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片外是不是还有莴笋片之类?
这几天里电视、报纸、网络等对湖南湘雅二医院这家湖南省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医院将出厂价格为15.5元的芦笋片以213元的“天价”卖给患者,把利润提升到1300%的事件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这惊呆了广大群众,大家义愤填膺、口诛笔伐,也惊得有关国家监管部门出来查处。笔者看过之后,也不由产生以下猜想。
猜想一:医院是救人的还是抢劫的?在人们的以上中,医院是治病救人的机构,所以人们称医生护士为白衣天使,可是天使做的事也带“天”字,过去人们形容一些医生处方是天书,而这次却弄出了药的天价。从天价芦笋片案例来看,这些白衣天使已经摇身一变,成为打劫的强盗,不过与“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若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的“山大王”不同的是他们进行着温柔的打劫,被劫后患者还“感谢你八辈子祖宗”。患者得了癌症,不是绝症也是重症,绝大多数患者家庭经济情况并不宽裕,手术费、化疗费、康复费用不菲,多数患者已经囊中羞涩,经常“差钱”,可他们依然心比铁硬、手比姜辣、笔比刀利,开一瓶芦笋片就能得80元的提成,自己赚得个钵满盆满,那管患者倾家荡产,这些医生的天使形象在人们心中已经荡然无存。
猜想二:物价部门、药监等部门是监管还是帮凶?湘雅二医院主管药师周虹在接受采访时称:“那个东西我们不晓得,那个是国家定的价格,这个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这个价格它定的也就是213,湖南省的物价公报上。”现在国家为了降低药价,强调招标采购,而如此将15.5元的药招到了213元,人们不禁要问:这是招嫖还是招摇撞骗?这个招标是不是刘谦主持魔术大会?刘谦的魔术只是障人耳目、博得观众一笑的娱乐手段,而这种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招标指导,成为与奸商奸医泪沆瀣一气坑害百姓的“戏法”令人发指!
猜想三:全国仅是湖南湘雅二医院这么造天价?这次媒体曝光了湖南湘雅二医院的天价事件,但我们还是要猜想,还有没有什么X一医院、X二医院、Y一医院、Y二医院之流发挥炒大蒜的创意,把芦笋卖到了每瓶321元乃至而高,比湘雅二医院还有创新精神?我们相信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不是湖南湘雅二医院的下属单位,他们也不会只传销或专卖给湘雅二医院,他的芦笋肯定还卖给了其他医院,也会给其他医生回扣,其价格到底怎么样?还有多少患者被他们联手打劫?我们也不会相信这么操弄是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专利,华东、华南、华北、华中之类的药厂药商就没有这么做的? 湘雅二医院外的医生就得回扣?
猜想四:芦笋片外是不是还有莴笋片、萝卜片、红薯片之类?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人们普遍诟病的话题,今年人大、政协会上有不少呼声。自1996年至今,我国针对医院药价高的问题出台了大量的调控政策,采取了24次降价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药价,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一些药企和医院钻了药价加价政策的空子,对成分和治疗没有什么大的改变的药品,换个新名称、新包装,大肆吹嘘疗效,人为抬高药品的投标报价,一旦能定下虚高的价格,医药经营企业、医药代表、医院都是皆大欢喜,而患者变成任人宰割的羔羊。这次芦笋片的曝光也不由人们联想到还有多少莴笋片、萝卜片、红薯片之类?
猜想五:坑人的利益链条是怎样打造出来的?天价芦笋片的出笼源于一个“钱”字。这个链条上缀结着厂家、一级医药公司、分销医药公司、医药销售代表、医院、医生。本来价格平平的药品就像一只雪球,经过这些利益链条的传导,在雪地上滚了几个圈后,谁都分得一杯美羹,不膨胀也不行了,到了患者手中就成天价了。利益的共识让这个链条非常的严丝合缝,各环节达成了默契,彼此心照不宣,结成同盟,分赃多少都有潜规则制约,谁多谁少已经形成了惯例。这个链条的父母就是医药垄断同盟,从而构成了全民医保难以破解的顽疾,即以医养药、以药养医(医院、医生)。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