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为什么治病的人要写医?
医→医。
先来看繁体的医字。说文解字说:医,治病工也,从医从酉。说明医的本意就是治病的人。为什么从医从酉?说文解字解释说:医是病声,也就是生病时呻吟的声音。而酉是装酒的容器,酒所以治病也。上古时期酒是用来治病的材料,所以从酉。这样就大概解释了为什么治病的人要写作医了。
不过这种解释具体到底对不对目前也无法证实,只能有待于更多的古文字资料出现了。又因为古代巫医不分,所以医又有从巫的。唐代的干禄字书就记录了当时医的三种写法,其中就有从巫的医。现行的简体字医在说文解字中也有记载,不过是读作yi,这个医跟治病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说文解字说:医,盛弓弩矢器也。从古文字来看,医这个字也的确是像箱子里面放着弓弩的样子,跟备的古文字不得不说还是很有关系的,所以这个字的解释也是比较靠谱。
《国语》里面说:兵不解医,就用的是医的本义。不过这个医后来被这个医给替代了,医就沦落为生僻的古文字。甚至连做声旁的资格都被殴给夺了去。如这几个yi,还有yi,都是以殴为声旁。
而医是什么时候代替医的?目前也没有确切的答案。从传世文献来看,可以猜测至少是在明朝就有了这种用法。虽然在号称是影元人刻本的《京本通俗小说》中,能看到用医代医的用法,但是这个《京本通俗小说》成书的年代有不少争议。有些人认为书可能是清朝人伪造的,所以靠谱程度不高。
而在明代的一些通俗小说中,是的确出现了简体的医的。如明刻本《杜骗新书》中的店人医之三日,始得全愈。明刻本《二十四尊罗汉传》中的正欲出门觅巫医调理,都用的是简体的医。民国时期编写的《国音常用字汇》,也收录了医的简体写法医又议。1935年,民国教育部颁布的第一批简体字表,将医简化为医。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将医定为规范汉字。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