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的母亲是华胥氏,那他的父亲又是谁呢?
关于伏羲氏的生平,《帝王世纪》中个记载十分详细:
“太皞帝庖牺氏,风姓也,母曰华胥。
燧人之世,有大人之迹出于雷泽之中,华胥履之,生庖牺于成纪。
蛇身人首,有圣德,都陈。
燧人氏没,庖牺氏代之,继天而王。首德于木,为百王先。”
这段材料信息量非常多,主要说了关于伏羲的两件大事,一个是伏羲的出生,一个是伏羲氏的称王。
先看伏羲出生之事。
伏羲氏是风姓,母亲是华胥氏。
华胥氏又作赫胥氏,其故里在今天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由于传说中她是伏羲、女娲的母亲,又有传说她与炎帝、黄帝也有关联,因此华胥氏也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母”。
另外,中国古代称“华夏”,有说法称,这其中的“华”指的就是华胥氏。
有趣的是,伏羲氏是风姓,女娲氏是风姓,而华胥氏也是风姓。
因为先秦时期对姓和氏有明确的区分,可以断定的是,华胥氏和伏羲、女娲所在的时代,有着明显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
母系氏族社会的显著特点就是“知母不知父”,《帝王世纪》中没有伏羲氏父亲的记载,于是就用了先秦时期常见的“感生”笔法,传说华胥氏在雷泽踩了巨人的足迹,因而怀孕而生下伏羲。
然而,雷泽所在,位于今天山东境内,而华胥氏生下伏羲的地方是在成纪(今甘肃境内),这样的说法显然不太科学。
《帝王世纪》记载伏羲的形象是蛇身人首,这与其记载女娲的形象是一致的。在汉武梁祠的石刻画像上,伏羲和女娲的画像正是人首蛇身。
当然,史学家普遍认为,所谓的“蛇身人首”,更有可能是伏羲氏的族徽图腾与蛇崇拜有关。
再看看伏羲氏称王的记载。
伏羲氏生于燧人氏之世,然后在燧人氏没后继承王位。这里作者皇甫谧显然遵循的是有巢-燧人-伏羲的时间线,同时,这里记载伏羲氏是“代天称王”,而不是“皇”。
但在《帝王世纪》的后续部分,又有“庖牺亦号天皇”的记载,这或许说明“皇”是“王”死后的敬称,无法深究。
此外,《帝王世纪》提到伏羲氏“都陈”,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提法。
陈地又名宛丘,在古代是个著名的地方,如今位于河南省周口市。因为传说伏羲氏在此定都而被称为“天下第一皇朝祖圣地”。《五帝纪》和《路史》也沿用了《帝王世纪》的说法:
“帝太昊伏羲氏,成纪人也。以木德继天而王,都宛丘。”(《五帝纪》)
“(太昊伏羲氏)都于宛丘”。(《路史·太昊纪》)
关于陈地名称的由来,当地地方志《续河南通志》和《陈州府志》是这么说的:
“陈为伏羲建都地,神农因其旧而都之,故名之曰陈。”
也就是说,陈地是伏羲氏所营建的都城,后来神农氏承袭此地,改名为“陈”,有陈旧、故都之意。
后来大禹建立夏朝,将尧的后人封在陈地,商朝、周朝又将舜的后代封为陈国,由此可见,陈地宛丘可谓是上古君王承袭祖荫的好地方。
关于伏羲氏的后事和后代,史籍当中记载不多,《太平预览》中留下了只言片语:
“伏羲氏都陈,在位一百一十年。
伏羲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阳高平之西也。”
和燧人氏、有巢氏一样,伏羲氏的后人史籍罕见,历朝历代也没听闻有以“伏羲氏后人”自居者。
或许,伏羲氏的基因存续在每个华夏儿女的身上,这恰恰是其作为人文初祖的最高赞誉。
文:姬为毅
图:源自网络
条留言