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吴敬琏的学术“墓碑”--简评吴敬琏的《中国增长模式抉择》(增订版)

2025-02-26 观点 评论 阅读
  

  吴敬琏的学术“墓碑”

  

  ——简评吴敬琏的《中国增长模式抉择》(增订版)

  

  迎春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增订版)(以下简称《抉择》)介绍吴敬琏,是“首届国际经济学杰出贡献奖得主。195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宝钢经济学教 席 教授,国际经济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会顾问,国际管理学会会员。”之所以把全部头衔都列出来,是为了表明非同一般的学术地位。书的前面还特意鲜明标出“2008年10月最新增订推出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心血凝结之作。”既是“心血之作”,又是“增订出版”,可见这本书对于吴敬琏的份量之重。但是,这本“心血之作”恰恰“生不逢时”,竟成了他的“学术墓碑”。  

  

  吴敬琏在《抉择》中说:“我查阅了大量发展经济学文献,对发展经济学理论发展进行了梳理;同时收集了有关的经验数据----”,(第7页)得出结论,美国、英国的经济是才“现代经济增长模式”的代表,其他国家,包括原苏联、中国等国家的经济道路,都是粗放型增长模式、早期增长模式,甚至连日本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也“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终致酿成1990年的泡沫经济破灭和此后十几年的衰退。”书中还说“邓小平也经常谈到‘四小龙’,其中他特别欣赏新加坡有高度权威的政府加市场经济的做法。受过现代经济学教育的学者一般认为东亚模式是有缺陷的。成熟的市场经济还是欧洲和美国式的。”(《模式》第141、222页)吴敬琏当然属于“受过现代经济学教育”的学者,对美国、英国的经济发展则推崇备至,认为是唯一正确的发展模式。全书的中心就是论证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就是没有选择现代经济发展模式,只要选择美欧的模式,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这本书是2008年10月出版的,而据“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确认,美国本轮经济衰退从2007年12月至2009年6月结束。”(新华网 2010年11月2日 )就是说吴敬琏这样著名的经济学家,不仅没有预见到美国将要爆发经济危机,甚至于在经济危机爆发以后,还大力吹捧美国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模式”,而且说这是他“对发展经济学理论发展-----梳理”得出的结论。对于《抉择》一书,我国的一些学者也曾给予极高的评价,如说:“-----将是一部在中国经济学宝库中留下重要位置的书”、“-----的确是一本值得细读、深思并将被经济发展现实不断印证的好书”。(见《抉择》封底)事实是这次美国以及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不仅印证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抉择》是一部不符合实际的坏书,宣告了这本书的破产,而且成了吴氏经济理论的“墓碑”。  

  

  对于美国、欧洲的严重经济危机,吴敬琏至今仍然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还没有看见他对《抉择》一书的任何公开检讨。 11月22日 他又厚着脸皮在《北京日》上,发表了题为《我们的经济为什么失衡》的文章,轻描淡写地说美国经济“失衡”:“ 从2005年、2006年开始,中国的经济学家对于失衡的状况,中国的失衡的状况、美国的失衡的状况作过很广泛的、深入的讨论。这两种失衡的经济就本身来说,是无法持续的。”刚刚还说美国的经济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吴敬琏,怎么一转眼又说美国经济“失衡”,“是无法持续的”呢?吴敬琏2008年还把美国经济誉为“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典范,但是,他竟早在2005、2006年就知道美国经济“失衡”,“无法持续”?对于这样一位为我国“转型”市场经济立下汗马功劳的“吴市场”,人们对于他的学风、品格能够说些什么呢?  

  

  2008年9月,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为标志,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至今已经两年多了,尽管主流媒体一再声称美国经济已经开始复苏,但是,美国的失业率还一直保持着9.8%点的高位,(《参考消息》 2010年12月5日  第4版)为了挽救这种局面,美联储再次实行“量化宽松”政策,滥发美钞,刺激经济。吴敬琏在《抉择》中反复强调要“放开汇率这一开放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价格参数”,(《抉择》第147页),如果真实行了他的放开汇率的建议,在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面前,我国的经济、金融可能会全面崩溃。由于书中类似的错误主张实在是太多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抉择》不仅在理论上错误百出,经济政策主张也全是一些“馊主意”,面对当前美国以及世界性经济危机的事实,建议“吴市场”先认真检讨一下自己的错误,然后再发表文章,这样才够得上“学者”的起码标准,哪怕是资产阶级的学者!  

标签:美国   经济   模式   抉择   经济发展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