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战神蚩尤的形象为何铜头铁额,与夸父共同举兵对抗炎帝
春秋战国时期尸佼在其著作《尸子》中提到,神农氏七十世有天下,岂每世贤哉?这充分说明了,神农氏部落联盟政权在其统治后期是一个逐渐衰落的过程,到最后一任炎帝姜榆罔时政权已风雨飘摇,再无强权统治昔日臣服的联盟部落。而恰巧此时,炎帝部落联盟政权统治下的九黎部落,在其世代的传袭中迎来了他们最伟大的部落首领——蚩尤。传说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也许是其统治下有八十一个部族,个个都有铜头铁额,耳鬓如剑戟,头长有角。作为正常的人类来讲,头长有角虽然极为罕见,但也有可能,但铜头铁额不太现实,毕竟几千年流传下来关于蚩尤形象的传说必然有他流传下来的道理,但是从事实客观来讲,也许蚩尤并不是真正的铜头铁额,而是那时蚩尤部落就已经掌握了关于铜矿的开采与青铜的冶炼,制作了那时的青铜面具与头盔,这个倒是非常有可能。
炎帝政权统治末期,炎帝政权的衰落,也直接助长了南方黄帝部落联盟政权的崛起,实力迅速强大。而蚩尤率领的九黎部落因不满炎帝榆罔的无力统治与炎帝政权的衰落,在其统治下铁血完成了九黎部落大军的集结,并争得巨人夸父族的兵力援助同盟,迅速发起了针对炎帝政权的挑战。据《山海经》记载,后土生信,信生夸父,而前面提到的后土为炎帝政权首领共工之后,这里有一个歧义就是,炎帝政权共工首领之后 后土 与后来道教神话中提到的大地之神后土是不是同一个人?目前不得而知,抛开这个问题先不谈,但夸父是大地之神后土的后裔却争议不大,因此这里也可以看做夸父是神的后裔。可是在人们的印象中,夸父似乎仅仅只是那位神话传说中追逐太阳的神奇巨人而已,但这里提到的夸父却是一个族群,一个拥有众多族人的族群部落,《山海经》也记载其中有博父国,其身材高大,一个手拿着青蛇,一个手拿黄蛇,与追逐太阳的夸父形象非常吻合,可见博父应该就是夸父,夸父是一个大的聚落族群,而不仅仅只是一个人而已。前面也有提到,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可见蚩尤与夸父皆为炎帝政权的后裔,蚩尤举兵,夸父作为与蚩尤的同族共同出兵这一点就可以理解了。夸父族人身材高大,偶或有如山般的巨人,例如追逐太阳的夸父。肌肉发达,力大无穷,崇拜开天巨神盘古,好行侠仗义,是一个大无畏热心肠的民族。但错就错在面对政治纷争站错了队伍,跟随蚩尤与后来的黄帝开战。蚩尤失败后,夸父族领袖被为黄帝助战的神龙应龙所杀,夸父族因此退守极北之地,不再与黄帝为敌。
黄帝执政后,当初助战黄帝大战蚩尤的 魃 因会带来干旱一路被驱逐到了极北之地,极北之地也因此爆发了一场大干旱,新任的夸父族领袖将这种干旱怪罪于太阳,誓要抓住太阳以驱逐干旱,太阳因此不断北移,夸父不断追逐,跑渴了就到黄河水边喝光了黄河水,再向北又喝光了渭河的水,渭河的水不够,又再向北去喝大泽里的水,可是还没到大泽就被渴死了,夸父虽然死了,但夸父大无畏的精神却永世流传了下来。这就是关于夸父追日的传说。好了言归正传,九黎部落兴起于如今淮河下游的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一带,以善于制作铜制兵器见长,其铜制兵器精良而尖利,且九黎部落民众勇猛彪悍、生性善战,以现在的山东为根据地,向最初孕育文明的西北地区山西西南部关中平原进发。蚩尤大军一路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炎帝政权大败,蚩尤进而占领了炎帝政权统治下的大部分疆土。炎帝姜榆罔被迫只好向地处华北平原的黄帝联盟部落求援,由此看来,蚩尤部落与黄帝部落联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邻居,炎帝与黄帝分别占领了早期诞生中华文明的关中平原与华北平原,随着炎帝政权的衰落,蚩尤与黄帝联盟部落的兴起,即使蚩尤不去攻打炎帝,炎帝姜榆罔不引狼入室般的去向黄帝求救,随着蚩尤与黄帝联盟部落强大带来的地盘扩张所引起的摩擦,蚩尤与黄帝之间必有争夺政权的一战。毕竟华北平原只是诞生文明的一隅,地方太小,一山容不下二虎,随着双方实力增长带来的地盘扩张至临界点,双方的地盘扩张战争不可避免。只是随着炎帝政权的衰落导致的蚩尤的反叛,炎帝饮鸩止渴般地向黄帝求救提前引发了双方之间的争夺战,以至于最后的决战,打败蚩尤九黎部落并借着平叛的名义推翻了炎帝政权,以正大光明的名义扩张建立了黄帝联盟部落政权。而炎帝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给黄帝政权的建立扩张师出有名。
炎帝姜榆罔向黄帝求援后,黄帝立刻果断出兵应战蚩尤,此刻蚩尤大军集结了八十一个部族的大军,声势浩大,军心大振,在兵力上占据了绝对优势,战争一开始,九黎部落就数度向炎黄联军发起进攻,战况异常激烈,逼的炎黄联军节节败退,炎帝部落政权前线领地至此全失。自此,蚩尤大军军威大振,并将战火迅速烧到了黄帝部落联盟领地,在蚩尤大军的扫荡下,黄帝联盟部落被逼得退无可退,只好在涿鹿整顿完毕准备发起全线反击,准备拼尽全力进行一场输死大决战,由此,人类历史上第一场旷古烁金的大规模政权争夺战——涿鹿之战由此拉开了序幕。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