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任何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时候,(Fnet=0)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牛顿还有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和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一开始学物理时,对这三大定律总是不能接受,总觉得现实中并不是这样的,但又好像是这样的,老师在继续讲着课,我就先听着吧,听着听着,等把后面的物理体系(一部分)讲完了,我就忘了现实,跟着老师进入了物理的理想世界。
牛顿依靠三大定律构建了力学理论体系,是西方工业革命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近代科学发展最基础的理论。
物理是如此,数学也是如此,欧几米德几何里的全等三角形平行线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不可能存在,但理论就是如此产生的。基础理论的基础是理想状态,而理想状态在现实中是很难理解它是存在的。
当理论应用到现实时,理论力学就变成了工程力学,它加了很多现实世界的因素,如阻力、摩擦力、材料应用等,总之工程力学虽然采用了理论力学的基本原理,但已经面目全非了,很多地方都要进行订正,但订正用的是接近现实的理想假设,结果就像用多边形画圆,边越画越多也越像圆,但永远不是圆。但它也是理论,只不过是比理论力学低一个层面,是在现实层面的理论。
现代科学的发展,让我们相信理论,我们的思考已经被各种各样的理论所主导,我们讨论问题时,总要搬出一大堆理论来,说明自己的理论是对的,却忘却了存在一个真正的现实世界,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推动着事与物向着先进事态和取得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
时至今日,人类的理论知识已经强大到通过图纸可以造一架飞机,可以确定航天器从月球上返回,可以写出复杂无比的软件系统,可以……。
但人类的知识量至今依然很沮丧,因为面对现实,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多变,让人不可琢磨,变,让人眼花缭乱无法把握规律的变,是这个世界永恒的旋律。从热恋中的情侣,到琐碎的家事,到纷繁的社会,到争吵不休的国际事务,人类发明的理论屡屡失效,各种理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从意识形态层面,一直到解决日常争吵,纠正不良行为习惯。
仔细想想,理论管用的领域都是属于比较理想的环境和对象,如机器设备,如太空环境,或者是设定环境设定对象,是属于封闭系统。太空虽然是开放系统,但它也是稳定环境,或者是变化有规律的环境。
那些理论不管用的领域,那就是像天气一样不可琢磨,是变化的开放的世界,你好像找到了一些规律,但真正应用到一个具体的事物上时,永远不能让你心里笃定,那七上八下的滋味熬人呐!
但我们人类还偏偏用理论构建了我们的法律制度,构建了我们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构建了我们的企业制度,构建了我们生活的城市,于是乎,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面对这个构建出来的世界,在享受的同时,总也有常常的不如意。同样,这个社会系统,总也有解决不完的问题。日积月累,很多问题还真成了大问题,成了社会症结,而且还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它就成了问题的。
所以,应对这个现实世界,理论不是解决问题的全部,它可以无限逼近,但永远不会绝对的真实。而在现实中,差之毫厘,缪以千里,每个人的命运就在那一步之中。理论和理性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们还需要学会用心,在社会实践中用心。真正的用心,是放弃了自我意识的行为,这样的行为是和自然融合在一起的行为。不用心的社会实践是成效不好的用功,只有用心的社会实践才是真正有用的。因为只有用心,才能真正找到社会实践的感觉来,因为所有的理论都是有前提条件的,而现实的社会实践永远是在开放环境中进行的,而现实环境永远是不确定的。唯有用心,才能真正体会到社会实践的真谛。再拿这个社会实践中得到的真谛和所谓的理论去印证,才能真正体会到理论的实用性在何处。
而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又需要理论,没有理论的指引,我们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会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中。理论是理想的,现实是多变的,理论永远不能完全解释现实。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从苏联回来一批布尔什维克,他们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经典理论背得滚瓜烂熟,认为只要在中国采用和苏联同样的城市革命方式,胜利就指日可待。利用共产国际的权威,一回到国内就开始指挥红军进行反围剿战役,结果把根据地损失殆尽,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残酷的现实终于使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理论如果不能和实际相结合,就如空中楼阁,毫无用武之地。
迷信理论就是教条主义,只讲实践而不总结分析就是经验主义,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来来回回反对的东西,他是实实在在得到了实践和理论循环相互作用真谛的人。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既简单又实用,可惜我们总觉得不够高大上,非要在象牙塔里搞理论。这才是“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的真正含义,绝对不是因为阶级斗争思维而产生的偏见,而是对只追求理论高大上的讽刺。
理论是分层面的,现实层面的理论必须服从理想层面的理论。理想层面的理论是指导性和方向性的理论,是不容置疑的,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放弃。和理论力学一样,理想层面的理论是建筑在理想状态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想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理想层面的理论是无法完全被实践检验的,没有理论指引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有人认为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照理论结合实际的要求,共产主义理论不适合中国国情,其目的就是要否认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信仰,放弃共产主义理想,从根本上改变党的性质,使共产党失去前进的方向。理想层面的理论是指导性理论,是方向性理论。理论结合实际的要求是专指在现实层面的工作方法,是工作作风问题。
当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理论结合实际的工作作风,就是针对那些不了解中国国情,生搬硬套苏联经验的做法,但这是在怎么做的现实层面的问题,而不是改变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改变中国共产党的立场。
在具体工作中,方向是被理想决定了的,但现实中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理论结合实际,这里的理论是方向,这里的实际是当时的现实状况,具体的行动必须根据当时的现实情况来决定,而不能照搬以前的经验或者某某的理论。
明白自然规律,明白做事情的方法,明白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是我们人类文明的象征,也是产生理论的动力,它让我们知道如何更好地去做一件事情。我们学开车,了解汽车的原理,了解汽车驾驶的动作要领是必须的,但真正驾驶汽车时,你根本不能靠背汽车驾驶的动作要领,而必须根据路况灵活掌握才能开好车。一面背动作要领一面开车的结果一定会把车开到沟里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现实中事情的发生需要特定的条件,梨花在开放前它早就含苞待放,但如果没有春风,它将始终等待,这就是“时”和“机”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时机问题,而在理论中是无法描述具体的时机的,因为这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动态过程中的机缘巧合。掌握时机只能靠实事求是。而没有千树万树的梨花含苞待放,刮再多的春风也不可能有梨花开出来的。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这个内因,就是梨花花苞的存在,春风只是外因而已。
理论结合实际,首先是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坚持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确定实际工作的解决方向,实际的工作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一定的方法理论解决具体问题,这就是理论结合实际的真正含义,也是干好工作的正确方法。那些仅凭书本理论就想干好工作,只能使我们的事业遭受损失。理论结合实际,是我们党用无数先烈的生命换来的宝贵经验,是经过长期革命实践证明的党的建设三大作风之一,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我们要努力地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懂学透学实,一定要贯彻好、落实好。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全力推进“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