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农村土地问题在三中全会上的忧与思!

2025-02-17 观点 评论 阅读

农村土地问题在三中全会上的忧与思!

阿二

正在开会,但是有关会议的新闻报道很少,我估计,可能是内部争论的很激烈,意见不统一,新闻报道就不好做了。

内部有争论是好事,是民主集中制在发挥作用,具体的分歧,我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突然出现的金融海啸,一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估计在准备全会时,还没有预料到金融海啸会如此严重。我们起初可能认为,只要美国7000亿的救市计划一旦通过,危机就会化解,无奈事与愿违。就在这几天全球股市大恐慌,世界经济萧条已经若隐若现,在这种情况下,会议必须对这种事态作出反应。

这样一来,会议突然出现了一个新的、紧迫的议题,讨论、争论当然是难免的。可以说这次全会开的正是时候,能把头头脑脑全聚在一起讨论应对金融危机、讨论保发展,机会难得!

在金融海啸出现的情况下,必然对原本存在争议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产生影响。起码,与会者要多一重顾虑,考虑在大风大浪的情况下检修机器、更换设备是否合适?

这次土地制度改革,我认为初衷是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农业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第二、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第三、农民收入低、无社会保障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出了几招:
第一、给农民宅基地确权、发证,以阻止非法征地;
第二、延长承包期限,以促进零散耕地的精耕细作;
第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第四、宅基地流转,给农民提供了一笔可兑现的资产。

可以说,初衷是好的,规划的路线也是好的,但是,问题的争议在于,能否按照既定的设想,达到最终的目的?

我认为,其中潜伏着很多隐患:

第一、利益冲突引发的农村稳定问题
以往我国农村因为耕地、宅基地引起的各种矛盾、冲突屡见不鲜,即便是亲兄弟也有打破头的时候;加上这些年基层政权运作的不规范,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在纯集体所有制的情况下矛盾尚且存在,不排除在耕地、宅基地可以流转的情况下,各种现实矛盾、历史旧帐再次激化的可能。
因为,在土地流转的情况下,争的不再是什么面子问题、争一口气的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的问题。

第二、利益驱动引发的城市稳定问题
土地流转之后对城市稳定的影响,我认为存在两种趋势。
其一、在流转前,农民工大量返乡参加“二次土改”,引起城市劳动力不足。外出打工的农民往往是家里顶梁柱,遇到土地流转这样大的事情不可能家里做主的人不在场。这样,必然导致农民工返乡的浪潮。农村的事情拖的越长,对城市的影响越大。
其二、在流转后,农民大量涌入城市的问题。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排除农民急于兑现的情况,失地农民只有四处打工。8亿农民只要十之一、二有这样的想法,就会对城市就业产生压力。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后果更难预料。

第三、小农意识与推进集约化的矛盾
我们的初衷是推进集约化经营,但是中国农民对土地有深深的热爱,不排除在土地承包期限延长的情况,坚持小农自耕经营的想法,从而形成小农意识和促进农业集约化生产的矛盾。

第四、土地兼并不可避免
土地兼并,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趋势;从平均地权到土地高度集中,是一个无法摆脱的循环。
我曾经深入研究过市场经济,写过相关的文章,市场经济最简单、最根本、最无法避免的特征,就是有人赚钱就一定要有人赔钱!
因此,如果想8亿农民都发了财,你想想谁会为这笔财富买单?无外乎三条,一是中国城市居民,二是赚取外国的财富,三是透支子孙的未来。无奈,中国8亿多个体的农民不可能有这么大能量。
于是,中国农民之间一定会分化,一定有人要破产,再加上资本、权力的刻意围剿,所以土地兼并、集中是不可避免的。
在土地兼并的情况下,农村的稳定、城市的稳定都将受到极大的冲击。

第五、土地兼并之后对总体经济的冲击
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农产品价格较低这个基础之上的。
我国以往分散经营的农民,既没有能力不卖粮食,也没有胆量不卖粮食。
如果土地兼并之后,形成大型私有的、外资的粮食集团,那么,他们既有能力也有胆量控制粮食的价格。
由于我国目前存在贫富悬殊的情况,对粮食价格承受能力极弱,任何粮价波动对于中国经济都是当头一棒。

第六、土地变相私有化对信仰的动摇
和城市建设用地相关制度一样,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结果,必然形成虽无私有化之名、但有私有化之实的结果。
理论上,城市土地属于国家,出让年限为70年,试问,70年后国家有能力收回这些土地吗?有胆量收回这些土地吗?谁回答我?农村土地也是一样!
一旦人们认为土地是自己的天经地义、无可争议的,那么,任何阻碍土地私有的东西,都将成为被推翻和打倒的对象。
开弓没有回头箭!

第七、能否有一个好的执行团队落实各项政策
历朝历代的政策,其初衷绝对没有一个是为了压榨老百姓的,但是结果却事与愿违。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好的执行团队,没有一套制度监督执行团队。
我国目前各级基层政权的廉洁程度、行政效率,我是一点都不了解。只是特别提醒,在没有好的执行团队的情况下,任何政策不仅执行起来会打折扣,甚至会出现与决策者初衷相反、相违背的效果!

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一定要慎重!!!

标签:土地   农民   问题   情况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