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江苏人均GDP达到3500美元之后

2025-02-24 观点 评论 阅读
  

  
江苏人均GDP达到3500美元之后

  

  何必

  

  “江苏转向集约型经济 人均GDP超过三千五百美元”。“二○○六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二万一千五百四十八亿元,增长百分之十四点九,人均生产总值超过三千五百美元。”在江苏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梁保华省长的《政府工作告》表明江苏的现代化进程处在了一个新的历史方位,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到了转变时期。告数据显示,江苏省GDP突破二点一万亿元,人均GDP超三千五百美元,距一九九七年人均GDP突破一千美元仅九年时间。江苏省GDP连续十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具体表示为该省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万四千零八十四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五千八百一十三元,分别增长百分之十四点三和百分之十点二。……为了加速经济转型,梁保华省长在《政府工作告》中指出,要坚持好中求快、优中求进,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加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努力促进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2007年1月29日中国新闻网)

  

  这篇稿子理直气壮地提及,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曾提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准:人均GDP二千一百到三千三百六十美元时,经济发展处于发达经济初级阶段;三千三百六十到五千零四十美元时,经济发展处于发达经济高级阶段。在中国,人均GDP三千五百美元是目前各地制定全面小康的一项核心指标,也是衡量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在人均GDP三千五百美元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方式将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将占据主要份额,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总量扩大,消费拉动将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主导作用。北京、上海和天津已突破人均GDP三千五百美元大关,而后的发展转型之路顺应了这个方式。而今,江苏省人均GDP超三千五百美元表明该省经济发展也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工业化中后期,城市化加速期,国际化提升期,市场化完善期……为此,江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六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一万亿元,增长百分之三十点八,提前四年实现“双倍增”目标。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九千四百三十三亿元,增长百分之三十点五,成为第一大产业。同时新兴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加速发展,软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五百十二亿元,增长百分之六十,旅游业增加值突破一千亿元,增长百分之二十以上。

  

  然后,就很中国地八卦道:有专家表示,在此阶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江苏来说意义重大。人均GDP达到三千五百美元后,容易出现环境、资源的矛盾上升等问题。因此经济发展要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在不降低速度的情况下增加效益。

  

  这种根本无法指名道姓而笼统地称之为“专家”的表述,让人想起上周新华网转引英国《金融时》文章的结论,就是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就是要打破由官员、商人和学者组成的铁三角。这种三位一体的状况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利益集团,成为中国社会之大害。

  

  当下,江苏人均GDP在京津沪之后也超过了3500美元大关,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也让人想起,不久前媒体称广东人均GDP突破万元关口,一时间社会上议论纷纷,广东省方面赶紧出来表态,认为这是统计有误。当然,类似邱晓华能够在中国当上国家统计局一把手,并且能够在上海社保案中兴风作浪,在统计数据上造假,本身就说明了中国的统计数据到底是什么货色。

  

  江苏省方面由省长发布如此数据,自然是有的放矢了。谁敢怀疑其数据的准确性?还甭说,坊间猜测,李源潮仕途坦荡,入主下一届最高委府应该没什么问题。

  

  可这江苏的快速发展是怎么来的呢?人们提到江苏,就会想起常州铁本案,以及宿迁医改。铁本案的波涛未平,草率收场尸骨未寒,把国有资产悉数卖光的宿迁医改英雄、曾经引发全国性热烈讨论的市委书记仇和,得到了省里乃至中央的赏识,这个海归从西方学了一大堆私有化的法宝,继续着叶利钦的行当,反而荣升到了江苏省副省长的高位。

  

  《经济参考》2005年11月8日载文,标题就很惹人注目:“我装备制造业或面临‘外大内空’危机”。内容涉及:2005年10月25日,又一起跨国并购在江苏徐州落幕:我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被美国凯雷投资集团收购,凯雷集团以3.75亿美元(约合3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徐工机械85%的股权。此前,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收购了山东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后,又把目光转向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占据中国装载机市场份额第一的厦门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一旦卡特彼勒公司竞购厦工集团成功,它在我国装载机市场的垄断地位必将形成,我国装载机市场上几十年积累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将消失。在油嘴油泵行业,德国博世公司收购我国油嘴油泵行业的龙头企业江苏无锡威孚有限公司后,我国的油嘴油泵行业几乎全部被跨国公司并购、控股,经过多年建立的技术中心被撤销、合并。在轴承行业,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轴承行业首家上市公司,4年前,西轴与世界第三大轴承公司德国FAG公司合资,两年后合资公司变成了德方独资企业。由于合资,企业让出了经营了多年的铁路货车轴承的品牌,失去了占中国铁路货车轴承25%的市场。在化工领域,锦西化机这个在中国化工机械行业占举足轻重地位的企业,已与跨国巨头西门子合资,未来的局面将是:锦西化机的透平机械核心技术被西门子取走,国内大型化肥设备的维修要看西门子的“脸色”。此外,我国重点行业的一批排头兵企业——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潍坊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等也都被跨国公司紧紧“咬住”不放。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认为,当前外企进入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力度、深度、广度和所追求的目标,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目的已不仅仅是占领中国市场,也在把中国的机械制造业纳入其全球产业链,是要从根本上消除将来中国企业与之一争高低的可能。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预期达到500多亿元;到2010年,预期达到1200多亿元,经济总量将位居全国前列。专家告诉记者,尽管行业的总量增长很快,但核心部分、关键领域、高附加值的部分如果被外资控制,就将出现一种“外大内空”的危险景象。如果是这样,在国际分工中,我国装备制造业就有被死死钉在价值链低端的危险。科技部调研室主任梅永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装备制造业在跨国公司的“盛宴”中,面临着被逐个击破和歼灭的危险。装备工业是反映一个国家工业和创新水平的标志性产业。国有排头兵企业不是一件可以随便买卖的商品,因为它们承载了中国几十年来积累起来的技术能力和组织能力。北京大学教授路风说,就在中央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不断表示要振兴中国装备工业的同时,这个工业中的排头兵企业却一个接一个地消失。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政府靠什么去振兴装备工业?

  

  这个在最近一段时间已经被传播为经典的凯雷收购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公司案,甚至到了尽人皆知的程度。提起凯雷徐工案,在全世界都很大名鼎鼎。国际上都从这个案件当中,分析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走势。而也是由于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徐工事件才引起了最高委府的关注,出卖之事也才得以半途而废。

  

  可这也不算完。2006年7月26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道,在收购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徐工)遇挫后,世界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立即在苏州找到了安慰。美国当地时间7月24日,卡特彼勒在总部美国宣布,该公司已与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一项投资协议,卡特彼勒将在该工业园建立一家工厂,生产世界级中型轮式装载机,而卡特彼勒则将完全拥有并经营这家新工厂。据悉,正在投资中的新工厂将于2007年动工,占地57英亩,建筑面积为35万平方英尺。卡特彼勒负责亚太运营的副总裁理查•朗文表示,苏州的这家工厂将成为卡特彼勒轮式装载机在亚洲市场主要的生产基地。据了解,目前,该公司华建立了9家合资和独资企业,生产的核心产品包括:液压挖掘机、履带式推土机、平土机等。卡特彼勒在中国已拥有多家用以生产零部件的工厂,并持有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的少数股权。但该公司远远不满足于这些,在徐工股权改制之时,卡特彼勒向其抛出了入股的绣球,但由于涉及国家产业安全问题迟迟未果。在经受入股徐工之痛后,卡特彼勒改变了投资方式,变入股为创立独资的工厂。卡特彼勒此次在苏州建立轮式装载机生产工厂的计划,也表明了其在拓展中国业务上的决心。

  

  看到了吧,江苏在贱卖中国资源方面,早就走在了各地的前列,属于弄潮儿之辈。

  

  “十几年下来,大家才发现‘市场换技术’已经难以为继,技术没有换来,市场丢掉了。”深圳科技局人士说,同样以医疗器械行业为例,业内都在流传一个教训:“1990年代国内比较有名的‘无锡海鹰’跟GE合资前有相当的技术储备,合资后这个品牌影响丢了。”现在GE已经在当地建立独资企业,而“无锡海鹰”已经销声匿迹。

  

  就在2003年,深圳还有过被后起的苏州超越之忧。然而,今年初深圳市官员考察苏州后已经不再担忧,市政府人士说,现在深圳市已经不再关心GDP等数字的比拼,因为苏州模式所反映出来的正是中国制造业的软肋:以资源换取资本投入并没有带来产业竞争力和自身技术的快速提升,相反,牺牲和弱化了自主创新对一个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最佳时机。

  

  而地处西部的四川的市长们到苏州考察以后,发出了苏州还不如四川城市的感慨,认为苏州“只有骨头没有肉”。表面上的繁荣后面却是民生凋敝,招商引资带来的GDP浮华相伴而生的就是人民生活的日趋恶化。

  

  宿迁如此,苏州如此,常州如此,江苏省还有好的地方吗?

  

  浙江大学公共经济与财政研究所所长朱柏铭撰文指出,与江苏和广东相比,浙江的县域经济处于相对优势的位次。江苏省52个县的人口约占全省的67%,地区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50%,财政收入约占全省的34%。广东省68个县的人口约占全省的63%,财政收入仅占全省的7%。浙江县域经济约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70%。2005年,全省58个县财政总收入全部上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上亿元的达55个。2002年浙江有24个县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2003年增加到27个,2004年和2005年各有30个,连续4年百强县总数全国第一。

  

  为什么如此?我在央视做演播室访谈节目时,曾经邀请温铁军专门分析过“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差异”。温铁军谈到,苏南之所以逐渐落后,与民营经济被压制密不可分;相形之下,温州对民营经济的宽容,造成了经济活力的延绵不绝。(当然,此后的情形有所变化。一方面,一向被当作是中国民间经济发展模式范本的温州,由于曾经任萧山市委书记的王建满到任温州市委书记并拉开招商引资加大重化工业占比,而使得中国这唯一的一块政府干预方面的净土行将就木被彻底送进历史。另一方面,发展路径选择方面对于民主化的彻底否定,也意味着民营经济的前景黯淡。)

  

  意味深长的是,也是在今天(1月29日),《第一财经日》道,苏州黑网吧“失控”:文化需求VS监管窘境。文章在“编者按”里直言不讳:2006年5月24日至8月31日,江苏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百日整治”工作,相关部门的评价是“江苏省文化厅网吧‘百日整治集中行动’成效显著”。然而,作为治理重点的苏州市,2006年11月,各网吧业主集体上书苏州市市长阎立,反映黑网吧猖獗和电信网络接入费不合理涨价两大问题威胁网吧业生存。据在这些网吧业主给市长的材料中,苏州市区黑网吧不完全统计已达到1500家之多,数量是合法网吧的4倍。经过多次整治,苏州黑网吧数量反而暴增,政府对于黑网吧的治理似乎有些“有心无力”。

  

  从黑网吧迅速扩张的态势里,我们能够看到江苏省当前所面临的局面,也就更可以揣测江苏省在高调宣扬人均GDP达到3500美元的背后必然会遭遇到的社会动荡。

  

  江苏是我的祖籍所在地,我总是对江苏有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感怀。可就如同我不可避免的是个中国人一样,对于这里的破败凋零,除了忍耐,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标签:中国   GDP   经济   人均   苏州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