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横空出世——2010年12月26日,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而作!

2025-02-23 观点 评论 阅读

打开这部记载着年轻共和国史实的史册,伫立于秀丽的韶山与雄伟的铜像之前,敬仰与思念之情油然面生。在历史的烟尘中,我听到那洪亮的湖南乡音,穿空裂岸般清晰起来……  

——题记  

  

那是1910年的初秋,年仅17岁的石三伢子这样告诉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如果,那年的秋天,主席没有带着朴素而纯真的憧憬,离开闭塞的韶山冲,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在长沙,主席考入湘乡驻省中学读书,接触到了同盟会办的《民立报》。我曾经这样设想:如果那一年他没有走出韶山,中国的历史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吗?  

当时,主席还只是一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少年,他一定不会想到:百年之后的中国,他的名字能写进上下五千年的青史,会照耀着几代人的心灵。  

  

这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对主席的评价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政治家的他、军事家的他、诗人的他,父亲的他……  

没有人能够跟得上主席的足迹。风风雨雨,征程不已。在每一个称为主席旧址的地方,他的足迹已重叠成纵横交错的曲线,由浅入深,由曲到直;  

没有人能够解读主席的胸怀。有血有肉,有情有感。在每一个让人落泪的故事背后,他的情感已融汇成人民万岁的高呼,叱咤风云,余韵悠悠。  

没有人能够真正地赏析主席的诗篇。笔下山河,胸中世界。在每一篇堪称经典的诗词里,他以诗人特有的诙谐与幽默,艺术化地把一部中国革命史转化成一幅幅精美的、浪漫的画卷。  

  

从1893年诞生至1976年逝世,走出韶山的主席,只给他的父亲留下了一首《七绝·赠父》,却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无数的千古绝唱!  

是的,岁月不会忘记,中国不会忘记,历史更不会忘记!  

兄弟去了,贤妻去了,爱子去了……主席的六位亲人,为苦难的国土与他深爱的人民捐躯。他望向远方的泪眼,又该是何等的悲壮?  

雪山走过,草地走过,沼泽走过……主席用深深浅浅的脚印,引燃了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他在没有路的地方,趟出了红色中国的胜利之路!  

北国吟过,昆仑吟过,江河吟过……主席用颠张醉素的草书和平平仄仄的韵脚,把一首又一首亘古未有的诗章,写成了开国大典的礼炮,写成了新中国起伏跌宕的意象!  

  

历史并未远走。在主席留给后人的老照片上,我看到岁月正一页页地翻过。于是,我不加筛选地翻看着他青年时代的传奇故事,追寻着他的人生足迹:韶山、长沙、上海、井冈、瑞金、遵义、昆仑……在他留下的一首首动人的诗篇里,我听到了主席气贯长虹、辉映千秋的宣言: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后记:晚会节目单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ccf35b0100o8le.html

标签:主席   没有   他的   韶山   不会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