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男子北漂住2平米出租屋,北京 租20平米公寓
在北京这地儿,啥最让人头疼?那肯定是房租!就说最近网上热传的杨先生,29岁,北漂十年,愣是把家安在了一个2平方米的出租屋里,月租才650块钱。这事儿要是搁咱老百姓身上,估计得咂摸好一阵子。可人家杨先生,却过得挺自在,还说这是为了未来攒钱呢
北京那地方,寸土寸金,房租贵得吓人。五环到六环,稍微像样点的房子,租金得上千,可杨先生这“小窝”,愣是把成本压到了650块,还水电全包。这算下来,一个月能省下1000多块钱呢!这1000多块钱,搁咱老百姓这儿,能干多少事儿啊!杨先生说得好:“省下的钱,就是未来的希望。”这话听着,是特有道理同时也让人心酸不已。
咱再看看杨先生这“家”两平方米,啥概念?就跟咱家卫生间差不多大。打开门,眼前就是床,行李都得堆在走廊里。你说这条件,换谁不觉得憋屈?可杨先生呢?人家一点都不在乎。白天忙工作,晚上回来倒头就睡,简单得很!他说:“这地方虽小,但能让我踏实。”咱老百姓都知道,日子过得踏实,比啥都强。
像杨先生这样的年轻人,在北京多得很。他们为了省房租,把房子越租越小,可心里那股子劲儿,却一点儿没松。为啥?还不是为了梦想!北京这地方,机会多,但也竞争大。年轻人来了,都想在这儿闯出个名堂,可房租这事儿,就像一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杨先生就琢磨开了:“咱得把钱花在刀刃上!”于是,他选择了这间“迷你屋”,把省下来的钱攒起来,为未来铺路。
咱老百姓都知道,生活就得讲究个“性价比”。杨先生这选择,虽说有点极端,但仔细一想,还真有点道理。他这“卫生间经济学”,其实就是在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咱身边不也常听说嘛,有人为了省钱,住地下室,吃泡面,可心里那股子冲劲儿,却从来没熄过。
杨先生这事儿,还让我想起了一句老话:“穷则思变,变则通。”咱老百姓日子过得紧巴,不就是为了将来能过得好点嘛!杨先生住这小屋,虽说条件差了点,可他心里有目标,知道自己为啥这么干。咱也一样,日子过得再难,只要心里有盼头,就不算白活。
那你说,杨先生这选择值不值?咱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日子过得苦点不怕,就怕没个奔头。杨先生这股子劲儿,不就是咱老百姓常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咱也得学学他,日子再难,咬咬牙,说不定就熬出头了呢!
咱老百姓的日子,就得这么过——心里有梦,脚下有力,哪怕日子过得紧巴点,只要心里踏实,那就不算亏。你说是不是?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