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杨芳洲:两岸应联合保钓共御外侮

2025-02-26 观点 评论 阅读
i日本撞沉台湾渔船“联合号”,侵我主权,两岸应联合保钓共御外侮。   

  两岸联合保钓共御外侮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是我台湾附属岛屿东北诸岛,属宜兰县管辖,为我两岸同胞传统渔场。
2008年6月10日凌晨,入侵中国领土钓鱼岛的日本海上保安厅PL123号巡逻舰在钓鱼岛海域六海里处撞击台湾渔船“联合号”,一小时后“联合号”沉没。
事件发生后两岸四地以及全球华人共同抗议声讨日本侵略暴行,台湾民间保钓组织已于6月15日前往钓鱼岛海域宣示主权。
台湾多名立委也将于6月18日搭乘海军驱逐舰到钓鱼岛护渔,宣示主权。

台湾军事实力明显弱于日本,因此对岸同胞热切盼望得到祖国的有力支援,此时,我若出动海、空军对台湾同胞的保钓行动予以配合,则日本面对两岸联合的力量必不敢妄动。从而使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信心和认同感大增,加快祖国统一步伐,并收复钓鱼岛。
若日本胆敢挑衅两岸联合军力,则必使两岸团结更紧密,迅速形成两岸共同的安全政策和外交政策。而两岸共同的安全政策和外交政策,正是祖国统一的实质内容,是事实统一。
因此,只要我能出动军队,哪怕是一艘炮艇,一架飞机,无论日本采取什么对策,是软是硬,都是我祖国统一的重大进展,其意义决非仅限于钓鱼岛本身,而是事关统一大业。能够做出此英明决定的领导人,(无论其曾有多少错误,)也将作为中华民族的大英雄而名垂青史!

现钓鱼岛形势极其险恶,日本政府在今年4月一方面对胡主席的“暖春之旅”进行着热烈欢迎的准备,一方面悄悄将钓鱼台列屿的领海基线划定,并正式送交联合国登录。(5月份趁我地震救灾无暇他顾时,日本又悄悄以其中学教科书窃我领土钓鱼岛。)
按照国际社会的法律实践,向联合国登录领海基线的行动,就是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其对钓鱼台列屿主权的终极行动——除此而外,没有什么其他的行为能够产生更大的国际法效力了。而日本又实际占据钓鱼岛海域,其抱定了“无主地先占”和“长期连续的有效治理”两条国际法时效原则来渐渐确立自己对岛屿的主权。因此,如果两岸中国人政府不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那么,日本对于钓鱼台的主权,就有了国际法上完整的合法地位。

在此严峻形势下,我一方面必须在联合国体制内反击日本的登录行动。另一方面采取实质性的保钓行动。

如果目前在台湾同胞奋起保钓抗日的有利形势下,我仍不采取实质性保钓行动而坐失钓鱼岛,坐视台胞因日军暴行吃亏而不救,则必对两岸关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台胞将因此失去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因此,放弃保钓就是放弃共同的安全和外交政策,也就是放弃国家统一目标。

尤其不能在此时与日本达成dong海谈判的任何协议!此乃自丧领土主权,并加速台湾分离及自己垮台的自杀行为!

据今日(6月16日)凤凰宽频新闻,日本共同社道,中日两国政府已达成一致,共同开发dong海所谓“中间线”流域,包括春晓、断桥、龙井等我方开发气田,本周早些时候就要公布。首相福田此前在会见媒体时也说了相同的内容。[注]

日本媒体在这个时候放出这些消息,无非是离间两岸,对台湾台胞的保钓运动釜底抽薪。我在此关键时刻千万不能对其认可,应立即辟谣!并无限期搁置dong海谈判!

如按日媒所言,dong海谈判虽避开“中间线”划定,但实际上避开的只是“中间线”的字眼,而实际上还是完全贯彻所谓“中间线”,是有其实而无其名的中间线原则。
dong海是我国内海,是我历史自然疆域,中日之间的海上分界应是中国和琉球之间的历史分界——中流海沟。即使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dong海大陆架完全属于中国也是毫无疑问的。
dong海问题如此“尽早解决”,使日本兵不血刃就占有了我半个大陆架。而日本的所谓“中间线”也正是以我钓鱼岛为基点而“划界”的结果,因此,承认日本在dong海的权益,则等于默认日本对我钓鱼岛的侵占。
况dong海资源属于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所有,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属我台湾宜兰县管辖。因此,除半个dong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主权,我还将失去两岸人心,并使我改善两岸关系的所有巨大努力付之东流,接着付出引发内乱的巨大代价。然后引来西方列强及周边邻国(韩、越、印等)效仿日本与我进行无理“争议”,我外部环境及国家安全和利益将因此面临空前严峻的挑战。

现台湾同胞奋起保钓,使保钓具有前所未有的关键而巨大的战略价值。也给了我们一个纠正dong海谈判失误的极好机会,dong海谈判毕竟还未正式签署生效,(即使已签署但未经人大批准也无法律效力,)其错误还未能形成事实,因此现在立即纠正还来得及。

相反,若此时还要以一厢情愿损我利日的“中日友好”为压到一切的原则,真以日媒传言的方式解决dong海问题,那无异于对台湾人民维护祖国领土主权的正义斗争从背后捅了一刀。这将是对台湾及大陆人民保钓护土的叛卖,必钩起台湾人民甲午之后被清廷李鸿章出卖的痛苦回忆,从此回归祖国大陆的信念彻底动摇。分离主义倾向必迅速发展。……因此而失去的就不仅是钓鱼岛和dong海,还有台湾岛。还有两岸及全球华人人心,及大陆政权。总之是满盘皆输。

因此,我除军事外,对日外交也应与台湾同胞积极协调,互相配合。

过去我之所以在钓鱼岛问题上除口头抗议外无实质行动,是怕得罪日本,从而对台湾问题产生不利影响。(此观点能否站住脚姑且不论,但至少是摆到桌面的一个理由。)
而现在形势已发生根本变化,只有积极与台湾携手保钓,才能保住台湾。保钓和保台湾已融为一体,如此巨大的正面意义,难道还不应采取实质行动保钓吗?

总之,与台湾同胞携手保钓,维护了领土,得到了两岸人心,台湾和钓鱼岛皆得。领导人也名垂千古!
放弃保钓,失了领土,更失两岸及全球华人之心,台湾和钓鱼岛皆失。最后政权动摇垮台……

——————————————————————————
注:

——————————————————————————


杨芳洲
2008年6月16日

  

   岛内联手保钓呼声再起 杨芳洲:两岸应联合保钓共御外侮 杨芳洲:两岸应联合保钓共御外侮 新华网 ( 2008-06-17 08:21:41 ) : 国际先驱导   

  国际先驱导特约撰稿郑东阳发自厦门 6月10日深夜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发生的日本保安船撞沉台湾渔船事件,牵动中国大陆、台湾与日本神经。事件发生后,大陆方面第一时间表示对事件的关切,除不满日船撞台湾船外,再次强调钓鱼岛主权属中国。与此同时,台湾民间纷纷出现两岸联手“保钓”的呼声。基隆港引水人方信雄12日在台湾《联合》发表文章,呼吁两岸以发表联合声明的模式制止日本政府的蛮横做法,保障渔民权益。

  

  两岸向来保持默契

  

  不少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捕鱼的台湾渔民,长期抱怨台湾“外交部”、军方、海巡单位太过软弱,任他们被日本海上保安厅欺负。两岸联手“保钓”的诉求,由此而生。
事实上,海峡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一直保持着相当的默契。两岸一直都强调“对钓鱼岛拥有主权”,两岸民间团体更是有过多次联手“保钓”的行动。
1970年,美国宣布要把琉球群岛的管辖权交给日本,同时把钓鱼岛“送”给日本,日本遂派出军队赴钓鱼岛巡逻。对此,中国大陆方面和蒋介石当局都马上表示抗议。台湾爱国青年及海外华人还发动了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次年,周恩来还私下会见了台湾五名“保钓”勇士,对他们的行为表示赞赏。
此后,无论是1979年日本在钓鱼岛上修建直升机场,还是1996年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设置灯塔等挑衅事件,都引发海峡两岸的强烈抗议。2007年3月,在两岸共同施压下,早前宣称要乘坐日本军机到钓鱼岛海域“视察”的日本冲绳县知事仲井真弘多,最后以“天气欠佳”为由延迟出行。
不仅仅只有两岸官方同仇敌忾,两岸民间“保钓”组织也曾多次联合举行“保钓”行动。2003年,为宣示对钓鱼岛拥有主权的严正立场,海峡两岸与香港民间人士组织“共同出海保钓”,并发表《海峡两岸与香港联合出海保钓声明》。

  

  联手时机尚未成熟

  

  然而,以目前形势来看,两岸全面合作、联手“保钓”的时机还未成熟。
此次撞船事件刚巧发生在两会复谈的历史性时刻,马英九在处理上显得格外谨慎。除了要关照朝野和民众意愿外,马英九更关切的是区域战略的问题——既不愿在“维护主权”的议题上失分,又怕处理不当引起两岸关系、台日关系甚至是台美关系的波动。
台湾台北大学郑又平教授在接受《国际先驱导》专访时表示:“在两岸关系因两会协商获得重大突破之际,马英九隐身幕后,因为他得在大陆、台湾、日本三方的敏感关系中,保有弹性的策略。”
郑又平进一步解释说,“在两岸关系还远未达到绝对互信的情况下,若台湾在钓鱼岛问题上和大陆合作,台日关系将陷入恶化。此外,美国方面也不太愿意看到马英九与大陆走得太近。”
也有分析认为,两岸若联手“保钓”,恐引发岛内深绿民意反弹。因为两岸联手“保钓”意味着钓鱼岛的主权同属于两岸,由于“主权”具有排他性,一个地区的“主权”只能属于一个国家,此举也会被深绿人士解读为“马英九承认两岸同属于一个国家”,被他们炒作成“卖台”。而所谓“两岸通过交换钓鱼岛相关水文和周边的情”的“军事合作”,更因两岸还远未达到军事互信的程度,在短期内难以实现。
因此,谨慎小心的马英九还不会考虑和大陆进行合作,而是保持强硬的语调,继续对日方施压,同时会加强“护渔”行动,伺机争取和日本进行“渔权”谈判。事件的各方,也都各自会找台阶下。

  

  两岸可以间接合作

  

  至于大陆方面,在钓鱼岛议题上至今与台湾还未有过阳光下的探讨,自然不可能匆忙与台湾联手采取行动。但郑又平教授建议说,“虽然台面上不便合作,但是大陆方面可以协助台湾的渔民团体,给予一定支持,这是台湾民众所乐于看到的。”
正如两会复谈中双方充分体现出来的务实灵活态度一样,目前两岸虽说通过直接合作、联手“保钓”难以成行,但是未来在处理类似危机时,两岸可以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保持高度默契。
台湾方面可以在“渔权纠纷”上做文章,加强护渔行动;大陆方面则可以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向国际社会表达两岸人民的共同诉求。

  

  台湾重燃保钓热火

  

   新华网 ( 2008-06-16 12:28:20 ) : 国际先驱导

  

     

  杨芳洲:两岸应联合保钓共御外侮
1971年,台大学生发起“保钓大游行”,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抗议日本占领钓鱼岛,当时的台大学生马英九是活动组织者之一。

  

   自1970年美国宣布将琉球列岛“归还”日本之后,台湾民间的保钓运动已经走过了38年的风雨历程。近日发生的台湾渔船被日本军舰撞沉事件,就像一根导火索,一下子点燃了新老两代“保钓”人的新仇旧恨

  

  马英九的保钓情结

国际先驱导记者刘俊发自北京 台湾“联合号”渔船在钓鱼岛海域遭日舰撞沉当下,台湾民众除了向日本提出抗议,都提出了他们共同的诉求:马英九,硬起来!这一切源于马英九过去几十年来在台湾建立起来的形象:不惜一战的“保钓”青年。

  

  行动抗议

  

  把历史的车轮推回到37年前。1971年1月,还是台湾大学学生的马英九,获邀参加为期70天的台湾学生领袖访美活动,这是改变他一生命运的70天。
此时,在美国各个大学内,“保钓”运动已经风起云涌。一年前的8月,美国驻日本使馆发表声明称,美国政府准备在一年后将钓鱼岛与琉球群岛一起交还给日本。在美国表态后,日本外相爱知揆一公开声称:“尖阁群岛(日本称钓鱼列岛为尖阁群岛)属于日本,日本政府不准备同任何政府讨论其领有权问题”。
目睹了美国华人群情激愤的抗议示威活动,马英九坐不住了。回到台湾后,得知台湾高校正以台大为主力,筹备组织“6·17保钓大游行”,马英九毫不犹豫地参与其中。活动当天,他和台大学生一起到美日驻台“领事馆”抗议,宣读并递交抗议书,一路上高喊“日本无理,美国荒谬”的口号。
多年后,马英九对这段经历依旧刻骨铭心。他在2008年2月出版的《沉默的魄力》一书中写道:“彻夜画海,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边流泪一边工作;尔后,甚至还参与街头示威,拿起鸡蛋怒砸日本特使座车……”

  

  理论支持

  

  因为参与了“保钓大游行”的部分组织工作,马英九很快脱颖而出,为他后来迅速成为台大学生代联会秘书长奠定了基础。
1974年2月,当年参与“保钓运动”的学生领袖,都取得了国民党中山学术奖学金,赴美国深造,马英九自然成为其中一员。可以说,是“保钓”的经历成就了后来的马英九。在美留学期间,马英九加入了亲国民党的“保钓运动”学生组织,并在其机关刊物《波士顿通讯》任两年主编、三年主笔,由此逐渐引起国民党中央的注意。
这时,马英九的“保钓”理论造诣已越发深厚,他在哈佛大学的国际法博士论文也跟钓鱼岛有关——《怒海油争:东海海床划界及外人投资之法律问题》,这在当年被认为是台湾地区首部研究钓鱼岛问题的学术作品。返回台湾后,马英九在台湾政治大学法律研究所教书时,又在这篇英文论文的基础上,对钓鱼岛问题深入研究,1986年,《从新海洋法论钓鱼台列屿与东海划界问题》一书顺利出版。这本书引述了大量的国际司法判例及国际条约,指证了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法理依据。“他的‘保钓’情怀,以及在国际法上的认识都非常透彻。”和马英九在上世纪70年代一起投身“保钓”运动的王津平对《国际先驱导》评价说。

  

  公开力挺

在此后的日子里,马英九对“保钓”依然热情不减。
台湾保钓行动联盟执行长黄锡麟对《国际先驱导》回忆说,“他在担任台北市长期间,我们民间只要有一些大的保钓会议,只要有空,他都会来参加。有一年,我们做了保钓邮票,选了009号送给他,他亲手给我们题字:祝保钓成功。甚至当时,他还说要弄一个保钓博物馆。”
对于这次马英九迟迟未出面表态,黄锡麟说他非常理解马英九的苦衷。“作为台湾地区领导人,不能硬干。如果要开战等于以卵击石。现在日本能两三天时间内把人全部放回来,已经说明我们的抗议已经起到效果了,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
马英九不光是私下力挺民间“保钓”运动,在公开场合,他的立场也一直非常强硬。“钓鱼岛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2002年9月,针对李登辉声称“钓鱼岛是日本领土”的说法,他在接受台湾电台节目采访时明确反驳。

  

  不惜一战

  

  翌年,他更提出了要到国际法院诉讼日本的构想。2003年,时任国际法学会理事长与台北市长的马英九,出席时任东吴大学校长刘兆玄主持的第二届钓鱼岛列屿学术研讨会,他发表一篇《钓鱼岛争议的》的论文,在第十页接近结论时,他写道:“30年来我一直有个梦想,期望有一天能到国际法院诉讼,捍卫钓鱼岛主权,这个梦想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实现,但是我们还是要做好这个准备,法律的、历史的、地理的、地质的资料统统要做好准备。”
两年后的6月,马英九公开宣称,台湾应不惜一战,逼日本谈判。4个月后,台湾光复六十周年之际,马英九又在纪念活动中特地纳入“保钓”内容——水祭钓鱼岛。
台湾媒体在描述这一场景时写道:这天,霏霏细雨中,暌违已久的《台湾光复歌》再次响起。马英九在致词中说,历史证明,钓鱼岛历来属于中国,当年钓鱼岛与台湾一起被日本占据。台湾光复,钓鱼岛自然应该回归中国,决不能对日本退让。在农运诗人詹澈朗诵《岛殇》声中,马英九与当年“保钓”人士一道,舀起一瓢瓢钓鱼岛海域的海水倾入光复纪念碑前的水池。

  

  台湾民间38年保钓梦

国际先驱导记者刘俊发自北京 1970年夏季的一天,台湾淡江大学英文系老师王津平正在教室里低头翻字典,突然,一位香港侨生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冲着他大骂:“你这个书呆子还在看什么书啊,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日本都欺负到我们头上了。”
几天前,美国驻日大使馆对外宣布:将琉球列岛于1972年5月15日“归还”日本,其中包含了历来属于台湾的钓鱼岛。资讯发达的香港率先知悉这一消息,保卫钓鱼岛运动也率先在香港学生中兴起。
平时不关心时事的王津平被同学骂醒了,他决定用文章来声援。“当时关于钓鱼岛的中文资料很少,于是搜集了很多关于钓鱼岛的英文刊物,我正好编辑学校校刊,于是文章写出后要发表也很便利。”38年后,回想当年,王津平依旧激动万分,“当时做了很多感觉不可能做的事情,国民党当时还教育我们说:很多事都可以做,就是不能串联,你们知道多危险吗?我们还是照做不误。”
其实,这次只是王津平参与“保钓”运动的一个热身,真正让他激动万分的事还在两年之后。

老当益壮

  

  1972年,王津平前往美国威斯康星州求学。此前一年,美国“保钓”运动已在各个大学遍地开花。最先在美国发起这一运动的是普林斯顿大学沈平、李德怡等人,他们在1970年年底组成了“保卫钓鱼岛行动委员会”,强调以行动“警告日本”“抗议美国”“呼醒国人”。短短两个月间,“保钓行动委员会”几乎遍及全美各地近60所高校。当时,中美尚未建交,在美国,鲜有大陆留学生,活跃在“保钓”一线的都是来自香港和台湾的学生,可以说,这是台湾民间“保钓”运动的开端。
初到美国的王津平被眼前的一切震住了。“有多少人为了‘保钓’牺牲了他们的学业。当年很多‘保钓’的兄弟,孩子长大后都是瘦瘦的竹竿型,就因为他们根本无暇照顾孩子。”这位台湾中国统一联盟主席对《国际先驱导》回忆道:“后来,我也放弃了哈佛大学博士,一路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走遍美国各个高校。”
3年后,王津平回到了台湾。其时,台湾以及海外的“保钓”浪潮已经慢慢沉寂下来,但对于经历过这场风暴洗礼的王津平来说,“保钓”运动中所弥漫出的爱国情怀却似乎已经深入他的骨髓,并在他日后的事业中延续着。
回到淡江大学,他发起了台湾民歌运动。“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把我启发了,我就觉得在台湾也应该有这种歌唱。”1978年清明节,王津平发起成立中国统一联盟。王津平说,中国统一联盟最初的发起人员中有三分之一是当年回到台湾的“老保钓”。
此后,台湾民间涌现的“保钓”浪潮,“老保钓”都有参与其中。“只要日本人有任何不应该有的动作,我们就在‘保钓’工作上不遗余力地推动。”

  

  青黄不接

  

  1996年7月,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北小岛设置太阳能灯塔,这激发了“老保钓”的愤怒。王津平和他的当年兄弟一路敲锣打鼓威风凛凛地杀往“日本驻台协会”,抗议日本的无耻行径。
在电视里看到日本要霸占钓鱼岛的场景,台北县永和市的青年黄锡麟有些热血沸腾,尤其是在这年的9月26日发生的故事让黄锡麟异常愤怒——香港全球华人保钓大联盟召集人陈毓祥从“保钓号”跳入钓鱼岛附近水域,表示中国人有权在国土领海中游泳,不幸遇溺身亡。
“过去,台湾被日本统治了五十年,已经够苦了。为什么他们还要这样对我们,台湾人真是没有用。我们要为台湾人争一口气。”这位祖籍江苏沛县的青年深感作为一名中国人,“保钓”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10月7日,黄锡麟随同200多名来自港澳台的“保钓”人士一起前往钓鱼岛宣示主权。从那时至今,台湾民间经历八次保钓行动,除了一次由于在海外无法前往,黄锡麟一场不落,其中,让他感觉最“沸腾”的一次是2003年10月9日,两岸三地一起“保钓”行动。
“当时,两岸三地的船在钓鱼岛海域虽然受到日本军舰的两面夹击,虽然日本军舰看起来很坚固,但是我们的船实在是英勇无比,日本保安厅的船被撞得惨不忍睹。”黄锡麟是那次台湾保钓行动小组执行长,他兴奋地对《国际先驱导》说:“以前都是我们台湾船自己去,但这次是中国两岸三地力量合起来一起对抗日本,感觉不一样,心就像是在燃烧一样。”
只是由于当时民进党政府的打压,到2006年这三年间,黄锡麟连一次出海“保钓”的机会都没有。黄锡麟说,2006年“保钓”,他们回来还被罚了3万块。
这直接导致台湾民间保钓力量的青黄不接。“到今天,像我这样一干就十几年的没有几个,这个工作吃力不讨好,谁愿意干?”黄锡麟说,另一方面,这几年,民进党的“独化”教育,使得很多台湾年轻人根本不知道,钓鱼岛原来隶属于中国。
黄锡麟面临的困境不仅于此。“一般出海‘保钓’,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台币,募款很难。”黄锡麟说,还好,有“老保钓”一直解囊相助。“他们年纪大了没办法出海,就把保钓的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财力支持之外,也给予很多理论和抗议策略建议。”
6月12日,王津平刚把一本“老保钓”写的新书送给黄锡麟,书中揭发了近年来,日本在钓鱼岛附近地新动作。新老两代“保钓”人就这样一路相互扶持着,推动“保钓”事业的发展。

  

  再起风云

  

  此次,日本将台湾渔船撞沉事件就像一个导火索,一下被点燃了新老两代保钓人的保钓情结。
“民族大义的事情,大家很自然站在一起。真的是豪情万丈。”王津平突然有些兴奋地说。
前两天,黄锡麟终于从台湾“内政部”拿到“中华保钓协会”的批文,台湾民间“保钓”运动终于有了自己合法的组织。“这多亏了马英九上台。以后可以申请一些政府的补助,干什么事也会更顺利。”黄锡麟说,当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王津平的时候,两人相拥而泣。
6月15日晚上10点,包括黄锡麟在内的台湾十名“保钓”人士,将搭从台北县深澳渔港出海乘船前往钓鱼岛,“我们将带着写上‘草菅人命’的布条,进行和平抗争,宣示钓鱼岛主权。”黄锡麟的话中带着一丝悲壮,也带着一丝气节,保卫中国神圣国土的气节。

  

   日军强力监控钓鱼岛 杨芳洲:两岸应联合保钓共御外侮 杨芳洲:两岸应联合保钓共御外侮 新华网 ( 2008-06-17 ) : 国际先驱导   

  杨芳洲:两岸应联合保钓共御外侮
:台湾《联合》

  

  国际先驱导特约撰稿海韬发自北京 6月10日凌晨发生的日本巡逻舰撞沉台湾渔船事件,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并非个案。近年来,日本为达到实际控制钓鱼岛的战略意图,积极调动各种兵力,在钓鱼岛海域已经逐渐形成了“军警协同、联合监控、多层拦截”的强力部署态势。

  

  “海上保安厅”控制争议海域

  

  一直以来,为避免出动军舰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外交和法律问题,日本政府始终将海上保安厅作为日常巡逻和监控钓鱼岛海域的主力。尽管日本海上保安厅的职责被定义为海上治安、维护海洋权益和海上防灾救灾,但与其他国家的类似机构相比,日本海上保安厅却拥有惊人的规模。
目前,钓鱼岛附近海域的监控任务由海上保安厅第10、11管区兵力共同负责。第10管区共下辖各型巡视船27艘、飞机5架,其中3200吨级巡视舰2艘、1000~2000吨级巡视舰3艘;第11管区共下辖各型巡视船20艘、飞机11架,其中3200吨级巡视舰1艘、1000~2000吨级巡视舰5艘。
平时,海上保安厅1至2艘巡视船每天在钓鱼岛周边海域进行数次巡逻,并将钓鱼岛周围划分为三个巡逻区域,距钓鱼岛12海里范围内为“绝对禁止区”,对进入该海域的大陆及台湾民间船只“不惜代价”地进行驱逐;12海里~24海里为“严格监控区”,对进入该海域的非日籍船只进行目标识别和喊话驱赶;对24海里以外试图接近钓鱼岛海域的船只,保安厅根据外国军舰、政府船舶、民间“保钓”船只、外国渔船以及“不明国籍船只”等类别,对不同性质目标采取尾随监视、警告、驱离等方式予以密切监控。
为提高海上保安厅的实战能力,从1999年开始,海上保安厅与海上自卫队定期以“钓鱼岛”为背景实施联合射击训练、情交换训练和实兵演习。仅2002年,双方的各类联合训练就达到30余次,协同作战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离岛特战队”应对危急事态

  

  为应对两岸“准军事力量”比如“保钓人士”武装登岛,日本还于2002年成立了一支特殊的“离岛防卫部队”,该部队的任务是在可能的危急状态下,配合海上保安厅,以小兵力夺控钓鱼岛,并将事态控制在较小范围内,防止武装冲突升级。
目前,该连队编制为660人,由两栖突击、特种空降、情侦察等若干分队组成。为了便于岛屿机动作战,各分队除了装备标准轻、重武器外,还从美军购入了大量夜视仪以及两栖特种器材,并专门配备了直升机。
从2004年开始,“离岛特战部队”以钓鱼岛为背景进行了多次模拟突击演习。2006年1月9日至29日,“离岛特战部队”还首次前往美国与美海军陆战队举行联合“夺岛演习”,重点演练了包括两栖奇袭、跨海夺岛以及试探侦察在内的多个科目。

  

  海空自卫队做好驰援准备

  

  针对钓鱼岛局势,日本海空自卫队也做了充分准备。
平时,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情侦察任务就要由自卫队承担。海上自卫队第1、5航空群P-3C反潜巡逻机定期对钓鱼岛海域实施空中巡逻侦察。自卫队在宫古岛、久米岛设立的雷达站也负责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进行监视。2006年,日本防卫厅拨款25亿日元,在距离钓鱼岛仅180公里的宫古岛增设一套电磁监听系统,对钓鱼岛附近海域的大陆及台湾舰艇、飞机之间的通讯信号、雷达频率等进行电磁监测,并对重要目标精确测向和定位,引导海上保安厅舰艇实施拦截。
另外,海上保安厅还能够得到日本情机关的支持。据了解,通过日本在香港、台湾地区建立的情网,海上保安厅经常提前获悉两岸渔船和保钓人士的行动海域、时间、路线等。此次日本海上保安厅在凌晨3点复杂海况下对一艘仅27吨的渔船进行精确定位和驱赶,很有可能从台湾方面事先得到了相关情。
针对台湾甚至大陆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惜一战”的可能,日本自卫队也已经做好了相应的预案和准备。2005年,日本自卫队“西南岛屿防御计划”被媒体曝光。根据该计划,一旦包括钓鱼岛在内的西南岛屿“有事”,日本将迅速启动三阶段作战方案,自卫队除出动战斗机和驱逐舰外,还将派遣多达5.5万人的陆上自卫队和特种部队参战。可以说,日本已经为长期占有钓鱼岛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军事部署。

相关文章 卢麒元:打狗棍法钓鱼岛主权,我们寸土不让钓鱼岛争端将怎样演变港评:俄国强悍对日中国自惭形秽战略交锋:美国耍的就是“二杆子”大陆台湾联合保钓稳赚不赔,还可威慑南海纪念保钓运动40周年:70年代保钓运动的珍贵资产台湾70年代保钓运动始末俞力工:在台湾世新大学“保卫钓鱼岛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俄联手对付日本,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谁把“钓鱼岛主权”被炒成回锅肉的?
标签:台湾   钓鱼岛   日本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