观,从而摧垮了原有的民族精神和国民的崇高信仰;在经济上采用无节制购买美国国债、进口其昂贵高科技产品的“贿赂”方式,从而掏空了本国的家底,把自己“绑架”起来成为美国的“人质”;在外交上韬光养晦,逐渐失去了周边国家以及非洲、拉丁美洲诸盟友,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国;在谋略上,坐视美国将反对(或者与其价值观不同)它的国家各个击破而明哲保身,导致美国不断坐大,而反美的力量日渐弱小。照此下去,中国被美国“颜色革命”,进而分裂亡国也就不会是一个遥远的噩梦。
苏洵警告宋代统治者:“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他的建言没有引起重视,而宋代果真就继续着六国破亡的故事。殷鉴不远,难道我们今天还要重复这样的故事吗?
今年是建党90周年,共产党的继任者们,也应该“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决不能再继续“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想想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奋不顾身的无数先驱,想想为了国家独立与自由而牺牲了的成千成万的先烈,想想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奉献了全部身家性命的开国元勋,我们怎能眼看着南海东海被蚕食、主权被践踏而无动于衷!
作为一个没有失去信仰的基层共产党员、作为一个热爱祖国的公民,在建党90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的时候,我郑重吁请总书记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认真学习《六国论》!
2011.6.28
附原文:
六 国 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 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http://blog.sina.com.cn/yanjp913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