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仅仅建有两弹一星的功勋——追悼钱老
科学巨匠眼中的朝阳产业
20世纪80年代中叶,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首次提出创立知识密集型草产业的科学理念,其基本含义是:以草地为基础,利用日光能量合成牧草,然后用牧草通过兽畜、生物,再通过化工、机械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建立起创造物质财富的高度综合的产业系统。他说,除草畜统一经营之外,还有种植、营林、饲料、加工、开矿、狩猎、旅游、运输等经营活动。草产业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生产经营体系,也要用系统工程来管理,也当然是知识密集型的草产业了。后来,钱学森在关于草产业的三十多封通信中,又不断地丰富了这一论述内容。
知识密集型草产业,首先把以草地为载体和空间的牧草和一切共生资源看作是一个密切相关的统一体。草业产业就是要运用生物、机构、化工、信息、纳米等一切可利用的现代科技手段,综合开发草地上以牧草为主的共生资源,在种植优质牧草、改良土壤、建立优化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草、牧、林、渔、工、商、旅等连锁产业,建立起高度综合的、能量循环的、科学管理的、生态优化的、多层次、高效益的产业巨系统。这就把历来草地资源开发利用上孤立分割、技术分散、效益单一的传统方式,变为综合开发、科技密集、效益耦合的科学方式。
①林毓堂制《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新战略—创建发展钱学森知识密集型草产业》中国国际草业发展大会光盘,中国草原学会主办。
钱学森知识密集型草产业观,不仅符合现代科技发展相互渗透、借鉴、结合的大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持续高效优质的规律,而且完全切合中国国情和历史经验教训,具有科学的理论根据、实践根据和现实根据,对优化管理开发中国草地资源,实现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划时代意义。长期以来,人们把草地单纯看成是放牧家畜的天然牧草地,看不到优良牧草和各类共生资源综合开发、科技集成的更大效益。知识密集型草产业理念的提出开拓了科学视野,使人们看到中国草地资源开发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天地;进而看到西部大开发的途径和方向;看到布朗预言最终可能破产的必然性之所在;更看到未来祖国大地上“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的光明与未来。
最后,我们在这里引用90年代初钱学森勉励草业界人士的一段话作为本篇的结语:“要大力宣传知识密集型草产业和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光辉前途。要看到21世纪光明的未来!看到美好的未来!中国人就要通过革命的实践去创造这个未来!”
图片链接:http://nxdxwgj.blog.163.com/blog/static/122112190200910112140557/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