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主席的群众运动思索中国特色的民主模式
毛泽东领导的群众运动对打破既得利益集团,利用基层力量突破社会变革阻力,使行政机体内部更新焕发保持生命力的启示。
毛历次发起的运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
1、延安整风运动整的是党内的派系,当然也有工作作风问题。这其实是一次政党的建设方式。也就是当精英队伍出现顽固的既得利益代言人或代理者时,应当通过整风来肃清和统一认识,使权力回归中立性(即平民性)。
2、建国初的三反五反运动,主要是对不良商人和政府工作人员贪污腐化的不良作风开展的运动。这其实对我们目前非常有借鉴意义。我们看一下三反五反的内容“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在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权力寻租和资本勾结,被学界担忧的“权贵资本主义”其实在建国初就一再防范。
3、反右运动:其实就是反对所谓的“知识分子”的运动,这里的知识分子主要是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分子”。我们知道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分子最容易成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为利益集团鼓吹,充当喉舌和打手。对他们的群众运动,就是让思想回归中立“平民化”。
综合看上面的四次群众运动,没有对普通工农群众(平民)的运动,都是对既得利益集团或其代言人代理人的运动。
所以从中我有所启发愿与分享:相对于改良来说,群众运动是不是更有力的方式?相对于革命来说,群众运动是不是社会成本更低的方式?群众运动对于代表平民利益的中立政府,是不是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有力武器?
当然,群众运动容易导致打击扩大化的情况,在基层执行中比较容易失控。但是我仍愿意把它作为一种社会改革的方式提出来,我希望有识之士能对群众运动加以研究,使它科学化、可管控。不能因为群众运动容易失控就一棍子打死,看不到它可取的一面。
我相信在民众文化水平提高、是非判断能力增强、权利意识觉醒的今天,群众运动在社会管理和革新方面更将焕发生命力,也可能会创造中国道路的民主实践形式。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