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简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
“为大众写的文字而不能大众化,那如何望其有效?我们须知文字是大众达意表情取得知识和争取生活的工具……所以简体字的儒要是生活的需要,时代的需要。”——蒋介石(见张博宇编《台湾地区国语运动史料》,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转引自仇志群:《汉字简化问题在台湾》,《语文建设》1995年第5期)
看到帖子在说汉字简化是所谓中共集权者草率的“拍脑袋发明”,是破坏中华文化云云。我并不这样认为,而且这种论调多为台湾国民党指责大陆“共匪”毁灭中华文明的陈词滥调。
事实上,汉字简化的历史已经很久了,就算包括国民党在内,也考虑过简化汉字的问题,正如帖子开头的话,就是蒋介石在50年代说的。何应钦也曾经在1969年,于国民党十中全会提出过整理简字案。(仇志群:《汉字简化问题在台湾》,《语文建设》1995年第5期)但是后来因为大陆先这么做了,考虑到敌人提倡的我们就应该反对,于是台湾对简体字的态度立刻转变为反对,成天说简体字就是匪来匪去的东西。“因政治斗争的对方推行简体,我们就倡导繁体,依哲学角度而言,我们是作为对立面的另一边,居于‘客’位,沦为强势‘主方’的奴隶,结果被逼得硬是要唱反调。”(台湾学者林安梧,见《文字简化面面观座谈会发言纪要》,载台湾《国文天地》,1989年5卷2期),从而使台湾今天得以标榜自己是中华文明的卫士。这和所谓蒋介石反对两个中国一样,都是本来想做,但是没做成,后来就说成是自己不想做了。
汉字简化古已有之,我们今天汉字,不就是从最初的象形文字逐渐简化而来吗?上千年来,汉字不断地简化着,很多今天的简体字,其实很早就出现了。比如“万”字,在汉朝就已经有了近似今天“万”的造型。后来一直是“万萬”并用的(石晓博:《从民国以前陕西碑石等的用字看汉字简化趋势》,唐都学刊,2007年11月)。怎么不见台湾自封的卫道士对汉朝的祖先进行批判呢?
所以说,建国以后汉字的简化,未必就全是所谓颠覆传统,有的恰恰是复古。万字就是一个例子。此外还有如“号”、“从”等,药王山唐代《尊胜陀罗尼经幢》有“号”字(號——号),大荔同治二年(1822)《礼园阎公墓志铭》有“从”字(從——从)。(出处同上)。所以繁体字和大陆的简体字,一定就是前者更接近古人和传统吗?未可知也。
再说,继承古文化本身并不构成价值观。传统文化也不是继承得越多越好,这也是没有异议的。但是到了批判简体字者的口中,对传统的继承本身就成了应该追求的价值,只要没有继承传统就应该否定,而无论是精华还是糟粕。传统的中国,女子是要缠脚的。今天的台湾女子缠脚吗?不缠脚吧?那你们怎么不去批判一下台湾不继承传统文化呢?对待简体字和缠脚两种问题上采取了双重标准,集体选择性失明?
事实上,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并不是离开了繁体字就传承不下去。不使用繁体字我们就不会懂得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吗?不使用繁体字我们就不知道怀仁抚远、爱人如己吗?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不使用繁体字我们就不明白吗?我认为没有人真的会相信这一点。
简体字的批评者总是说海外华人使用繁体字,大陆华人使用简体字,导致了海外华人对大陆民族认同感下降,并成为韩国这个文化小偷觊觎汉字申遗的直接原因。这要么是对基本事实的无知,要么是别有用心地散布谎言。因为海外华人并非没有使用简体字的,比如新加坡,至少在1992年就已经在大量使用简体字了(见《海外华文文字教学座谈会》,载台湾《华文世界》,1992年63期)。顺便说句题外话:正在努力“去中国化”的台湾,甚至正式考虑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要求各部会职位名称、重要计划、政策通通要英语标示(见台湾《中央日报》2003年3月25日文章《扁政“去中国化”为台独铺路》)。中华文化之“复兴基地”已成泥菩萨过江之势,竟还有余力指责大陆破坏传统,可谓百步笑五十步,着实令人感叹天下之无奇不有也。而简体字的反对者竟还以台湾为榜样批评大陆使用简化字,不亦本末倒置乎?
至于韩国,我觉得他们的丑恶行径根本不是我们使用繁体字或者简体字能够解决的。而且,就算他们拿汉字申遗又能怎么样?韩国就像一个唯恐别人不注意他的小丑,拼命想把自己打扮的亮一点。为此他们不惜使用盗窃的方式。但是历史本身,作为事实,他们偷不走。就算他们申遗成功又怎么样?联合国认定汉字是韩国人发明的,汉字就真的成了他们发明的了?联合国决议说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侵略者,志愿军就真的成了侵略者了?如果志愿军是侵略者,那么美军为什么不是?(别跟我说什么美军有联合国授权,美国空军最初参战的时候联合国根本没有授权,美国属于先斩后奏)历史事实不会因为联合国如何认定而改变。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强大的国家,就没有强大的文化。今天韩国拿汉字申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出面说不,多少还有点分量,人家还多少拿你当回事。如果中国一穷二白,就算你繁体字写得再多又有什么用?这样的教训我们还少吗?中国的白银,中国的关税主权、司法主权,人家来想要你什么你就得给什么。如果今天的中国还是晚清一般任人宰割,碰上比你强的国家拿汉字申遗,你就算繁体字写得再溜又能怎么样?能阻止得了人家吗?相反,如果中国足够强大,全世界的人将拿出今天学习英语的热情学习汉字,到那时就算你是简体又怎么样?今天托福能够和雅思并为世界最权威的英语考试,难道是因为美国的英语比英国的更接近传统所以人们更喜欢学吗?不见得吧?
而且尤其需要澄清的是,汉字简化不意味着废除繁体字。今天的中华书局很多书,仍然是繁体竖排,从右往左的体例,谁说他犯法了?汉字简化的反对者通常都无意(或者是有意)误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汉字简化的含义。最典型的就是他们说汉字简化会伤害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书法艺术。这简直是无聊透顶的无稽之谈。今天整个中国大陆,可曾有一例因为在写书法的时候写繁体字而触犯法律的案例?任何一个写书法的人,只要他喜欢他都可以使用繁体字写书法,谁拦着他了?书法怎么就会被破坏了?
汉字简化不是拍脑袋随便作出的决策。汉字简化是个千百年来没有间断的过程。发明文字是为了交流,只要交流方便,文字越简单越好。这就是为什么千百年来汉字不断地简化的原因。今天的汉字简化,也是一样的道理。从书写角度说,简体字因为比划少,所以书写简便,有目共睹。就算从打印的角度来说,简体字比繁体字少费油墨,也是不言而喻。当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化字运动中,当然可能存在个别简化得不合理或者简化得过分的事例,但是这无法构成否定汉字简化本身的理由。反对者们口口声声要保留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因噎废食这个成语的含义总不会让你们觉得陌生吧?汉字简化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草率运动,而是不可阻挡的,已经持续了上千年的历史进程。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