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001大国重器“钱学森”
### **钱学森生平介绍**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祖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 **教育背景**:
1929年考入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留学,先后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博士学位。
- **学术生涯**:
师从空气动力学泰斗冯·卡门,参与美国早期火箭研制,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创始人之一。
- **归国历程**:
1950年因“麦卡锡主义”遭美国软禁,1955年经中美谈判回国,投身中国国防科技事业。
### **经典语录**
1. **“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
(回应西方技术封锁,激励中国自主研制导弹与航天器)
2.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解释放弃美国优厚待遇回国的原因)
3.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回应国家奖励与个人待遇问题)
4. **“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对科研攻坚的信念)
### **主要著作**
1. **《工程控制论》**(1954)
- 创立“工程控制论”学科,奠定现代自动化与系统科学理论基础,被译成多国语言。
2. **《物理力学讲义》**(1962)
- 提出从微观物理规律推导宏观力学性质的方法,推动中国材料科学和航天器设计。
3. **《论系统工程》**(1982)
- 系统阐述系统工程理论,指导中国航天工程管理实践。
4. **学术论文**:
- 在《Journal of the Aeronautical Science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提出“卡门-钱公式”等突破性理论。
### **历史贡献**
1. **“两弹一星”元勋**
- 主持完成中国首颗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的研制,构建导弹与航天技术体系。
2. **创立中国航天事业**
- 组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前身),主导“东风”系列导弹、“长征”火箭研发。
3. **推动系统科学**
- 将系统工程理论应用于国家科技规划(如“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提出“钱学森智库”理念。
4. **人才培养**
- 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首任主任,培养大批航天与国防科技人才。
### **在中国科学史的地位与评价**
1. **官方定位**
- 国家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1991年),唯一获此殊荣者;2009年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 **学术排名**
- 与邓稼先、钱三强并称“中国三钱”,被公认为中国近代科学史上最具战略眼光的科学家之一。
3. **国际影响**
- 冯·卡门评价其为“美国火箭领域最伟大的天才之一”;NASA称其贡献“加速了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进程”。
4. **当代意义**
- 钱学森提出的“系统工程”思想至今指导中国航天工程(如探月、北斗导航);其“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仍引发中国教育改革讨论。
### **总结**
钱学森以跨学科的学术造诣、战略科学家的全局视野和爱国精神,奠定了中国现代国防与航天事业的根基。他不仅是技术先驱,更是科学方法论与国家科技战略的设计者,其历史地位在中国科学史上无可替代,堪称“大国重器的灵魂人物”。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