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关心美元
原文链接:
它山之石,兼听则明,仅供参考,后果自负。有一段值得国内政策制定者注意的是:
通货膨胀,当然,会抬升住宅房产价格,尽管很难指出通胀何时显示丑陋的一面。许多政策制定者相信,只要没有工资压力就不会有通胀。但这是错误的:设想容纳10个人的房间,8个穷人2个富人,2个富人可以抬高价格,即便其他8个穷人没有支付能力。美国的贫富差距被拉大了——我们估计的是,太宽松的货币政策,会让理解信贷原理的人蹿红,而更多人的利益被忽视。看下拉丁美洲吧——我们的政策就会趋向那种类型的社会——看一下通胀的可能吧,即便大部分人都保持低工资
Axel Merk/海杲译
谁关心美元?可能有很多方面,除了那些认为美元会长期复苏的人。首先,你就应该关注,因为你的美元储蓄购买力正处于风险之中,当美元相对其它货币跳水的时候。我们来看一下几个群体,他们有哪些利害攸关的地方,以及可能的影响方式。
关心美元的
储蓄者,可能就是你和我。股票市场传来“复苏”的赞扬声,美元指数比过去几年有所下降,而道琼斯指数却在上涨。那不是复苏,是幻像。石油一桶价格大约80美元——不是经济实力的反映,而是美元弱势的反映——而我们必须付钱,在加油站。
印度。为什么是印度?行动大于口号。当众多政府讨论多样化排除美元时,印度已将开始花钱吃进黄金了,终极的硬货币。印度财政部长用67亿美元换了200吨黄金(很多!——大约8%的全球黄金产量),因为,按印度财政部长的话说,“欧洲崩溃了,北美崩溃了。”没有什么比这更清晰的了。印度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买了黄金,最近授权获得400吨。中国据谣传说也是可能买家,不过想打点折吸进。事实是,印度逐渐入盘,几周内突然以市价开袭收进一半存量,这表明,一些央行的真正利益是多样化储备,但排除美元。
中国。为何中国还没购买IMF黄金,中国已经增加黄金储备,同时还部署更多新得储备为欧元日元。中国非常敏感,并不愿震动市场。结果就是,中国购买大部分由国内生产的黄金作为储备,因为大规模的公开市场购买,会导致价格飙升。不过,因为黄金市场比货币市场要小得多,中国的黄金储备占总储备的比例,实际在下降。中国仍然是IMF考虑出售黄金的竞购者。
中国关注美元的原因很简单:他们自己估计,可能保留了太多美元。为什么?因为一方面要继续准货币盯住美元。当中国出口商品时,接收美元,为了避免本国货币升值,要保留美元而不是出售购买人民币。另一方面,中国受阻于流动性,不仅有黄金市场,还有除美元外的其它货币市场。当世界货币市场最具流动性(比股票或债券市场更具流动性)的时候,美国继续是配置大量现金的选择之一。欧元区的流动性远排第二;实际上,欧元区是中国多样化一篮子货币战略的受益方。中国人,也已从口号变为行动,除欧元外,日元也是中国一篮子储备策略的受益方。
不久后,或许中国就不再支持美元,这不仅是因为其储备已经远超所能想象的地步,还因其国内货币供应已经冲破屋顶,由于国内成功的刺激方案,还有经由弱势货币通过补助出口的隐性刺激。因此,人民币升值或许会缓冲通胀压力。
欧洲人。欧洲人关注强势美元。欧洲机构对于反复无常的汇率拥有充分的经验,已经学会对冲货币风险,强势欧元阻碍复兴——特别德国,经济严重依赖出口。然而,欧洲人还记得超通胀,坚决抵制成为美国政策制定者牺牲品的诱惑。欧洲央行(ECB)对汇率波动最为挑剔,通常会对美国政策进行无奈的指责,迫使美国——那也是我们的解释——返回到健全货币的政策上。不过,欧洲央行不会直白批评美国政策,欧洲央行公开谈论的是关于如何使支持计划固有地更为弹性;欧洲央行还会迫使美国寻求强势美元政策。
在美国,联邦政府会启动几十亿美元的刺激方案,类似的财政部会注入数百亿给生病的银行。在欧洲不是这样的:财政刺激必须从地方政府而来,银行救助类似如此,钱必须从地方政府口袋里掏出。因此,欧元区不能快速提高花费,象美国刺激计划那样快,按我们评估,欧洲央行对市场支持的计划,通货膨胀风险比美联储小得多,欧洲央行让银行存续的计划(通过提供无限基础的流动性),尽管资产重组的进度很慢。因此,我们看到的是好像没什么生机的增长,如果有的话,在欧洲,也可能带着更为强势货币的背景。假设始终需要经济增长来支持强势货币,这是荒谬的——那只是需要国外资金支持当前账户赤字的情形。
美国的企业界。我们被告知,弱势美元对出口有益,因此,美国企业界受益于弱势美元。这并不确切,没有国家贬值自身来获取繁荣,而美国企业对此相当清楚:美国出口橡胶鞋给越南并不能发达。弱势美元确实对企业界下一季度的赢利表现有所帮助,使得外国收入看起来更有吸引力。不过,在弱势货币下,企业缺乏重要动机投资于品质。欧洲人知道这很久了,他们不能在价格上竞争,但必须生产附加价值高的产品,比如奢侈品,或是复杂的机器,附带着,制造商和服务供应商,便会在价值链上占据高端,拥有更高定价能力。中国的工业也深知此点,因此让低端工业(比如玩具产业)倒闭,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去。
对于以强势货币标价股票价格的企业,或许会陷入收购狂欢。位于弱势货币国家的企业会被收购(比如吉百利[Cadbury],一家英国巧克力制造商,便被围攻,因为英磅比美元更弱势)。可能最显著的令人悲哀的事实,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在寻求途径对冲本国货币风险。传统上这是为发达国家企业所准备的一些事。
看起来不关心的
你选举的官员。弱势美元实际上并没什么好处,为何美元能获得储备货币的地位,这是因为美国在过去几十年内,追求合理的健全政策。但这种优势并不是理所当然的,有时政策制定者比他们指望的想获取更多,那时,再阻止失序下跌美元的成本便十分高昂。
美国政策制定者只担心外面的美元,美元起伏不定是他们政策议程的副作用。对于很多政策制定者来说,这只是他们缺乏基本经济原则的结果。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比如联储主席伯南克来说,可不是仅止于此。为防止经济下滑而努力,伯南克希望重启经济。大萧条时他在国会做过证,离开金本位标准就是这样做:你要“允许价格抬升”。我们估计,美元是伯南克的手段,而不是终局。对于这个进程中购买力削弱的储蓄者来说稍微有些安慰,更加努力地工作——大标题的经济增长也许会上升。伯南克的政策是,直截了当地把房产价格抬高,可以帮助那些办了抵押贷款而落水的人。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必然保持低利率,但是低利率方式完成后,购买房产抵押贷款证券(MBS)和政府债券,这些证券现在又故意标价过高。结果是,理性的投资者——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会寻求那些低操控风险/有回的海外证券。弱势美元或许也证明有通货膨胀倾向,因为进口成本增加了。伯南克看起来并不关注,正如他所陈述的,从历史上来看,弱势美元未必一定带来通胀。在这里,我们强烈反对:2008年春天,进口价格飙升,因为亚洲制造商不能再吸收与美国做生意更高的成本——这不仅有高昂价格的石油,还有全球性的通胀压力,而这并非那么泰然自若。信贷萧条那时从可能的通胀噩梦中“救”了世界。猜猜发生什么:亚洲出口商有了定价能力,能够抬高价格了。
通货膨胀,当然,会抬升住宅房产价格,尽管很难指出通胀何时显示丑陋的一面。许多政策制定者相信,只要没有工资压力就不会有通胀。但这是错误的:设想容纳10个人的房间,8个穷人2个富人,2个富人可以抬高价格,即便其他8个穷人没有支付能力。美国的贫富差距被拉大了——我们估计的是,太宽松的货币政策,会让理解信贷原理的人蹿红,而更多人的利益被忽视。看下拉丁美洲吧——我们的政策就会趋向那种类型的社会——看一下通胀的可能吧,即便大部分人都保持低工资。
不仅只有联储官员“忽略”美元,当国会花很多钱时,这对美元来说也有负面作用——再次要说的是,焦点或许不是美元,而是过分政策的阀门。看一下权利相关的计划:没有改革,购买力受腐蚀(通过弱势美元与通胀——特别是政府通胀统计没有完全反映的通胀),在政治上看起来好像是个方便的解决方案,名义上履行承诺,扣除物价因素,其实更少了。
对美元来说最糟糕的是,当贸易争端爆发时。美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比较有弹性。经过这些年,经济越来越集中于贸易商了。当贸易保护者的情绪高昂时,学会调整的是受惩罚最厉害的。这也是当政客在贸易争端上花言巧语时,美元暴跌的部分原因之一。
都会做什么?
世界是什么,我们相信多种方式仍是美元的威胁。
沃伦.巴菲特。作为最著名的美元看空者,沃伦.巴菲特,过去一直对美元下注,而最近,更是强调他并不是反对美国。这很可能如此吧,但他的伯克夏哈撒韦公司,正在出售美元,以进行更大规模的购买:巴菲特相信在铁路上增加的260亿投资要比持有美元现金好。
新西兰。新西兰的财政部长,有理由放松于强势的新西兰元,俗语叫几维鸟(新西兰人别称)。为什么几维鸟如此强势?“原因之一,我们高度反对英国和美国,坦诚讲,他们现在真有点糟糕。”作为主要经济体国家,新西兰对信贷危机一直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让市场力量耗尽。作为拥有高账户赤字的货币之一,几维货币在信贷危机中也会跳水,但却是复苏中的领先者。因为新西兰对自己的强势货币政策并不开心(使得农业出口竞争力下降),它意识到,货币是个重要的阀门,而过度的管制会带来伤害而不是获益。
澳大利亚。类似的,澳大利亚也决定不会等世界其它地区协同操作。澳大利亚在最近几周内已经两次抬升利率。美国通过购买MBS的方式继续保持货币宽松,而澳大利亚却在收紧。澳大利亚在做对它经济利好的事情,理由确实很充分,而澳大利亚元很强势,它不会是货币政策的驱动者。
加拿大。加拿大被建议要向澳大利亚学习。加拿大受益于全球通货再膨胀的效果,而它的经济受益于商品价格抬升。但加拿大经济也高度依赖于对美出口。因此,加拿大银行忍住收紧,它担心强势加拿大元,加拿大货币俗语叫loonie,会窒息经济增长。瑞士也落入类似困境,即使是积极介入保持货币针对欧元强势。这两个国家比越南情况要好,对于出口焦点在价格上有依赖的国家来说。越南的消息是,再次调整政策,导向竞争性贬值。
加拿大和瑞士都不是越南,因此,国民处境要好于寻求将它们置于同一境地风险的政策。在这里我们夸张地说,瑞士和加拿大应该寻求健全的货币政策,不能让它们的政策依赖于美国。在欧元区,作为对比的是,欧洲央行独立很久,决定不加入美国寻求的引起潜在通胀的路径。如果美国政策导致全球通胀爆发,欧元区也不能免除,但是,从结构上来说,欧元区更有优势来适应。那是因为,欧洲消费者停止消费很久了,与美国相比的话,对利率的敏感度更低。结果就是,对温和通胀的紧缩,对欧洲经济的负面影响更少。
投资者。投资者陷于这些势力之间,要么哀号要么选择行动。事实好的一面是,有些人并不在乎美元。它可能会提供利润机会——或者我们是否可以说,一种潜在的可以缓和这种美元忽略负面效果的方式。除了美国政策制定者之外,美元还会被以下市场直接参与者“忽略”:游客、企业对冲部门以及并非主要为寻求利润而偶尔参与市场的政府部门。因此,货币市场可能无效,在其它领域并不存在。
我们并不希望鼓励投资者成为套利玩家参与这种杠杆赌博,对冲基金会从事的这种利用对无效感知的赌博。但我们确实相信,应该考虑一下宏观的供求力量,把钱放到你张嘴就能吃的地方。央行都在一篮子货币多样化,我们为此战略也推进很多年了。最终,一个国家有管理的一篮子储备,按对国家有益的方式管理他们的储备。而有些人梦想回到金本位,过去100多年向着相反方向运行,对一些国家来说,虽然这几年金的要素愈加增重。我们并不认为,能够出现一个IMF支持的世界货币——这种概念画板上看起来很好,但是国家利益差别太大,当政府可以管理一篮子货币时也没有必要。类似地,投资者也可以管理他们的投资,根据最适合他们的方式,也许要考虑一下持有什么样的一篮子货币。
好消息是,世界上其它地区——在我们的估计中——都是可以预测的。下一篇文章,我们来分析德国、英国和中国。
:Axel Merk
Merk是Merk Hard and Asian Currency Funds的首席投资官和经理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