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美日太平洋唱双簧戏北约逐鹿阿富汗

2025-02-15 观点 评论 阅读

警惕美日在西太平洋岸的双簧戏


日本想搞一个“东亚共同体”,可能无法成立,只要美国还呆在太平洋的西岸。

如果东亚共同体真的实现了,那么东南亚联盟就失去了意义,李资政的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一种担忧,原因是东南亚联盟自我感觉可以合力与东亚各国平衡,倘若东亚共同体一旦揭竿而起,不排除会把老美挤出西太平洋地区,而东南亚又是东亚的必经之路。

当然,美国是否愿意离西岸而去,亚洲地区总是少不了会有人哭的,因为他们失去了一个精神与力量上的庇护和支柱。

以日本与东亚各国之间的历史恩怨,且不是他能否融入东亚的问题,而是他的主动或一厢情愿的选择能否让其他东亚人民所接受,要达到这个条件,日本人似乎没有德国人有此风度,仅此一项而被异族人之所排斥,他还能与谁“共同”呢?

笔者认为日本人想“共同”,其不成熟的因素在于他本身,因为他向周边人们释放的不是善意,而总是具有致命的毒液,如果他自身问题自动解决了,且不用他提出和倡导什么之“共同”理念,自然周边的民众都会打心眼里去默认他的。

所以在这样一个危机时刻,日本人恍然打出了一个不等式的“东亚共同体”,答案永远都不可能是正确的,反倒让别人更加对此产生疑惑,尤其是他在美国的作用下,是否两者存在唱双簧的意义,撇开韩国人不讲,中国与朝鲜是不能不慎重地做出思考的。

东亚共同体不能有美国人,如果美国人横插一脚地进来,那叫“亚太共同体”了,没有美国人的参与,他日本人能办到吗?而日本人又有什么之能力在此可以甩掉美国人的束缚呢?那是扯淡的,即使美国人不插进东亚共同体,依然如故地束缚着日本人,其它国家也不会去与一个傀儡的日本人共舞,其意非常简单,那就是东亚共同体要成立也行,但前提必须不能有任何杂质渗入其中。

日本人想“共同”是可以理解的,月满则亏的道理谁都明白,换句话来说,他的出路又能在哪里?说白了,他想“共同”的小注意是中国,也只有中国才有可能是他日本国生命的延续,中国人不是没有这方面的感觉,心里都清楚的很,其次就是他想借中国崛起之力已达轰走美国佬的殖民,自己的活力也好更充分地展示一下,但是他的这种展示是想向着良性方向呢?还是想向劣性的方向呢?以日本人自古到今的一贯恶习,谁都可以毫不费力地给他一个结论,日本人是跳不出美国人的手掌心的,且不必来拿冷脸去操人家的热屁股,他的诚意值得全亚洲人的考量和观察,日本人要想消去亚洲民众的猜疑,则自己必须要拿出有所实际的行动来让别人验证,尤其是咱们中国人。

美国人一天不离开西太平洋,西太平洋就一天都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也包括他的同盟伙伴们,美国人对中国人是笑里藏刀的,假若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之中摔倒了又会是怎样的一个情景?他奥巴马还会不会来访问了?不要忘记金融危机刚刚风行那时,也正是这些阴险的西方国家,一边在假惺惺地抹着眼泪,一边通过手指的缝隙在偷看着中国的一丝一举的变化。

他们哭什么?他们哭得就是想让不倒的中国能够看到他们是如何如何的在流血受伤,希望依此能博得中国的几份同情和怜悯,其实这些鬼东西一点也不痛苦的。

那么他们又在偷看中国之什么呢?是在偷看中国是否有能力闯过这次天然的灾难,如果中国躲过了,则他们还有备好的下文,如果中国躲不过这次灾难,则可以趁机顺势地将中国按倒在地以索死命。

其结果呢?中国不但没有倒下,反而更加地巍峨挺拔,让这些西方鬼们大失所望,于是黑老大便跨洋渡海而来了,其访问的理由十分的充分,并向世界抛出了一个个奇怪的论调,诸如报端上常见的“G2”、“中国应该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出兵阿富汗”或“人民币升值“之类的词语等等,好像中国在经历了一场风雨洗礼之后一步青云似的,其实中国还是原来的那个中国,中国并没有因为制胜了种种的磨难而变得更加拔苗速长。

中国没有上老美的当,中国依然在坦然地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中国不会去按别人的思维方式去行事,因为我们有与他们不同的特点和特色,中国的问题且只能按中国的实际情况来操办。

奥巴马来访得到了什么?还是他不想要也得要的四个字:和谐双赢。为什么?因为美国人赢的够多的了,美国人不想在经济上赢下去了,虽然他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也伤到了一点皮肉,但那都是无妨碍的,他现在只有一门子的心思想让中国来多担点国际责任,只要中国侧肩那么一担,紧箍咒也就戴在了中国人的头上,只怕中国到时想甩也甩不掉了,只能任由地垮下去,可惜老黑未能得逞,关于这步棋他们失算了,谁让他口味那么大呢。

这不才没走两天,老美就向阿富汗增兵了,甚至连台湾的军售也不撒手了,难道在这一点上,不值得我们来研究和推敲吗?一个屁股大点的地方,需要他老美如此的兴师动众地对付塔利班分子吗?笔者认为不是,美国人保护阿富汗现政权是假,想把那些恐怖分子驱赶到邻国去制造荒乱才是真,否则他就不叫美国了。

打造我军空中作战指挥所的新概念

现代战争已成三级层次的形式,第一级层次是在太空,其太空交火还没有到达,第二级层次是在大气层以下的空中对峙,已经凸出明朗化了,第三级层次是地面,显然是被搁置在第一二级层次之后。

由于科技被注入战争之因素,由此决定了当代战争与未来战争远远地不与传统战争的模式,似乎在烈火交浓的阵地上,除了先行的爆炸声,别无其他的现象,也就是无论是攻防的哪一方先动兵火,可以这么说“敌”未近身,将被“重拳”摧毁和打回,其之效果主要来源于哪里?笔者认为主要是来自于“空中指挥所”。

传统作战模式下的指挥所,多半是隐身距离于前沿之后方,其指挥信息是靠前沿阵地上人工反馈,以达让后方之指挥所因地制宜处变应用,但是这一传统的指挥模式很显然地已经不能再适应于现代化高技术条件下的远距离作战打击之需求了,而要达到这一模式作战制胜之目的,指挥所必须要升级它所处位置的高度,也就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现代战争决定了阵地在哪是一个不确定的现象,而在士兵无法进行零距离格斗的环境空间中,远程武器对敌方各个区域火力据点的猎杀,已成了战争首要普遍的一个常识,只有在先拔掉老虎的牙齿之后,包括导弹精确打击、空中战机的远程突袭以及发动特种之手段以除之等,才有可能是地面人与装甲所形成的机械化进攻,要达到这样的一个战争境界,其空中指挥所就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它更是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立体联合纵深作战的一个灵魂,靠得是什么?靠得就是它高空机动速度快,处置情况及时,而且还不受各种异形地势的约束和限制,其视野更加开阔,并可与进攻集团部队遂行跟进。

当然这种新型指挥模式也要具备隐置和安全方面的考虑,在打造这样的一个空中指挥平台的同时,其必须要给予其配属空中战场上的预警和防火力群打击的功能,也就是说它可以由陆、空军种联合构建的防空阵地,采取弹炮、空中打击之协合,长短之结合,远近之配合,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空中火力为空中指挥所织成一个不留死角的防范火力网,那是不行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其战争中的战役现场的指挥者不再是在地面上“下棋”了,而是成了一个“地为棋盘天做幕”模式的博弈枢纽,依此达到空地联合指挥方面的全程不间断地指挥,使战斗指挥效能更加精准。

随着国防科技的不断进步,笔者相信在未来战争中,要想把握住远程打击与进攻制胜之效果,可能任何一场战役的指挥都会体现在第一级的太空领域,或许就是那些太空站,而且那些太空都会呈机动式的太空站,因为只有它才能“欲穷千里目,一览众山小”,而这些太空站将会具备着较强的隐形、侦察、预警和打击能力,也就是说地面上的第二级层次上的飞机与导弹,只要象鸟儿一出第三级层次的“窝”,将会立刻遭到第一二级层次太空指挥所的锁定,无论它们作如何的飞舞,都将被一一摧毁,没有这些要素条件的具备,战争来临的远距离打击就是一句空话。

所以笔者说:未来战争的角逐场在于上势,是动于九天之上,无第一级层次的制高点,也就没有第二级层次的生命活力,那么如果不能占有第二级层次的制高点,且第三级层次的活力部署最好勿动,即使动了,也将会被打折致残的。

北约群雄逐鹿阿富汗为哪般

十二月一日,奥巴马在美国纽约州美国陆军军官学校,即西点军校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美国向阿富汗增兵方案及美国在阿新战略,奥巴马并于当天还宣布,在今后的六个月内要向阿富汗增派三万名美军士兵。

而早在上月的三十日,欧洲的英国、意大利与马其顿等国各自也宣布了向阿富汗增兵的消息,其中光英国一国就拟增派五百人,令驻阿英军总人数已经超过了一万人,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在三十日那天说,计划到十二月份向阿富汗增兵五百人,令驻阿英军常规部队人数增至九千五百人,若将特种部队也计算在内,则总兵力将超过一万人,英国国防参谋长乔克斯特拉普说,五百人的增兵规模相当于给驻阿富汗南部赫尔曼德省部队增员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至于物资装备,今年八月以来已经增加百分之三十三至近乎百分百,装备增加大大超出人员增长。

第二是意大利外交部长佛朗哥弗拉蒂尼也在三十日宣布增兵阿富汗,但未说明具体人数,据这位部长表达意大利必须要完成此项任务,如有需要则还会加大投入,而意大利现有驻阿兵力就已经达到了三千二百五十名。

第三是马其顿总统格奥尔盖伊凡诺夫,则在三十日致函北约秘书长安诺斯福格拉斯姆森,他并确认明年的二月份,将向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增派八十人,然而马其顿却不是北约成员国,可他现阶段已经在阿富汗驻军了一百六十人。

欧洲三国选择在美国宣布增兵方案前一天表态,似有深意,英国国防大臣安斯沃斯说,希望美国增兵方案在增派人数上有“显著上升”,以满足打击当地武装人员,帮助培训阿富汗本土军队等需要,英国首相布朗援引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的话说,除美国外,另有八个北约成员国同意向阿富汗增兵,相信今后几个月里会有更多国家的响应。

另外,斯洛伐克于十一月十七日说,计划将驻阿部队人数翻一翻,增至大约五百人,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奇于十一月三十日说,法国会继续维持在阿富汗的驻军,但不会增兵。

通过以上各国驻阿兵力的情况分析,我国西部边陲的安全防务问题尤为严峻,可以这么说,这些国家纷纷乐不彼此地在阿驻军,并非有如英国国防大臣安斯沃斯之所言,在打击阿富汗地方武装之人员上,需要这么一个庞大的集团力量去对付吗?再说那些武装分子,一是没有什么高科技之武器,二是也没有一个像样的战略指挥者,而他们仅仅有的也不过就是一些AK-47和火箭筒而已,这些“土匪”所具备的最有威慑性的武器莫过于人体炸弹了,列阵上述之驻军的国家,其哪一个国家的力量不抵这帮乌合之众呢?

反倒让笔者尤为看重的还是安斯沃斯的最后那句话,帮助培训阿富汗本土军队等需求,或许这句话对西方国家来说才是有意义的。

但令笔者甚为生疑质问的是,为什么阿富汗反恐会越反越多?为什么对阿富汗的恐怖分子只反而不尽?这帮家伙到底是在阿富汗制造“民主与自由”呢?还是在为这个世界训练更多更有素质的恐怖分子?这其中的“鬼”也只有西方人最明白最清楚。

按道理说,塔利班分子应该与西方国家尤其是与美国是不共戴天的关系,但是却让我们看到是那帮武装分子袭击西方士兵的也并不是算很多的现象,倒是这帮武装分子对巴基斯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是在巴国纠缠不止,本来美国打击塔利班分子是与巴国没有任何关系的,现在硬是让巴国与那些恐怖分子们结上了仇怨,这不是很蹊跷吗?笔者认为西方国家的意图不在反恐之其中,他们是另有阴谋的,美国向来是两面手,以“夷人之技来制夷人”是他惯用的伎俩,这里不排除美国人会用其它的手法,去渗透和改变那些恐怖分子的内质,以为他之所用。

笔者承认本拉登有本事,美国围剿本拉登难,但塔利班分子并非全都如本拉登一样的厉害,以美国的高科技和手段,清剿塔利班之残余并非是一件难事,即使达不到斩草除根之效果,至少也会让塔利班分子真的是无处藏身,而美国分明能做到的事又为什么不去做?反而任由那些武装分子的猖狂,到处肆意挑衅作乱呢?

所以大家不要忘了,以美国人的德性他对与自己政见有不同者下手,那可是绝对不存在手软的,如对萨达姆和前南斯拉夫等,而“9.11”对他造成那么大的惨剧,其不就是那些让他恨之入骨的恐怖分子之所为吗?要不然美国何以理由来打击阿富汗呢?

美国人应该知道,即使抓不到本拉登,那也应该把本拉登之手下的爪牙们一一干掉,让那个本拉登成为一个孤家寡人才是上策,而现在本拉登的爪牙们就活动在他的眼前,反而让他束手无策了,这是一种什么之现象?笔者认为美国人没有那个必要去玩什么玄虚,他也不应该在恐怖分子面前成为一个“阿富汗现政权”的守卫者,这种守法其实不就是一种对别国的无形加有形的进攻吗?

笔者认为美国等国在阿富汗到底是培训了什么?是在帮阿富汗培训本土士兵?还是在帮别国培训独派分子,在这一点上,我们也有必要过去看个究竟的,否则难道美国人就不可以在阿富汗搞个挂羊头卖狗肉吗?他即使把整个中亚地区的恐怖分子都买下来,他也照样能买得起。

与其搞不定敌人,不如把敌人当成朋友,这是美国在中亚地区新战略的转向,我们可以拭目以待,阿富汗是美国及其西方国设立在中亚地区以达堵截中俄发展的一个桥头堡,而当今世界比核武器更厉害的武器莫过于利用恐怖分子去制乱了,美国人懂得如此的运作,也深熟这其中奥妙。

标签:美国   阿富汗   中国   一个   分子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