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暴动的经过(陆定一)
先谈谈广州暴动
一、暴动的前夜
太雷同志到党中央〔开〕扩大会时,即已决定广州的大暴动了。当时原定的计划,是认为广东全省的确到了一个暴动的局面。而且工人阶级及一般劳苦民众在军阀纷争之下,的确已经除暴动外没有出路了!在大暴动计划里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第一点,在广州必须由工人斗争为发动,号召总罢工,由总罢工化为暴动。第二点,在全省各路,尤其是中路,以及广州近郊,必须竭力注意发动群众,把广州暴动立刻造成一个全省暴动的局面,来完成并保障广州的胜利。
那时广州的工人运动复活起来了,伟大的示威运动,以及零碎的经济斗争,是在不断的暴发。但是新军阀方面的压迫也日益加紧,最后竟解散"省港罢工工人委员会",这是给广东的党以严重的打击。三千熟练的工人纠察队,以及万余久经战斗的工人也因此大半不能参加这一次的暴动。广州的党和团,工作限于罢工工人及已有力量的工会,有几个工会就做几个工会的工作,不谋扩大,不想把工作深入其他工会以及反动工会中去。这些群众,在这次暴动之中,一部分帮着军阀(如广州暴动中机器工会千人,参加反动军队,助军阀反攻),但大部分是表现得很好的。
时机到了,粤桂之争起,第二方面军大部调往西江,广州仅留很少的反动军队;李福林部是在河南,人数甚少,而且素来不能战斗。广州市内仅有第三师一个团。薛岳一团(皆新兵)、炮兵团、教导团等。教导团是叶剑英同志领导的共十一连半,只消在团内解决少数反动分子,就可以完全做我们的武力。我们自己的枪支只有20多杆,炸弹150枚。省港罢工工人武装较多,但在暴动前被破获机关,失枪支万余,只剩几十了。
军事上现在的确到了暴动的时机了,同时已经有消息说反动军队要解决教导团。我们以前已经损失了省港罢工工人及纠察队,若是教导团让他解决,那么,将没有发动暴动的能力了。为了争取时机,以及不再损失力量,所以省委就赶快的决定12日暴动。
当时的情形是这样,中共省委对于以前所定计划的两点,实际上是没有办到。第一点关于市郊及外县的农运,虽然暴动的计划早已决定,但因为过去对于此项工作缺少注意,所以虽然派了些人,写了些信,但终是起不上来。这是一个极大的欠缺。第二点关于广州工人应由总罢工而发展成为暴动的一点,因为那时时机非常急迫,总罢工不能等待。并且总罢工必须由零星斗争引起,这种零星斗争,在反动军队的严重压迫之下,只有失败。经过许多失败之后,工人中也有些畏缩的心理,他们这种畏缩是对于无武器的罢工斗争之畏缩。所以不知不觉中就以为发动暴动必须以军队为主力,但暴动起来之后,必须发动广大群众才能保持这个胜利。
现在既然认定发动这暴动必须以军事为主力了,所以必须预先提防反动军知道,以致完全失败(因为反动军队究竟比我们多)。所以青年团想在暴动之前(10日)散传单及演讲,也被停止。
当时中共方面,准备由张太雷、黄平、周文雍组织革命委员会。太雷专管军事与政治,黄平、周文雍管理工人方面的指挥(因为周文雍是赤卫队总指挥),另以吴毅(市委委员、省委候补委员)为秘书,并理党务。因而革命委员会中无工人分子参加,暴动自始至终是革命委员会领导。市委并决定了苏维埃名单,列15人,皆广州工农兵的领袖。技术上的准备则非常欠缺。苏维埃,红军总指挥部、侦探、交通、宣传队等都是仓猝组成。赤卫队的编制、枪械的发给,政府的布告(以及印刷),粮食之征集与分配,捕杀反革命及没收其财产之组织,各工会的负责人工作,都未计划到。甚至苏维埃的大印,到暴动第二天下午才刻好。技术准备的欠缺,对于工作发生严重的影响。
军事的计划,发动时以教导团十一连半分配缴各地敌军之械(第三师之新兵一团、炮兵一团、炮兵团、公安局、观音山、第四军部、广九车站)。铁路工人则攻警署并守卫。西关有薛岳的新兵一团,因无兵可派,不能解决(后来此军即于第二日反攻观音山)。河南李福林的军队,则更无我军去解决。全市占领后,立即将枪械分与工人及俘虏,补充队伍,以攻河南。
计划既定,到10日消息传来,西江的反动军队已在调回,反动派已知广州空虚之非计。于是我方不得不更提早暴动日期,于11日晨3时举行武装暴动。10日夜晚,广州登时戒严,且闻解决教导团的谣言。但至12时后仍无动静,12时后街上已经解严。我们的汽车通行,无人干涉。红军总指挥叶挺同志于10日夜11时才由香港到省。枪声忽起,大暴动起来了!反动派正在瞌睡中。
二、第一步完全胜利
随着第一枪,颈围红带的工人兵士,已经满街发现,唾手而广州市完全占领,只有长堤的战争还在继续。兵士则向西关方面进攻。公安局起先以为是很难到手的,不料一冲而入,毫无抵抗,立刻成为我们的大本营,警察等纷纷弃枪而逃。工人群众平日想枪如想爱人一样,纷纷争取,没有秩序,也无队伍,也无指挥,只向有枪声处跑,加入前线作战。后来把夺到的枪运到公安局散发,工人群众就拥在公安局门口抢枪,汽车一到即空。机器工会革命工人联合会等组织之下的工人也有许多前来参加。据统计,参加这次暴动的工会,有43个,人数上万,有编定的赤卫队有两千人。反动工会的工人来抢枪,其中或许一部分是来捣乱的,但至少有一部分是来革命的。此时编制赤卫队以及军事指挥就成了问题。赤卫队在编制方面,以前是依工会而分的。现在怎样呢?可以说事前没有讨论过,临时就没有办法。因为一方面工会是不见了,而且即使有工会,还有些反革命工会下的工人怎样办法呢?另一方面军队是依人数编的,工人却不懂这种办法,究竟还是依人数编呢?还是依工会编呢?结果依人数编了。这种编法对工人来说是一个突然改变,使工人不习惯,而且因为过去没有准备,不能依次发枪,不能一发枪立刻编定赤卫队。你来我往,编好了上前敌[线],散了又重编,使工作凌乱非常。对于指挥也发生很大的问题,先就一个队的指挥来说,因为工人不懂军事,所以特派军事同志当指挥,但是工人不相信别人,只相信工人领袖。同时军事工作同志,又因语言不通无法指挥。再就指挥的机关来说,红军总司令部是在公安局,赤卫队总部在省政府,两个指挥机关的关系不好。总司令部不能统计现在有多少力量,以及他们在什么地方,自然调动上计划上发生困难了!同时总司令部的组织又不好,什么人来就直接找总司令,请枪也问他,什么都问他。总司令不在的时候其他人也随便,自由指挥,自由调动,更弄得军事上无头绪。技术工作的不好竟牵连得这样大!
在这种情形之下,工人就自由作战,有的加入前线,有的徘徊十字街头。加入前线的工人赤卫队非常勇敢!即兵士及军事工作同志,亦自叹弗及。但是因为技术上的训练缺乏,所以往往错打自己人,及有许多无谓的牺牲。
关于赤卫队的问题,恽代英同志曾与我们私人谈话,他的话是值得在此地写出来,以为后来的经验的。他说,赤卫队的编制在暴动开始时最好仍依党的方法,依工会来编。指挥赤卫队的人,仍须工人领袖,但派军事工作同志,做他们的"参谋"。这是非常之对的(省委对广州暴动的决议案,亦指出改编工作方面的错误)。
除了工人之外,农民也起来参加。虽然市郊的工作做得不好,但黄沙及石围塘农民占领东站,广州市有几县逃难来的农民(他们的房屋被地主烧成焦土),此时自动的组织起来向公安局领枪,但也没有枪了。农民之外还有俘虏的兵士,经过一番演说,也高兴来加入战线。这种俘虏,在军事技术上当然比工农好,一切编制调动的困难也少,但是已无枪给他们。不过这些俘虏的农〔兵〕士,多少总是受过军阀的影响,虽然高兴革命,使用时有些不逞〔称]手。例如我们进攻河南的时候,河南李福林的军队,是经不起战斗的,只要我们对他多轰几炮,他们就可以逃之夭夭。但是掌炮的那个兵,死记死守一条规则:"城市巷战不用炮",所以他就始终不肯向河南李福林军开炮。
关于军事方面的还有两点,索性说尽了吧!第一是反动海军之无用,站在旁边不敢动作。第二是那时帝国主义者曾向李福林提议,由他们代为夺回广州,夺还之后,交给李福林。但李福林不敢答应。
其次,讲到苏维埃。本来市委已决定15人的名单,广州工农兵的领袖非常有号召力的,但是一个苏维埃15人当然不够,并且必须以群众大会通过。于是11日下午就召集群众大会来选举苏维埃。在这样军事紧急的时候,群众拿着枪上前线去了,所以开不成功。但是政府是不能不成立的,于是还是成立起来,名单是苏兆征为主席(苏未来时由太雷兼),海陆军太雷,人民及外交黄平,工人周文雍,农民彭湃,司法陈郁,经济何来,秘书长恽代英,红军总司令叶挺,肃清反革命委员会杨殷。其中的错误,依现在看来是没有广州本地的工农兵领袖,因而不能更多发挥号召作用(广东籍的仅有苏兆征及何来,皆海员工人)。二是没有没收财产委员会及征收粮食委员会。后来,征收粮食的工作,因迫于环境,无组织地做了一些。三是整个的组织事先没有规划,临时非常混乱。
先说整个的工作方面,苏维埃亦设在公安局(肃清反革命委员会另在一处),公安局在当时自然是最热闹的地方了。苏维埃事前既未准备,又无组织,又无办事人,又无办事范围,所以结果一切问题都集中在他身上,工作方面就凌乱了。苏维埃成立时由洋人(德国人耐曼)起草了一个宣言式的东西,拟用作为第一张的布告的,但是因为原定的印刷地点是西关,当时西关未收复,好容易派人去拿出几百张。而且印刷的字不是大字,而是从前《向导》报题目用的二号字。这"宣言"的影响并不重大,民众不以为是一个行动的政纲,而以为是一个普通的宣言。此后政府即没有出什么重要的布告,如关于立即执行捕杀反革命,没收财产,以及政纲之实行等。所以工人同志批评苏维埃说一张布告也没有,政府的布告的确是此后暴动中应当严重注意的。
肃清反革命委员会可说全无工作,一张布告也没有出,民众不知他在何处。
组织上更无办法的一点,就是人才的缺乏。各种工作要有许多人来做,但是党的同志到那时完全自由行动起来。分配他的工作他不做,有的掮着枪往前线上去了,有的躲在家中不敢出来,也是显出党的薄弱与纪律的废弛。
三、发动群众的工作
关于宣传暴动,以前组织了一些宣传队,数量方面当然是非常不够的,而且工作也做得不好,仅公安局附近有些演讲,其他地方寥寥无几。传单标语极少,传单的印刷,青年团找到六个印刷机关,直到12日才印好10万张,没有来得及发出。
搜捕反动派及没收财产,这两件事苏维埃政府可以说没有决心,并且没有意思去做的。先说搜捕反革命。苏维埃政府没有严厉的布告,对重要的反革命随捉随杀,肃清反革命委员会亦无布告,民众不知道在那里,所以民众不敢擅杀。捉到了反革命分子,除一小部分自动处置外,其余都送到政府里来。除了几个人立时在"枪毙"二字之下处理掉以外,其余认为形迹可疑的就关起来。小小公安局关了200多人,这些人,此后无从审判,因为捉他们的人已不知去向了。太雷见了这种情形,就下令完全枪毙,那时已是12日了。但是命令下来,找不到执行的人。后来说交杨殷办,终于又被别的事挂住了,一二日未办。太雷死,此事更无人提及。反革命军队一到,这批反动分子做响〔向〕导来捕杀我们的人了!最可惜的,在暴动初起时,张发奎,黄琪翔,陈公博等一批重要人物都在东山居住,那时若派极少的赤卫队去就可以把他们结果掉的,但是全未办到,任彼漏网。重要人物,只有那青年团杀的几个L.Y.领袖。反革命被杀者一共约百人左右。
至于没收财产,是一点也没有做。当时一方面固然是军事忙碌,但同时有一个心理,以为现在暴动成功,将来要什么是〔有]什么,所以就连一点也未做。政府除自己不做外,并且在一般人民中,政府也不去发动他们起来自动没收,以至连枪毙了反革命之后的手上金戒指都没有人拿。不过政府及革命群众虽然未做,趁火打劫的"浪仔"们却挂了红带子自动抢东西,所以仍有小铺子受到劫掠。至于大铺子及银行等,因铁门不是"浪仔"们所能打开,反无损失。中央银行是燃烧而毁的,但金库未动分毫。关于没收财产及捕杀反革命派的事件,第一认清这是发动群众的好方法,苏维埃不组织没收逆产委员会,肃清反革命委员会之怠工,以及没有严重的布告,都是很大的错误。第二民众自动捕杀反革命,是否怕有报复错报等情形呢?我们认为这是免不掉的事,但究竟很少,而且若是不鼓起群众自动捕杀,一方面则政府将没有办法(不能审判,不能执行),另一方面是失掉鼓动群众的一个最好方法。政府一方面应组织特别队伍来做此事,同时任何革命者都有杀反革命和告发之权。至于没收财产,也有几个意见。一则以为有人要抢掠,二则以为暴动胜利,横竖一切都是我们的,三则恐怕影响前线战士无心战斗,再有一点更重要的则是没收财产,还是群众自发的没收呢?还是有组织的没收?我的意见认为如此:我们必须先认清为何没收反革命财产?有三方面,是表示工人对于统治阶级寝皮食肉的愤恨,一方面是摧毁反革命的经济力量,一方面是充裕自己的财政:因为是表示工人的愤恨,所以不必工人个个都去没收,才算是自动的没收。政府没收了,工人知道了一定可以更增勇气,更增快感。再此〔者]尽可做有组织的没收,归给政府,前线战士只会受好的影响,不会受坏影响的。有许多政府所顾不到的地方,工人可以告发或自己没收交给政府(必须出这样一张布告)。许多小的抢掠,一定免不了,也不用避免的。既然没收的行动对于工人有好影响,所以必须立刻没收,不能说:"已经是我们的"的话(暴动时赋与〔予〕各工会农会等团体以捕杀反革命及没收财产之权,是应组织他没收财产与捕杀反革命的好方法)。
四、西关之获得与敌人反攻
11日下午我们已占领西关了!工人在战斗中表现出他们勇往向前的精神,牺牲是很大的。
那时的环境,一方面是河南的敌人尚未肃清,各处敌人的反攻虽然还未到眼前,但是期在不远。各路反动军队都已兼程前来,军事形势更加紧张了!
那时的工作,是集中在编制赤卫队,想以工农俘兵,与教导团组成一师至二师,但是因为指挥的混乱,以及没有发动群众,没有新的广大群众继起参加暴动,计划迄未实现。
是夜,太雷、黄平与洋人等开了一会,洋人批评军事上之不敏捷,应当乘胜以全力援西关河南。叶挺因为到省很迟(暴动前三小时),所以有许多事情不清楚。徐光英(参谋长更是表现得非常糊涂。于是以太雷为红军总指挥。太雷对于军事是外行,但对于我们军队的情形,是比任何人懂得,可惜少一好参谋!
农民中工作之不好,以致到现在不能起来响应,使军事上失去了一个很大的帮助。广州暴动虽然这样惊天动地,轰轰烈烈,但四郊农民,仅占两个东〔车〕站,杀了一个地主。对于发动农民事前未注意到,暴动起来之后,也未努力设法去做。固然客观上有许多困难。
12日上午依然是进攻的形势。到下午四方八面的警报渐渐紧急起来了。民团,薛岳的新兵,由观音山反攻,冲锋到厚祥街(近赤卫队总部)。周文雍即离总部,而工人一点也不退却,拚命与反动军队作战,竟把他击败,重新占领观音山。但是观音山的一带路上,时有敌人的枪子,时太雷及洋人由群众大会乘汽车回来,在四牌楼遇到敌人,太雷及车夫死在车中,洋人不知怎样脱险回来。广州的汽车夫,虽然生活是优越些,但是这次参加最〔暴〕动非常热烈。有许多因开汽车而被打死。
太雷既死,军事失去了中枢,无人可以接他的手,徐光英非常畏缩,哪能在艰难困苦中处理这样混战的局面?
五、溃退与屠杀
当敌人冲到厚祥街时,公安局仅留恽代英同志一人在指挥。太雷死了,以及敌人被我们打退的消息,他都没有知道。忽而黄平、吴毅回来叫恽代英快走,他们两人就预备在此地拚了。原来他们两人之匆匆回来,还是听到赤卫队总部被占的消息。赤卫队总部与公安局相隔不远,总部既然被占,公安局当然非常危险了。所以他们想把恽代英〔保〕留下来,而自己就在此地拚个一死。但是实际上那时敌人已被我们重新打退赶到观音山去了。
到晚上洋人始到公安局,黄平与洋人开会时,证实了太雷的死耗。同时四方八面消息更紧张,并且有敌人 15分钟即到公安局的消息,那时退路也想不到。洋人就说现在情形既然如此,党及工农运动的负责人可以暂退,留军事同志在此指挥,看形势再说。因此黄平、吴毅等即退回秘密地址中去了。这是广州暴动中最后一次会议!
赤卫队及兵士仍不知敌人已到眼前,依旧在前敌打仗及在街上守卫,颈上围了红带,胜利而且得意。支持了一夜。吴毅始从秘密住所中跑出来。及至11时,市内已发现了敌人,下午3时敌人占了公安局。
敌人兵队怕我们,也是非常利害的。经过几次战斗,已认识了工农的勇敢了。观音山上的敌兵,看见公安局的大红旗,不敢冲下来,用炮将红旗轰倒了才敢下来。马房里的马他们不敢公开的来抢,而悄悄的来偷。11时进了广州市,3时才敢跑进空无一人(除了200反革命以外)的公安局!
敌人入市之后,对于毫无防备的工农兵士,就大施屠杀了!到处是枪声,到处是死尸,几乎是见红即杀!广州市登时血流成河!除千余工农兵士向北退走之外,同志牺牲者200余人,赤卫队及兵士牺牲者2000余,民众更不知死了多少!
这一个退却与大牺牲的责任当然完全应由指挥机关负责的!第一,指导机关完全不能估计敌人与自己的力量,就仓惶退却。第二,退却也没有一个决议与计划,群众完全不知道。第三,指导机关于12日晚听到不确的报告而退走,直到次晨仍无退却的命令与计划。在敌人军队摇动,我们的力量还强大的时候,至少是尚可一战的。而且这个一战,我们若拚死在战时向兵士做些宣传工作,甚至可以得到胜利的。即使不能向前进展,退而自守,也只要巷战的技术布置得好一点,也至少可以维持一个相当时期。再不然立刻召集部队,实行退却,也不至损失得如此其大,更不然即集合这次牺牲掉的二千数百人也可冲出条血路,不致全部覆没!至于退却时没有做一个大的破坏,没有将统治阶级的命脉加以根本的打击,指导机关虽然有拚死的心,但人民还是受了空前的大损失。
从13日起,搜捕屠杀更是加紧地进行,国民党军阀,以种种酷辣的手段,施之工农。总计屠杀之数在5000以上!每天枪毙惨杀的总有千人以至400至500之多!国民党撕下了人皮,变成一支〔只〕狗,现在连狗皮都撕下,露出它吃人魔鬼的本样了!搜捕之中负责同志未有损失,洋人亦安全的。
六、影响
固然他在战略上做了部分错误,但他对于全国工农兵士的伟大影响,给革命的胜利以极大的促进。
(一)军阀的斗争更加激烈了!尤其是广东从前还是一个军阀的统治,现在呢,桂系、蒋系、粤系(张发奎)、范石生、方鼎英等几派,互相勾结,互相角逐。在整个的青天白日旗之下,促成了蒋桂二系之大分裂,战争已是不可避免的了!
(二)军阀更加露示(出〕他们的本来面目。广州暴动之后,大屠杀不断的进行。广州已经恢复了商团(现名街坊自卫团),军队中已取消政治部。一切民众运动都被禁止,反动组织亦受摧残(如广州的革命工人联合会,系L.Y.的,亦被解散)。对俄绝交也已实行。
(三)社会的破产更加急剧。因为战争的缘故,苛捐杂税增加,纸币跌价(广东的中央基金已被提尽,现跌到四折),拉夫,派饷,奸淫,掳掠更加利害。因此而工商业日益萧条,物价惊人的腾贵,帝国主义更利用他的特权进行侵略,豪绅地主资本家利用时机剥削工农,禁止工人的斗争,取消一切改良条件,减少工资增加工时,盗匪日益增多。广东现在遍地是匪。
(四)军阀的统治日益衰弱。因为战争的关系,军队统统集中了,因此外县及乡村的反动统治更加薄弱。有许多县份,仅有几十支枪,连防土匪都不够。
(五)工农群众革命情绪之更加高涨。广州暴动更使民众知道,他们是能够夺取政权的,并且更知道暴动夺取政权是他们惟一的出路。尤其在这军阀与豪绅资本家压迫屠杀更加严重的时候。广州暴动失败后,广州的工人仍有斗争,现在且在准备大规模的反抗封闭工会的示威。杨xx同志由南路回来报告,说那边17日听到暴动消息,农民非常高兴,说自己也要暴动;统治阶级及帝国主义惊惶非常,特别戒严;后来失败的消息一到,农民毫不表示灰心,因为叶贺军队之事件,已经告诉他们失败不是什么一回大不了的事了。广东各地的斗争在这次暴动后表示得加倍急剧,民众更认得清楚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分别。
(六)反革命军队之动摇。反革命军队之动摇,只就一件事就证明。暴动之后张发奎的军队退向东江时,有两团人哗变,自己投奔海陆丰去了!这件事,省委事前并不知道,乃纯系自动的行为。广州暴动给兵士群众以极大的影响,在官长方面,引起了旧两派的饭碗问题,旧派骂新派为共产党,稍为左倾的都不能存身,自然只有向我们方面跑。但是若果我们现在不注意这件事,将来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国民党的腐化,就是由于许多军人的投降,弄得军权高于党权,要去掉这个危险,军队中的政治工作,以及党代表制,在广东是极迫切的需要实行了。
七、尾声
无论如何,广州暴动是中国的巴黎公社。广州的暴动是中国大暴动的开始,也是广东暴动最重要的一幕。广州暴动证实了中国革命的无间断性,证实了党的政策确为群众所接受。
广州暴动虽然败退了,虽然有了莫大的损失,但是给我们以无限的教训!广州暴动的教训,乃是血的教训,乃是最重要的教训!无产阶级将接受这个教训,不久的将来,再表现出他更进步的"艺术"出来!送反革命上西天去!完成历史上最伟大的任务﹣﹣中国革命!
B现在我说一说青年团在这次广州事件里的工作
青年团长期处在和平环境里,对武装起义不能适应。暴动以前青年团的工作,9日组织了70余队的宣传队(三人一队),全系学生。本来想于10日在长堤一带讲演写标语等。后因中共省委不许未做,仅在几个学校内及其附近张贴与写了些标语。同时组织少年先锋队,把几个比较忠勇的同志编成,谈不上全体同志参加,更谈不上广大的青年群众参加。后来又决定在11日的夜里(暴动本决定是12日)在几个学校里杀L.Y.分子,及夺取学校警察之武装。至10日夜间,始知暴动时间已提早至11日早晨,即刻出外通知,工人区一个人也找不到,学生区找到很少。那时他们尚不敢行动,直到听到枪声,方才开始动作。L.Y.分子早已逃走,警察已弃枪而去。仅捉到很少的反动派送到苏维埃政府。许多因监守不严逃了,其余后来也放了。此时才召集同志,编少年先锋队,出发没收汽车等(不没收财产)及捕人。11 日毫无秩序的闹了一闹。领得20支枪,并缴(实际上是"收",因为警察早已逃了)得多支枪,因为同志找不到,没有人拿。11日晚上,少年先锋队之数十人,住宿于公安局旁之某地。时广州形势比较很好,所以连步哨亦不放。12 日晨起身后正在商议出发,一派主张早些,一派恐怕与红军误会主张迟些。同时刘xx又跑到[来]报告说今天一天至少可以无事,孰知报告未完,枪声四起,不久"白军"即入市矣!
不过有几件事比较是差强人意的。一则是他们还自动杀了L.Y. 领袖,并且用共产青年团名义出告示宣布其罪状。二则是他们占了几个印刷机关,印了十万传单预备13日发的,但未发出。此外还想召集青工大会等。但在青工中过去既无什么工作,连同志也找不到,即使有时间开青工大会,也是不会成功的。
最后说到团的情形。
我相信若是这次不亲自来,决计料想不到广东的团是这样病得利害的,爽快的说一句,以前广东是没有适于战斗的团的组织的!
跑来一看,省委的零乱,负责同志工作之无秩序,无目标,无计划,组织之松懈脆弱,此地的工作,要从ABC做起。
所以如此,原因似在于"四·一五"之后,省委是始终未做工作,组织未去收拾,工作毫无。一般比较好的同志,无路可走,连13岁的也跑到党里去了。由此发生了取消主义,而取消主义使病态再深一层!
扩大会以前的情形,各地团部与党是不发生关系的,一切由党包办着。团简直不参加党的会议(因为党不要),所以参加意见,甚至坚持意见等精神,在此地是没有的。即每一件事情发生时(如广州暴动)党与团的分工也无规定,我做我的,你做你的。好在那时广州青年团同志只剩几十个,否则非但是一个大损失,而且还要闹大乱子呢!省委的关系也是如此。党团以前从来不相往来,青年团省委就好像在世外桃源"不知有汉"了!
至于外地的组织,现在尚有5000人。但是好像年久失修的机器一样,要修理过一番,才能使用。同志只有个人的忠勇奋斗,组织两字谈不上,支部更是糟糕。我们只要看广州暴动成功后,连同志都找不到。我曾与香港的一个船厂支部书记(很重要的支部)谈话,虽然很简单,但知道他们 40多个同志连开会都不高兴。可以想见其他省委从未过问的地方,是怎样危险的了!
XX同志来了以后,一切的工作,才开始做起来,与各省委的关系,因为他个人而发生了,工作也部署起来了。
广东的负责同志们,在这次扩大会中,以及我与他们有接触的地方,都表现得很努力,而且很懂得。
党〔的〕负责同志,大都是团员出身,对团的观念〔是〕很好的。我相信在风暴中的广东青年团,只要大刀阔斧的干去,一定可以很快的起来!
广东组织的分布:潮梅一带300余,都是知识分子(那边与闽南一样,无雇农贫者,都到南洋去了)。在东江一带仅海丰为最好,1700人(此乃10月份数目,预备年底到3万人),陆丰166(10月),其余的组织情形不知。中路广州最近坍台,各县多在原始状态中。西江、北江甚单薄,有组织之地甚少,人数每县十余。南路方面同志尚少,然肯艰苦奋斗。据说南路问题为广东最难解决之问题,因为那边多土匪,游勇流氓,党同志不好,有抽大烟的。琼崖即琼山、文昌二县,团员已有2000人,一区至少有2500人。但取消主义已在实行。而且从前的工作建筑于反对客军等非阶级口号之上,连"国民党反动派"都不知道,是大成问题耳!
省委扩大会开了两天,有党中央代表报告(他更注重组织),团中央代表报告,团务报告,党省委代表报告。决议案中有1.听了共产党(C.P.)中央报告与省委报告决议案。2.听了青年团(C.Y.)中央报告决议案。3.目前任务决议案。4.告全国同志书。5.士兵工作大纲。因为没有预备,所以决议案都是当场起草(除士兵工作外)。时间很不经济。报告及决议案的次序亦颠颠倒倒,对于目前工作等,讨论时无人发言,看出大家心中无底。
12月29日
注:文中[〕里的字,除开头两处外,其他系编者所
加。
后记
给团中央的这个报告,原来的题目是《D.Y.同志报告广州暴动的经过及广州C.Y.在暴动中的工作》。这个报告是1927 年底我在香港写的,距今56年。
广州暴动的消息,12月11日就传到上海。
同日,团中央派我急速起程,去参加广暴。名义是团中央巡视员。我是坐一艘货船去香港的。船到香港,广暴已经失败。党和团的省委员会人员都到了香港。我同他们个别谈话,了解情况。12月中,因原省委书记张太雷牺牲,党中央派了李立三为省委书记,召集中共省委扩大会议,我也参加了。从各同志的叙述中,我才能写出这个报告,寄给团中央。这个报告,反映了广东省委负责同志的发言和意见,没有加以夸张和隐瞒。
我自己当时的看法,不论对的错的,这里都不加改动,以存当时的真相。
但是,并不是说我对广州暴动知道一切了。我对于重要的事情还不知道。要感谢周恩来同志,他说出了最重要的事情。
请大家读读《周恩来选集》上卷174页:"第六,广州起义。这时正是反革命猖獗的时候……当时正是汪精卫继李济深之后统治广州,汪精卫要解散罢工委员会。工会还有一部分武装。跟张发奎从武汉回到广州的教导团的一部分,已由叶剑英同志当了团长,叶剑英同志说他们也将要被解散。同时,张发奎的军队正好开去挡黄绍兹去了,如再等一个短时期,他们就会调一师兵力回广州解散工会和教导团。我们乘这空子把部队拖出来,并且根据情况估计,要起义是可能的,但坚守不容易。当时在广州的共产国际代表是德国人纽曼(Newmann 此人我后来在莫斯科看见多次,是台尔曼的很亲密的助手,常在台尔曼左右。后来希特勒上台,台尔曼同志被捕,最后被杀害,英勇牺牲。纽曼的下落,我就不知道了。-﹣作者注),他主张起义后坚守广州,建立苏维埃。起义的总指挥叶挺同志是起义的前夜才请去的。叶剑英同志刚入党,搁在一旁没有被用。叶挺在起义的当夜主张把队伍拖出去,纽曼大骂叶挺动摇,说广州起义是进攻的,应该进攻进攻再进攻。第二天张太雷同志牺牲。第三天大败,仓皇退出。结果张发奎回到广州,来了个大屠杀。那时如果采取退却的方针,实行有计划的退却,或同海陆丰农民运动会合,或同在曲江的朱德同志会合,都不会如此仓皇,可以保持更大的力量,可以保存更多的干部。
"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到了莫斯科,共产国际代表还说他政治动摇。共产国际没有人理他,东方大学请他作报告,共产国际也不允许他去。这样,他就离开党跑到德国去了。这件事我们应该给叶挺伸冤。"
我还要说,周文雍、吴毅两同志,后来被党派回广州,恢复工作。他们都英勇牺牲了。派他们回去,是不适当的,因为他们在广州熟人太多,极易被捕牺牲。我在香港写了这个报告之后,奉团中央的指示,到海陆丰巡视。也写过一个关于海陆丰的报告,这个报告在党内团内流
传较广。可惜现在已经找不到。就算现在这个报告,也是从故纸堆里找出来的。因为署名是D.Y.,许多同志不知道这是我给团中央报告的笔名。对找出这个报告的同志,谨表感谢。
当时许多同志的名字,凡能记得的都写上了,不记得的,只能空着。
一、L.Y.是什么组织?确切的中文名词,记不起了。它的历史很短。回想起来,大约是汪精卫派的青年组织。L是"左派",Y是"青年"。汪已经是反革命,L.Y.也是反革命的组织。
二、广州起义,1928年六大称为"退兵时的一战"。当我1927年12月29日写这个报告时,还没有这个称呼。
现在,事隔半个世纪,可以回顾一下:
在整个民主主义革命中,我党领导过三次城市暴动,时间都在1927年。(一)上海三次起义。反对北洋军阀毕庶澄,迎接北伐军。蒋介石亲自指挥下的北伐军坐视不救,起义还是成功了。北伐军到上海后,实行"四·一二"大屠杀,背叛革命。(二)南昌起义,以革命军队为主力,反对蒋介石、汪精卫。(三)广州起义。以后,是22年的农民战争,再没有城市起义。即使李立三,特别是王明集团,主观上想搞,也没有搞起来。王明集团垮台之后,全党遵循毛泽东同志"乡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直到1948年,人民解放军转入进攻,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全国城市一下子一一被我占领。解放了全中国的大陆,只剩下台湾一省。
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这种战略方针,在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是没有的。这适合于殖民地半殖民地。果然,世界上许多(不是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照此办理,取得了胜利。
三、广州起义中,为什么我方对李福林军不开炮,而国民党军队却能对闹市中的我方开炮?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我军有一个迫击炮神炮手赵成章,他的迫击炮在各种地形上都能百发百中。他是在战斗中被我军俘虏过来后加入红军的。在我军抢渡大渡河的战斗中,我们只有一只小船,对岸有敌军。我军突击队乘船在敌前过河,必须压制敌人火力。赵成章只有三发炮弹。团长命令他,必须打中对岸敌人,否则"提头来见"。赵一发中的。赵后来入了党,觉悟提高了,讲起这件事,他说,如果没有"提头来见"的命令,他是打不中的。因为旧军队里当炮兵的,认为杀人是作孽的,有了命令,"提头来见",那么,作孽就不是由他负责,而是由上级负责了,所以非打中不可。赵成章同志在全国解放后,担任过炮兵副司令,教出了很多神炮手。
广州起义中,我方的炮兵(俘虏)所以不开炮,敌人之所以能叫炮兵向闹市开炮,也许由于我们当时还不懂俘虏炮兵的这种"心理状态",而敌人却懂得吧。
指挥炮兵,要懂得他的心理状态。别的事情也一样。我们现在的工作千头万绪,许多事情对我们还是陌生的,人员也是不完全熟悉的,所以上述的事,值得借鉴。"外行领导内行",领导不动,应引以为戒。要当领导,必须学习,使自己成为内行。
1983年5月11日于北京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