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桂柳会战,白崇禧为何宁愿失地也要保部队?绝非有兵权就有地盘儿

2025-02-20 最新 评论 阅读

 

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哦~~~

文|CC

编辑|t

引言

抗战打到最后,广西成了战场,可奇怪的是,广西的“土皇帝”白崇禧,在家门口反而不怎么硬拼。面对日军南下,他宁愿放弃桂林、柳州,也要保住手里的桂系部队。

有人说他胆小,有人说他精明,事实究竟如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桂柳会战里那场让人捉摸不透的“战略撤退”。

桂军战场上的奇怪操作,怎么越打兵越多?

1944年秋天,日军的豫湘桂战役已经打到了广西门口。国民政府高层紧张万分,因为这不仅是战场上的生死较量,更是整个抗战后期的战略关键点。如果广西失守,不仅西南的防线彻底崩溃,连通往大西南的大后方都会陷入危机。

然而,就在各方紧张调兵遣将时,广西的桂军却在战场上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他们不是坚决死守,而是选择灵活机动,不断调整战线,给人一种“打着打着,部队怎么越来越多了”的错觉。

从表面上看,白崇禧是广西的“土皇帝”,桂军在这里的影响力深厚,理应拼死抵抗,保卫自己的家园。然而,白崇禧的考虑显然更深远。

在他看来,这场战争不仅仅是抗击日军那么简单,更是桂军未来命运的关键。相比于死守广西,他更在意的是保住自己的军事力量。毕竟,地盘可以丢,兵力不能没。

战斗刚刚开始,桂军在防御策略上就做出了一系列不同寻常的调整。以桂平之战为例,张发奎指挥的粤军与桂军的第四十六军联手防守,双方经过激战,眼看桂平就要收复。

然而,就在关键时刻,白崇禧突然下令调整部署,让桂军主力撤退,把主要战斗任务交给了粤军。结果,桂平很快被日军重新占领,粤军损失惨重,而桂军则几乎毫发无损地撤回后方。

这一战,让许多桂军官兵摸不着头脑,难道广西军队的任务不是守卫广西吗?但白崇禧很清楚,他的目标是桂军能活下来,而不是被战场消耗殆尽。

桂林和柳州的闪电失守,白崇禧的真正打算

桂平之战的“奇怪”操作还不算什么,桂林和柳州的失守才真正让外界震惊。按理说,桂林作为广西的门户,防御工事相对完善,驻军众多,而柳州则是广西的交通枢纽,是桂军的大本营之一。

这样两座重要城市,本该是桂军誓死坚守的地方,可结果是,桂林在短短几天内就彻底陷落,而柳州也没撑太久。

面对日军大军压境,桂军竟然像“提前收拾好了行李”的住客一样,从容撤退,让人匪夷所思。

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白崇禧对桂军兵力的调动。在桂林战役前,中央政府明确要求桂军固守城池,利用现有防御工事迟滞日军进攻,为其他战场争取时间。

然而,就在战斗打响之前,白崇禧竟然把驻扎在桂林的188师、175师撤走,把主力调往柳州,只留下新兵为主的170师防守。

这样一来,桂林的防御力量直接下降了一半,导致战斗开始后,日军迅速攻破外围阵地,仅仅两天后,桂林就已经岌岌可危。

更让人意外的是,在桂林撤退后,柳州的情况几乎是“翻版重演”。白崇禧继续采用“调兵撤退”的策略,将大部分桂军主力撤往更西南的地区,留下部分守军象征性抵抗。

最终,柳州在11月24日失守,日军以极小的代价拿下了广西的核心交通枢纽,而桂军则再次成功保存了大部分有生力量。

从战场表面来看,这一系列操作让桂系的“军事信誉”大受打击,许多广西民众愤怒不已,认为桂军不尽全力抵抗,导致家乡陷入日军之手。

但在白崇禧的眼中,战局远远不止表面那么简单——这不仅仅是抗战,更是他日后与蒋介石博弈的筹码。

抗战只是前奏,桂军在打更长远的算盘

如果说桂柳会战只是“军事上的失误”,那就太低估白崇禧的算计了。从桂平到桂林,再到柳州,桂军的撤退看似混乱,实则经过精心计算。

白崇禧的目标,从来不是保住广西,而是保住自己的桂军。对于他来说,失去地盘可以想办法再拿回来,可如果桂军在战场上被彻底打残,那他在未来的政治斗争中就再无立足之地。

桂军之所以不愿意拼死抵抗,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清楚,抗战已经到了最后阶段。

1944年时,国际战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太平洋战场上美军节节胜利,日本本土遭遇战略轰炸,国内的日军实际上已经是强弩之末。

在这种情况下,白崇禧更关注的是战后的政治格局,而不是在这场战役中“光荣牺牲”。

这也是为什么在抗战结束后,桂军依然保留了相当完整的军事力量,成为国共内战中的一股重要力量。而广西在战后迅速被收复,也进一步证明了白崇禧的计算是正确的——日军没有能力长期占领广西,而桂军在战后重返家乡,几乎没有付出太大代价。

这一系列操作,充分展现了地方军阀在国家危难时刻的现实考量。白崇禧的决策,让他在战后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军事和政治影响力,但也让桂军失去了广西民众的信任。

在那场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抗战中,白崇禧用“保存实力”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政治布局,而这一决策,也成为了桂柳会战最具争议的部分。

结语

桂柳会战是抗战后期的一场关键战役,白崇禧的决策看似是一场撤退战,实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保军战”。他的目标不是保住广西,而是保住桂军,而这一策略最终让桂系在抗战后期依然拥有一席之地。

只不过,这种“聪明”操作,最终让广西付出了惨重代价,也让桂军的形象大打折扣。战场上的胜败从来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更是权力博弈的结果,而桂柳会战,正是这一点最鲜明的体现。

参考资料:

重读抗战之二十九·桂系保卫广西时为何出工不出力.凤凰网.2015-07-15

桂柳会战:桂系为保实力不惜丢掉家乡人心.抗日战争纪念网.2017-04-15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